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6025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滨大道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篇 概述2第二篇 施工组织机构和资源配备11施工技术方案第一篇 施工技术方案17第二篇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解决方案 52第三篇 质量保证体系57第四篇 工期保证措施60第五篇 工程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64第六篇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74海滨大道徐圩新区段第一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篇 概 述一、工程总体概况:(一) 工程位置海滨大道是连云港市沿海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旅游观光大道。本项目为海滨大道徐圩新区段,北起跨海大桥南桥头,南至横二路,路线全长21.405公里。本标段起于小丁港闸北,终点至刘圩港闸北,桩号范围为K0+720K4+000,路线长度3.28公里

2、。 (二) 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设计速度:60km/h3)、桥涵荷载标准:城A级;4)、车行道数及车道宽度:双向六车道,标准路段3.5m,路缘带宽度0.5m。5)、路拱横坡:机动车道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度2%,非机动车道2%。6)、BRT停靠站: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52m,两端渐变段为55m,站台宽度为3m。7)、地震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为0.10g。(三) 编制依据(1)、合同文件 (2)、连云港市海滨大道徐圩新区段(跨海大桥南桥头刘圩港河北桥头)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连云港市海滨大道徐圩新区段(跨海大桥南桥头刘圩港河北桥头)工程施工图设计

3、;(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6)、 与本工程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工艺标准。(四)地形地貌项目位于黄海海湾,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境内海岸线,海堤内、外侧为盐场水产养殖区,水位受潮汐影响,涨潮时海水浸入,漫滩行水,落潮后成烂淤滩地,坝底地面高程大多2.03.5m。现有海堤顶面高程大多6.07.0m。场地地貌分区隶属滨海平原区海湾堆积低平原,地貌类型属海积平原堆积地貌。 (五)路基标准横断面本项目为三块板城市主干道,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两侧设人行和非机动观海道,断面宽度(34.5+a) m,横断面形式为:机动车道233.5m、中分

4、带0.5m、路缘带20.5m、侧分带0.5+a(右)/2.5m(左),人非车道(观海道)24.5m,行车道横坡2%,人非车道(观海道)横坡2%。(六)一般路基填筑方案1.一般路基复合地基处理后,用碎石土分层夯填,碎石土顶面距离路床顶面不小于80cm,路床分层填筑60cm碎石土和20cm级配碎石,碎石土施工质量采用施工工艺参数和压实沉降差双控。老海堤部分路段建有碉堡,施工时应注意避让。2.新老路基拼接新老路基拼接前,先拆除需要拼宽侧的老海堤路基边坡防护,清除地表及边坡耕植土或松散土,地表平均厚度按15cm计,边坡平均厚度按30cm计,自下而上逐级开挖台阶,每级的台阶宽200cm,高度不小于100

5、cm,最后一级台阶高度50cm。台阶开挖后及时进行拼接路基填筑施工。老海堤沥青路面右侧为填土平台,拼宽后为机动车道需下挖至路床顶标高以下1.5m。老海堤顶宽800cm的路段,超出老路路面部分沿老路边缘往下挖至路床顶面以下150cm。其上填筑70cm碎石土后填筑路床。为了填高拼接路基的整体性,为了提高拼接路基的整体性,协调拼接路基的变形,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路基底部起每3级台阶铺设一层4m宽钢塑土工格栅,且保证在老海堤顶铺设铺设一层。3.桥涵台背后涵洞台背、桥梁台后15m范围内路基填筑采用小粒径碎石土填筑,且应具有良好的级配,有利于整平碾压。施工质量采用施工工艺参数和压实沉降差双控。4.

6、沿、压河塘路基在河塘清淤前,先进行围堰施工,然后进行抽水(抽水时要严格控制抽水速率),待晾晒后达到施工机械所需强度后施工平台和安全平台,之后进行复合地基施工。施工平台及安全平台的掺灰剂量设计按3%计列,现场实际掺灰量由设计代表确认。(七)特殊路基设计方案本项目中老海堤本身未进行深基础处理,海堤达标过程中老海堤顶层采用了碎石土填筑,地勘成果碎石土层揭示0.82.5m,项目实施对老海堤堤身加固难度较大。针对本项目的软土性质、建设条件,并结合本项目的施工工期短的特点,特制定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如下:靠河侧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复合地基处理,老海堤沥青路面向外100cm作为桩位布置基准线,由里向外横向处理至

