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xxxx号xxx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江苏xxx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xxxx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10月1规划概述xxx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25.53平方公里,以xxx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其中xxx以北片区北至xx路、xx南路,南至xx河,西至xx二大道,东至xx东路、xx一路,占地16.2平方公里;xx河以南片区北至王竹海堤复河,南至纬三路、七中沟,东至宁波港路,西至50年代老海堤、经一路向西150米,占地9.33平方公里。2013年4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做出关于对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请
2、示的复函(苏环便管201359号),原则同意xx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规划进行区域部分调整用于发展大型石化产业,申请扩区面积不得超过园园区面积的50%,扩区后的总面积不得超过26平方公里(含已取得省环保厅区域环评批复的17.5平方公里)。为科学指导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的发展,江苏省xx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控制性规划,对园区范围及产业等进行了规划调整。依托园区现有优势及企业发展意向,以园区已有的大规模石化产业为核心,实现产业向上游重油、凝析油发展,着力解决国内化工发展所需基础原料烯烃和芳烃,并发展下游非油路线C3、苯产业链;推动传统燃料、农药、医药化
3、学品升级换代,淘汰园区内投资规模小、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和产品;本次规划完善了产业定位,构建四大主导产业链:原料多元化项目、烯烃下游产业链、苯产业链、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目标:抓住长三角产业转移和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园区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合理的布局产业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及石化物流中心。发展定位:长三角地区千亿级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工品及化工新材料石化产业群。2园区开发现状及区域环境质量2.1化工园区开发现状目前化工园区规划用地47.21%已开发完毕,工业用地占园区总面
4、积36.5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66%;公用设施用地1.11%。规划范围调整后,南区和北区的面积都增大,但是增加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些河流、坑塘沟渠、滩涂、农林用地等,调整后水域和其他占总用地面积45.14%,农林用地占7.65%。目前已有33家企业落户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其中生产型企业29家,基础设施4家。生产型企业已建22家,在建4家(悦丰石化、碧海石化、三鼎石化、新洲医药、宇虹化学),停产2家(奥耐斯特、艾文格林);基础设施已建3家(丰港水处理、凯发新泉水务、凌云海热电)、在建一家(盐城新宇),基本形成以石化、精细化工、农药化工、医药化工、轻工纺织为主的产业格局。入区项目环境影响评
5、价制度实施很好,所有新入区项目全部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环保验收手续。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工业用水由园区内凯发新泉水务(xx)有限公司供应,已建730万t/a,水源为三港调度河。生活用水由市区第二水厂供应,水源为通榆河。园区实施雨污分流,雨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按地势高低就近排入区内河道。王港河以南片区依托已建的江苏丰港生化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片区污水厂”),总规划规模4.0万吨/天,已建2万吨/天;王港河以北片区依托区外联合环境水务(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片区污水厂”),一期规模为4.9万吨/日,已建4.9万吨;污水处理厂现状排口布置于王港河。目前园区实行集中供热,南片区由
6、区内凌云海热电供热,建设规模375t/h次高温次高压循环硫化床锅炉、215MW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抽汽供热压力0.981MPa,抽汽温度310,额定供热能力为100t/h,最大供热能力160t/h。北片区由区外江苏丰源热电厂供热,供热2280+2520t/h;供电225MW+250MW;服务范围为南片区和北片区,供热半径8km,目前正在试生产当中。2.2区域环境质量(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监测因子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体而言,现状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各河流监测断面,各污染物指标均能够满足相应水体功能要求,表明园区地表水环境现状质量良好。(3)海洋水环境
7、质量近海海域水质现状调查显示:各监测点位的监测指标在涨落潮期间均符合站点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标准;近海海域水环境现状质量良好。(4)声环境质量各测点昼间和夜间噪声均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标准值范围内,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开发区声环境质量良好。(5)地下水环境质量目前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表明园区地下水环境现状质量状况良好。 (6)土壤环境质量各监测点土壤和底泥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本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良好。(7)底泥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面所测各项底泥指标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
8、B15618-95)中二级标准,由此可见,本规划区内底泥环境质量良好。2.3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2.3.1制约因素(1)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距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南一实验区约10km,距南二实验区边界约6km;距江苏省xx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16km,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园区的发展。(2)xx市海港新城是在产城融合、xx市“三港联动”的战略目标和港城建设等五项重点任务的背景下建设而成,港城距园区距离较近(约5公里),港城发展与保护也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3)随着园区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园区废水排放量也迅速增加,随着王港闸下移工程的实施,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将
