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5379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集团重点/联合研发项目结题汇报报告,2010年11月,项目名称:CM-IMS网络和业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一.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1.1 项目背景:核心网面临的挑战(1/2),2016,2014,2012,2010,2008,窄带语音,多媒体业务,TD-LTE,三网融合,VoLTE,2G/TD,固定宽带,有线电视,LTE连续性,单纯移动网络,固移融合网络,多接入连续性,网络IP化,接入方式,互操作,LTE/2G3G连续性,随着网络IP化、宽带化、全业务运营和未来广泛的业务融合,网络的变革正在加剧,对核心网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移动引入一张全新CM-I

2、MS网络,在固定接入上提供语音业务,如何解决和原有移动网络语音业务的互通及协作关系,提供固定移动融合能力,同时尽量减少网络的振荡?,LTE/SAE网络的建设为移动语音业务带来了新的承载方式,电路域与LTE将在长时间内同时提供移动语音业务,如何解决两网语音业务的关系,并通过两网协同保持语音业务的领先?,2G/TD/LTE将长期并存,核心网是CS/PS/IMS多域独立发展,还是逐步构建融合、统一的核心网?,挑战1:CM-IMS与CS网络的互通和协同,挑战2:LTE/SAE引入后的语音业务提供,挑战3:2G/TD/LTE长期并存条件下的核心网演进,挑战,挑战,挑战,挑战1:CM-IMS与CS网络的互

3、通和协同,挑战2:LTE/SAE引入后的语音业务提供,IMS使用铁通固定号码,若使用固定号码从移动关口局直接到他网,存在互连互通的政策风险;若通过铁通关口局出他网,又会存在信令和媒体的迂回如何制定合理高效的互通路由机制?,USB电话如何支持用户使用手机号码及SIM卡接入IMS,LTE上承载语音业务后,与电路域语音之间的关系,如何保证语音业务的连续性,VoLTE引入后,用户可以使用一个号码同时在LTE和CS签约用户,如何判断用户在哪个网,如何保证用户(如SRVCC用户)在IMS和CS业务体验的一致性,Centrex、传真和一号通是集团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特性SCP和Centrex AS独立还是融合

4、?如何实现与他网的传真互通?一号通性能能否进一步提升?,LTE承载话音的方案选择及优化语音提供策略SRVCC是跨核心网切换,切换需要从架构层面进行性能优化CSFB的方案选择及优化,PBX存量用户接在CS网络,与手机的融合及分支机构间的短号互拨等业务特性无法实现,挑战3:2G/TD/LTE长期并存条件下的核心网演进,如何通过平滑演进构建支持多接入环境下支持业务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核心网,1.1 项目背景:核心网面临的挑战(2/2),项目目标,项目研究目标,对中国移动电路域核心网与IMS网络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策略对网络演进过程中语音业务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测试对技术方案和业务方案

5、进行验证通过标准化推动产品研发支撑领导决策为CM-IMS网络的商用部署提供技术支持,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分工,IMS网络与CS网络融合策略研究,移动铁通关口局融合研究,核心网电路域与IMS域的业务融合研究,CM-IMS与电路域共号码网络解决方案研究,CM-IMS与CS网络融合(ICS)方案研究(Phase 2),基于CM-IMS和CS网络提供语音业务的策略及技术方案研究,CM-IMS商用,LTE商用,后LTE时代,201003,201004,201005,201006,201007,201008,201009,201010,201011,1.3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项目执行情况,1.3 开题

6、计划完成情况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6本,测试总结报告5本,测试项?项,1.3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专利和标准化成果,标准化,专利,已完成相关专利5件专利内容涵盖一号通业务、Centrex业务、共号码、ICS和CSFB等方面,在3GPP SA2和CT分别主导成立2个eSRVCC(SRVCC增强)项目,并作为项目报告人在CCSA成立共号码研究课题,并担任项目报告人,已启动在3GPP的相关推动工作成功推动CSFB方案的优化工作在3GPP启动共提交相关标准文稿12篇,一.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提纲,CM-IMS与CS网络的演进策略,1,网络演进各阶段关键技术研究,2

