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8449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1).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D-LTE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2010-10,目录,概述TD-LTE技术概述TD-LTE产业发展情况TD-LTE引入策略TD-LTE无线网络规划原则TD-LTE系统配套建设的需求分析 TD-LTE配套改造原则,TD-LTE技术概述需求,TD-LTE技术概述优势,更小传输时延,更高峰值/边缘速率 和频谱效率,扁平化网络结构统一协议栈简化LTE状态支持更小的TTI,MIMO更高调制状态更精确的系统参数设计(子载波间隔、精细CP选择、RS及控制信道等设计),LTE技术概述网络架构,eNB直接与EPC相连(取消了RNC),eNB与EPC节点多对多 连接(网格网络),e

2、NB之间直接相连 EPC分为控制面实体MME和用户面实体S-GW(SGW/PGW)S1是eNB和MME/SGW之间的接口:S1-C,S1-U X2是eNB之间的接口:X2-C,X2-U,LTE标准化进展,3GPP TD-LTE和FDD LTE标准制定进度基本一致LTE协议09年3月发布第一版(Rel 8),10年3月发布第二版(Rel 9),已先后冻结。Rel 10即LTE-A,已提交ITU作为4G标准,预计11年3月完成。包括FDD和TDD。3GPP TD-LTE和FDD LTE标准制定进度一致,2009年底,部分厂商开始提供基于R8版本的双通道测试设备,2009年底,具备满足SAE商用网络

3、基本要求的核心网设备,08.Q4,09.Q1,09.Q2,09.Q3,09.Q4,10.Q1,08.Q3,08.Q2,10.Q2,10.Q3,10.Q4,11.Q1,11.Q2,网络设备,09 Q4,09 Q4,除个别国外厂家外,2010年Q3,基本可提供基于R8版本的8通道测试设备,10 Q3,11.Q3,11.Q4,12.Q1,TD-LTE 网络设备产业进展,TDD与FDD系统设备产品基本同步开发,商用进程相差一年左右2010年Q3前,大部分厂家可推出基于R8版本8通道测试设备,基本可以满足试验网第一阶段需求;R9版本(即支持双流波束赋形)商用产品预计在2011年Q1支持,满足规模试验网第

4、二阶段需求;R9版本可通过软件升级实现,不需要对第一阶段硬件进行改造;,2011年Q1,可提供基于R9版本的8通道测试设备,11 Q1,TD-LTE 芯片、终端产业进展,FDD双模数据卡2010年已商用,双模手机2011即将推出,TDD与之相差一年左右2011年,单模、多模的LTE数据卡、CPE、MIFI、数据终端可预商用或商用,多模双待手机预商用;2012年,多模双待手机具备商用能力;2013年后,多模单待手机可商用。TD-LTE网络商用阶段有可能将F频段作为室外主用频段,建议将F频段作为终端芯片的必选频段,积极推动芯片厂商研发、支持。,TD-LTE业务引入策略:结合终端成熟及网络建设进程,

5、分三阶段逐步引入,Phase 1,Phase 2,Phase 3,2011年,引入高速无线宽带接入业务面向个人提供有限LTE覆盖区域内基于高速无线宽带接入业务。终端:数据卡、CPE网络:LTE网络覆盖部分有需求的数据热点区域,2012年,引入基于手机终端的高速移动互联网业务、传统语音业务和宽带数据多媒体业务引入阶段面向个人、家庭、企业用户提供高速移动互联网业务。通过双模双待手机终端提供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移动多媒体数据业务、基于2/3G CS域传统语音业务,以及IMS 多媒体业务,物联网业务。终端:TD-LTE多模双待手机终端、其他移动数据终端网络:LTE网络覆盖大部分有需求的数据热点区域,2