9、排入附近海域;日益提高的海洋水环境保护要求也是制约园区发展的因素之一。2.3.2存在问题(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08号)规定化工项目应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生产废水原则上应经专用明管输送至集中式污水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阀门。园区部分企业未实施“一企一管”,未做到废水跟踪处理、防范偷排。(2)上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关于对江苏省xx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3评价结论3.1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产生废气主要为企业工
10、艺废气,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因子在评价范围内的小时、日均、年均最大地面浓度贡献值均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新增和削减的大气源强各污染物在各敏感点位的小时、日均、年均最大浓度贡献值叠加监测本底值后也能达到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所以园区的规划建设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产生较大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区内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由园区丰港污水厂和石化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近期排入王港河,入黄海,远期规划深海排放。根据预测结果,废水集中排放,不改变王港河及海域环境功能。(3)声环境影响分析化工园区噪声环境主要受交通噪声影响,化工园区进一步发展完善,交通噪声影响将进一步加剧,但落实报告书关于交通噪声的各项
11、防治措施,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功能区要求。(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在各项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固废对环境无不良影响。(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园区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达标。园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由xx市水厂和凯发新泉水务供给,不开采地下水。从园区地下水水质现状、供水规划及污染防治措施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园区的建设不会影响区域地下水量、水质、水位及流场等。但是,为防止风险情况下地下水受到影响,建议长期跟踪观察和监测,一旦发生地下水污染,立即采取措施。(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园区在正常情况下对土壤环境基本无影响。只有当区内企业所使用的有毒有害原辅材料发生泄漏的情况下对泄漏点附近的土
12、壤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园区对原辅材料、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场所和运输途径严格管理,并做好园区总体的绿化工作的前提下,园区建设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7)社会影响分析在落实拆迁补偿机制,解决拆迁安置人员就业问题的前提下,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可以避免产生社会问题,搬迁新址安置对社会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会降低。由于园区北边邻近xx港城,产业规划实施后,将不可避免会对港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设置绿化防护带、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种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园区的发展也将带动港城更好的发展,通过调整城区功能和布局,港城也能更好地为园区服务。园区的建设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
13、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另外,园区开发建设为当地居民增加各种创业、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区域交通也更加方便快捷,公建设施(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变电站等)更加完善,加快推进xx港区域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步伐。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汇集了多家大型石化企业,园区的建设范围占用少量的农田用地和养殖用地,王港河上也将规划建设王港河内河港池,物流仓储用地。园区排放的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可能会导致周边农作物品质下降、产量降低。3.2环境风险评价化工园区环境风险主要存在三个方面:(1)化工
14、园区企业有毒有害化学品、危险品储存、使用不当,造成危险品泄漏、爆炸等;(2)污水厂出现事故排放对地表水体的影响;(3)化工园濒临黄海,港池码头发生泄露事故,会造成王港河和近海污染。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设定的生产装置风险事故(氨气泄露)、储运装置风险事故(苯储罐和原油储罐泄露)、不可溶的原油泄露事故进行了预测。产业园区发生事故排放时,会对化工集中区6000米范围内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预测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后的最大影响浓度远小于污染物半致死浓度和车间最高容许浓度,不会对敏感点人群造成生命威胁。目前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防范措施和成熟的应急预案,
15、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效果良好。本次规划调整,可以参考现有措施,健全园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机构,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实现与地方政府和区内企业预案的衔接。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预案的演练和对风险影响范围内人员的宣传教育。在仓储、各企业罐区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区域安装气体检测装置和自动报警系统。将后续引进入区的企业纳入风险管理中,加强演练。3.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3.1陆域生态影响分析随着园区的开发建设,将逐步改变该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系统中自然要素的影响力将逐渐被削减,工程技术的影响逐步加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城市化导致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原有植被基本消失,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生物量下降、工
16、业污染源增加、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等后果;由于离盐城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距离较远,对其影响较小。3.3.2海洋生态影响分析污水排放将造成排放口附近一定范围海域内海水水质浓度的升高,对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生境条件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从而造成周围海域海洋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及渔业资源的损失,但影响范围有限。受海域各类污染浓度提高影响,海域浮游生物包括海洋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多样性可能变差,单一度提高,种类组成向耐污方向发展。底栖和潮间带生物中耐污种数量增加,多样性降低,双壳贝类、甲壳类等海洋生物重金属等污染富集增加,生物体质量变劣。3.4总量控制(1)大气总量控制方案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实行集中供热,集中
