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6255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7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130581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圣洁环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桂林.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GL2015060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盖章)编制日期:2015年6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所在地 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际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2、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法人代表梁宏联系人阳建琳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育才路15 号联系电话13707739901传 真5871986邮政编码541004建设地点桂林市东二环路西侧立项审批部门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市发

3、改登字2007011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P8441普通高等教育占地面积(m2)16747绿化面积(m2)5024总投资(万元)8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 95%评价经费(万元)2.0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由来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现在学校大多数学院已经搬至雁山校区,王城校区现在主要为旅游景区,为便于教师上课,学校决定拆除王城校区旁文教街的教职工住宅楼,在育才校区东面、东二环路西侧建设教职工住宅区。该地块的选址已经得到桂林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桂林市规划局和桂林市

4、规划局高新七星分局的相关文件,总平面布置图也已经得到桂林市规划局的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师范大学委托我单位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我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实地勘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针对项目建设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状况,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概况1、项目王城校区原有教职工住宅基本情况需要拆除的教职

5、工住宅位于桂林市秀峰区文教路3号,住宅区占地面积25350.2 m2,建筑面积21547 m2,住宅楼高主要为24层,现有教师住户90户,约320人,设置临时停车位50个。项目先修建新的教职工住宅楼,待老师全部搬至新住宅楼后再进行拆除。项目拆除场址东面为江南巷,东面10m为王府花园小区;南面为正阳路西巷,南面120m为解放东路;西面10m为大世界智能写字楼,80m为中山中路;北面为东华路,北面30m为靖江王城景区。2、新建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广西师范大学东二环教职工住宅楼(拆旧建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建设性质:改扩建项目总投资:8000万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本项目位于广西师范大学育才

6、校区东面、东二环路西侧。项目东面为东二环路,南面为人工种植林,南面50m为半塘尾村,西面为规划空明路东路,西南面30m广西师范大学公寓楼,西北面15m为广西师大与朝阳乡政府市场运作房小区。项目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本项目建设四栋高度为1115层的教职工住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底层架空用于停车,14栋自北向南排列。项目东面距离东二环路设置30m绿化带。本项目根据周边环境在西面规划空明东路设置两个出入口,一个主出入口、一个次出入口,便于居民出入。本项目占地面积16747 m2,总建筑面积81793 m2 (含计入建筑面积的阳台等建筑构筑物),其中计入容积率的住宅面积6166

7、6 m2、公测40 m2、门卫面积40 m2,不计入容积率的架空公共停车面积4480 m2、地下公共停车场15567 m2。绿化率为30%,用地面积为5024.1 m2,项目容积率为3.69,建筑密度26.7%,总户数为500 户(其中建筑面积90 m2共68户,90 m2建筑面积144 m2共432户)。规划机动车停车位466个,其中地面停车位120 个,地下停车位346个(面积为15567m2),规划非机动车停车位1659辆(面积为2986.2m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 表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数据备注规划净用地m216747其中公共消防通道m21421.7总建筑面

8、积m281793.0含地下车库计容面积m261746.0不含地下车库其中规划住宅m261666.0规划公厕m240.0规划门卫m240.0一层公共车库m24480.0不计容地下停车库m215567不计容建筑基地面积m24480建筑密度%26.7容积率/3.69绿地率%30.0绿化面积5024.1规划总户数户500约1750人规划非机动车停车位辆1659规划机动车停车位辆466其中一层公共停车库辆120地下停车库辆3464、公用工程(1)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地点给排水系统完善,接桂林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本项目用水量主要是住宅用水、绿化用水及其他未预见管网漏失水量等。项目总用水量为约为107403.

