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9210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3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33.050CCSM30团体标准T/TAFXXX-XXXX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EIectroniC-inkscreenbasedterminaIwithcommunicationfunctionssmartstudentIDcardtechnicaI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XXXX -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33. 1电子墨水屏33.2智能学生证34通信功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44. 1蜂窝通信45. 2短距离通信65智能学生证的电子墨水屏设

2、计、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96. 1电子墨水屏设计95.2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操作条件)106智能学生证产品的软硬件系统要求147. 1底层操作系统148. 2图形用户界面操作GUI系统(EdU-GUI嵌入式界面操作固件)二169. 3设备连接和管理平台(EdU-LinkPaSS云平台)三1710. 4空中下载FOTA(FirmwareOver-The-Air)1811. 5测试方法.一,.,.-,197智能学生证终端设备功能和应用平台.;.,;.:1912. 1典型系统架构1913. 智能学生证终端设备功能及物理特性2014. 3平台连接功能二.嬷爵;2315. 4测试方法.KK238智能学

3、生证设备的数字身份(可选)2315.1 应用及个人化写入2415.2 应用介绍248. 3卡硬件要求2416. 4测试方法249智能学生证设备的学习功能(可选)2417. 1平台接口2418. 固件接口2419. 3订阅规范2520. 4测试方法2510智能学生证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可选)2521. 1设备接入认证251.1 2系统安全要求2510.3 应用安全要求2610.4 数据安全要求26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提出并归

4、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博大光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通院、安徽博大光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红石阳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小欢、李一冉、季孟、李福霞、廖原、吴迪、李亚强、孙彬峰、赵吟亭、金星、刘兆元、李露文、王喜杜、仇剑书、许俊、朱松、刘衍兵、王峰、秦曙光、周丙南、何全、程斐、张凤鸣、康亮、韩黎光、温长会、赵柱、王亚军、李明慧、刘晋兴、李明、马治国。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智能

5、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针对具备远程或近场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电子纸)各类智能学生证产品,主要包括: 该类产品的各类通信功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该类产品显示器件电子墨水屏具体的尺寸、响应速度、反射率和对比度等技术指标: 该类产品的软硬件产品设计规范包括采用FreeRT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固件的界面操作GUl系统(EdU-GUI嵌入式操作固件)、设备连接和管理平台(EdU-LinkPaSS云平台)、移动终端的空中下载FOTA(FirmwareOver-The-Air)软件差分安全升级等软硬件方面的要求规范;一该类产品的具体功能和应用系统平台包括系统架构设计、产品功能、平

6、台连接、物理特性、环境安全、使用场景和环境要求等: 该类产品的数字身份; 该类产品的智慧学习功能包括学习内容和平台的接口、平台和终端的固件接口API、家长端订阅功能等: 该类产品的移动+物联信息安全服务保障包括自主可控的安全芯片和算法、移动智能终端公共安全云服务平台等加以规范;形成“安全芯片研发+云安全平台支撑+移动信息安全服务”的安全可信全产业的产品服务链条。本文件适用于具有4GLTE蜂窝通话、CatI数据通讯、蓝牙短距离通讯(可选)和GPS/Wi-Fi/LBS定位等功能的基于电子墨水屏的各类智能学生证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测试验收,为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实施提供技术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

7、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629.11-200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GB/T32420-2015无线局域网测试规范中的空中接口物理层测试部分Y D/T1312.2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宽带无线电设备Y D/T1484.6-2021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第6部分:LTE无线终端Y D/T2575-2016TDTTE数

8、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 D/T2576.1-2013TDT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Y D/T2577-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YD/T2578.1-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可靠性测试T/TAFXXX-XXXXYD/T2583.14-2013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4部分: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YD/T2595-2013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YD/T2596-

9、2013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通终端设备技术要求YD/T2599-2013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YD/T2600-2013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通终端设备测试方法YD/T2653短距离及类似设备电磁照射符合性要求(IOHZ30MHz)YD/T2683-2013LTEjD-SCDUACDMA_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YD/T2684-2013LTE/TD-SCDUA/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