17、供热能力近期不新增,因此新增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未来进区企业的工艺废气。拟随项目入驻,由xx市环保局在辖区内平衡;新增特征污染物总量,由xx市环保局按照达标排放总量核定后下达。(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至规划期末,预测开发区每天将新增8.9万m3/d废水,COD新增2605t/a,NH3-N新增488 t/a。园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对园区内企业进行提档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中水回用量。(3)固体废物总量控制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各种原材料的废边角料、废有机溶剂、废树脂、废酸等。其中一般工业固废尽可能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
18、园区垃圾近期送往xx东坝头垃圾填埋场,规划中远期送至园区外港区东北部新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危险固废委托区内盐城新宇辉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置。通过以上固废防治措施,园区固体废物实现零排放,所有固废均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或回用,不外排。3.5公众参与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要求,以网上公示、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听证会三种方式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分别于2013年7月19日和2013年10月29日在xx港经济开发区网站(本次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回收率93.2%。问卷调查了开发区范围内及周边的居民、企业代表,统计结果表明:31.7
19、2%的被调查公众对园区建设持支持的态度,66.08%的被调查公众持有条件支持的态度,2.20%的被调查公众持反对态度。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公众意见主要有:园区内空气中弥散着农药味,疑似区内辉丰农化排放的污染气体。建议对企业加强环境监管,明确适宜居住范围。3.6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根据园区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现状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土地资源承载力。未开发用地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总体上看,区域内土地资源总的开发强度属于中低水平,土地资源承载力能支撑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的发展目标。岸线资源:xx港的岸线资源可以满足港口及临港工业发展的需求,可以支撑
20、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但随着xx港的开发,海域环境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附近的渔业生产转变为发展港口和临海工业,海域的功能区划发生根本性改变。在合理进行港口和工业布局的前提下,应严格控制港口和临港工业废水污染,加强对港口建设过程中的非污染生态破坏控制,完善各项危险品事故防范体系。水资源:区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能够满足化工园区用水需求,但仍需加强节约用水、中水回用、水污染物减排作为等环保重点工作。大气环境:化工园区预测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低于环境容量,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受规划发展。水环境:区内污水依托丰港水处理和联合水务,依据污水厂环评结论,尾水达标排放对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较小,不影响受纳
21、水体的水环境功能。园区远期规划深海排放,根据深海排放工程海洋环评,尾水对海域影响较小。3.7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地处xx港经济区南部,王港河流经园区边界,西临临海高等级公路,东靠xx港石化码头,具有天然的港口物流条件。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开发成本低,大气扩散条件好。环境现状调查和承载力分析和影响预测表明,规划环保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SO2、烟尘排放对海港新城、珍禽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区域大气环境能够承载规划的实施。综合评价认为,规划区选址不占用基本农田,离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离较远,符合xx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xx港土地
22、利用总体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规划文件的要求。规划区现状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因此,在严格做好污染控制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选址从环保角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8区域发展规模合理性分析园区未开发用地较大,而且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完全可以满足园区建设,区域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能够满足化工园区用水需求,能够支撑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的发展目标。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尾水近期维持现状排放王港河,远期将实施深海排放工程。根据深海排放工程海域影响预测表明,由于xx港特殊利用区附近海域污染扩散水动力条件较好,从预测结果可见,工业污水排放对海水水质影响程度可以接受,水体仍具
23、有一定的水环境容量。大气预测结果表明,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按照规划项目规模发展的情景下,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大气污染物预测增加值与背景值叠加后均不超标,园区新增的SO2、NOX、烟(粉尘)排放量占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比例较小,具有较大的剩余环境容量。在该发展规模及产业定位下,园区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够为周围环境所接受,不会改变区域的环境功能。从环保角度论证,园区规划发展规模总体合理。3.9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本次规划形成原料多元化项目、烯烃下游产业链、苯产业链、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四大产业板块,与上一轮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将根据园区现有产业发展以及上游原料来源等实际情况,重新进行规划,产业更趋于合理。其产业定