6、013年,引入LTE承载VoIP语音业务引入PS域承载的VoIMS方案,采用SRVCC提供连续性。终端:多模单待手机终端网络:LTE网络覆盖大部分地区,全IP化,目录,概述TD-LTE无线网络规划原则TD-LTE覆盖特性TD-LTE规划设计流程TD-LTE链路预算及站点设置建议TD-LTE系统的设备情况TD-LTE系统配套建设的需求分析 TD-LTE配套改造原则,在TDSCDMA的R4业务中,电路域CS 64 kbit/s是3G的特色业务,覆盖能力最低,运营商一般以CS 64 kbit/s业务作为连续覆盖的目标业务。在给定的环境和目标误块率的条件下,CS 64kbit/s业务解调门限固定,利用

7、CS 64kbit/s业务固定的解调门限通过链路预算的方式,获得系统的覆盖半径;在TDLTE中,不存在电路域业务,只有PS域业务。不同PS数据速率的覆盖能力不同,在覆盖规划时,须首先确定边缘用户的数据速率目标,如128 kbit/s、500 kbit/s、1 Mbit/s等。不同的目标数据速率的解调门限不同,导致覆盖半径也不同;综合考虑各种业务需求及LTE本身能力,目前的建议是LTE数据卡用户为512kbps/128kbps(DL/UL),演示用户(高清视频演示业务)为2Mbps/2Mbps(DL/UL);,目标业务为一定速率的数据业务,确定合理目标速率是覆盖规划的基础,TD-LTE在进行覆盖

8、规划时,可以灵活的选择用户带宽和调制编码方式组合,以应对不同的覆盖环境和规划需求,因此如何合理确定RB资源、调制编码方式,使其选择更符合实际网络状况是覆盖规划的一个难点下行方向,RB个数变化时,功率和干扰基本呈线性趋势,覆盖距离的变化较小。上行方向,RB变化时,用户最大发射功率不变化,而基站噪声随频带带宽的增加而升高,会使上行覆盖收缩。,LTE资源调度更复杂,覆盖特性和资源分配紧密相关,SINR,MCS,RB,用户业务需求,下行:干扰强度,上行:发射功率;干扰强度,基于传输分集(SFBC)的MIMO天线方式为系统提供了基于发射分集的下行覆盖增益;基于波束赋形的天线方式在下行方向提供了赋行增益和

9、分集增益,在上行方向提供了接收分集增益。,传输方式及天线类型选择影响覆盖规划,TDLTE系统采用了OFDMA的方式,由于不同用户间频率正交,使得同一小区内的不同用户间的干扰几乎可以忽略,但TDLTE系统的小区间的同频干扰依然存在,不同的干扰消除技术对小区间业务信道的干扰抑制效果不同,从而影响TDLTE边缘覆盖效果。,小区间干扰影响TD-LTE覆盖性能,目前TD-LTE室外有可能使用的频段有D(25702620MHz)、F(18801920MHz),相比F频段,D频段传播损耗会大6dB左右,这对站点设置有较大影响。,上述计算依据Cost231HATA室外密集市区模型,单位为dB,+4.6dB,+

10、6.3dB,+4.5dB,TD-LTE系统采用的频段对覆盖性能影响较大,TD-LTE网络规划基本流程,TD-LTE覆盖性能,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平衡,上下行平衡,链路预算考虑的主要因素确定系统资源配置(包括载波带宽时隙配比、天线类型、边缘MCS等)通过链路仿真得出各种信道接收机解调门限根据网络组网情况及采用的干扰协调技术,选取合适的干扰余量,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覆盖能力对比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链路预算结果对比如下:从上表可看出,基于目前的覆盖目标(空载条件下,10用户同时接入时,边缘单用户下行吞吐量大于1Mbps),系统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dB)(不含穿透损耗)为145.6dB,与之相对应的上行业务