7、新路基坡脚外2m,其中慢行车道左侧边线向外(B区)采用双搅粉喷桩,桩间距采用1.4m,最外侧五排桩(C区)的桩间距进行加密,桩间距1.2m,桩长以穿透软土0.5m控制,其他范围(A区)采用单搅粉喷桩,桩间距1.5m,桩径50cm。布桩方案见下图,安全平台的宽度为15m。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图(八)路面结构设计1.机动车道路面行车道面层:4cm AC-13 沥青下封层基 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2.慢行系统上面层:4cm AC-13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基 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3.被交道主干道面层:4cm AC-13 沥青下封层基 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8、 底基层: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4.被交道次干道面层:4cm AC-13 沥青下封层基 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15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5.老海堤路面加铺a.48cmh68cm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沥青下封层基 层:2040cm水泥稳定碎石 挖除老路沥青面层及基层,以30cm计b.68cmh 88cm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沥青下封层基 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4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挖除老路沥青面层及基层,以30cm计 c.88cmh 108cm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沥青下封层基 层:20c

9、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2040cm级配碎石挖除老路沥青面层及基层,以30cm计d.128cm800cm的路段,超出老路路面部分沿老路边缘往下挖至路床顶面以下150cm。其上填筑70cm碎石土后填筑路床。为了填高拼接路基的整体性,为了提高拼接路基的整体性,协调拼接路基的变形,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路基底部起每3级台阶铺设一层4m宽钢塑土工格栅,且保证在老海堤顶铺设铺设一层。(3)、桥涵台背后涵洞台背、桥梁台后15m范围内路基填筑采用小粒径碎石土填筑,且应具有良好的级配,有利于整平碾压。施工质量采用施工工艺参数和压实沉降差双控。(4)、沿、压河塘路基在河塘清淤前

10、,先进行围堰施工,然后进行抽水(抽水时要严格控制抽水速率),待晾晒后达到施工机械所需强度后施工平台和安全平台,之后进行复合地基施工。施工平台及安全平台的掺灰剂量设计按3%计列,现场实际掺灰量由设计代表确认。2、一般路基施工注意事项(1)、碎石土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考虑本项目工程地质条件及路基填料来源,路基基底及河塘处理采用碎石土填筑,碎石土作为筑路材料,合适的施工工艺与检测方法是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次施工图设计从以下几点加以控制:、摊铺厚度基底回填碎石土,每层摊铺厚度不小于30cm施工;路床部分碎石土每层摊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碎石土调平层按一层施工。、压实工艺碎石土采用不小于25t光轮振

11、动压路机压实,碎石土摊铺找平后,先慢速碾压,使表面初压平整,然后振动压路机挂强振碾压,达到压实要求后,再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碾压,以消除轮迹。振动压路机强振碾压遍数,应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压实质量应满足要求。、质量控制碎石土质量控制采用施工参数与压实质量检测同时控制的双控办法,为确保碎石土填筑路基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对每层的填筑厚度、填料的最大粒径、压实机械吨位及其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等加以严格控制。压实质量要求,以连续两遍的碾压压实沉降差不大于5mm,标准差不大于3mm,表观无明显轮迹,每层方能满足要求。(2)、构造物处施工要求桥头施工时,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进行地基处理后填土至路床施工高程

12、,并待预压期完成后施工桥台桩。填土时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薄填对称轻压多遍,以保证压实度,填土至路床施工高程并待预压期完成后施工盖梁。(3)、路堤施工、软土地基下沉后,软土段路堤边坡坡率、路堤宽度、高度均会发生变化,设计时已予以考虑。填筑路堤时,应按设计边坡、侧坡加宽或现场实测推算值连同施工加宽值(单侧50cm),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确保其压实宽度大于路堤设计宽度。、 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若路基填筑分几

13、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压路机的速度控制在24km/h,填筑质量控制按照施工参数与压实质量检测同时控制的双控方法,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4)、拼接路段施工、施工前应对原路状况进行调查,并放样标明路基开挖线。、做好新旧路基之间的搭接,分层压实,碎石土质量控制指标同2.2.5第1条。、由于旧路路基情况复杂、差异性较大,其处治工程量按实际发生计列。、新建路面结构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检测,满足相关技术指标方可进行施工。(二)、特殊路基设计1、老海堤的

14、形成及地基处理情况上世纪50年代,建设成了人工土堤;1998年,海堤达标,两侧拓宽,路基宽8m,填高约4m,采用淤泥填筑,路基未压实;2006年,海堤公路改造,在原有海堤高度上采用碎石土加高填筑,碎石土铺筑沥青面层,沥青路面宽7.0m。现状老海堤下未进行地基处理。2、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1)、不良地质作用沿线表层普遍分布厚度12.6023.30m的全新统淤泥(淤泥质黏土),局部路段20米以浅分布上更新统粉土,未见全新统粉土、粉砂层,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判别其为不液化。(2)、特殊性岩土路线区揭露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及盐渍土,沿线普遍分布。、软土:据地勘成果,场区

