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690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608 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国环评证乙字第1712号)(送审稿)项 目 名 称: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哈尔滨哈南公共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5月哈尔滨铁路局环境保护公司1目 录目 录I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0环境质量状况16评价适用标准1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3环境影响分析2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6结论与建议374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哈尔滨哈南公共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海涛联系人李宏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368号联系电话823

2、27881传真82327881邮编150090建设地点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开发区,哈南第十六大道北侧,哈南十五路东侧区域立项审批部门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文号哈经开委发改备201302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D4420电力供应建设规模新建220kV变电站,主变本期规模2台240MVA;新建单回220kV输电线路亘长1km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151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9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哈南工业新城为国家重要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云计算产业园为哈南工业新城开发重中之重。现已

3、确定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入驻产业园,该工业园一期负荷为15.96MW,终期负荷可达到309.77MW。因此,建设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是必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以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哈尔滨哈南公共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评价技术导则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经过区域环境现场踏勘、资料研究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

4、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评价依据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令);(8)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 号令,1998.1.7);(9)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公安部第8号令);(1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

5、院令第257号令);(11)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7第18号令);(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13)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14)国家电力公司2002(124)号文关于加强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15)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1995.4.1)。2.技术导则及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6、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7)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8)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9)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10)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DJ/T691-1999)。(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标准(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7、准(GB12523-2011)。3.相关技术文件(1)经开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哈经开委发改备2013028号)(2)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9月),黑龙江省电力勘测设计院;(3)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关于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的意见(黑电经研201410号),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文件。三、项目简况1.项目名称:云计算220kV输变电工程2.建设性质:新建3.行业类别:电力供应(D4420)4.建设单位:哈尔滨哈南公共事业发展有限公司5.建设地点: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开发区,哈南第十六大道北侧,哈南十五路东侧

8、区域6.占地面积:变电站站区共需征地面积0.951hm2; 7.评价范围: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变电站所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四、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1.变电站选址及周围环境云计算220kV变电站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开发区,哈南第十六大道北侧,哈南十五路东侧区域,土地利用性质为一般建设用地。站址周围均为空地。站址周围无障碍物、出线便利。220kV 及66kV 具备近、远期的出线条件,线路走廊的选择较方便。云计算220kV变电站所在地环境情况见图 1,变电站地理位置见附图1。变电站站址现状图 1 变电站选址环境现状情况图 2.输电线路路径方案220kV平东甲线“”接云计算变

9、新建的2个单回路线路。“”开断点为220kV平东甲线32号和33号。“”入段:由平东甲线32号小号侧J1起,向东北方向跨越公路至终端塔J2,然后进入云计算变220kV构架。新建单回线路长度0.4km。“”出段:由云计算变220kV构架起至终端塔J3,然后向东南方向跨过公路后至原平东甲线33号大号侧J4。新建单回线路长度0.3km。本工程“”接开断点需拆除平东甲线32、33号杆塔外,还需改造31号杆塔以满足要求。改造单回线路长度0.3km。本工程线路总亘长控制在 1.0km以内。输电线路路径图见附图2。输电线路两侧环境见图2。本工程线路路径所过地区为城市郊区,所经区域全部为平地。沿线自然植被以旱

10、田为主,其次为绿化带。全线的交通条件良好,主要利用城市公路。图 2 220kV输电线路两侧环境情况五、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由新建云计算220kV变电站和220kV输电线路组成。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 云计算220kV变电站(1)建筑规模本工程变电站按最终规模一次征地约0.951 hm2。进站道路引接至哈南十五路,宽度 6.0m,长度50m。结合本期和远期的布置要求,站内设生产综合建筑和66GIS配电装置室,按最终规模一次建成,总建筑面积4094m2。(2)变电站建设规模1)220kV本期出线2回,远期4回;本期分别为向平房变1回、向哈东变1回;2)66kV本期出线2回,远期9回,本期至66kV联