9、1 m3/a,其项目各用水情况如下:居民日常生活用水按150L/人d计,项目建成后居民总人数为1750人,用水量为262.5 m3/d,合95812.5m3/a。绿化用水定额按浇洒面积2.03.0L/m2d,本环评计算取2.0L/m2d,项目绿化面积5024.1 m2,年浇水约200天,则项目浇灌绿地用水量为2009.6 m3/a。项目其他未预见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不含绿化用水),则本项目未可预见用水量为26.3 m3/d ,9581 m3/a。(2)排水工程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系统:室外雨污排水采用排水管道;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单斗或多斗排水,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

10、经雨水管排至项目建筑室外市政雨水管网;地面雨水由道路雨水口和暗管收集,排入室外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系统:项目的废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通过污水管网接至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入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绿化用水一般通过土壤、植物吸收和自然蒸发消耗,不直接排放。项目废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不含绿化、未预见水量),为76650m3/a。绿化用水生活用水未可见用水10.0262.526.3298.8蒸发、吸收损耗52.5210污水管网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漏失10.026.3图1 项目水平衡图(t/d)(3)供电项目供电采用市政供电,就近由城市高压配电室引

11、入电源,在小区内设置室外箱式变压器,电线均直埋地下引入各用电单位,一户一表。本项目设置1 台300kW 备用发电机,位于地下室。项目在小区内的主干道、住房楼旁均装设路灯。弱电部分的有线电视及电话进线由小区外市政通讯设施引入,均采用埋地敷设。(4)消防室外消防水源采用桂林市政自来水作为本项目全部用水水源。室外消防用水量按30L/S 设计,火灾延续时间为2h。项目住宅楼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高层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多层建筑无需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每栋建筑楼梯间各点设置MF/A

12、BC4 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两具,灭火器配置等级为A 类中危险级。灭火器设置挂于墙上顶部离地不大于1.5m,底部离地宜不小于0.08m。(5)暖通地下室除利用汽车出入口自然进风外,均为机械送风,机械排风(烟);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住宅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尽量采用自然通风。5、项目施工进度项目施工进度包括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两部分。前期工作包括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和论证、方案设计及审批、施工图设计等。工程建设期包括土建施工、建筑内外装修、旧房主拆除等。项目施工期约为18个月,预计2016年12月完成施工建设。6、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为8000万元,环保投资156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1.95%。项

13、目环保投资项目详见表2。表2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污染源环保投资内容环保投资(万元)治理效果施工期施工废水设置临时集水池、沉砂池4减轻水环境影响施工扬尘施工区设置围栏、场地定期洒水、汽车轮胎清洗池等10防止施工扬尘施工噪声低噪声设备、设置临时围墙6减少施工噪声固废处置运送固废8垃圾妥善处理运营期废水处理雨水、污水管网30雨污分流,并接入周边市政管网废气治理厨房油烟专用烟管,地下车库排风系统20减少废气影响噪声防治临街建筑设置隔声窗、消声、减震处理30控制设备噪声、降低交通噪声影响固废处置垃圾收集点、垃圾箱8生活垃圾妥善处理景观绿化厂界四周、道路两侧绿化40绿化、除尘、降噪合计156与本项目有关的

14、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项目原有住宅区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需要拆除的教职工住宅位于桂林市秀峰区文教路3号,住宅区占地面积25350.2 m2,建筑面积21547 m2,现有教师住户90户,约320人,设置临时停车位50个。现有住宅主要产污环节及防治措施具体如下:(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教职工及家属做饭菜生产的烟油、住宅区及经过北面东华路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项目入住居民的生活燃气全部采用以电能和液化石油气为主的清洁燃料,液化气完全燃烧产物主要为水蒸汽和CO2,电能不会产生污染物,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厨房油烟产量按人均日食用油用量30g计算,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15、3,则厨房油烟产生量为0.288kg/d,0.11t/a。产生的油烟、燃料废气进行集中净化处理,再经烟道引自楼顶排放。由于上述排放的油烟及机动车尾气、扬尘浓度低,排放量少,不涉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不是主要的环境问题。(2)水污染项目现有住户人员约320人,生活用水量按200L/人d算,则年用水量为23360m3/a,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688m3/a。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按桂林典型月送进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浓度计算,CODCr212mg/L、BOD5121 mg/L、NH3-N25.7mg/L、SS171mg/L,则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3.96t/a