7、,总结及后续研究计划,3,网络演进趋势核心网趋于融合,多域共存,CS与CM-IMS互通CS/PS域支持2G/TD接入方式的融合,IMS域支持少量的固移融合业务,现在,未来,CM-IMS提供统一控制,CS与PS成为接入支持多种固定/移动接入方式的融合:CM-IMS支持无缝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2G/TD核心网融合CS/IMS部分业务的融合,2G/TD/LTE融合固定/移动融合CS/IMS码号资源融合三网融合,2G,TD,CS,(非)会话类,(非)会话类,LTE,CM-IMS,会话类,会话类,PS SAE,会话类,应对全业务运营,引入CM-IMS,提升核心网络能力全IP、开放的网络架构,支持多接入

8、,支持多媒体业务、灵活的业务提供能力CM-IMS是核心网演进的目标架构统一融合的核心网通过CM-IMS实现网络融合、业务融合。为2G/TD/LTE、固定接入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控制、业务一致性和连续性,电路域与CM-IMS网络演进阶段划分,2G/TD移动语音业务仍基于CS域实现,CM-IMS网络重点为固定接入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软交换前置机下的TDM PBX用户割接到CM-IMS,提供统一Centrex业务业务初步融合,提供固移融合业务,第一阶段,语音业务的互通和初步融合,时间,话务量,VoLTE商用,随着LTE部署的成熟,IMS网络开始通过PS域为用户提供话音业务,CS话音业务量,IMS移动话音

9、业务量,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基于CM-IMS构建统一融合的核心网,为2G/TD/LTE、固定接入用户提供业务,第三阶段,统一融合的核心网愿景,2G/TD移动语音业务仍基于CS域实现LTE基于CM-IMS实现VoIP,CM-IMS逐渐分流CS域话务CM-IMS网络部署SRVCC,为VoLTE用户提供语音业务连续性在SRVCC部署前,可能部署CSFB为用户提供语音业务,第二阶段,LTE语音引入及互操作,IMS网络开始大量分流CS网络的话务量,IMS需要扩容,而CS网络出现容量富余,CS/CM-IMS分别提供语音业务,两网协同提供语音业务的互通和初步融合,LTE开始提供话音,实现LTE与

10、2G/3G的话音连续性,网络融合进一步深入,CM-IMS统一提供语音业务,CS接入CM-IMS,网络全面融合,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网络架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2G,TD,CS,CM-IMS,PS,互通,2G,TD,LTE,CM-IMS,PS SAE,CS,互通,2G,TD,CS(mAGCF),LTE,CM-IMS,SAE,HLR/HSS,接入,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IMS引入与R4网络并存,LTE商用,话音逐渐向IMS迁移,IMS与R4走向统一融合,融合,改造,IMS与他网语音互通-移动铁通关口局融合IMS与R4及他网传真互通-传真音检

11、测与codec修改,MGCF与软交换功能融合CS与IMS话音业务融合-SCP和IMS Centrex AS设备融合、一号通、USB电话,TDM PBX割接到IMS,三个策略:互通、融合、改造,CS承载话音,LTE承载话音,SRVCC解决方案共号码解决方案,CSFB解决方案,ICS,ICS引入策略ICS优化方案,两个关键点:CSFB、SRVCC,一个新架构:ICS,话音由CS承载向PS承载过渡,QoS挑战加剧 话音由单域承载向多域承载过渡,业务连续性挑战加剧 话音由传统窄带话音向固/移融合话音过渡,业务多样性挑战加剧,互通,提纲,CM-IMS与CS网络的演进策略,1,网络演进各阶段关键技术研究,

12、2,总结及后续研究计划,3,阶段1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阶段2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阶段3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第一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互通节点疏通及融合:第一步:GMSC与MGCF互通,疏通CS/CM-IMS互通话务量第二步:MGCF升级具备软交换功能,负责CS/CM-IMS互通,简化路由,成本利旧用户数据库互通:未解决SIM卡CM-IMS用户鉴权问题,HSS支持通过MAP向HLR查询三元组、及三元转五元的能力业务层面初步融合:SCP与Centrex AS融合,为R4用户提供话音类融合业务,减少Centrex AS投资MSC升级成为TAS,支持基于CS和CM-IMS的话音业务(如US

