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2).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7052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血气分析(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动脉血气分析(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动脉血气分析(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动脉血气分析(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动脉血气分析(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血气分析(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血气分析(2).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脉血液气体分析,一、血气分析指标 二、酸碱平衡调节三、血气分析临床应用,一、血气分析指标,pH: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57.45,平均为7.4。HCO3_方程式:pH=pKa+log H2CO3 pH 7.45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pH 7.35为酸血症,即失代偿性酸中毒。,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范围12.613.3kPa(年龄预计公式PaO2=100-0.33年龄5),低于同年龄人正常值下线为低氧血症,降至8.0kPa(60mmHg)以下为呼吸衰竭。(1kP=7.5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中

2、物理溶解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4.676.0kPa(3545mmHg),平均40mmHg。PaCO2 代表肺泡通气功能:(1)当PaCO2 50mmHg为肺泡通气不足,见于呼吸性酸中毒,型呼衰;(2)当PaCO2 35mmHg为肺泡通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可见于型呼衰。,碳酸氢(HCO3):包括实际碳酸氢(AB)和标准碳酸氢(SB)AB: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血浆的HCO3含量,正常2227 mmol/L,平均24 mmol/L。受呼吸的影响。SB:是在动脉血38、PaCO2 40mmHg、SaO2 100%条件下,所测血浆的 HCO3含量。不受呼吸的影响,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调节,

3、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在正常情况下ABSBABSB,提示呼吸性酸中毒AB正常,提示代谢性碱中毒ABSB正常,提示酸碱平衡正常ABSB正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A-a)O2=(PB47)F1O2PaCO2/RPaO2(R为呼吸交换率、在体温37时饱和水蒸汽压为6.3kPa,即47mmHg)正常年轻人一般不超过1520mmHg(22.7kPa),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一般不超过30mmHg(4kPa)。p(Aa)O2增加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正常值95%98%。P50:Sa

4、O2为50%时的PaO2,代表Hb与O2的亲和力。正常值26.6mmHg(3.55kPa)。P50升高时,Hb与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P50降低时,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二氧化碳总量(TCO2):在3738、和大气隔离的条件下,所测得的CO2含量正常值:2431mmol/L反映化学结合二氧化碳量和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量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浆中NaHCO3及H2CO3中HCO3的总量,又称碱储备。正常值:2427mmol/L,剩余碱(BE):用酸或碱滴定血浆到pH7.4时,消耗的酸或碱的量。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正常值:3mmol/L正值:说明需用酸滴定才

5、能使血浆中的pH为7.4。表明血浆中固定碱增加。负值:说明需用碱滴定才能使血浆中的pH为7.4。表明血浆中固定酸增加。,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的差值。正常值8-16mmol/L。Na 未测定阳离子 HCO3Cl 未测定阴离子AGNa(HCO3Cl)高AG代谢性酸中毒以产生过多酸为特征,常见于乳酸中毒、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正常AG代谢性酸中毒(高氯型酸中毒),常见于HCO3减少(如腹泻)、酸排泄衰竭(肾小管酸中毒)或过多含氯的酸(如盐酸精氨酸),二、酸碱平衡调节,机体代谢产生固定酸和挥发酸,但是由于体内 1.化学缓冲系统 2.细胞内外电解质的交换 3.肺肾的生理

6、调节机制 允许pH值在7.357.45狭窄范围内变动,保证人体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的稳定。,1.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NaHCO3/H2CO 3)磷酸盐缓冲系(Na2HPO4/NaH2PO4)血浆蛋白缓冲系 血红蛋白缓冲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缓冲能力大,占全血缓冲总量50%,血浆 缓冲量的35%;它通过CO2与肺、通过HCO3与肾相关联;NaHCO3/H2CO3的比值决定pH值。,2.细胞内外液电解质交换:酸中毒:细胞外液2Na+1H+进入细胞内,细胞 的3K+进入细胞外。碱中毒、低血钾或高血钾原理相同。呼酸时还出现一种变化,红细胞内产生H2CO3增多,解离的HCO3与细