16、、BOD52.26t/a、NH3-N0.48t/a、SS3.20t/a。项目通过化粪池处理后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排入市政管网,最终排入桂林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废水不是主要环境问题。(3)噪声污染本项目为住宅区,无大型噪声污染设备,噪声的主要来源为北面东华路车辆的交通噪声以及王城景区游客、导游的生活噪声。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除东面场界夜间略有超标外,其余各点白天和夜间噪声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北面东华路)标准。项目东面场界夜间超标主要是因为项目东面为江南巷,监测时有车辆和行人经过,使噪声监测值超标1.6dB(A

17、), 通过噪声连续两天夜间监测的监测结果可知,项目东面场界第二天夜间监测达标,因此项目东面夜间超标具有偶然性,噪声不是主要环境问题。(4)固废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教职工住宅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kg/人d计,则项目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16.8t/a。住宅区内设有生活垃圾箱,由环卫人员每天及时清运,固体废物不是主要环境问题。 经以上分析可知,项目原有住宅区不存在主要环境问题。2、项目新建住宅楼场地原有污染情况项目新建住宅楼位于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以东、东二环路以西,项目所在地为农民菜地。项目东面为东二环路,南面为人工种植林,南面50m为半塘尾村,西面为规划空明路东路,西南面30m广西师

18、范大学公寓楼,西北面15m为广西师大与朝阳乡政府市场运作房小区。(1)大气污染项目所在地周边主要为居民区、学校、东二环路,大气污染源主要是东二环路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及少量学校公车及教职工私家车排放的尾气、扬尘。由于上述排放的油烟及机动车尾气、扬尘浓度低,排放量少,不涉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不是主要的环境问题。(2)水污染项目所在地周边主要为居民区、学校。学校师生、居民生活污水经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水污染不是主要的环境问题。(3)噪声污染项目所在地周边主要为居民区、学校,不涉及较大噪声污染源,主要噪声源为东二环路的交通噪声。项目区域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

19、096-2008)1类、4a类(东侧)标准,通过噪声现状监测报告可知,项目四周白天噪声值均达标,夜间项目南面、西面、北面均超标,超标值达5dB(A)。项目夜间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现状现为农民菜地,现在正值夏天,夜间青蛙、蟋蟀等夜间出动的动物较多,造成夜间噪声超标。待项目修建后,青蛙、蟋蟀等动物迁徙到其他地方,夜间噪声源便消除。因此噪声不是主要环境问题。(4)固体废弃物项目所在地周边主要为居民区、学校,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市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弃物污染不是主要的环境问题。(5)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现为菜地,均为人工种植的蔬菜,如玉米、豆角、芋头等,场地上没有需要保护的珍惜动

20、植物,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并采取绿化措施,对周围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补偿作用。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态影响不是主要的环境问题。 综上分析,项目新建场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噪声。项目新建住宅楼场地夜间噪声值超标,其超标原因为青蛙、蟋蟀等动物叫声所致,等项目建设竣工后,这些动物迁徙至其他地方,噪声源消除后便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4a类(东侧)标准,环境问题不再存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1044010945,北纬

21、24182541,其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面和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东面与贺州地区毗邻。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桂林市东二环路以西,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以东,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二、气象、水文项目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8.8,极端高温39.4,极端低温-4.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17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每年的57月,形成了春夏雨多而集中,秋冬少雨干旱的特点。多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3.19m/s,冬半年多吹偏北风,夏半年多吹偏南风。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10.4小

22、时,多年平均蒸发量1494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8%。无霜期长达308天。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的地表水为漓江,漓江发源于华南最高峰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m的老山界南侧。在流至溶江镇附近和灵河汇合始称漓江,漓江经灵川过桂林在平乐镇与恭城河汇合,全长164km,漓江桂林市区段24km,流域面积2860km2,市区段河床平均比降为0.44,多年平均流量为40.3亿m3,实测最大值为56.3亿m3,实测最小值为23.3亿m3,3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5%,56月占37.7%,为全年高值期,12月至翌年2月占4.5%为径流量低值期,瞬时最高水位为147.43m,最大径流量为5200m3