13、B电话),保护已有投资,电路域与CM-IMS网络演进关键技术第一阶段,IMS引入与R4网络并存,LTE商用,话音逐渐向IMS迁移,IMS与R4走向统一融合,融合,改造,IMS与他网语音互通-移动铁通关口局融合IMS与R4及他网传真互通-传真音检测与codec修改,MGCF与软交换功能融合CS与IMS话音业务融合-SCP和IMS Centrex AS设备融合、一号通、USB电话,TDM PBX割接到IMS,三个策略:互通、融合、改造,CS承载话音,LTE承载话音,SRVCC解决方案共号码解决方案,CSFB解决方案,ICS,ICS引入策略ICS优化方案,两个关键点:CSFB、SRVCC,一个新架构

14、:ICS,话音,互通,CM-IMS互通与路由策略背景,中国移动部署有PLMN(CS域和PS域)和CM-IMS网络国内、国外其他运营商部署有PSTN、PLMN网络,无商用IMS网络CS域通过关口局与国内、外其他运营商CS网络互通无与其他运营商IMS网络互通需求,网络现状,互通路由策略背景,CM-IMS固定用户号码采用铁通号码,PC客户端用户采用绑定中国移动用户手机号码或铁通号码方式,不直接分配Tel形式号码CS域关口局到他网的去话呼叫主叫号码不允许为固定号码。但因具有长途选路权限(17951),他网运营商关口局不能拒绝主叫号码为固定电话的长途呼叫CS域用户数短时间内远多于IMS域用户数,呼叫多为

15、CS域与IMS域间呼叫,CM-IMS互通与路由,场景1:本网内CM-IMS网络互通,场景2:CM-IMS与本网PLMN互通,S-CSCF,A省,B省,SIP,不同省份的本网CM-IMS网络之间通过I-CSCF互通,I-CSCF,S-CSCF,S-CSCF/BGCF,IMS,MGCF直连各地市GMSC,实现与IMS的BGCF/S-CSCF连接,路由经本网软交换疏通,MGCF,S-CSCF/BGCF,SIP,MGCF,PSTN关口局,他网,本网,ISUP,铁通PSTN,场景3:CM-IMS与铁通PSTN及他网互通,CS,PLMN/PSTN,本地市呼叫路由,遵循由移动关口局通过特定中继连接铁通关口局

16、疏通的原则长途呼叫路由,遵循“就近入CS,长途走CS”原则,PSTN关口局,呼叫控制信令通过用户归属域S-CSCF进行路由媒体面路由扁平化,媒体流通过接入地SBC路由,遵循“就近入CS,就远出CS”的原则进行路由媒体面长途经软交换网疏通,SBC,SBC,GMSS,MGW,MGW,SBC,IMS,IMS,SIP,BICC,IMS,本网CS,CMN,本网CS,CMN,GMSC,他网,PLMN/PSTN,PSTN关口局,B省,A省,BICC,ISUP,GMSC,BICC,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

17、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移动铁通关口局分设的问题,关口局融合关键问题,移动-铁通关口局融合,对于使用铁通号码的CM-IMS用户呼叫他网用户路由存在迂回 CM-IMS业务发展会对铁通关口局设备提出额外容量及配置需求,关口局融合可解决上述问题,关口局融合策略,统一升级移动关口局作为融合关口局,原铁通关口局不再作为与他网互通节点原则上只升级与原铁通关口局相连的移动关口局,同时该移动关口局应具备(或新增)与其他各运营商关口局的互通能力MGCF设备应与融合关口局相连他网关口局应针对上述要求进行相应调整,MGCF,移动关

18、口局,铁通关口局,他网关口局,MGCF,融合关口局,他网关口局,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传真业务互通Codec解决方案,研究目的:研究CM-IMS与PLMN/PSTN传真互通Codec解决方案,研究重点:传真业务互通对于编解码的要求传真业务互通对CM-IMS接入设备、CM-IMS/CS网络设备、终端的Codec优选顺序的影响传真业务互通对设备能力的要求,传真业务编解码协商场景,GM

