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595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习体会.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测量实习体会刚刚经历过人生中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我们在开学伊始迎来的不是大二的新课程而是又一个第一次人生中第一次工程测量实习。经过上半学期的工程测量课,我们对测量工作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测量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这个简单的事情可能会由于一点点细微的差误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测量工作又不简单,它需要我们加倍的小心和严谨求实的态度。易经上有句话说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次测量实习给我的最大的体会就是这句话。早上6:30下楼开始测量,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一直测到天黑,一天中有十个多小时扑在测量上。户外工作的辛苦对我们展现的很充分,阴天是最好,但真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大部分时间我

2、们都是顶着太阳在测量,测量实习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被晒黑了不少,有的还被晒爆了皮。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大家依旧坚持下来。太阳毒,我们就早上趁着天凉的时候就开始测;测量的时候人多容易挡住测量视线,我们就在没人的时候测,实在不行了专门派人提醒不要挡住视线;下小雨,我们给仪器打着伞,自己挨淋;测量的晚了食堂没有饭了,我们集体在宿舍泡面吃。测量是辛苦的但是我们乐在其中。早晨起的早,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的冉冉升起,我们可以吃到食堂刚出笼的包子,我们可以在空旷的校园里放心的架设仪器进行测量。晚上回的晚,我们不用担心食堂拥挤的人潮,因为我们去的时候肯定是食堂要关门的时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测量实习

3、是艰苦的,但毋庸置疑它所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恩泽。团队中成员们的默契配合是测量成功的保证,对测量仪器和测量步骤的熟悉是测量成功的基础,但更为关键的是对测量工作的态度。在测量中难免会出现数据误差过大的情况,要是态度不端正,将误差过大的数据改改就填在表上,必然会在后来的计算、画图的时候出现问题,所以对待误差的时候我们都要以最端正的态度审视它。确定不是记录或者读数错误所引起的误差后,重新测量,继续进行误差的审核。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测回法测控制点的时候,一个控制点两遍之内能够误差小于标准都是少的,平平常常的一个点要测三到四遍,经常一个小时多才能测完一个点。这对人的耐心和毅力是一种考验,庆幸的是这种考验我们

4、都经受了下来,凝结着我们全组人心血的地图就是见证。为期十几天的测量实习结束了,但这个实习对我们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它的恩泽日后定会惠及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工程测量实习内容2011年8月29日今天是工程测量实习的第一天,上午九点多在扬子津文津楼上的课。张德强老师是一直是我们的工程测量老师,这次他也是我们实习的指导老师。这次集中实习是在校园里进行为期十五天的测量教学实习,要完成控制测量任务;测绘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一幅;一座建筑物的放样。但由于中秋放假,我们就只有十二天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建筑物的放样就没有被安排。根据老师安排,前五天我们主要进行控制测量。接下来的五天进行地形图的测绘,主要就是细部测

5、量。最后两天写实习报告,实习考核以及返还仪器工具等。由于有一学期的时间没有上过测量课了,大家都有点忘怎么操作了。张老师简单的和我们讲了一下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像对中和整平的步骤,然后大家也就回忆起了大一上半学期的知识,重新熟悉起这些仪器来。十点多的时候,我们做汽车到江阳路南校区领取仪器,回到扬子津后,我们一组六人就在申迪这个组长的带领下去完成画控制点的工作,一共设置了十五个控制点,完成后,下午正式开始测量。下午两点半,我们一组在宿舍楼下集中。申迪作为组长,安排了下午的工作任务及人员:我和王东,朱超,李僖僖四人去进行水准测量,申迪和杨文宣进行角度的测量工作。我们四个分配的是先我观测李僖僖记

6、录,朱超和王东进行扛尺,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些问题,主要是前后视距差出现过大,还好我们及时发现重新进行了测量,并对后面的测量进行了预判。晚上收工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快一圈的四等水准测量。2011年8月30日昨晚大家商量着为了赶进度,今天早上早点起来工作。于是一大早,由于王东先醒来,他就把我们一个个的叫起来。到了六点半,我们已经到了宿舍楼下集合了。大家吃完早饭就都投入了测量工作中。今天的工作安排是王东和朱超的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我和李僖僖进行扛尺,申迪和杨文宣继续进行四个角度的测量工作。在经过昨天下午的测量后,大家明显对测量重新熟悉了起来,工作热情也都很高。到了下午,太阳出来了,很热,工作间隙大家讨论

