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730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建张唐铁路*标段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工程名称: 编 号: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人: 中铁*局集团张唐铁路项目经理部*项目部二一年十一月方案修改记录修改日期页码章节修改内容修改通知编号修改人方案修改记录修改日期页码章节修改内容修改通知编号修改人目 录1、适用范围12、编制依据及目的12.1编制依据12.2编制目的13、隧道测量的准备工作13.1收集资料13.2测量作业人员配置13.3主要测量仪器配备13.4测量仪器鉴定24、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25、 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使用25.1仪器的出箱、安置和入箱25.2仪器的正确使用26、隧道测量的主要内容、控制方法及主要结构物测

2、量方法36.1隧道测量的主要内容36.2隧道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测量方法36.3隧道主要结构物测量方法47、隧道贯通测量47.1贯通误差的测量47.2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58、隧道竣工测量59、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6隧道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局张唐铁路工程*标段第*项目分部*隧道进口段施工复测、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作业指导。2、编制依据及目的2.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TB10417-2003);(2)工程量测规范(GB50026-2007);(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4)*隧道相关设计说明。2.2编制目的为了保

3、证隧道相向开挖面贯通误差符合测量规范,线路上的各种建筑物位置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隧道测量的准备工作3.1收集资料(1)隧道所在地区地形图和线路平面图、设计院提交控制测量桩点数据。以上数据供洞外加密选点及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复测使用。(2)隧道线路平面要素表和隧道洞身纵断面图,依据隧道线路平纵要素分别计算出线路逐桩坐标及设计高程值。(3)施工组织设计的贯通面里程及洞口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4)施工相关图纸及隧道施工技术交底。3.2测量作业人员配置依据本项目工作任务,项目成立一个测量队,设测量队长1名,测量员3名,共同完成测量工作。3.3主要测量仪器配备主要测量仪器设备清单名称及型号

4、仪器编号检验时间仪器状态备注GPT-7502全站仪7X13562010.07良好带隧道断面软件苏一光DSZ3水平仪2747712010.05良好3.4测量仪器鉴定全站仪、水平仪、钢卷尺一年鉴定一次。进行控制测量作业前测量设备还应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自检。4、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1)测量作业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一个人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作的好坏,因此,测量员之间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2)测量员必须具有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细的工作作风。(3)测量员必须具有对工作不辞劳苦的崇高品德。(4)测量员必须具有爱护仪器的好习惯、好品德。(5)为了保证测量的质量,测量工作必须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一

5、旦发现错误或达不到精度要求,必须返工重测。(6)施工测量前,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设计内容,核对图纸有关尺寸、角度及其与设计线路几何关系,熟悉施工技术交底。并严格按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施工放样。(7)测量结果必须坚持复核制度,做到有核对有检查,防止发生错误,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5、 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使用5.1仪器的出箱、安置和入箱(1)开箱前,将仪器平放在地面上,开箱后,先仔细观察仪器在箱内的摆放位置,提取仪器时,一只手把住基座,另一只手扶持支架,轻轻取出,及时关箱,以免灰尘进入箱内。(2)安置仪器时先将三角架安好,注意高矮,三角架踩牢后,才从箱内取出仪器安置于架头,仍一手扶持仪器,另一手将

6、连接螺旋拧入仪器连接板的螺母中,连接牢固后,才能放手。(3)观测结束后,用软刷扫除表面灰尘,如观测时雾气和雨点,应用软布搽干。把仪器箱打开后,从三角架上取下仪器时,一手把稳基底,另一手提取仪器,按出箱的原样就位入箱,上锁或扣牢后,才能提取仪器箱。5.2仪器的正确使用(1)仪器管理、司镜,应专人负责。安置仪器后,必须有人看护。(2)操作前,应充分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各螺旋的部位及作用。观测时,不能碰触三脚架也不能用手扶压,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稳定。(3)使用整平螺旋时,应尽量使各个螺旋保持大致等高。旋转要缓慢,用力均匀。(4)操作中,不许用手触摸物镜、目镜,如有灰尘和雨点,只能用软毛刷

7、或专用的软布轻轻扫抹。(5)仪器应避免日晒雨淋,在烈日下和小雨天测量,一定要撑伞保护仪器,在强烈阳光下作业,物镜还要套上遮光罩。大雨大雪不能作业时,仪器即装箱保存。(6)仪器转测站时,一般应装箱,只有距离很近,道路平坦无障碍时可免装箱,先检查连接螺旋,保持连接牢固,把定平螺旋拧到适中并等高,竖置望远镜使物镜朝下,然后将三脚架收拢,一手夹持脚架于肋下,一手紧握仪器基底,斜置仪器于胸前,或扛在肩上,稳步中速行走。(7)仪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房间,并摆在架上,不能迭置受压,受潮或受高温。6、隧道测量的主要内容、控制方法及主要结构物测量方法6.1隧道测量的主要内容隧道测量主要包括洞外平面和高程测量、