19、SC到铁通关口局采用G.711为了支持IMS与PSTN传真互通要求:接入设备/MGCF/GMSC支持“传真音检测”、“编解码修改”、“修改EC以及静音抑制属性”、“通知传真事件”等能力,场景二:CM-IMS与铁通/他网PSTN传真互通,场景一:CM-IMS与本网PLMN传真互通,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MGCF支持软交换能力,优化CM-IMS与CS的互通路由,A地,B地,省会,SB

20、C,P-CSCF,S-CSCF/BGCF,VMSC,GMSC,现有路由方案,MGCF/IM-MGW,由于MGCF不支持MAP查询能力,呼叫需经关口局,并由关口局查询HLR MGCF支持MAP查询功能,呼叫可经MGCF直接至被叫所在端局,优化路由,A地,B地,省会,SBC,P-CSCF,S-CSCF/BGCF,VMSC,优化路由方案,MGCF/IM-MGW,MGCF支持MAP查询能力,MGCF设备需具备MAP查询能力 MGCF设备需上信令网,MGCF支持CAP能力,优化路由后,呼叫由MGCF直接至被叫端局,因此需要MGCF为被叫用户触发智能业务,第一阶段升级MGCF,不升级软交换,在第一阶段,话

21、音仍主要集中在CS域,软交换机能力空余很少,不适合兼做MGCF MGCF是新部署设备,适合升级兼具软交换能力,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业务平台融合的驱动力,融合业务的需求是业务平台融合的最初驱动力,(2)融合充值 CS用户给IMS用户充值IMS用户给CS用户充值,(1)融合VPMNCS和IMS域终端互拨短号,融合业务,(3)融合400 IMS域部属400电话,(4)融合欠费风险控制

22、 IMS域实施欠费风险控制,SCP和IMS AS融合,方案一:设备融合,方案二:数据同步,融合的SCP和Centrex AS为同一物理设备,AS对CS域出CAP接口,对CM-IMS域出SIP接口,集团信息和用户信息由SCP和VPMN AS同步保存。CS域和CM-IMS域发起的呼叫分别触发到SCP和CM-IMS,以统一Centrex业务为例,VPMN SCP和统一Centrex AS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融合:设备融合与数据同步:,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

23、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HSS支持基于SIM卡的鉴权,CM-IMS用户存在使用SIM卡的情况(如USB电话用户),SIM仅支持三元组鉴权向量,而CM-IMS使用的AKA鉴权不支持三元组,因此需要HSS为SIM卡用户的接入提供鉴权方案,IMS AKA(SIM卡鉴权)参数设置如下Xres:等于从HLR/AuC获得的SRES,SRES位数不足的补0Rand:等于从HLR/AuC获得的RANDCK:等于Kc|Kc(Kc的连接)IK:等于Kc1 xor Kc2|Kc|Kc1 xor Kc2AUTN:取值为全0,提纲,CM-IMS与CS网络的演进策略,1,网络

24、演进各阶段关键技术研究,2,总结及后续研究计划,3,阶段1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阶段2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阶段3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第二阶段:VoLTE引入后进一步融合,支持CS/IMS互操作,MGW,电路域,CSCF,IM-MGW,SCC AS,SBC/P-CSCF,CM-IMS域,TMSS/CMN,MSS,他网PLMN/PSTN,GMSC,本阶段引入基于CM-IMS的VoLTE业务,话务量开始从CS向LTE迁移,同时提供SRVCC能力,保证语音在LTE和CS之间的业务连续性在VoIMS引入前,先通过双待终端为LTE用户提供语音业务,同时可考虑择机部署CSFB用户数据逐步融合,通过HLR

25、和HSS融合,进一步完成LTE/SAE与CS、IMS域用户数据的融合,统一核心网用户数据,简化网络结构引入共号码机制,优化域选择策略,解决LTE单模手机的伪双待问题部署IBCF网元,实现与他网IMS网络互通,MME,SRVCC/CSFB enhancedMSC,PS域,S/P-GW,HLR/HSS,IBCF,MGCF/GMSC,LTE时代的语音解决方案,3GPP标准化方案,产业方案VoLGA Forum,3GPP标准化方案,在LTE部署后,提供带话音业务的LTE手机是中国移动面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竞争,弥补TD短板的重要利器。,对终端的非标定制要求高,且其必须支持CSFallback,本次不做

