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1923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9.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工程测量经典课件第15章桥隧测量.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 章 隧道与桥梁测量,15.1 隧道测量概述隧道施工中,为加快工程进度,一般由隧道两端洞口进行相向开挖。长大隧道施工时,还要在两洞口间增加平峒、斜井或竖井,以增加掘进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贯通隧道自两端洞口相向开挖,在洞内预定位置挖通,隧道测量也称贯通测量。隧道测量任务准确测设出洞口、井口、坑口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隧道开挖时,测设隧道中线的方向和高程,指示掘进方向,保证隧道按要求的精度正确贯通;放样洞室各细部的平面位置与高程,放样衬砌的位置等。,隧道测量示意图,隧道施工的掘进方向在贯通之前无法通视,只能完全依据沿隧道中线布设的支导线来指导施工。因支导线无外部检核条件,隧道内光线暗淡,工作环

2、境较差,测量时极易产生疏忽或错误,造成相向开挖隧道的方向偏离设计方向,使隧道不能正确贯通,后果是必须部分拆除已经做好的衬砌,削帮后重新衬砌,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延误工期。,隧道测量时,应十分认真细致,除按规范的要求严格检验与校正仪器外,还应注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削弱误差,避免发生错误。在洞内支导线测量中,因测量误差的积累,使两个相向开挖的隧道中线不能准确衔接,错位距离贯通误差,分解为纵向贯通误差t;横向贯通误差u;高程贯通误差h。,t只影响隧道的长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不大,不考虑t时,隧道贯通相遇于一垂直于中线的平面贯通面,规范只规定了贯通面上u 与h的限差。,铁路测量

3、技术规则规定长度小于4km的铁路隧道,u 100mm,t 50mm公路隧道勘测规程规定长度小于3km的公路隧道,u 150mm,h70mm3km6km的公路隧道,u200mm,u70mm。隧道测量工作内容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洞内中线测设和洞内构筑物放样等。,15.2 洞外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中误差指由测量误差引起在贯通面上产生的贯通误差,取上述容许误差的一半,如3km公路隧道的横向中误差为75mm,高程中误差为35mm。贯通误差来源于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两个方面,进行洞外控制测量精度设计时,应将贯通误差按误差传播定律分解为洞外和洞内的横向误差和高程误差,此过程称为贯通误差影响值的分配。公路

4、隧道勘测规程规定的贯通误差分配方案见表。,(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任务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做为引测进洞和测设洞内中线的依据。要求洞外平面控制网应包括洞口控制点。建立洞外平面控制的方法有:敷设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锁法和GPS法等。下面介绍精密导线法与GPS法。,精密导线法在洞外沿隧道线形布设精密光电测距导线来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导线采用正、副导线组成的若干个导线环构成控制网,主导线沿两洞口联线方向敷设,须同时观测水平角边长副导线只测水平角,水平角观测宜用不低于DJ6级经纬仪,,GPS法用GPS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坐标,控制点间可以互不通视,没有测量误差积累,适合于特长隧道及通

5、视条件较差的山岭隧道。,(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按测量设计中规定的精度要求,施测隧道洞口附近水准点的高程。包括隧道进出口、竖井口、斜井口和坑道口作为高程引测进洞的依据。一般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当两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在中间增设临时水准点。隧道不长,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在四等以下时,也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三角高程测量中,光电测距的最大边长不应超过600m,每条边均应进行对向观测。高差计算时,应加入地球曲率改正。,15.3 隧道施工测量内容隧道正式开挖之前测设掘进方向;开挖过程中,测设隧道中线和腰线,指示掘进方向;隧道开挖到一定的距离后,进行洞内控制测量;如要在隧道中间

6、开挖竖井,还需进行竖井联系测量。(1)隧道掘进方向的测设与标定根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路线交点JD的设计坐标,算出进洞点处的隧道掘进夹角A,按A定出AJD方向;计算出进洞点B处的隧道掘进夹角B,按B定出BJD方向。,隧道掘进方向的测设与标定,将定出的掘进方向标定在地面上的方法在掘进方向上埋设并标定出A1,A2,A3,A4桩,在垂直于掘进方向埋设并标定出A5,A6,A7,A8桩,桩位埋设混凝土桩或石桩,点位的选取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不被破坏和扰动,测量进洞点A至A2,A3,A6,A7点的距离,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和恢复洞口点的位置。,(2)开挖施工测量1)隧道中线和腰线测设逐步往洞内引测隧道中线