10、端设备测试方法YD/T3177-2016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VOLTE)总体技术要求YD/T3178-2016移动终端支持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VoLTE)的技术要求YD/T3179.1-2016移动终端支持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VOLTE)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功能和性能测试YD/T3179.2移动终端支持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VoLTE)的测试方法第2部分:致性测试YD/T3179.2移动终端支持基于LTE的语音解决方案(VOLTE)的测试方法第2部分:一致性测试IEC62679-1-1电子纸显示器.第IT部分:术语(EleCtrOniCpaperdisplays-Part

11、1-1:Terminology)IEC62679-2电子纸显示器.第2部分:基本额定值和特性(Electronicpaperdisplay-Part2:Essentialratingsandcharacteristics)IEC62679-3-l电子纸显示器.第3T部分:光学测量方法(Electronicpaperdisplays-Part31:Opticalmeasuringmethods)IEC626793-2电子纸显示器.第3-2部分:测量方法.电光(Electronicpaperdisplay-Part32:Measuringmethod-Electro-optical)ISO/IEC

12、18092信息技术系统间电信和信息交换.近场通信.接口和协议(NFClPT)(InformationtechnolOgy-TclC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systemsNearFieldCommunicationInterfaceandProtocol(NFCIP-I)ISO/IEC22536NFClPT-RF接口测试方法(NFCIPT-RFInterfaceTestMethod)ISO/IEC23917NFCIPT-RF协议测试方法(NFCIPT-RFProtocolTestMethod)IEC62679-3-3电子纸显示器.第3

13、-3部分:显示器的光学测量方法(EIeCtroniCpaperdisplays-Part3-3:Opticalmeasuringmethodsfordisplays)IEC626794-2电子纸显示器.第4-2部分:环境试验方法(EIeetroniCpaperdisplays-Part42:Environmentaltestmethods)IEC62679-5-1电子纸显示器.第5-1部分:集成照明装置的EPD在空间频率下的清晰度(Electronicpaperdisplays-Part5-1:LegibilityofEPDinspatialfrequencywithintegratedlig

14、htingunits)Bluetooth Bluetooth Bluetooth Bluetooth Bluetooth BluetoothSIGSIGSIGSIGSIG蓝牙核心规范蓝牙射频测试规范(RadioFrequency(RF)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蓝牙低功耗射频测试规范(RFPHYBluetoothTostSpecification)蓝牙低功耗射频测试规范(RFPHY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蓝牙基带测试规范(Baseband(BB)BluetoothTostSpecification)SIG蓝牙链路控制测试规范(LinkM

15、anagerProtocol(LMP)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SIG蓝牙链路层测试规范(LinkLayer(LL)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SIG蓝牙主机控制机接口测试规范(HostControllerInterface(HCI)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STG蓝牙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测试规范(LogicalLinkControlandAdaptationProtocol(L2CAP)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

16、SIG蓝牙通用属性协议测试规范(GenericAttributeProfile(GATT)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SIG蓝牙属性协议测试规范(AttribUteProtocol(ATT)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SIG蓝牙通用接入协议测试规范(GenericAccessProfile(GAP)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SIG蓝牙服务发现协议测试规范(ServiceDiscoveryProtocol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

17、etoothSIG蓝牙安全管理协议测试规范(SeCUrityManagerProtocol(SM)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BluetoothSIG蓝牙同步适应层协议测试规范(IsochronousAdaptationLayer(IAL)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CTIAaCTIA蓝牙兼容性测试规范(CTIABluetoothCompatibilityTestPlan)3术语和定义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1电子墨水屏electronic-ink电子墨水屏也叫电子纸显示屏,是一种具有类似墨水印在纸张上显示效果