26、分析,仍在继续研究,终端实现方案对网络要求小,VoLTE方案的部署方式分析,商用部署时间,2G-3G,LTE大面积连续覆盖,CS,LTE,LTE部分区域覆盖,仅有LTE数据卡无话音,LTE规模试验开始,有热点覆盖,初期以LTE数据卡为主,无LTE手持终端双待终端将在2011年底,试验末期具备条件,仅有双待终端支持话音CSFB待验证,LTE扩大规模试验,部分区域有连续覆盖双待终端同时支持LTE话音和数据业务CSFB国际标准制定完成,样机具备,需进一步验证,CSFB终端成熟SRVCC待验证,LTE开始有商用网络,大部分地区有连续覆盖CSFB终端出现,部分LTE未覆盖区域,话音将通过CSFB回落到C

27、S网络具备话音连续性能力,SRVCC样机具备,需进一步验证,SRVCC终端成熟,LTE覆盖已比较完善,SRVCC终端出现仅在少量未覆盖区域,通过SRVCC保证话音连续性网络同时支持CSFB和SRVCC,2012年双待终端成熟,2013年底CSFB成熟(未优化),2014年后SRVCC成熟,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SRVCC:LTE/2G/3G多模单待终端驻留在LTE模时由CM-IM

28、S网络提供LTE话音业务。在呼叫过程中,终端由于没有LTE信号而从LTE模向2/3G切换时,通过SRVCC保持语音连续性(类比TD向2G切换,区别在于SRVCC是IMS/CS跨域切换)SRVCC是我公司VoLTE的目标方案,双模双待终端则作为过渡方案,EPC,PSTN/PLMN,SRVCC eMSC,MGW,MME,SAE-PGW,HSS,CS,INTRENET,Sv,eNodeB,MGCF,SCC AS,IMS,CSCF,Gm,MGW,MSCS,VoIMS/SRVCC概念,CM-IMS改造:需要部署SCC AS,进行会话锚定和切换控制CS和PS改造:需要升级MME和部分MSC server,

29、支持Sv接口和切换交互流程,对中国移动网络架构的要求,LTE,2G/TD,业界已将VoIMS/SRVCC方案作为LTE语音业务的目标方案,通过IMS提供语音和多媒体融合业务,并提供IMS和CS域间的语音切换;我公司正积极推动SRVCC切换性能优化和IMS LTE终端的成熟,为VoLTE/IMS真正部署做好准备,VoIMS/SRVCC中国移动VoLTE的目标解决方案,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

30、共号码,CSFB:LTE终端驻留在LTE时,在进行话音业务前,先重选回2G/3G网络,然后由2/3G的CS域完成话音呼叫处理CSFB是我公司为解决国际漫游出和漫游入的VoLTE的过渡方案。本网用户在网内优先采用双待机方案,视双待终端的推广情况和CSFB的标准和产业化情况,择机为本网用户引入CSFB,CSFB的概念,核心网的改造:需要升级MME和部分MSC server,支持SGs接口和呼叫流程;需要升级MME和部分SGSN支持RIM功能;需要全网MSC和HLR支持Roaming Retry功能无线网的改造:需要升级eNB支持RRC Redirection功能,需要升级eNB和部分BSC/RNC

31、支持RIM功能,对中国移动网络架构的要求,由于国际各运营商部署IMS网络时间进度不同,NGMN建议采用CSFB作为VoLTE的过渡方案,解决各运营商间的漫游互通需求。中国移动双待机方案先行,抢占市场先机;视双待终端的推广情况和CSFB的标准和产业化情况,择机为本网用户引入CSFB。,CS FallbackLTE话音国际漫游方案,LTE无线接入网,UE,2G/3G无线接入网,MME,2)网络重选至2/3G CS提供话音,MSC Server,SGSN,2G/3G核心网,SAE,SGs,1)发起呼叫,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