11、通1#变电站2回;3)最终安装3台240MVA主变压器,本期2台240MVA主变压器。主变型号:SFSZ11-240000/220,电压变比 220 8 1.25%/69/10.5kV; 4)本期66kV侧安装 1组 10 Mva并联电容器,远期每台主变安装20+10Mvar并联电容器; 5) 66kV本期不安装消弧线圈,远景预留每台主变安装1组1900MVA消弧线圈的安装条件。 (3)电气主接线220kV主接线本期及远景均为双母线、设母联断路器接线,本期安装 5 台断路器。66 kV主接线本期及远景均为双母线接线,设母联断路器接线,本期安装 7台断路器。10 kV主接线本期及远景均为单母线分

12、段接线,本期安装5台断路器。 (4) 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方式为半户内布置,220kV为户内SF6气体封闭式组合电器单列布置;66kV为户内SF6气体封闭式组合电器单列布置;66kV框架式电容器户内布置;10kV金属铠装式开关柜户内单列布置;10kV干式站用变户内布置,10kV干式限流电抗器户外布置。总体规划220kV配电装置及主控室为单层建筑布置在站区南侧,向南架空出线; 66kV配电装置、电容器成套及10kV配电装置为二层建筑,布置在站区北侧,66kV配电装置电缆出线;两栋建筑为平行型布置,主变布置在中间。电气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5)电气二次云计算变按无人值班智能化

13、变电站设计。 站控层采用双星型网络结构;采用站控层、 间隔层网络交换机配置。 220kV、 66 kV等级过程层网络采用星形双网结构,10 kV等级不配置独立过程层网络。二次及通信设备、交直流一体化设备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室。云计算变新建主变配置 2 套微机主变保护。云计算变配置 1 套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实现图像监控、火灾报警等联动控制工程。配置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1 套,全站直流、 交流、逆变、 通信等电源一体化设计。 3.输电线路工程本工程新建单回输电线路亘长1km,共设铁塔5基,其中单回路耐张塔2基,双回路耐张塔3基。本工程采用铁塔高跨设计。基础采用台阶式柔性基础、 台阶式刚性基础型式。

14、本工程铁塔技术指标见表 1。表 1 铁塔技术指标统计表序号型号呼高(m)基数用途12J2-SDJ271双回路终端塔22D2-SDJ271双回路终端塔32D2-SJC4361双回路转角塔42K1- JC4361单回路转角塔52K1-J1241单回路转角塔六、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变压器本期2台240MVA三相三绕组风冷有载调压变压器,远期为3台24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220kV、66kV和10kV短路电流水平分别按50kA、40kA和31.5kA考虑;220kV和66kV均采用户内SF6气体封闭式组合电器;66kV电容器选择框架式,配置5%电抗器;10kV采用户内手车开关柜配真空断路器;10kV

15、限流电抗器选择户外干式;10kV站用变选择户内干式。七、公用设施1.给排水系统云计算220kV变电站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综合自动化站设计,值守人数为2人。给水:变电站给水接引自城市供水管网,为值守人员提供生活用水及站内消防用水,年用水量36.5t/a。排水:变电站内雨水采用自然排水,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年排水量29.2t/a。2.事故储油池本工程在变电站院内设有总事故储油池,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其容积应能够容纳所有事故漏油,按最终规模3台变压器共用;所有事故时排油或漏油的油污水将渗过卵石层并通过排油槽到达事故油池,然后经过隔油设施处理后由具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专业单位

16、回收,不外排。3.采暖采暖为壁挂式电暖器,室内温度通过温控器自动调节。4.通风10kV高压室设置机械排风系统。采用超低噪声轴流通风机。为防止小动物进入室内影响运行,在进风百页窗里侧加设钢丝网,风机出风弯管处加设钢丝网。二次设备室采用柜式空调,警卫室采用壁挂式空调。5.消防本站设计选用400m矩形消防水池;主变压器设置固定灭火系统,采用排油充氮灭火系统。综合楼及220kV 配电楼均属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级保护对象,采用区域报警控制系统,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于站内各电气设备间及室外配电场地设置手提式或推车式ABC 干粉灭火器。八、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1517万元,建设项目环保投资119万