24、位与江苏省沿海开发及盐城、xx城市发展对于该区域的发展定位一致,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以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中鼓励、重点发展的产业相一致,园区发展项目中有石化和化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十二五”高端石化化工产品发展重点项目,不违背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苏环管2005262号)。综上所述,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产业结构总体合理。3.10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已形成集中供水、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危险废物能够得到有效处置,在区内配备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后,环保基础
25、设施将更加完善。4优化发展建议4.1化工园区产业发展建议关注大型石化原料多元化项目,并向其总下游发展,延伸发展附加值高、市场缺口大的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主要有高性能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充分发挥xx港突出的港口码头、水资源和物流优势,吸引国内外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向国际化一流化工园区发展,通过大力度的“整合、引进、提升”,加力打造若干个百亿产业集群,形成“一园多链”、“一园多特”的产业布局。严格入区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按照盐城市化工类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排放、禁止排放的化学品和禁止建设的项目名录(2008年)的通知(盐环管200829号),严格控制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因子
26、如苯、甲醛等;鼓励引进生产工艺先进,无废气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鼓励发展无污染、轻污染,有利于区域产业链构建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项目准入的重要门槛,优先引进技术先进、能耗低、污染少的工艺技术和项目。通过项目入区环节的严格把关,从源头控制区域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区内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提高园区对国内外投资的吸引力;注重对土地、水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坚持循环经济,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安全环保监管,保证可持续发展。4.2功能布局优化建议(1)充分考虑对海港新城、王港闸、王港居委会及周边居住区的大气环境影响,尽量将无污染或轻污染的企业布局于居住区附近地
27、块,避免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为确保区内外人居环境质量不降低,必须合理规划、建设绿地系统,提升绿地对各功能区的生态屏障和服务功能。(3)严格执行苏政办发2011108号文的精神,化工区边界与居住区之间设置500米宽的隔离带,加强与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区之间的生态防护带。4.3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优化入区项目规划;强化环境管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合理项目用地布局。加强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和有机废气排放管理。4.4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实施“雨污分流”、“一企一管”,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优化入区项目规划,强化环境
28、管理;加强特征污染物控制如含油废水、含苯废水、含甲醛废水的治理。按照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厂区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4.5固体废物处置减缓措施(1)源头控制实现废物减量化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源头尽量减少固体废物发生量。(2)固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建立固废交换和管理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固废综合利用创造条件。使上游企业产生的固废成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实现废物资源化。(3)危险固废由有资质单位统一收集,送往园区危险固废处理中心集中进行安全处置。4.6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陆域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生态防护林和区内绿化隔离带建设,应在园区周边适宜地区建造生态防护林,防
29、护林的树种选择、防护林的宽度等应根据开发区内噪声、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扩散规律等具体设计和建设。园区内绿化应结合地形,充分利用区内水网,重点围绕河流、主要道路布置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从而形成控制区内完善的绿地系统。(2)海洋生态保护措施在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划定的排污区基础上,必须明确达标水尾水排放口混合区面积和具体的地理位置。严格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海管不得擅自接入其它类型废水,如确需接入,应另行进行可行性论证。加强排海达标尾水水质监测,建立安全预警、应急处理机制;排海口附近水域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跟踪监测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程营运期间需采取以潮间带底栖生物增
30、殖和鱼类增殖放流为主的生态修复补偿措施,增殖放流品种优先选取当地海域的常见种和优势种或经济价值高的种类。实施渔业生产协调补偿,建设单位应与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和养殖户、渔民协商,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落实对经济损失的养殖户、渔民的补偿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偿计划,落实补偿费用,以经济手段减轻项目实施对渔民的影响,以取得养殖户、渔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5总结论xx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选址符合xx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xx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规划文件的要求,产业定位与江苏省沿海开发及盐城、xx城市发展对于该区域的发展定位一致,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订、以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中鼓励、重点发展的产业相一致,不违背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苏环管2005262号)。园区产业定位合理,区域环保基础设施完备,污染防控规划可行,清洁生产及进区项目控制条件明确,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应急措施、生态防护林建设及规划调整建议后,环境影响可以接受,园区依据新一轮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