32、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CS、IMS共号码,3GPP 已有的VCC、SRVCC标准涉及域选择,默认由IMS统一做域选择,且标准希望CS用户通过ICS方式,统一接入IMS提供服务3GPP 默认HLR、HSS是融合网元,很多我们面临的接口互操作问题没解决3GPP 正在解决SRVCC终端会话释放后,如何清除原驻留网络注册信息的问题,话音方案的国际标准不完全满足中国移动共号码需求,共号码概念:用户同时签约CS域和CM-IMS域,并在两域使用相同号码(E.164码号);用户可以单待或双待

33、;域选择概念:域选择是为解决被叫在CS域与CM-IMS域的落地选网问题,主要涉及话音和短信;,中国移动在未实施ICS方案时,会造成CS到CS的话务需锚定回IMS,话路迂回严重,呼叫时延增大23s同时SCP需升级支持锚定功能跨域话路也需多次编解码转换,CS、IMS共号码,IMS HSS,HLR,DSF AS,SCP,SAE HSS,IMS域选择实体,CS域选择实体,CS-IMS,中国移动希望CS、IMS分别域选择,CS-IMS,共号码本身是一种网络能力,不是业务,但CM-IMS相关业务可借用共号码的机制,实现业务的简化和架构及方案的统一共号码不限制用户的单终端形态或多终端形态,但研究初期不对已有

34、的多终端形态业务,如:一号通、一号行提改造要求当前共号码应用场景主要关注单终端形态下的LTE单待终端的被叫话音域选择多终端的共号码特征通过已有业务方案解决,共号码的关键是要解决CS域的E.164号码在IMS域的复用问题,其核心是用户可在CS和IMS同时签约,使用相同码号,其本质是网络通过域选择发现用户附着域正确寻呼用户,共号码初期研究重点侧重LTE单待终端,2010,一号通,2009.9,一号行,LTE初期,LTE承载语音,双单单手机(SRVCC),双双双手机,研究重点,分阶段逐步实现HLR/HSS用户数据融合,实现2G/TD/LTE/IMS用户的统一用户数据管理,SAE,PS,CS,IMS,

35、多模单待单卡终端,LTE数据卡终端多模双待双卡终端,PS/SAE,PS,CS,HLR,HLRSAE-HSSIMS-HSS,IMS-HSS(固定),固定接入,CS,SAE-HSS(HLR),提纲,CM-IMS与CS网络的演进策略,1,网络演进各阶段关键技术研究,2,总结及后续研究计划,3,阶段1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阶段2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阶段3 网络及业务关键技术,第三阶段:以CM-IMS为中心构建统一融合的核心网,CSCF,HSS/HLR,AS,GGSN,MGCF,接入,核心网,CM-IMS,PLMN/PSTN,PBX,AG/IAD,SIP Phone,固定接入,SGSN,分组域,MME

36、,SAE GW,统一业务控制:MSS升级为mAGCF,将未迁移到LTE的CS域用户接入CM-IMS。CM-IMS为CS、PS、固定接入提供统一呼叫控制及业务逻辑,支持不同接入间的业务连续性及一致性。统一用户数据:全网实现HLR与IMS-HSS/SAE-HSS融合 全业务运营与三网融合:支持全业务运营,提供三网融合能力 统一认证: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的统一认证能力,mAGCF,电路域,IBCF,IMS,接入,SBC,接入,SBC,WLAN,其他运营商,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

37、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在网络融合的第三阶段升级软交换机支持MGCF功能,选择关口局软交换机进行升级,在网络融合的第三阶段,CS话务量下降,IMS话务量上升,当IMS与CS话务量持平时,互通需求量最大随着CS话务量下降,软交换机能力出现空余,在CM-IMS与PSTN/PLMN互通场景中路由可以节省路由,地市,省会,GMSC,P-CSCF,I/S-CSCF,MGCF/GMSS,VMSC,MGW,软交换升级支持MGCF,他网,软交换升级支持MGCF策略,关口局升级支持MGCF全部功能,并配置相应CM-IMS域数据升级后的软交换机完成