15、特殊性岩土为层淤泥(淤泥质黏土),全线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顶板埋深3.91m,厚度12.6023.30m。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56.3%、e=1.536、a0.1-0.2= 1.224MPa -1、Es=2.1Mpa,C=18kPa、=0.6、N=2.0击。主要特性为含水量高、孔隙比较大、具高压缩性、低强度等特征,为软弱地基土。、盐渍土:本线路经过盐场附近,由于海水蒸发作用,水中盐分聚集地表或地表下土层中,日积月累形成盐渍土。3、特殊路基设计原则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从稳定、沉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路堤稳定计算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地基沉降量采用分层总和法(Es及e-p曲线)计算主固结沉降Sc,

16、并采用经验修正系数对其进行修正,经验系数Ms取值为1.11.4。地基的固结度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计算。路基填筑期一般按36个月考虑,路面施工按分期考虑,一期路面按46个月控制,二期路面按照一期路面施工后24个月考虑。车辆荷载换算成等代荷载的土柱高度约0.90m。路堤综合填土容重采用22kN/m3。地震力的计算遵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的规定,只考虑水平向地震力。软基处理以工后沉降及稳定为控制指标。目前,对高等级公路,新老路基拼接段软土处理沉降控制标准为处理后加宽路基工后沉降小于5cm;控制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增大值不大于0.5%变化率,以两项指标采取“双

17、控”,用以控制对老路基的沉降影响,使在今后通车运营期内不至发生新老路基之间的过大差异沉降。以上“双控”指标对于不抬高老路纵断面,其拼宽的路基不宽的高等级公路拼宽较为合适,但本项目实施后纵断面较老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拼宽的宽度约为老海堤的宽度的3倍,且老海堤未进行地基处理,因此本项目以新建路堤的标准作为沉降控制指标较为合理,即桥台与路堤相邻处(一般57H)10cm,一般路段30cm,并尽量减少新老路堤的差异沉降。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稳定验算时,采用固结有效应力法按路堤施工期及营运期的荷载分别计算稳定安全系数,施工期采用直剪快剪(不固结不排水)指标,稳定安全系数容许值为1.1

18、0,荷载只考虑路堤自重;运营期采用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指标,稳定安全系数容许值为1.20,荷载包括路堤自重、路面的增重及行车荷载。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的规定,对于1级土质海堤的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情况下不小于1.30,非常运用情况下不小于1.20。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对于稳定安全系数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本项目兼具海堤功能,因此稳定验算参照海堤工程设计规范执行。压缩层计算深度控制原则为计算层底面附加应力与有效自重应力之比不大于0.15。4特殊路基设计方案本项目中老海堤本身未进行深基础处理,海堤达标过程中老海堤顶层采用了碎石土填筑,地勘成果碎石土层揭示0.82.5m,项目实施对老

19、海堤堤身加固难度较大。针对本项目的软土性质、建设条件,并结合本项目的施工工期短的特点,特制定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如下:靠河侧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复合地基处理,老海堤沥青路面向外100cm作为桩位布置基准线,由里向外横向处理至新路基坡脚外2m,其中慢行车道左侧边线向外(B区)采用双搅粉喷桩,桩间距采用1.4m,最外侧五排桩(C区)的桩间距进行加密,桩间距1.2m,桩长以穿透软土0.5m控制,其他范围(A区)采用单搅粉喷桩,桩间距1.5m,桩径50cm。布桩方案见下图,安全平台的宽度为15m。背海侧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5特殊路基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材料要求、土工格栅:采用钢塑土工格栅,其技术

20、指标要求:纵向极限抗拉强度80kN/m;纵向及横向极限延伸率均3%。、水泥:水泥品种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水泥强度等级42.5。应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具有早强、缓凝、减水、节省水泥等性能的外掺剂,石膏具有缓凝和早强的作用,掺入量宜取水泥用量的2.0%3.0%。、碎石土:用于换填的碎石土中碎石要求为未风化的砾石或轧制碎石,其含量不低于80%,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块石:粒径大于30cm的自然级配的块石或毛石,应具有较强的硬度、强度及水软化系数,不得采用风化易碎的岩石,泥岩、裂隙发育的岩石。用于一般路段软基处理用抛石材料。(2)、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施工前应加强

21、施工期勘探如发现地质情况和设计文件存在较大出入,则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变更措施。、原地面整平a.原地面要清除杂草、树根等。根据原地面整平高程进行整平压实。b.护坡道外侧开挖临时排水边沟,初期不能开挖得很大,尤其是填筑高度大于3.0m路段和桥头地段。路基临时排水沟不得与农田排、灌沟渠合用,且施工期间不能长期积水。、台阶开挖新旧老路拼接时开挖台阶要求如下;a.按设计尺寸开挖,台阶按自下而上的顺序逐级开挖逐级填筑,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可根据老海堤坡率相适应,每级的台阶宽100200cm,高度小于100cm。b.台阶立面要求机械开挖时预留10cm,用人工手提式内燃铲修整,台阶坡面向老路堤倾斜,坡比控制