23、/s,最小流量为166m3/s。桂林市区内喀斯特岩溶地质构造极为发育,地下溶洞甚多,蕴藏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分布广,埋藏浅,水质好,量丰富。地下水主要由空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种类型。地下水化学性质属HCO3CaMg类型,矿化度100300毫克/升,pH值为78,总硬度616,宜作各种用途水源。地下补给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占总补给量的93,年水位变幅多为15m。三、地形地貌桂林市位于岭南山系的西南。坐落在越城岭、海洋山、架桥岭及天平山等海拔1000m以上山岭夹持的盆地中。地势低平,大致自北向南为倾斜,地面海拔140160m。市区发育岩溶地貌和流水地貌两大系列,地貌类型复杂,形态多样。山

24、地、丘陵、平原(包括谷地、阶地、岗地和山麓冲洪积等)均有分布,以平原为主,占市区总面积的65%,其次为山地,占30%,丘陵占5%。地貌的物质构成部分属碳酸盐岩,市区内岩溶地貌分布广泛,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96%以上,并以岩溶峰林地貌为特色,桂林的峰林地貌景观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项目所在地地势平缓,主要为荒地、旱地、菜地、水塘和矮山。覆地多为粘土或粉质粘土,岩溶发育不活泼。四、植被、生物多样性桂林市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

25、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桂林市是广西的主要林区之一,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全市森林面积12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5%。植物种类有199科,544属,1415种,境内生长着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项目所在区域以人工栽植植被为主,主要为桂花树、冬青、樟树、小叶榕、芒箕、算盘子、海金沙、地菍、桃金娘、狗尾草、飞蓬、玉米、莴苣、芋头、豆角、辣椒等,野生动物主要为常见的鸟类、鼠类、蛙类。评价范围内无珍稀野生动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明、文物

26、保护等)桂林市下辖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高新区、雁山区和龙胜、资源、兴安、全州、灌阳、灵川、永福、临桂、阳朔、荔浦、恭城、平乐12个县,总面积27809km2(其中市区565 km2),桂林市现有人口500万人,市区人口80万人,是多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除汉族外,共有36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壮、瑶、回、苗、侗等民族。本项目位于七星区。1.行政区划七星高新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畔,总面积83 km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区域面积为12.07 km2;辖2个街道办事处共25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乡共6个村委会,其中下辖2个街道为星区街道,辖码坪、龙隐、七星、石油六公司、桂

27、大、漓东、大园盘、毅峰、穿山东、穿山、施家园、一机联合、师大育才、横塘、轮胎厂15个社区居委会和东江街道辖花园、五通、漓江、汇通、六合、社山桥、朝阳、羊角山、辰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0个社区居委会,1个乡为穿山乡辖西南、湖塘、丫吉、岩前、新建、合心6个村委会。总人口23万。2.经济结构七星区2014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45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1.12亿元,增长8.2%;财政收入13.97亿元,增长14.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6亿元,增长13.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28元,增长10.5%;农民人均

28、纯收入12247元,增长13.3%。3.基础设施七星区硬件设施优越:无论是交通、通讯,还是供电、供水 ,都已初具规模。七星区通过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和桂林火车始发站联系着全国和世界,拥有2万门电话系统,日供水6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量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总容量为18.3万千瓦的3座变电站,特别是首期开发的新建区,成为新区的引“凤”之巢。 一流的投资环境,能够为中外客商独资、合资、合作等经济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保证。 4.文化教育七星区拥有丰富的智力和人才资源,区内有14所大中专院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高等专科学校均在高新区内,每年仅毕业本科生就

29、达2万人,有8所部省属科研院所,8处国家级和部级产品检测中心,9个国际贸易展览、科研交流、科技培训中心,2个自治区人才小高地,有8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100家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科研实力雄厚,智力资源丰富。5.旅游资源区域内风景秀丽,位置优越,依山傍水,交通便捷,资讯发达,设施完善。著名景点有七星公园、桂海碑林、骆驼山、穿山公园、会仙岩、猫儿山、屏风山、弘毅峰、訾洲、灵剑溪。古迹有花桥、十六尊重像、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普陀山摩崖石刻、月牙山摩崖石刻、穿山摩崖石刻等。有张曙墓、白鹏飞墓、裴邦焘墓、阚维雍等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陈光烈士墓。评价区域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稀有植