17、元,占其总投资的1.03%。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详见表 2。表 2 环保投资明细表序号投资项目投资额(万元)1环境监理82事故油池153噪声防治154施工期治理175生态保护措施土地整治18临时防护措施10站区及沿线绿化206电磁屏蔽工程16合计119九、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四项“电力”第10条“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建设是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的。十、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1.变电站选址合理性分析云计算220kV变电站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第十六大道北侧,哈南十五路东侧,土地利

18、用性质为建设用地。站址周围均为空地。站址周围无障碍物、出线便利。本项目变电站站址离居民区较远,站址边界周围500m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和医院敏感保护目标,拟建站区内无需拆迁的建构筑物,无其他军事设施、地下电缆和文物古迹。据类比可知,变电站围墙外2米处工频场强、磁场场强和无线电干扰均低于标准限值,变电站站址周围半径500m范围内工频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亦均低于标准限值。因此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变电站建成后会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适树植树、适草种草”的原则,重点对站址区进行绿化、美化,在站前区及场区空地种植适宜北方气候的树木、花草,一定程度上

19、将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变电站选址较为合理。2.输电线路选线合理性分析线路路径所经区域全部位于哈南工业新城,站址现状为空地,以规划为建设用地。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和医院敏感保护目标。线路区域内没有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周围无危险建筑,不压覆矿床和文物,无珍稀濒危物种。通过类比数据可知,220kV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下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将符合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0.5MHz时53dBV/m);评价范围内地面的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将符合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值(居民区: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符合电磁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线路选

20、用优质的接线材料和先进的设备,且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因此,线路走廊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等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输电线路选线合理。十一、拆迁补偿本工程不涉及拆迁。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工程,站址周围及线路所经区域为草地,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1.地理位置哈尔滨坐落在中国东北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

21、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全市辖8区11县市,总面积5.3万km2。本项目所在地地处松嫩平原南部,长白山系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地末梢,与松花江南岸漫地之间,属松花江第三阶地。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263345-1264845,北纬453000-454000。东与阿城区交界,南与双城市为邻,西与南岗区红旗乡接壤,北连动力区朝阳、黎明乡。2地形、地貌哈尔滨市区域地形呈波状起伏的地形特点,地貌单元为松花江阶地,平均海拔在120m-180m之间。地貌轮廓受基岩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控平坦的,形成了不连续的洼地河小的隆起。第四纪初期,接受了大量的冰水堆积的砂砾石层,后期沉积了巨厚的黄土粘土,构成了土壤母质,形成剥蚀

22、堆积的两种不同成因的地貌单元。第四纪以后,受流水作用的侵蚀,形成了河谷、漫滩、阶地河平原。基土为第四纪淤泥层,地表为耕地覆盖,以下均为粉质粘土层,地耐力为110kPa,土壤为季节性冻土,地震烈度为6度。“工业新城”占地多为周围村屯的耕地,地势呈沟谷状起伏,沟谷呈西南至东北向分布,地貌单元属松花江二级阶地。“工业新城”地层由冲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组成,粉质粘土状态较好,承载能力较高。项目所在地地貌单元为哈尔滨波状平原地带及有内河冲击的沟谷斜坡地带,其成因为第四系洪积作用下形成的粘性土与砂类土。3.气候、气象本项目所在地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西伯利亚内陆冷空气团和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23、,本区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2-3,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气温为-192;最高气温在7月,平均气温2296。全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2 700。年平均降水量有52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8月。年平均日照在2 645小时,日照率为60%。历年初霜最早在9月7日,最晚在10月8日;终霜最早在4月13日,最晚在6月5日。无霜期在135-140天。历年平均为140.9天。4. 水系、水文哈尔滨市依江傍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主要有一江、二河、三沟。松花江是全国七大江河之一,是本水系主干,其次是阿什河、运粮河及马家沟、何家沟和信义沟。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2309km汇入黑龙