38、MGCF功能同时仍作为CS域关口局,完成与他网的互通功能,电路域与CM-IMS网络发展阶段划分关键技术,时间,第一阶段,互通,融合,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互通阶段下的初步融合,VoLTE引入后的进一步融合,核心网统一融合,VoLTE商用,移动语音从CS大量迁移至IMS,CSFB,SRVCC,共号码,移动(2G/TD/LTE)和固定接入由IMS提供统一的业务控制,可有效降低CAPEX和OPEX。同时,基于ICS架构更有利于保证移动用户在2G/TD和LTE不同网络的业务体验一致性,有助于实现业务2G/TD和LTE不同网络间的业务连续性。,ICSMSC升级支持mAGCF接入CM-IMS,CM-IMS提

39、供统一控制,Mobile Core,MSC升级为mAGCF,业务上移到IMS Core/TAS进行处理,2G/3G,ICSMSC升级支持mAGCF方案引入策略,CS终端发起主叫SCP辅助将呼叫路由至IMS(通过MGCF到CSCF)BICC IAM-SIP INVITE,CS终端被叫CSCF将呼叫路由至CS(通过MGCF到MSC-S)SIP INVITE-BICC IAM,MSC升级支持mAGCF,但网络改造代价大 全网MSC升级支持mAGCF功能,升级mAGCF存在的问题,SCP锚定过渡方案存在的问题,通过SCP锚定实现IMS集中控制,但路由迂回大 CS发起所有呼叫信令和媒体均需迂回到归属地I

40、MS域,ICS用户增加将占用过渡现网长途传输资源,降低语音质量。,适用场景(引入时机):LTE热点地区保持连续覆盖、2/3G补充覆盖,开始引入LTE承载基本语音业务;需要基于IMS统一控制提供新业务改造方案:为减少路由迂回,简化网络结构,建议在LTE承载大量语音业务后,升级MSC支持mAGCF实现ICS架构。,ICS的发展策略,融合一号通业务介绍,产品简介:当融合一号通的用户作为主叫时,其可以使用本组中的任意终端,拨打被叫号码,被叫来电显示为一号通用户的主号码产品亮点:统一号码显示,主叫一号通,产品简介:当融合一号通用户作为被叫时,将按照其设置来进行同振或者顺振。在同振情况下,如果某一终端应答

41、,则其他终端停止振铃;在顺振情况下,如果一个终端在设定时间内不应答,则呼叫转向同组的下一个终端产品亮点:无论身在何处,永远不会漏接电话,被叫一号通,主叫一号通,138XXXXXXXX,同振顺振,被叫一号通,固话,手机,软终端,固话,手机,软终端,对外呼叫:对方只看到统一的号码,接听电话:对方拨打手机号码,各种终端同时振铃或顺序振铃,138XXXXXXXX,实现平台:基于CM-IMS统一Centrex平台,问题说明,现有方案存在问题:当一号通用户的所有副号码均不在线时,即使发生同振或者顺振,也只有主号码可以振铃。但此场景下,现有一号通实现方案仍需将呼叫从CS域锚定至IMS域,造成不必要的信令迂回

42、,增大呼叫时延。解决方案:SCP通过特地机制,实时了解各副号码的注册状态,如果所有副号码均不在线,则无需再进行锚定,而是直接呼叫主号码,节省呼叫时间。,IMS,MGCF/GMSC,MSC1,HLR,CSCF,AS,MSC2,归属地,主叫手机,被叫手机(一号通),SCP,优化前流程,现有实现方案:签约融合一号通业务的用户做被叫时,呼叫需要从CS域锚定至IMS域,实现对于主号码以及副号码的同振/顺振(图中红线部分为实现一号通业务所增加的流程),优化方案一,IMS,MGCF/GMSC,MSC1,HLR,CSCF,AS,MSC2,归属地,主叫手机,被叫手机(一号通),优化方案一:由Centrex AS