30、物。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及评价区的环境特征,确定对项目所在地的空气、声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价。 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根据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周报2015 年5月21 日至2015 年5月27 日(如下表),环境空气质量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总悬浮颗粒物等污染指数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表3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周报2015年5月21日至2015年5月27日监测点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空气质量指数(AQI)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级别空气质量指数类别SO2NO2PM10COO3PM2

31、.5电子科大尧山校区23105323626464PM2.5二级良监测站13305631587272PM2.5二级良龙隐路小学17205924607171PM2.5二级良八中19385811476262PM2.5二级良城区综合结果16295822556868PM2.5二级良项目所在地周边主要为居民区、学校,无大气重污染工业企业,空气质量能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二、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本次环评的声环境现状调查委托广西生之源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监测。1、监测布点根据该项目噪声的影响特性和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状况,本次共设12个监测点位,其

32、中项目拆除场址6个监测点位,项目新建教职工住宅楼场地6个监测点位。项目拆除场址:1#监测点位于项目拆除场址东面场界外1m、2#监测点位于项目拆除场址东面王府花园小区、3#监测点位于项目拆除场址南面场界外1m、4#监测点位于项目拆除场址西面场界外1m、5#监测点位于项目拆除场址北面场界外1m、6#监测点位于项目拆除场址北面靖江王府;项目新建场地:1#监测点位于项目新建场地东面场界外1m、2#监测点位于项目新建场地南面场界外1m、3#监测点位于项目新建场地西面场界外1m、4#监测点位于项目新建场地北面场界外1m、5#监测点位于项目新建场地西面广西师范大学公寓楼、6#监测点位于项目新建场地西北面广西

33、师大与朝阳乡政府市场运作房小区。各监测点的位置详见附图3。2、监测频率连续监测两天,项目拆除场地噪声现状于2015年5月20日21日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时段内进行监测;项目新建住宅场地噪声现状于2015年6月1日2日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时段内进行监测。3、测量方法采用的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本次监测采用AWA6228型的噪声仪。4、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以累积百分声级Ln为分析依据,以等效声级LAeq为评价量,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旧住宅楼拆除场址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

34、质量标准2类、4a类(北面)标准,项目新建场址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4a类(东面)标准。其标准列于表4。表4 评价标准限值 单位:Leq:dB(A)适用标准昼间夜间1类55452类60504a类70555、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5、表6。 表5 项目拆除场址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等效声级Leq:dB(A)测点编号监测点位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监测值标准值达标状况监测值标准值达标状况20日21日20日21日1#项目拆除场址东面场界外1m58.656.460达标51.648.650超标2#项目拆除场址东面王府花园小区52.352.660达标48.948.150达标3#项目拆除

35、场址南面场界外1m54.658.960达标47.247.250达标4#项目拆除场址西面场界外1m53.954.260达标49.249.050达标5#项目拆除场址北面场界外1m62.662.270达标50.053.555达标6#项目拆除场址北面靖江王府54.751.360达标45.842.950达标表6 项目新建场地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等效声级Leq:dB(A)测点编号监测点位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监测值标准值达标状况监测值标准值达标状况1日2日1日2日1#项目新建场地东面场界外1m59.157.870达标54.150.355达标2#项目新建场地南面场界外1m54.254.355达标50.05

36、0.245超标3#项目新建场地西面场界外1m52.952.055达标50.449.645超标4#项目新建场地北面场界外1m53.954.155达标50.649.545超标5#项目新建场地西面广西师范大学公寓楼52.954.055达标43.043.145达标6#项目新建场地西北面广西师大与朝阳乡政府市场运作房小区54.154.255达标43.844.245达标通过表5可知,项目拆除场址除东面场界夜间略有超标外,其余各点白天和夜间噪声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北面东华路)标准。项目东面场界夜间超标主要是因为项目东面为江南巷,监测时有车辆和行人经过,使噪声监测值超标