18、的电子显示屏,它是通过反射外界光线实现显示,并且具备断电保持显示的低功耗功能。具体地说,电子纸显示器件(electronicpaperdisplayEPD)是指通过漫反射显示图像,以低功耗保持图像的电子显示器件。4 .1.2智能学生证intelligentstudentID是指响应2021年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建设“智慧校园2.0”所需要的新型通讯终端设备,助力“教育信息化”更高效、更安全、更人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家长及学校三方更和谐顺畅的沟通及管理。为“智慧校园2.0”而设计的智能学生证,是赋能学生实现家庭通讯、家校互联、学习进步、安全守护、健康体魄、生活便利的电子

19、墨水屏智能穿戴硬件终端,该类终端可集成4GLTE通话、CatI数据通讯、NFC和蓝牙短距离通讯、GPSWi-FiLBS定位、自主可控的安全芯片等硬件功能;可具备家庭群聊(Catl数据通讯实现)、家校互联(包括课表、作业、成绩、通知、关爱、体能和视力管理等)、安全监管(包括安全电子围栏和SOS一键紧急报警或者呼叫)、智慧考勤(支持无感考勤和指定区域无感打卡)、智能防疫(防疫的精细化管理,需第三方防疫大数据平台支持)、应急报警(包括火灾、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需第三方应急大数据平台支持)等软件功能;可提供智能学习服务T/TAFXXX-XXXX(包括英语、诗词、阅读、课文、要点、国学

20、、百科、综合、益智等内容);可对学生隐私安全和纯净应用实施严格管控;可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实时守护孩子的安全,有效解决校园日常智能管理的各种难题,满足更多的家校互联智慧化的场景应用。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BLE:蓝牙低功耗(BluetoothLowEnergy)BR:基本速率(BluetoothSIG)Catl:4G通信LTE网络下用户终端类别的一个标准(CategOry1)EDR:增强数据率(EnhancedDataRate)FOTA:移动终端的空中下载软件升级(FirmWareOver

21、-The-Air)FreeRTOS:小型实时操作系统内核(FreeRealTimeOperatingSystem)GPS: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定位系统(GIObaIPositioningSystem)G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HTTP:简单的请求-响应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ash:散列函数(HaShFunction)IPv4: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IPv6:网际协议版本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1.BS:围绕地理位置数据而展开的服务(LoCa

22、tiOnBasedServices)1.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LOngTermEvolution)1.TE-FDD:长期演进技术频分双工(LOngTermEvolution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MQTT:ISO标准下基于发布/订阅范式的消息协议(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ONENET: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RUT:测试设备(DeviceUnderTest)SOS: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S.O.S)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nliSS

23、iOnControlProtocol)TD-LTE: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inlC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LongTermEvolution)UI: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VoLTE:面向手机和数据终端的高速无线通信标准(VoiceoverLong-TermEvolution)5通信功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5.1 蜂窝通信基于用户需求和产品实现考虑,目前该产品主要包含TD-LTE和LTE-FDD两种制式。本文件定义的终端归属“无线数据终端”类型。5.1.1 注:如无特殊说明,下文LTE均指仅支持CatI

24、能力的LTE制式。5.1.2 1.TE技术要求5.1.2.1 终端基本业务功能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基本业务功能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5、YD/T2595、YD/T2596;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7、YD/T2683、YD/T2596。5.1.2.2 终端协议一致性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协议一致性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5、YD/T2595;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

25、7、YD/T2683。5.1.2.3 终端射频一致性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射频一致性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5;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7。5.1.2.4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性能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无线资源管理性能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5YD/T2595;5.1.3 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制式的终端,技术要求见YD/T2577、YD/T2683。5.1.4 1.TE测试方法5.1.5 1.2.1终端基

26、本业务功能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基本业务功能的测试方法和指标结果要求如下: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6.1中第5节和第6.3节,YD/T2599中第4.8.1.2小节,YD/T2600中第4.9.1小节和第4.9.6小节;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8.1中第5节和第6.3节,YD/T2684中第4.8.1.2小节,YD/T2600中第4.9.1小节和第4.9.6小节。5.1.6 .2终端协议一致性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协议一致性的测试方法和指标结果要求如下。a)信息安全协议。测试方法如下:D对于通信模