11、信道速率约为256kbps,而其他控制信道覆盖能力均大于上述值。,TD-LTE链路预算结果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覆盖能力对比,基于业务信道的链路预算结果采用COST231Hata模型(2.6GHz频段),计算得到密集市区、市区及郊区的小区覆盖半径如下表所示:通过对比可知,TD-SCDMA网络CS64业务覆盖能力略强于LTE试验网要求的覆盖能力,因此TD-LTE试验网可在TD-SCDMA现网站距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部分站点进行规划。,TD-LTE链路预算结果基于业务信道的链路预算结果,加载情况下,TD-LTE试验网边缘吞吐量预计如果考虑邻区为70的负载(上行干扰余量取3.5dB,下行干扰余量取9dB),

12、则基于上述小区半径,在覆盖边缘单用户可实现的速率约为下行350kbps(10RB)、上行125kbps(10RB)。如果希望将加载情况下覆盖边缘单用户下行速率提升至512 kbps(10RB),则密集市区的小区半径需收缩至0.28公里。,TD-LTE链路预算结果加载情况,TD-LTE链路预算结果不同频段对比,相同站距情况下,F频段和D频段相比,边缘用户下行速率3060,上行速率提升150200。,相同场强要求的情况下,F频段和D频段相比,小区覆盖半径增加40,站址数量减少一半。,在现网TD-SCDMA网络CS64业务覆盖良好的区域,TD-LTE试验网可以采用直接叠加的方式进行规划,建成后的LT

13、E网络可以基本满足单用户(邻区空载、占用10RB)在小区边缘达到1Mbps速率的要求。考虑到今后商用网络的要求可能会在试验网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建议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可在TD-SCDMA网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站点,以缩小LTE的站距,实现更高的边缘速率。具体站间距建议为:,TDLTE覆盖规划建议,第 23 页,目录,概述TD-LTE无线网络规划原则TD-LTE系统配套建设的需求分析BBU设备安装需求RRU设备安装需求天馈线系统安装需求传输带宽需求Ir接口速率需求TD-LTE配套改造原则,第 24 页,BBU设备安装要求BBU高度均不超过3U,所需安装空间不超过4U均支持19机架安装和挂墙安装均支

14、持48V电源最大满配功率不超过660w,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现网BBU设备升级对于2010年后入网的BBU设备,都可以通过平滑升级支持LTE,第 25 页,RRU设备安装要求RRU重量最大不超过25KG均支持48V电源,部分支持220V交流电每个RRU需要单独使用一路电源供电,最大功率不超过450wRRU供电方案可分为-48V集中供电,-48V本地直流供电,220V逆变器远供。当RRU电源线拉远距离小于100m时,宜采用信号源处-48V直流电源供电;电源线拉远距离在100m300m之间时,可采用信号源处-48V直流电源配加粗电缆为其供电,或采用-48V本地直流供电,或采用220V

15、逆变器拉远供电;当电源线拉远距离大于300m时,可采用-48V本地直流供电,或220V逆变器拉远供电。直流供电电缆线径应结合敷设距离和设备功耗共同确定。,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现网RRU 设备升级对于2010年后入网的F频段RRU设备,都可以通过平滑升级支持F频段LTE,对于D频段LTE的RRU,则不能做到通过平滑升级来支持,需要做RRU更换,或新增D频段RRU。,第 26 页,RRU设备安装要求RRU与BBU的光纤长度单跳原则不能超过10KM,部分厂家单跳可以超过15KMRRU设备下沿距楼面最小距离宜大于500mm,条件不具备时可适度放宽至300mm,以便于施工维护并防止雪埋或雨

16、水浸泡。对于RRU与智能天线之间的跳线长度根据馈线损耗情况决定,馈线损耗原则不超过3dB。馈线长度一般情况不超过5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放宽到10m。设备安装时,设备上下左右应该预留不少于100mm的散热空间,前面要预留600mm的维护空间设备安装位置应选于方便施工安装、线缆连接和维护操作,且不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的楼面墙体位置。设备安装时涉及的挂墙安装件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设备供应商的安装及固定技术要求。,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第 27 页,RRU设备安装要求,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独立抱杆安装方式示意图,挂墙安装方式示意图,第 28 页,天馈线系统安装要求天线安装位置要满足