43、根据第三方注册信息,通过MML命令向SCP同步用户副号码的注册状态。若手机用户绑定的所有副号码均未注册(副号码中无手机号码,且所有IMS终端均不在线),则不执行锚定逻辑,直接呼叫被叫手机用户;适用场景:对于SCP不存储副号码的场景,SCP,通过MML命令进行状态更新,优化前流程,优化后流程,优化思路一:Centrex AS维护各副号码的注册状态,如果相关副号码的注册状态发生改变,则通过MML命令将状态同步至SCP,告知其需要/无需执行锚定逻辑,优化方案二,IMS,MGCF/GMSC,MSC1,HLR,CSCF,AS,MSC2,归属地,主叫手机,被叫手机(一号通),具体方案二:SCP根据本地存储

44、的副号码信息,通过Subscribe消息订阅一号通各副号码的状态。当其中某副号码状态发生改变时,由Centrex AS通过Notify消息告知SCP,用于协助SCP判断在呼叫过程中,是否需要完成锚定逻辑适用场景:对于SCP存储副号码的场景,SCP,优化前流程,优化后流程,优化思路二:SCP主动向Centrex AS订阅各副号码的注册状态,Subscribe,Notify,优化方案三,IMS,MGCF/GMSC,MSC1,HLR,CSCF,AS,MSC2,归属地,主叫手机,被叫手机(一号通),具体方案三:首先,要求各IMS号码在核心网注册时,均需向GSCP进行第三方注册。此后,当手机一号通用户被

45、呼叫时,SCP根据本地存储的副号码信息,主动向GSCP查询各副号码注册状态。如果其所有副号码均未注册(副号码无手机号码,且所有IMS终端均不在线),则不执行锚定逻辑,直接呼叫被叫手机用户;适用场景:对于SCP存储副号码的场景,SCP,优化前流程,优化后流程,优化思路三:GSCP存储IMS用户注册状态,SCP每次做一号通逻辑前,首先查询各副号码注册状态,GSCP,方式三:状态查询,一号通各优化方案比较,实现方案,关键点,USB电话业务,终端形态基于USB接口的电话终端(产品族包含通话手柄、U盘+耳麦、固话+蓝牙等形态)USB电话终端内置客户端软件、用户SIM卡(或密钥)及通讯录用户体验在具有In

46、ternet接入的PC上插入USB电话,客户端自动弹出,实现即插即用通话手柄与原有电话使用习惯一致用户可使用中国移动号码进行主被叫电话和短信业务,并可实现来电提醒用户充值和扣费方式与手机体验一致,并且无漫游费,资费更加灵活,产品描述,国漫市场对抗Skype等:应对低资费VoIP对国漫出市场收入的冲击,USB电话可通过号码体验一致、可做被叫、资费灵活争夺市场对抗联通/电信:应对海外无TD且GSM逐渐退网,USB电话可解决国漫出困境,避免用户迁移到联通W网和电信C网国内市场(对抗联通/电信)现阶段:通过他网的互联网接入资源进行VoIP市场渗透,如提供USB家庭固话LTE阶段(VoLTE之前):与数

47、据卡产品捆绑,采用移动分组域接入CM-IMS从而提供LTE话音,提升中国移动数据卡竞争力,业务定位,USB电话业务是以CS与CM-IMS网络融合为基础的VoIP业务,提纲,CM-IMS与CS网络的演进策略,1,网络演进各阶段关键技术研究,2,总结及后续研究计划,3,总结,项目输出项目研究达到了项目开题时提出的研究要求,共输出研究报告8份,测试报告1份对CM-IMS与CS网络协同发展的策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成果包括CM-IMS与CS网络协同发展的总体策略、阶段划分以及技术需求LTE语音提供策略建议及SRVCC和CSFB的技术方案电路域设备演进策略移动铁通关口局融合方案研究IMS融合业务(一号通优化方案,USB电话等)项目产生专利3个,标准化文稿10篇以上,不足及后续研究工作,ICS方案目前的优化方案在落地方面还存在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对优化思路进行深化,提高优化方案的实用性今年的SRVCC优化方案工作主要在方案涉及和标准化推动方面,后续则需要通过原型系统开发等方式加强产业推动为确保共号码方案的产业支持,后续应尽快完善方案,推动方案的行标和国际标准的制定TDM PBX割接方案需要落地,后续应加强和省公司的合作,推动TDM PBX割接工作的尽快落实,62,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