24、江,流域面积545639km2,是流经哈尔滨市的主要河流,松花江水量丰富,径流量呈双峰型,夏季洪峰高、流量大,春季融雪洪峰流量小。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与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60%。松花江哈尔滨江段从四方台至大顶子山,全长约70km。哈尔滨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地表径流全部经沿江的三沟十三口共16个排污沟口排入松花江。本项目所在地水资源贫乏,受地形、地质构造影响,境内无江河湖泊、地表水资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在低洼地带积成数条河沟,汇集成马家沟河、何家沟河两条季节性河流和季节性水塘、泡子。本区为哈尔滨地区地下水位最低的地区,一般在50-80m左右,最深可达90m以

25、上,局部地区无含水层。5.地质站址拟建场地内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野外钻探资料的描述,本项目所在地勘测所揭露地层主要特征由地表至下描述如下:腐植土层:黑褐、灰褐色,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层厚为0.50m,层底深度0.50m,层底高程183.93184.45m,该层在站址场地内广泛分布。粉质粘土层:黄褐、褐色,可塑状态,湿,含氧化铁,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层厚为3.004.00m,层底深度3.504.50m,层底高程179.93181.30m。该层在站址场地内广泛分布。粉质粘土层:褐黄色、浅褐色,可塑偏软状态,湿,含大量氧化铁,干强度、韧性中等,无

26、摇震反应,稍光滑。层厚为1.002.00m,层底深度4.506.50m,层底高程178.45180.30m。该层在站址场地内广泛分布。粉质粘土层:褐色,软塑状态,很湿,含大量氧化铁,塑性指数低,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层厚为2.20m,层底深度6.70m,层底高程178.10m。该层在站址场地内分布不均匀。粉质粘土层:黄褐色,可塑状态,湿,含大量氧化铁,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层厚为1.603.40m,层底深度8.3013.70m,层底高程170.93176.50m。该层在站址场地内广泛分布。1粉质粘土层:褐黄色,硬塑状态,稍湿,含大量氧化铁,干强度、韧性中

27、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层厚为1.602.80m,层底深度10.1011.40m,层底高程173.55174.33m。该层在站址场地内广泛分布。2 粉质粘土层:褐色,可塑状态,湿,含大量氧化铁,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层顶深度13.5013.70m,相应层顶高程170.93171.10m。该层在站址场地内广泛分布。本次勘测揭露地层上覆为第四系全新统植物层(Q4pd)、冲积层(Q4al),岩性主要有腐植土、粘性土,据调查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岩、砂岩,本次勘测未揭露到基岩顶板。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区划及面积哈南工业新城(以下简称“新城”)是哈尔

28、滨市 “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城” 东起新华工业园东侧规划路,南起运粮河规划路,西至哈双南线,北至四环路,总规划面积462平方公里,包括经开区(哈平路集中区)、平房区(全部)、南岗区(红旗乡)、香坊区(朝阳镇和黎明乡)、阿城区(新华镇和舍利乡)、双城市(新兴乡和周家镇)、五常市(牛家镇)等区域。哈南工业新城产业定位为打造国家重要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新型装备制造、材料产业、食品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六大基地。 新城规划范围内,建成区面积34.7km2,未开发用地面积335.3 km2,城市规划楔形绿地76 km2,国家级农业科技

29、示范园区16 km2。新城建设分为近期和中远期,近期从2010年至2012年,规划建设用地55.2 km2,核心区部分初步形成规模;中远期从2013年至2030年,全面开发完成剩余280.1 km2。最终将实现成为工业重镇、创意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水乡、愉悦乐园的目标。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1.新城区位新城位于哈尔滨南部,南起运粮河规划路、牛家工业园,北至四环路,东起新华工业园东侧规划路,西至哈双南线,总规划面积462 km2。2.发展优势 新城地缘优势明显,位于大庆、吉林、长春等城市构成的两小时经济圈的地理中心和产业物流中心的中轴线上,是哈尔滨连接北京和大连等大城市渤海湾出海口和连接

30、欧亚大陆陆地口岸及俄罗斯远东地区陆地口岸和太平洋出海口的重要枢纽和中转地。 新城产业基础雄厚,航空、汽车、铝镁三大主导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利润、税金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7.2%、20.7%、15.9%;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哈尔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34%;外资公司占全市比重为50%,占全省比重为25%;上市公司占全市比重为66%,占全省比重为50%。 新城研发实力突出,新城规划范围内,拥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研发基地1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以企业为主体、大学大所为支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较为完善。 3.发展定位 目标定位:工业重镇、创意