17、与其它系统的干扰隔离要求;天线的正辐射面区域300米内,不能有较大阻挡物在视线角度内阻挡信号辐射。楼顶安装时,沿天线扇区方向,自天线顶端至屋面边沿(或女儿墙边沿)的连线与抱杆之间的夹角要小于等于45。天线安装在楼顶围墙上时,天线底部必须高出女儿墙顶部最高部分,应大于500mm。,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第 29 页,天馈线系统安装要求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90 度范围内(至少南向)应无建筑物遮挡。GPS 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与附近金属物水平距离大于等于1500mm。两个或多个GPS天线安装时要保持2m以上的间距。铁塔基站建议将GPS接收天线安装在机房建筑物

18、屋顶上。,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第 30 页,传输接口估算S1、X2用户面传输带宽需求单扇区峰值速率计算切换时的X2用户面流量较少,同时如果用户在切换时流量从X2接口走,则不占用S1接口,总的S1+X2流量不变X2控制面传输带宽需求设一个基站与另一个基站的X2接口信令带宽约64kbps一个基站与邻近16个基站有X2连接总共约1Mbps流量其它开销带宽需求按照5%计算,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第 31 页,传输接口估算传输需求(2:2时隙配置),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第 32 页,Ir接口计算Ir接口是标准接口,但目前各厂家并不都支持接口流量计算是一致的Ir接口

19、计算决定了BBU与RRU之间的光纤数量,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第 33 页,Ir接口计算2天线20MHz带宽:30.72M*32bit*2天线*(10/8)=2.4576Gbps;需要一对2.4576G光接口8天线20MHz带宽:30.72M*32bit*8天线*(10/8)=9.8304Gbps需要两对4.9152光接口,TD-LTE无线基站配套建设需求,第 34 页,目录,概述TD-LTE无线网络规划原则TD-LTE系统配套建设的需求分析TD-LTE配套改造原则TD-LTE系统机房改造原则TD-LTE系统天面改造原则TD-LTE系统传输改造原则TD-LTE系统电源改造原则,第

20、35 页,第 35 页,TD-LTE系统机房改造原则一般要求,挂墙安装方式设备挂墙安装时,安装墙体应为水泥墙或砖(非空心砖)墙,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方可进行安装。设备安装位置应便于线缆布放及维护操作且不影响机房整体美观,墙面安装面积应不小于600mm600mm,设备下沿距地宜为1.41.6m。设备安装可以采用水平安装方式或竖直安装方式。设备安装时,设备上下左右应该预留不少于50mm的散热空间,前面要预留600mm的维护空间,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方式机房内具备可供设备安装的19英寸标准机柜,且机柜内空间能够满足所需安装BBU的高度和深度要求,方可采用机柜安装方式。BBU安装时,上下应该保留1U的空间

21、用于设备散热。BBU的接地由19英寸标准机柜统一提供即可。,第 36 页,TD-LTE系统机房改造原则-土建,TD-LTE的BBU设备对机房承重要求较低,如选择新建机房,需满足通用的机房土建要求:(1)基站室内机房需根据实际情况由结构专业核算,满足机房承载要求;对于不满足的站点,须提出整改方案或另选新站址。(2)基站机房应优先选择具有现浇楼板结构的房屋。(3)在屋面建设轻体房屋作为机房使用时,应妥善考虑屋面的承载能力,采取合理的建设方案,并确保轻体房屋与屋面结构有可靠的拉结措施,同时应考虑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和修复。(4)应考虑电池组荷载的远期要求,有条件时应预先安装电池组架空支架,以满足正常使用