27、块支持TD-LTE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6.4中第8.2节、第8.3节、第10. 1节和第10.3节;2)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8.4中第8.2节、第8.3节、第11. 1节和第10.3节。b) TD-LTE协议。见YD/T2576.4中第5.1节和第5.2节,YD/T2599中第4.8.2.1小节和第4.8.2.2小节:c) 1.TE-FDD协议。见YD/T2578.4中第5.1节和第5.2节,YD/T2684中第4.8.2.1小节和第4.8.2.2小节。5.1.2.3终端射频一致性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射频一致性的测试方法和指标

28、结果要求如下:a)射频接收性能。测试方法如下:T/TAFXXX-XXXXi)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6.2中第6节;2)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B2578.2中第6节。b)数据接收性能。测试方法如下:D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6.2中第7.1小节;2)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8.2中第7.1小节。c)信道质量指示(CQI)。测试方法如下:D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6.2中第8.2.1小节和第8.3.1.1小节;2)对于通

29、信模块支持LTE-FDD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8.2中第&2.1小节和第8.3.1.1小节。5. 1.2.4终端无线资源管理性能根据终端通信模块支持的不同制式,其无线资源管理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指标结果要求如下:对于通信模块支持TD-LTE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6.3中第5,1.1小节、第6.L1小节、第7.2.1小节、第10.1.1.1小节、第10.2.1.1小节,和YD/T2599中第4.8.3小节;对于通信模块支持LTE-FDD的终端,测试方法见YD/T2578.3中第5,1.1小节、第6.1.1小节、第7.2.1小节、第10.1.1.1小节、第10.2.1.1小节,和Y

30、D/T2684中第4.8.3.53小节。5.1.3 语音功能5. 1.3.1VoLTE功能技术要求技术要求见YD/T3177和YD/T317806. 1.3.2VoLTE功能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和指标结果见YD/T3179.1和YD/T3179.2。5.1.4 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测试,其试验按照YD/T2583.14-2013进行。5.1.5 天线性能(OTA)天线性能(OTA)测试,其试验按照YD/T1484.6-2021进行。5. 1.6电磁辐射对于手持和身体佩戴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的评估规程,其电磁辐射暴露测试方法参见YD/T1644.2-201KYD/T1644.1-2020相关规

31、定进行。预期结果参见GB21288202X相关规定。5.2短距离通信5. 2.14.2.1蓝牙(可选)6. 2.1.1蓝牙技术要求7. 2.1.1.1蓝牙射频接口对于支持蓝牙技术的终端,应符合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SlG)蓝牙核心规范对应版本的要求。蓝牙射频接口技术要求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一蓝牙BR、EDR射频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IG蓝牙射频测试规范(RadiOFrcquency(RF)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中的射频接口定义相关章节;一蓝牙BLE射频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IUetOOthSIG蓝牙低功耗射频测试规范(RFPHYBlue

32、toothTestSpecification)中的射频接口定义相关章节。8. 2.1.1.2蓝牙协议一致性接口对于支持蓝牙技术的终端,蓝牙协议一致性接口包括基带、链路控制、链路层、主机控制机接口、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通用属性等10个部分,具体技术要求参见以下标准中接口定义相关章节:一蓝牙基带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IUetoothSIG蓝牙基带测试规范(BaSeband(BB)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蓝牙链路控制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IG蓝牙链路控制测试规范(LinkManagerProtocol(LMP)Bluetooth

33、TestSpecification)标准;一蓝牙链路层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IUetoOthSIG蓝牙链路层测试规范(LinkLayer(LL)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蓝牙主机控制机接口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IG蓝牙主机控制机接口测试规范(HostControllerInterface(HCI)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蓝牙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IG蓝牙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测试规范(LogicalLinkControlandAdaptationP