7、和腰线。中线控制掘进方向,腰线控制掘进高程和坡度。中线测设隧道每掘进20m左右测设一个中线桩,将中线向前延伸。中线桩可同时埋设在顶部和底部,测设隧道曲线段中线桩时,因为洞内工作面狭小,不可能使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测设中线桩,一般使用逐点搬移测站的偏角法进行测设。也可计算加桩点的坐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逐点搬移测站的偏角法测设隧道曲线,腰线测设高程由洞口水准点引入,随着隧道掘进的延伸,每隔10m应在岩壁上设置一个临时水准点,每隔50m设置一个固定水准点,保证隧道顶部和底部按设计纵坡开挖和衬砌正确放样。水准测量均应往返观测。根据洞内水准点的高程,沿中线方向每隔5m10m,在洞壁上高出隧道底设计地

8、坪高1m的高度标定抄平线,称为腰线。,2)掘进方向指示使用带激光指向功能全站仪拓普康GPT-3000LN激光经纬仪ET-02激光电子经纬仪防爆型激光指向仪JZY-3来指示掘进方向。,光电跟踪靶安装在掘进机器上,激光指向仪安置于工作点并调整好视准轴方向和坡度,发射的激光束照射在光电跟踪靶上,当掘进方向发生偏差,安装在掘进机上的光电跟踪靶输出偏差信号给掘进机,掘进机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自动纠偏,使掘进机沿着激光束指引的方向和坡度正确掘进。,3)开挖断面放样用盾构机掘进,盾构机的钻头架是根据隧道断面专门设计的,可以保证隧道断面在掘进时一次成形,混凝土预制衬砌块的组装一般与掘进同步或交替进行,所以,不需要

9、测量人员放样断面。,用凿岩爆破法施工,每爆破一次后,应将设计隧道断面放样到开挖面上,以供施工人员安排炮眼,准备下一次爆破。开挖断面的放样在中垂线和腰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两边倒墙和拱顶两部分的放样工作。在设计图纸上一般都给出断面的宽度、拱脚和拱顶的标高、拱曲线半径等数据。侧墙的放样是以中垂线为准,向两边量取开挖宽度的一半,用红漆或白灰标出,即是侧墙线。拱形部分可根据计算或在AutoCAD上标注的尺寸放出圆周上的1,2,3等点,然后连成圆弧。,拱顶放样,盾构机掘进,15.4 洞内控制测量平面控制导线,高程控制水准。目的是为隧道施工测量提供依据。(1)洞内导线测量洞内导线是支导线,不可能一次测完,每

10、掘进一段距离后才可以增设一个新点。布设一个新点就需要进行测量,每掘进20m50m就应增设一个新点。为防止错误和提高支导线的精度,每埋设一个新点,应从支导线的起点开始全面重复测量。复测还可发现已建成的隧道是否存在变形,点位是否被碰动过。对于直线隧道,一般只复测水平角。长大隧道,还需要加测陀螺导线边,以控制方向误差。,(2)洞内水准测量每掘进20m50m就应增设一个新水准点。洞内水准点可以埋设在洞顶、洞底或洞壁上,但必须稳固和便于观测。可用洞内导线点标志作为洞内水准点标志,也可每隔200m500m设置一个较好的专用水准点。每新埋设一个水准点后,都应从洞外水准点开始至新点重复往返观测。重复水准测量还

11、可以监测已建成隧道的沉降情况,这对在软土中修建的隧道特别重要。,15.5 竖井联系测量长大隧道施工中,为增加隧道掘进的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通常在其中部开挖竖井。竖井联系测量将地面控制点坐标、方位角、高程,通过竖井传递到地下,以保证新增工作面隧道开挖的正确贯通。根据地面已有控制点测设竖井的开挖位置,竖井开挖过程中,其垂直度靠悬挂重锤的铅垂线来控制,开挖深度可用长钢尺丈量。竖井开挖到设计深度,并根据概略掘进的中线方向向左右两翼掘进约10m后,就应通过竖井联系测量将地面控制点的坐标、方位角、高程精确地传递到井下,为隧道施工测量提供依据。,方向法一井定向,用陀螺经纬仪传递方位角,高程传递,15.6