22、和扩容后的承重需求。,第 37 页,第 37 页,TD-LTE系统天面改造原则一般要求,RRU采用抱杆安装时应该选用符合土建要求的抱杆。当RRU与智能天线同抱杆安装时,中间应保持不小于300mm的间距,以便于施工和维护。RRU设备下沿距楼面最小距离宜大于500mm,条件不具备时可适度放宽至300mm,以便于施工维护并防止雪埋或雨水浸泡。RRU采用抱挂墙安装时,安装墙体应为水泥墙或砖(非空心砖)墙,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方可进行安装。设备安装位置应选于方便施工安装、线缆连接和维护操作,且不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的楼面墙体位置。设备安装时涉及的挂墙安装件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设备供应商的安装及固定技术要求天线安装

23、时,天支顶端应高出天线上安装支架顶部20cm。天线支架底端应比天线长出20cm,以保证天线安装的牢固。,第 38 页,第 38 页,TD-LTE系统天面改造原则天线间距,计算TD-LTE与其他系统的天线间距有如下假设:各系统发射天线增益和接收天线增益均为16dBi;干扰系统和被干扰系统天线同向放置,天线间耦合损失为36dB;采用如下传播模型计算空间损耗:水平:垂直:,上述计算存在以下不确定因素:设备指标与协议指标存在差异;收发天线指标,如增益、半功率角等;系统的馈线长度、馈线线径以及接头的数量、插损等;干扰系统和被干扰系统天线的相对位置;干扰系统基站实际发射的载波功率;电磁波实际传播损耗与理论

24、传播损耗的差异。,第 39 页,TD-LTE系统天面改造原则-土建,(1)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天馈支撑结构方案,需利旧的塔架,应结合改造要求进行妥善论证,不能盲目使用。(2)由于TD-LTE智能天线与2G天线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风阻较大,因此,需要考虑天线对安装母体的影响,而其中重点需要考虑的主要是天线的风荷和天线支撑结构的固定问题,各基站的天线安装方式应经过专门设计。(3)根据移动通信天线的重要性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4)根据城区TD-LTE天线的一般安装高度要求,进行屋面抱杆风荷载计算时,取计算高度为40米。(5)天馈支撑结构锚固位置的选择,需综合

25、考虑锚固基材、锚栓品种、节点受力特点,力求支撑结构的长期安全可靠。在砌体结构上进行天馈支撑结构安装时,应首先鉴别砌体的可靠性,必要时应对砌体进行加固。(6)美化天线应确保基础结构和自身结构的安全可靠;屋面美化天线还应注重美化天线安装锚固的可靠性,并应采用多重锚固措施,避免在极限荷载下美化天线倾倒、坠落等危险情况的发生。,TD-LTE系统传输改造原则,由于TD-LTE基站所需的传输带宽需求较大,目前为TD-SCDMA基站配置的GE PTN设备无法承载,本次TD-LTE基站配套传输网建议按照全部新建考虑。配置原则如下:TD-LTE配套传输设备采用PTN设备进行组网,按照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结构进行

26、组网。接入层配置10GE PTN设备或可以升级为10GE的GE PTN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40G,与eNodeB连接应使用GE光接口(1000Base-SX)。接入层系统尽量采用环网结构,每个接入环38个节点。汇聚层采用10GE组环,单个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160G。核心层采用10GE组环,单个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320G。,TD-LTE系统传输改造原则,接入层应采用基于LSP的1:1/1+1保护方式,工作和保护需规划不同路径,各使用1条LSP,以提高网络安全性。核心层、汇聚层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环网保护。为LTE基站配置的LSP的保证带宽和峰值带宽如下:根据PTN网络不同层面覆盖面的不同,在满足C

27、IR带宽的基础上,在不同层面为LTE基站预留带宽,具体带宽配置如下:,TD-LTE系统传输改造原则,由于目前PTN设备暂不支持三层功能,为能在核心网设备间疏导业务并提供X2接口处理能力,建议在PTN核心层设备与核心网配置的CE设备连接,对业务流进行疏导。在PTN设备三层功能经过充分验证后,在PTN核心层开启3层功能,PTN完成LTE RAN接口的端到端调度。,第 43 页,TD-LTE系统电源改造原则,TD-LTE基站的无线设备功耗按1750W计算,传输和监控设备功耗按200W计算。,TD-LTE基站通信负荷参考值,独立新建TD-LTE基站,各站均配置1套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1台交流配电箱(