34、rotocol(L2CAP)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蓝牙通用属性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IG蓝牙通用属性协议测试规范(GenericAttributeProfi1e(GATT)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蓝牙属性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IUetoothSlG蓝牙属性协议测试规范(AttributeProtocol(ATT)BluetoothTestSpedfication)标准;一蓝牙通用接入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TG蓝牙通用接入协议测试规范(GenericAccessP

35、rofile(GAP)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一蓝牙服务发现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IG蓝牙服务发现协议测试规范(ServiceDiscoveryProtocol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一蓝牙安全管理协议一致性接口技术要求,参见BluetoothSTG蓝牙安全管理协议测试规范(SecurityManagerProtocol(SM)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蓝牙ISOChronOUSAdaptationLayer同步适应层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IUetoothSI

36、G蓝牙同步适应层协议测试规范(IsochronousAdaptationLayer(IAD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9. 2.1.1.3蓝牙互操作性接口对于支持蓝牙技术的终端,蓝牙互操作性接口指蓝牙CTlA兼容性要求,具体技术要求参见CTIA蓝牙兼容性测试规范(CTIABluetoothCompatibilityTestPlan)010. 2.1.2蓝牙测试方法本节适用于支持蓝牙技术的终端。11. 2.1.2.1蓝牙射频接口蓝牙射频接口测试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T/TAFXXX-XXXX蓝牙BR、EDR射频接口具体测试方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射

37、频测试规范(RadioFrequency(RF)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蓝牙BLE射频接口具体测试方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低功耗射频测试规范(RFPHY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5. 2.1.2.2蓝牙协议一致性接口蓝牙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包括基带、链路控制、链路层、主机控制机接口、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通用属性等11个部分,具体测试方法参见: 蓝牙基带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基带测试规范(Baseband(BB)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一蓝牙链路控制协议一致性

38、接口测试,参见BlUCtoothSIG蓝牙链路控制测试规范(LinkManagerProtocol(LMP)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 蓝牙链路层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链路层测试规范(LinkLayer(LL)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 蓝牙主机控制机接口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IUetoothSlG蓝牙主机控制机接口测试规范(HostControllerInterface(HCI)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 蓝牙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I

39、UetoothSIG蓝牙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测试规范(LogicalLinkControlandAdaptationProtocol(L2CAP)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 蓝牙通用属性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通用属性协议测试规范(GeneriCAttributeProfile(GATT)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一蓝牙属性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属性协议测试规范(AttributeProtocol(ATT)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一蓝

40、牙通用接入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IUetOOthSIG蓝牙通用接入协议测试规范(GCneriCAccessProfile(GAP)Bluc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 蓝牙服务发现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服务发现协议测试规范(SerViCeDiscoveryProtocol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 蓝牙安全管理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安全管理协议测试规范(SecurityManagerProtocol(SM)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蓝牙IS

41、oChrOnOUSAdaptationLayer同步适应层协议一致性接口测试,参见BlUetOOthSIG蓝牙同步适应层协议测试规范(IsochronousAdaptationLayer(IADBluetoothTestSpecification)标准。5.2.1.2.3蓝牙互操作性接口蓝牙互操作性接口测试,参见CTlA组织“CTIA蓝牙兼容性测试规范”(CTIABluetoothCompatibilityTestPlan)5.2.2WLAN5.2.2.1WLAN技术要求对于支持WLAN的终端,WLAN技术要求应遵循GB15629.11-2003。对于支持WLAN技术的终端,其WLAN的EMC

42、安全性技术要求参见YD/T1312.2标准的5.7节。5.2.2.2WLAN测试方法对于支持WLAN技术的终端,其WLAN的测试方法应符合GB/T32420-2015对于支持WLAN技术的终端,其WLAN的EMC安全性测试方法和预期结果参见YD/T1312.2-2004的6.7节。5.2.3NFC(可选)5.2.3.1NFC技术要求本节适用于支持NFC技术的终端,其技术要求参见ISO/IEC18092标准。5.2.3.2NFC测试方法5.2.3.2.1NFC射频接口NFe的射频测试,其试验按照IS0/IEC22536相关规定进行。5.2.3.2.2NFC协议一致性NFC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其试验