31、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家园、愉悦乐园。产业定位:新材料产业基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基地、医药产业基地、食品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空间定位:东北亚物流的公路、信息和空中节点,哈尔滨城市副中心,哈尔滨南部门户。功能定位:经济龙头、开放先锋、区域引擎、成功经典。文脉定位:满族风情、731遗址、工业文明、动漫影视、现代娱乐 。4.发展战略 空间布局:新城规划空间布局为“一横两纵,两片六带,四湖四水”。 “一横两纵”中“一横”即贯穿新城东西的南沙大街景观大道,“两纵”即贯穿新城南北的新疆大街和红旗大街南延新城内路段两条景观大道; “两片六带”中“两片”即

32、楔形绿地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以两片为主形成两个区域生态绿地,“六带”即打造沿马家沟河、何家沟河、运粮河、人工河四条河岸绿带和京哈高速、哈职高速两条沿路绿带;“四湖四水”中“四湖”即天龙湖、兴隆湖、民丰湖、人工湖,“四水”即马家沟河水系、何家沟河水系、运粮河水系、人工河道水系。 主体功能区划分:南部新城主要划分为三大主体功能区和五个特色产业园区。三大主体功能区主要为现代工业产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宜居生态产业聚集区,五大特色产业园区主要为阿城工业园区、香坊工业园区、五常工业园区、南岗工业园区、双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

33、信息、现代服务七大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船舶制造、农机等交通运输设备,形成整机、发动机、底盘、内外饰、机械加工、电子配套于一体的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汽车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汽车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新型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风电、核电、光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设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线、小型燃气轮机、直线电机、医用设备等设备。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铝镁合金、航空复合、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特种、轻型、医用等高新材料,建设国家铝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食品产业重点发展米业、麦业、肉业等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方便等食品制造业以及茶饮、可乐

34、等软料制造业。 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成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航空电子、汽车电子、电子元器件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软件、服务外包等相关领域,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推进产业信息化,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培育以工业设计、工程设计、产品展示和交流等为内容的工业创意产业,以工程总包、工业总部为主的总部经济,以工业物流、家电物流等为方向的东北亚现代工业物流基地。重点发展动漫、电视、广播、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出版等新媒体创意产业。建设国家新媒体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动漫出版基地、国家国际青少年动漫培训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

35、家外包基地城市核心区、国家4D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国际知名的数字内容生产加工基地。同时,打造工业遗产博物馆、“731”遗址申遗等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基地。 5.近期建设 2010-2012年起步建设阶段任务:新开发建设55.2平方公里,完成八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主要完成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拆迁安置房建设、绿化及水系景观工程等八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10年重点建设道路:打通征仪路,增加一条连接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该路段5.8公里,建成后成为贯穿哈尔滨主城区和新城的双向8车道景观大道;改造哈五路,对原哈五路进行拓宽改造,增强哈五路交通承载能力,解决新城与主城交通

36、拥堵问题;建设松花路,打通松花路经南沙大街至京哈高速通道出口,实现与省内外城市外部快捷交通联系;改造江南中环路,对江南中环路进行拓宽改造,建成双向6车道城市干道,打通新城核心区与其他特色园区的连接通道。启动核心区内部路网建设,构建“六纵两横”路网格局,实现核心区内部道路便捷贯通;建设南沙大街与京哈路交汇口,实现新城南部与省内外城市快速连接。 项目招商与建设实施3个100计划,新投产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5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确保新开工项目100个,预计总投资3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 为明年以后准备新开工项目100个以上,包括航空短舱项

37、目、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项目、韩国工业园项目。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2012年哈尔滨环境质量概要,2012年哈尔滨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1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7.2%,其中优秀天数为2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6%;良好天数29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0.6%。全年空气质量污染天数为4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2.8%。其中轻微污染4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2.5%;轻度污染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0.3%。首要污染物为PM10,年均值为0.094mg/m3达二级标准,未达新二级标准;SO2年均值为0.0