12、桥位控制测量桥梁按其轴线长度分为四类特大(500m),大(100m500m),中(30m100m),小(30m),平面形状可分为直线桥和曲线桥两种,按结构形式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桥梁施工测量的方法及精度要求随桥梁轴线长度而定,内容有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墩台定位和墩台基础及其顶部放样等。,(1)桥位平面控制测量在桥址两岸的路线中线上埋设控制桩。两岸控制桩的连线称为桥轴线,两控制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桥轴线长度。桥位平面控制可以采用三角测量、边角测量或GPS测量的方法建立,常用桥位控制网的图形为双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双大地四边形。网形要求如下:桥轴线与基线一端连接,成

13、为三角网的一条边,桥轴线与基线交角尽量近于垂直,基线长度一般不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三角网的传距角应尽量接近60,一般不宜小于30,困难情况下应不小于25;三角点应选在不被水掩、不受施工干扰的地方。,桥位控制网图形双三角形 与大地四边形,桥位控制网图形双大地四边形,(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水准点应埋设在桥址附近安全稳固、便于观测的位置,桥址两岸至少应各设一个水准点;引桥较长时,应适当增设。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或易受破坏的地段,应加设辅助水准点或明、暗标志。桥位水准点应与路线水准点联测,必要时应与桥位附近其它单位的水准点或工程设施联测。水准点的高程一般采用国家水准点高程,如相距

14、太远,联测有困难时,可引用桥位附近其它单位的水准点,亦可使用假定高程,桥梁施工要求在河流两岸建立统一的高程系统,需要进行跨河水准测量。如在桥位上、下游不远处,国家测绘部门或其它单位进行过跨河水准测量观测方法和成果精度符合要求的则可利用,否则需要自行测量。,跨河水准测量的地点应尽量选择在桥渡附近河宽最窄处,两岸测站点和立尺点可布成对称图形。图中1,2为测站点,A,B为立尺点,要求1与2,1与2距离尽量相等,并使1,2大于10m,观测时,视线距水面的高度宜大于3m。,跨河水准测量视线较长,读数困难,在水准尺上安装一块可以沿尺上下移动的觇板觇板用铝或金属或有机玻璃制造,背面设有夹具,可沿水准标尺面滑

15、动,并能用固定螺丝控制,将觇板固定于标尺任一位置;觇板中央开一小窗,小窗中央安一水平指标线。由观测者指挥立尺员上下移动觇板,使觇板上的水平指标线落在水准仪十字丝横丝上,立尺员在水准尺上读取标尺读数。,15.7 桥墩的测设桥墩测设应进行两次。水中桥墩基础(墩底)采用浮运法施工时,目标处于浮动中的不稳定状态,其上无法安置测量仪器,因此墩底测设一般采用方向交会法;在已经稳固的墩台基础上定位时,可以采用直接法、方向交会法或极坐标法。,(1)直接法适用于直线桥梁的墩台测设。将全站仪或测距仪安置在桥轴线控制点A上,在AB连线上分别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出A点距墩台中心P1,P2,P3的水平距离;,全站仪搬至对

16、岸的B点,在连线上分别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出B点距墩台中心P1,P2,P3的水平距离;两次测设的墩台中心位置误差应小于2cm。,(2)方向交会法在C,A,D三点各安置1台经纬仪,A照准B,定出桥轴线方向C,D两台经纬仪均先照准A点,并分别测设1,1角,以正倒镜分中法定出交会方向线。受测量误差的影响,从C,A,D三站测设的三条方向线不交于一点,构成误差三角形。误差三角形在桥轴线上的边长q1q2容许范围对于墩底放样为2.5cm,对于墩顶放样为1.5cm,则取C,D两点拨方向线的交点q3在桥轴线上的投影点作为桥墩的中心位置。,本教案最后一次更新时间2007年10月1日感谢您选用本教材!请您将对本教案的意见发送至q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