43、按照ISO/IEC23917相关规定进行。5.2.3.2.3NFC电磁辐射NFC的电磁辐射测试,其试验按照YD/T2653相关规定进行。6智能学生证的电子墨水屏设计、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6.1电子墨水屏设计电子墨水屏也叫电子纸显示器,它是通过漫反射显示图像,以低功耗保持图像的电子显示器件。6.1.1电泳点阵显示器由可以显示明暗的许多小单元排成阵列(一般为矩形,其它形状也有但并不常见)实现显示文字或图形内容的显示装置。其中电泳显示器是指通过施加外在电场使带电颜料颗粒重排来形成图像的电子显示器件。6.1.1.1测量区域的标准位置可在测试样品表面的多个指定位置进行亮度、光谱分布和/或三基色值的测试。为

44、此,将显示屏表面分成25个相同的虚构矩形,见图1。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在每个矩形的中心进行测试。应注意显示屏上的测试区域不要重叠。在X和y轴方向指定位置的测试点定位偏差应分别在H和V的7%之内(H和V分别表示有效显示区域在X和y方向上的长度)。在扫描DUT整个表面上的测量点的位置时,应保持固定极角。XOL0*OL(110)g(3/1OW(5HoW注:标准测试位置是在所有矩形P0-P24中心,每个矩形的高和宽分别是显示屏高和宽的20图1显示区测试位置6. 1.2测量区域的标准位置标准测试位置与上述的点阵显示器所规定的位置相同。当要求在P(i=024)位置进行测试时,应使用最接近矩形Pi中心的字段

45、的几何中心来定位探测器。与上述标准位置有任何不同时,应予以详细说明。6.2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操作条件)6.2.1 概述电子纸显示模组默认观察方向设定为分光光度计垂直对准于被测物体表面。测试前,需确保测试模组的物理状态稳定。如果规定时间少于一小时,应恒温控制模组温度确保其稳定运行。如果控制周期少于一小时,应先验证模组温度是否恒定后,再进行测试。测试应当在标称的驱动信号条件下进行。测量期间,用于照射被测物体的所有光源在光照度和光谱方面应保持恒定,至少在测试计算的过程中与彼此相关的测量时间周期保持一致。用于照射DUT装置的亮度或光照度的波动范围应一致保持在1%以内,且不出现短期波动。应确保DU

46、T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6.2.2光学测试6.2,2.1目的测量电子纸显示屏的光学性能。6.2.2.2测试设备分光光度仪。6.2.2.3测试条件测试环境宜采用温度255、相对湿度50%10%o6.2.2.4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如下:a)将测试设备分光光度计校正,测试设备一般自带校准用的用标准色块校准;b)通过程序设定驱动时间和电压;c)采用测试驱动时序的驱动方法,见图2,对电子纸显示屏进行驱动,驱动顺序是全屏黑一全屏白f半屏白。半屏黑,最后停留在半屏白半屏黑画面,分别测试电子纸显示屏的黑色和白色画面的光学明度值。当标签上方有盖板遮挡时,需将盖板去除。图2测试驱动时序6.2.2.5测试数据处理具体如下

47、:a)利用上述测试方法测得显示屏的黑色状态下的明度LBK,白色状态下的明度LW;b)通过公式(1)可以换算出黑色状态的反射率RBK,白色状态下的反射率RW,通过公式(2)可以计算出显示屏的对比度CR。R=(L+16)116)3*100(1)式中:R一一RBK(黑色状态的反射率)、RW(白色状态下的反射率)LLBK(黑色状态下的明度)、LW(白色状态下的明度)CR=RW/Rbk(2)式中:CR显示屏的对比度RBK黑色状态的反射率RW一白色状态下的反射率6. 2.2.6光学指标针对智能学生证,要求其光学指标满足以下要求:RBKW3%、RwM)%、CRe20。7. 2.3残影测试8. 2.3.1目的T/TAFXXX-XXXX采用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