37、1.6dB(A), 通过噪声连续两天夜间监测的监测结果可知,项目东面场界第二天夜间监测达标,因此项目东面夜间超标具有偶然性。由表6可知,项目新建场地四周白天噪声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4a类(东面)标准,夜间项目南面、西面、北面均超标,超标值达在4.55.6dB(A)之间。项目周围夜间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新建场地现状现为农民菜地,现在正值夏天,夜间青蛙、蟋蟀等夜间出动的动物较多,造成夜间噪声超标。通过对比项目西面和西北面夜间不受青蛙、蟋蟀等动物叫声影响的敏感点噪声值可知,待项目建成后,青蛙、蟋蟀等动物迁徙到其他地方,夜间噪声源消除,噪声值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096-2008)1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需要拆除的教职工住宅位于桂林市秀峰区文教路3号。项目拆除场址东面为江南巷,东面10m为王府花园小区;南面为正阳路西巷,南面120m为解放东路;西面10m为大世界智能写字楼,80m为中山中路;北面为东华路,北面30m为靖江王城景区。项目新建教职工住宅楼位于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东面、东二环路西侧。项目东面为东二环路,南面为人工种植林,南面50m为半塘尾村,西面为规划空明路东路,西南面30m为广西师范大学公寓楼,西北面15m为广西师大与朝阳乡政府市场运作房小区。经实地踏勘,评价范围内附近无其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为附近居民产生的生活污

39、水、生活垃圾及附近公路过往车辆产生的噪声和汽车尾气等,项目评价区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界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表7。表7 项目周围敏感点敏感点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拆除场地王府花园东面10150人靖江王城景区北面30约1500人新建场地半塘尾村南面50约1000人广西师范大学西面30约3000人广西师大与朝阳乡政府市场运作房小区西北面15800人结合评价区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及本项目污染特征,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级别为:1、拆除场地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北侧)标准;新建场地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

40、8)1类、4a类(东侧)标准。2、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 生活污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区域环境功能规划,采用如下环境质量标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述。1、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mg/m3)SO2年平均0.06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4日平均0.081小时平均0.2NO2年平均0.05日平均0.11小时平均0.25CO日平均41小时平均10PM10年平均0.07日平均0.152、声

41、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拆除场地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北侧)标准;新建场地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4a类(东侧)标准。类别昼间(dB(A))夜间(dB(A))15545260504a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1、食堂燃料废气、汽车尾气(地下车库排风口)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kg/h)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排气筒(m)二级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二氧化硫5

42、50152.60.40氮氧化物240150.770.122、食堂油烟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浓度2.0 mg/m3。3、营运期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单位:mg/L)项 目pH值(无量纲)CODSSBOD5氨氮三级标准695004003004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项目昼间夜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dB)70555营运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4类(东面)标准:边界外声环境标准 昼间夜间1类55dB(A)45dB(A)4a类70 dB

43、(A)55 dB(A)总量控制指标COD、NH3-N:项目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本项目不分配COD、NH3-N的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装修废气室内装修扬尘、施工车辆尾气竣工验收建设施工土地平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建筑垃圾、噪声旧房屋拆除、平整汽车尾气、厨房油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噪声投入使用图2 项目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污节点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1、大气污染:旧房拆除、施工场地平整、清理及建设过程中产生扬尘;运输车辆行驶产生汽车尾气;项目装修产生装修废气。(1) 施工扬尘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施工扬尘,扬尘主要来自旧房拆除、场地平整、建筑材料及弃土、回填土运输和装卸、混凝土搅拌、施工垃圾的堆放及清理过程。另外,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内行驶产生的扬尘也是一个主要的污染源,运输扬尘主要来自泥土的装卸过程,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行驶、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泥土洒落路面、运输车辆的车轮夹带泥土污染附近路面等,在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扬尘量更大。(2) 施工设备尾气施工工程车辆如推土机、挖掘机等燃油机械和运输车辆会产生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非甲烷总烃等。(3) 装修废气施工期装修阶段会产生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油漆、涂料、黏合剂、溶剂等,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