38、36mg/m3,达新二级标准;NO2年均值为0.047 mg/m3,达二级标准,未达新二级标准;降水pH值为7.50,全年未出现酸雨。本项目位于平房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为SO2、NO2、PM10,根据2012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概要,哈尔滨平房区东轻厂监测点监测数据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对比见表 3。表 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污染物监测数据年均值(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年均值(mg/m3)达标情况PM100.0820.07未达标SO20.0360.06达标NO20.0430.04未达标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分析可知,大气环境中只有SO2浓度均符

39、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质量标准的限值要求。PM10、NO2均未达到二级标准,说明评价区环境容量较小,环境空气质量有待提高。2.地表水根据2012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松花江哈尔滨江段自双城市入境至依兰县出境,全长466km,其间共设有八个监测断面。2012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总体状况为优。朱顺屯、阿什河口下 、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口上6个断面水质均符合III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主要监测指标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5.32mg/L、0.791 mg/L、2.80 mg/L、17.9 mg/L,均符合地

40、表水III类标准。3.声环境2012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5.9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一般(三级),生活噪声占54.6%、交通噪声占16.7%,工业噪声占2.3%、施工噪声占1.4%、其他噪声占25%。平房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4.4分贝,属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哈南工业新城哈南第十六大道北侧,哈南十五路东侧区域,区域声环境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4a类标准。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四周昼间噪声值在43.1-57.4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48.0-49.5dB(A)之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1、)中规定的4a类标准。监测结果见表 4。表 4 拟建220kV变电站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点位名测点位置噪声值dB(A)昼间夜间云计算220kV变电站东侧围墙1m处54.048.0南侧围墙1m处57.449.5西侧围墙1m处55.349.1北侧围墙1m处53.148.74.生态环境本工程中变电站站址为草地,拟建输电线路穿越公路,周围500范围内无重污染型工业企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5.电磁环境项目拟建云计算220kV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因此委托哈尔滨嘉实瑞德检测站对变电站电磁辐射本底值进行了监测,结果见下表。由表 5、表 6可以看出,变电站站址所在地区域周围环境及拟建线路两侧工频电磁强度均可满足5

42、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标准限值要求,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表 5 拟建云计算220kV变电站站址周围工频电场、磁场监测结果点位名测点位置电场强度(kV/m)磁场强度(*10-4mT)(综合值)云计算220kV变电站东侧围墙5m处0.6016.874南侧围墙5m处0.6346.957西侧围墙5m处0.6576.274北侧围墙5m处0.5406.076表 6 220kV输电线路两侧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序号距中央导线对地投影点的距离(m)电场强度(kV/m)磁感应强度(nT)(综合值)100.09567.420.50.09468.3 310.09

43、767.2420.9967.5530.10768.7640.10062.9750.09062.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云计算220kV变电站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第十六大道北侧,哈南十五东侧,土地利用性质为建设用地。站址周围均为空地。站址周围无障碍物、出线便利。220kV 及66kV 具备近、远期的出线条件,线路走廊的选择较方便。项目区域内没有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周围无危险建筑,不压覆矿床和文物,无珍稀濒危物种。根据本工程环境特点,其主要控制目标为:1.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周围的生态环境2.控制项目废水排放量及排放浓度,采取最佳实用技术和治理措施,保护水环境;3.控制项目废

44、气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保护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4.控制项目固体废弃物,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乱扔乱弃。建立固体废物统一回收处理制度;5.采用最佳使用技术减轻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及无线电干扰对附近居民及设施的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环境噪声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 dB(A)(

45、2)电磁影响参照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3)无线电干扰参照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0.5MHz无线电干扰限值:53dB;1MHz无线电干扰限值:48dB;(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施工期 粉尘、扬尘、汽车尾气、机械废气、生产废水、噪声、建筑垃圾交付使用塔基建设土方开挖扬尘、废水噪声建筑垃圾噪声、尘扬尘、废水噪声噪声固废交付使用扫尾工程内部设施安装外部罩面主体工程 施工期工艺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