7、了下防晒经验。下午一共快测完一圈半的时候,杨文宣和申迪来找我们进行了测量的轮换工作,朱超和王东去测角度,申迪和杨文宣来测数据,我们继续扛尺。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后大家聚在一起吃了晚饭,晚饭过程中申迪和杨文宣对王东和朱超测量角度的速度表示了鄙视,然后大家回到宿舍早早的就休息了。2011年8月31日今天是测量的第三天,天气依旧很热。今天继续申迪和杨文宣完成昨天未完成的一圈四等水准测量,王东和朱超继续去测角。由于水准测量的误差控制较为简单而且我们组昨天已经完成了一圈的工作,所以申迪和杨文宣测起来很快。反观王东和朱超对角度测量明显还不太熟悉,到了下午,申迪被我们发配去和朱超他们一起测量,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

8、行指导。到了晚上,我们组的第二圈闭合水准测量已全部完成,闭合的角度也全部测出来了。到了宿舍,我们整理了一下仪器就休息了。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011年9月1日今天大家商量的是我和李僖僖去测量附和路线的角度,剩下的四个人就用全站仪测量十五个控制点的距离了。同时用罗盘仪测出了W201的方位角,以便后期的角度计算。但计划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和李僖僖的测角主要是在申迪的指导下完成的。而全站仪这东西实在方便,距离高差一下子就全部出来了,虽然因为型号原因显示的都是英文所写。大家明显对这个方便到极致的全站仪特别感兴趣,都抢着操作。到了下午,我和李僖僖的附和角度测量完了,一组六个人就在一起测距离,大

9、家很快就完成了全部的距离测量工作。结束了之后我们总结的时候发现忘记测符合的水准路线了,就把附和路线的水准测量也完成了。2011年9月2日控制点测量的任务昨天已经完成了,今天我们组就没有外出的测量任务,大家在宿舍进行水准的内业计算以及导线的坐标计算。最后很幸运的计算数据都合格,大家很开心,毕竟这是我们一组人的努力。算完了之后我们还派出了代表去帮助比较落后的那两个组进行测量,感觉好有成就感。2011年9年3日 至2011年9月7日今天开始进行碎部测量了,一大早,张老师就过来给我们讲碎部测量的要求 步骤以及重点。碎部测量相比于前面的水准以及角度来讲操作要简单得多,主要是误差的要求比水准测量还要低,就

10、是比较麻烦,要求的碎部点很多,所以跑尺的同学会很辛苦,画图的同学也要求一定的细心认真,负责观测的会很累。在老师讲解完了之后,我们简单的安排了工作任务:申迪和王东为一组,朱超和李僖僖为一组,轮流负责跑尺和观测的任务,杨文宣画图,我记录数据。这天上午我们在w208进行了第一次的碎部测量,临近中午收工的时候,看着记录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几十个碎部点和图纸上画出来的那一点图案,大家都开始对这几天计划中的碎部测量有了些许担心。下午我们早早的就开工了,先测的是w209,这个点在图书馆的南面,上百个碎部点才勾勒出来这个点附近的地形。之后我们测了w206,根据组里面的轮换,换点之后我去跑尺。等到收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食堂里面只有几个水院的,打饭的时候师傅还说其实已经关门。在之后的两天里我们组的同志们充分发挥了不怕吃苦的精神。早晨6:30下楼集合,中午休息不到两个小时,晚上食堂关门的时候吃饭收工,平均一天有十个小时多在外测量。6日由于早上下雨,而且主要的测量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就晚了些才下去测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组的速度是三个组中最快的。最后一天,我们有说有笑的带着图纸在校区里面走,画出草坪,行树,路灯以及给水井盖和电力井,半天下来,工作全部完成,地形图也出来了。到此,测量工作的外出任务全部结束,终于结束了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