7、胞外液Cl进行交换,缓解细胞外酸中毒。,3.肺在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中的调节过程 当固定酸和非固定酸增加时NaHCO3,脑脊液的H+增加,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CO2排出增加,使NaHCO3/H2CO3比值仍在20/1,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肺调节到达完全代偿所需时间约36h。,4.肾在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中的调节过程:呼酸时H2CO3,肾脏通过下列途径代偿,使NaHCO3,确保NaHCO3/H2CO3比值仍在20/1,pH值在正常范围。泌H+排酸 泌氨中和酸 HCO3 再吸收 肾调节到达完全代偿所需时间57d。,三、血气分析临床应用,一、看pH:定酸血症或碱血症(酸或碱中毒)pH值:为动脉

8、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57.45,平均为7.4。pH值有三种情况:pH正常、pH、pH。pH正常:可能确实正常或代偿性改变。pH7.45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为酸血症,即失代偿性酸中毒。碱或酸中毒包括:代偿性和失代偿碱或酸中毒,pH值能解决是否存在酸/碱血症,但 1.不能发现是否存在(pH正常时)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2.不能区别是(pH异常时)呼吸性或是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pH值正常有3种情况:HCO3和H2CO3数值均正常范围内。HCO3/H2CO3HCO3/H2CO3,虽然PH值正常,但单看pH值无法判断是否存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二、看原发因素:定呼吸性

9、或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原发性HCO3增多或减少是代谢性碱或酸中毒的特征 代碱:低钾低氯;代酸:1.产酸多:乳酸、酮体;2.获酸多:阿司匹林;3.排酸障碍:肾脏病;4.失碱:腹泻等导致酸中毒;原发性H2CO3增多或减少是呼吸性酸或碱中毒的特征,原发因素的判定:由病史中寻找重要依据由血气指标判断辅助依据HCO3/H2CO3,pH值正常。若病史中有上述4种原发性获酸情况,则HCO3为原发性变化,而H2CO3为继发性或代偿性改变,即诊断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如病史中有原发性H2CO3变化,HCO3则继发性或代偿性改变,即诊断为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三、看“继发性变化”:是否符合代偿调节规律定单纯性或混

10、合性酸碱紊乱。在单纯性酸碱紊乱时,HCO3/H2CO3分数中确定一个变量为原发性变化后,另一个变量即为继发性代偿性反应。而在混合性酸碱紊乱时,HCO3/H2CO3分数中确定一个变量为原发性变化后,另一个变量则为又一个原发性变化,为讨论方便,称为“继发性变化”。,在酸碱紊乱时,机体代偿调节(继发性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代偿规律包括:1.方向 2.时间 3.代偿预计值 4.代偿极限,1.代偿方向:应同原发性改变相一致,确保pH值在正常范围。HCO3(原发性)如 单纯性(不一定是)代谢性 H2CO3(继发性)酸中毒 HCO3(原发性)又如 则为混合性代碱合并呼碱 H2CO3(原发性),2.代偿时间:

11、代谢性酸碱紊乱引起呼吸性完全代偿需1224h。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引起代谢性完全代偿,急性者需数分钟,慢性者需35天。,3.代偿预计值:继发改变是可以用图表和经验公式计算(“继发性变化”在代偿预计值范围内为单纯性酸碱紊乱,否则代偿不足或过度为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代偿名词解释,4.代偿极限:肺(呼吸性)或肾(代谢性)代偿是有一定极限的,这一极限称为代偿极限。,四、看AG:定二、三重性酸碱紊乱,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的差值。AGNa(HCO3Cl)uA(unmeasured anion)包括:乳酸、酮体。SO42-、HpO42-、白蛋白 uC(unmeasured cation)包括:K+、Ca2+、Mg2+AG的正常值124mmol/L。AG16mmol/L可能有代酸,AG30 mmol/L肯定有代酸。,判断步骤:确定呼酸/呼碱 计算AG定代酸 计算潜在HCO3 预计值HCO3定代碱。潜在HCO3:排除并存高AG代酸对HCO3掩盖之后HCO3。潜在HCO3=AG+实测HCO3。预计HCO3=HCO3(公式见上代偿预计公式)+正常平均HCO3(24mmol/L)。当潜在HCO3 预计HCO3示有代碱存在。(三重酸碱失衡:呼酸、代酸和并代碱呼碱、代酸和并代碱),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