28、屏)、1套-48V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模块、直流配电单元)和2组(或1组)阀控式蓄电池组组成。各站要求引入一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站内交流负荷应根据各基站的实际情况按10kW25kW考虑。交流配电箱的容量按远期负荷考虑,输入开关要求为100A,站内的电力计量表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安装。各站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按如下原则配置:市区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3h,城郊及乡镇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5h。(注:应结合基站重要性、市电可靠性、运维能力、机房条件等因素确定)各站宜配置2组蓄电池,机房条件受限或后备时间要求较小的基站可配置1组蓄电池。,第 44 页,TD-LTE

29、系统电源改造原则,独立新建TD-LTE基站(续),各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均按600A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电源电缆均应采用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对于无专用机房或机房条件受限的小型基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流-48V电源供电。TD-LTE基站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无线设备厂家应在RRU电源线两端配置浪涌保护器,屏蔽电缆的金属层在进入机房前应进行防雷接地,具体方案应满足工信部工信厅科函

30、200886号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TDSCDMA基站防雷接地检测指导书的规定。,第 45 页,TD-LTE系统电源改造原则,共址新建TD-LTE基站,共址新建TD-LTE基站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应能满足本次新增TD-LTE设备需求,对于原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不能满足要求的基站,应进行市电接入改造,并应向相关单位申请增容。对于需要进行市电接入改造的基站,应改造更换为不小于425 mm2截面的铜芯或435 mm2截面的铝芯电力电缆,进线开关容量应更换为100A的进线开关。现有设备负荷按照实测值的1.2倍计算。蓄电池组应根据基站后备时间要求、机房可承受的荷载、机房面积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

31、更换和更换后的容量,更换后的蓄电池宜采用2组。当原有室内地线排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接地需求时,可在机房内的适当位置增加1个地线排,并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铜芯电力电缆与原有的室内地线排并接。,第 46 页,TD-LTE系统电源改造原则,共址新建TD-LTE基站(续),现有无线设备采用48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置改造原则:TD-LTE设备应与现有无线设备采用同一套直流系统供电。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求,则采用更换开关电源的办法解决;对于现有开关电源机架总容量小于300A(不含300A)的

32、基站,应更换为机架总容量为600A的开关电源。TD-LTE设备供电要求暂定2路32A63A的直流分路(开关电源为3个RRU提供1路直流分路,由RRU厂家负责进行分配和防雷)。基站开关电源的直流配电端子根据各基站的现有情况和需要进行改造。如现有直流配电端子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需求,或更换配电开关,或增加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的电源应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第 47 页,TD-LTE系统电源改造原则,共址新建TD-LTE基站(续),现有无线设备采用24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置改造原则:在基站机房面积、楼板荷载及市电容量等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为TD-LTE设备独立配置一套48V直流电源

33、系统。在机房条件不允许为TD-LTE设备独立配置一套48V直流电源系统时,则采用与现有无线设备共用一套直流供电系统并配置1个24V/48V的直流变换器为TD-LTE设备供电的方案。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要,则需要更换原有开关电源。更换后的开关电源采用机架总容量为900A的组合开关电源。24V/48V的直流变换器宜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24V/48V直流变换器机架输出容量要求不小于100A,变换器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变换器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第 48 页,TD-LTE系统电源改造原则,

34、RRU供电方案,RRU供电方案可分为-48V集中供电,-48V本地直流供电,220V逆变器远供。工程实施中,应根据现场条件,结合RRU功耗、RRU数量、RRU与BBU安装距离、电源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等情况,确定RRU供电方案。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时,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且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如下三种供电方式:使用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标配的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时,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就近为RRU单独配置小型-48直流电源系统设备;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如下两种供电方式:宜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为RRU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谢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