22、在3%,以利于接缝处压实。c.台阶自下而上随填土进度逐层开挖。e.老海堤沥青路面右侧为填土平台,拼宽后为机动车道需下挖至路床顶标高以下1.5m。f.台阶开挖时若老路堤出现渗水,须及时报告监理,采取处理措施后才可继续施工。g.台阶开挖时要密切观测水平位移,水平位移超过5mm/d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土工格栅a.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b.土工格栅的铺设不允许有皱褶,应用人工拉紧。c.土工格栅应搭接30cm 以上,搭接可采用塑料绳进行之字形绑扎或胶结等,格栅用一定数量的U形钉固定在填土

23、表面。e.土工格栅铺设后应及时填筑路堤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f.土工格栅上的第一层填土宜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进行填筑;所有施工车辆、机械只允许沿路堤的轴线方向行驶。(3)、双搅粉喷桩(1)设计参数双搅粉喷桩设计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R90=1.2MPa,参照设计强度R7=0.6MPa,R28=0.9MPa。双搅粉喷桩桩径0.5m,梅花形布置,桩距采用1.21.5m。水泥搅拌桩实际使用的喷入量必须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根据土样天然含水量,孔隙比的不同,应做不同配合比的试验,确定最佳喷入量。双向搅拌桩转机正向提升转速0.679m/

24、minV1.081m/min,反向提升速度0.80m/minV1.72m/min;转机搅拌正向速度:40r/minV70r/min,反向速度50r/minV80r/min;钻杆规格:125mm125mm;空气机排量:当加固深度小于14m时为1.6 m3/min(一台),当加固深度大于14m时为3.2 m3/min(两台),接地比压0.0385 MPa,选用42.5强度等水泥。通过试桩应掌握下钻及提升的困难程度,确定钻头进入硬土层电流变化程度;确定合适的输灰泵的输灰量;掌握水泥干粉经输灰泵到达搅拌机喷灰口的时间;掌握预搅正反下钻速度、粉体搅拌桩机正反向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2)施工工艺根据设计单

25、位交给并经监理工程师复验的导线点、水准点,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双向搅拌粉喷桩平面布置图进行放样,放出路基中心线、边线及钻孔灌注桩位置,用竹签和白石灰将双向搅拌粉喷桩桩位逐点放样,放样要使用钢尺,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在灌注桩两侧布设桩位时应预留钻孔桩施工的位置,预留净距不得小于50cm,桩位布置好,待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双向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整平场地;双向搅拌机定位:双向搅拌机移动,将钻头对准桩位;下钻:先启动内钻杆钻头(反向),后启动外钻杆钻头(正向),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装置中的链条同时对内外钻杆加压,使内外钻杆沿导向架向下,内钻头先切土、入土,外钻头后入土、搅拌;喷灰、

26、搅拌:开启喷粉装置,在内钻头(反向)入土后喷灰,其二层旋转叶片作用为:下面一层是破土,上面一层为搅拌;外钻头(正向)入土后,其二层旋转叶片作用为搅拌、压灰;直到设计深度,停止喷灰;提升、搅拌:在达到设计深度时,先将外钻杆钻头换向(反向),后对内钻杆钻头换向(正向),同时对加压装置换向,链条将钻头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完成双搅粉喷桩施工。(3)成桩试验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成桩试验应达到下列要求并取得以下技术参数;检验室内试验的水泥土的配合比,是否适用于现场。满足设计水泥用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灰压力、单位时间输灰量等。检验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

27、要求,即28天龄期的强度不低于0.9MPa。检验加固剂分布的均匀性和有效加固长度能否符合设计要求。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根据地层、地质情况确定复喷范围,成桩工艺性试验桩数每个施工段落不少于5根。(4).喷入量的确定水泥搅拌桩实际使用的喷入量必须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根据土样天然含水量,孔隙比的不同,应做不同配合比的试验,确定最佳喷入量。室内试件制模尺寸为7.07cm7.07cm7.07cm的立方体。室内抗压强度试验应采用控制应力试验方法,逐级加压并保持水平,量测垂直变形,待变形稳定后再加一级荷载,直至破坏。稳定标准:试件垂直变形速度小于0.5mm/min。破坏标准:应

28、力不变,变形不断发展,试件裂纹产生,应力下降。每组试件不得少于3个。(5).检测及试验要求喷灰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0%;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搅拌机下沉或提升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时间误差不得大于5秒;成桩七天后,施工单位先开挖自检,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如实做好记录,检查频率为2,开挖深度不小于1.5m,最少不得少于2根。用轻便触探器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根据钻进速度判定桩身强度,当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可采用钻孔取芯做抗压强度进行检验。成桩28天后,进行钻芯取样,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抽检频率为桩数的0.5%,且每工点不得少于2根。对于28天的标准贯入试验,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28天龄期)不低于0.9Mpa,桩身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