8、隧道控制测量桩点延伸、隧道掘进中建筑物的施工放样、隧道开挖及净空断面检测。6.2隧道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测量方法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导线点G51195、G51205、G2017、G2018;水准点DBM5299、DBM5300、DBM5301、DBM5302)。洞内布置双导线,形成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施工。洞内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设定,洞内控制桩点延伸时先进行已知控制测量桩点的检核。导线测量严格按测量规范测量角度和边长,分别由两人独立计算。在测量条件差,干扰大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导线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要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控制,测量的精度应

9、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确保隧道结构物位置符合规范验收标准,确保隧道贯通误差符合测量规范要求。6.3隧道主要结构物测量方法(1)隧道开挖确保隧道导线控制桩点经过复测符合测量规范基础上,利用全站仪的功能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放样各特征部位的坐标,结合编程计算器直接测量开挖轮廓线。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当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法或曲线偏角法检测延伸的中线点时,其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中线法标定,其延伸长度在直线部分不应大于30m;曲线部分不应大于20m,串线法的两吊线间距不宜小于

10、5m,用串线法标定开挖面中线时,其距离可用皮尺丈量。开挖前应在开挖断面标出设计断面尺寸线,开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并给出断面图。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导坑的中线每引伸一定距离后,应与下部导坑的中线联测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导坑的中线点或向上部导坑引点。在开挖轮廓线放样结束后立即对上一作业循环开挖断面进行断面检测。(2)隧道衬砌采用经过上级精测队复核满足测量规范要求的导线控制桩点。全站仪直接架立控制桩点上结合编程计算器放样出隧道中线。用水平测量方法放样出台车定位标高。模板台车依据测量放样点进行定位。混凝土浇注前全站仪检测定位模板台车轮廓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全站仪检测上一循环净空断面。7、隧道贯

11、通测量7.1贯通误差的测量洞内采用导线测量作为隧道控制时,在贯通面附近设一临时桩点,然后由相向开挖的两个方向,根据靠近贯通面处的主要导线点,测定该临时桩点的坐标,这样可以得到两组不同的坐标值,两组坐标差值则为实际贯通误差。在临时桩点上安置仪器测出夹角,以便计算导线的角度闭合差,既方位角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测量,由隧道两端洞口附近水平点(也可以由离开贯通面较近、稳定水平点)向洞内各自进行水平测量,分别测出贯通面处同一水平点的高程,其高程之差既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 7.2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调整贯通误差的工作,原则上应在未衬砌隧道地段上进行,不在变动已衬砌的中线位置,以防减小限界而影响行车。(1

12、)贯通误差的测定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时,在贯通面附近定一临时点,由进测的两方向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所得的闭合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实际的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再置镜于该临时点测求方位角贯通误差。 采用中线法测量时,应由测量的相向两方向分别向贯通面延伸,并取一临时点,量出两点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得出该隧道的实际贯通误差。水准路线由两端向洞内进测,分别测至贯通面附近的同一水准点或中线点上,所测得的高程差值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 (2)贯通误差的调整应按以下方法进行:用折线法调整直线隧道中线。曲线隧道,根据实际贯通误差,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长度比例调整中线。采取精密导

13、线法测量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即调线地段)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进行放样。8、隧道竣工测量 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路线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 隧道永久中线点,应在竣工测量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属标志。直线上的永久中线点,每200250m设一个,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终点各设一个;曲线中部,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

14、增加。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洞内水准点每公里应埋设一个,短于lkm的隧道应至少设一个,并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9、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数据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2)用于测量的数据,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进行测量放样。

15、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数据,保证所有测量数据的完整。数据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抄录数据,亦须认真核对。(3)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按“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数据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对每位测量人员进行交底培训,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上报技术主管审核。 (4)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

16、,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日期送到具有鉴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5)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各种建筑物放样时应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所用的导线点、水平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定期对上述各桩点进行检测,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记或说明。经常复核洞内有变形地方附近的导线点、水平点,随时掌握控制点的变形情况,关注量测信息。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6)对于各分部之间及标段接口区,施工测量前应对导线控制点进行共同复核确认无误后,并签认测量公共点使用协议,以保证接口的正确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