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785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 目 名 称: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盖章):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8月12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

2、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郑勇联 系 人郑勇通讯地址东莞市常平镇桥沥村南门路联系电话13826908598传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东莞市常平镇桥沥村南门路(项目所在厂址中心坐标:北纬225543.

3、87,东经1135952.58)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22_塑料制品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8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评价经费(万元)1.0预计投产日期2014年8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东莞市川旭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属于新建项目,拟选址于东莞市常平镇桥沥村南门路(项目所在厂址中心坐标:北纬225543.87,东经1135952.58)。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人民币;项目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平方米。项目主要从事改性塑胶原料的加工生产,产年量为550吨,现申请“新建”环保审批手续。注:根据广东

4、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管理的指导意见(粤府函2011214号)文件,项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地址为东莞市常平镇桥沥村南门工业区,现在改为东莞市常平镇桥沥村南门路,该地址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同一个地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国务院253号文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规定,对该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因此,建设单位委托广州中鹏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负责本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工程规模本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8

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平方米,年加工生产改性塑胶原料550吨。具体建设规模情况见表1。表 1 项目工程内容及产品情况序号项目数量1占地面积800 m22建筑面积610m23总投资100万元4产品改性塑胶原料550吨/年二、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清单表2。表 2 主要原辅材料清单表序号原辅料称使用量备注1PA塑胶粒200吨/年2PPA塑胶粒150吨/年3LCP塑胶粒150吨/年4玻璃纤维50吨/年注:项目所用塑胶原料均为外购新料。PA塑胶粒:聚酰胺,别名尼龙,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指由聚酰胺类树脂构成的塑料。此类树脂可由二元胺与二元酸通过

6、缩聚制得,也可由氨基酸脱水后形成的内酰胺通过开环聚合制得,与PS、PE、PP等不同,PA不随受热温度的升高逐渐软化,而是在一个靠近熔点的窄的温度范围内软化,熔点很明显,熔点:215-225。温度一旦达到就出现流动。PPA塑胶粒:聚邻苯二酰胺(简称PPA)树脂是以对苯二甲酸或邻苯二甲酸为原料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既有半结晶态的,也有非结晶态的,其玻璃化温度在255F左右。非结晶态的PPA主要用于要求阻隔性能的场合;半结晶态的PPA树脂主要用于注塑加工,也用于其它熔融加工工艺下文主要介绍后者半结晶态PPA树脂,特别注明的除外。半结晶态PPAS的熔点约590F,以不透明矩形切片的形式供应。LCP塑胶粒:

7、LCP塑胶原料全称LIQUID CRYSTAL POLYMER,中文名称液晶聚合物。它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在熔融态时一般呈现液晶性。这类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聚合方法以熔融缩聚为主,全芳香族LCP多辅以固相缩聚以制得高分子量产品。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或fiberglass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

8、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三、主要设备及数量本项目的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见表3。表 3 主要设备清单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所用工序1挤出生产线5条挤出成型、冷却、切粒工序包含挤出机5台料斗5台切粒机5台冷却水槽5台2搅拌机6台搅拌工序3混料机1台4破碎机4台破碎工序5测量拉伸仪1台检测工序6烤箱3台7冲击试验机1台8流动试验机1台9金属检测器4台10冷却水塔1个冷却水冷却11空压机1台提供高压空气四、能耗水耗情况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能耗、水耗情况见表4。表 4 项目能耗水耗情况表序号名称使用量用途来源1水4

9、50吨/年办公、生活市政供水50吨/年冷却用水2电10万度生产、生活市政供电五、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员工人数及工作制度情况见表5。表 5 员工人数及工作制度序号员工人数工作制度食宿情况115人全年工作300天,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均在项目内住宿,不在项目内饮食,不设厨房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涉及原有污染源的情况,项目选址于东莞市常平镇桥沥村南门路,项目附近无大型污染企业,项目周围无机关、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基本不存在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问题。项目东南面为顶嘉模厂;西南面龙盛废铁加工场;西北面为宝力特切削工具有限公司;北面为博高厂。项目平

10、面四至示意图如下所示:N博高厂2#生活污水排放口宝力特切削工具有限公司1#拟设挤出成型废气排放口1F挤出成型、冷却、切粒、检测工序图1 项目平面四至示意图5m道路30m大门1F宿舍1F办公室顶嘉模具厂龙盛废铁加工场图1 项目平面四至示意图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常平镇西北距莞城33km左右、可接广州,南部靠近深圳、香港,处于珠江三角洲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同时有国家铁路主干线京九铁路及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在此交汇,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2、地质、地貌常平镇地处东江南部泛洪区,寒溪流域的南段,石

11、马河北段之西部。东南角连绵起伏的山岭,形成丘陵地带;西北部寒溪水穿贯其间,河涌交错,形成埔田地区。地势东南高而西北底,西部北侧岗地连片。境内石马河、仁和水、寒溪水跟山势走向基本一致,为南北走向。镇内主要地层分布为下古生界石英片岩和下朱罗纪砂页岩。除东南部山岭起伏、岩石遍布,属花岗岩外,其余均属砂岩、页岩。埔田地区是河流冲击层,耕作层深,属黏土类,适宜种植水稻;山坑田为沙壤土,铁锈水较多;其余为沙泥适中的坑田和涌边田;旱地和山地多为红壤、赤红壤、黄壤石质土。3、地表水常平镇属珠江流域东江的支流寒溪河水系,流经本镇的主要河流有寒溪河、东引运河和仁和水。寒溪河位于本镇的西北部,全流域集水面积720k

12、m2,河流长59km,流向从东南向西北流入东江。本镇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溪河流域。该水道属于溪流性河道,在旱季水量小,雨季水量较大,是暴雨暴涨的河流,目前该河道主要承担排洪功能。东引运河位于常平镇北部,在横沥镇南部汇入寒溪河,河道建成于1970 年,引水口位于桥头镇建塘口,河道按东江水位28m时引水量53m3/s设计,宽约43m,最高洪水位5.67m,最大径流620m3/s,按50 年一遇洪水位设防。近年来,由于东江水位降低,引水口无法引水,该河主要收集沿途雨水和城市污水排放。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概况】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处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全镇面积103.

13、3平方公里,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中国最佳物流名镇”、“中华餐饮名镇”、“国家卫生镇”和“全国文明镇”。2012年辖31个村、2个社区。年末户籍人口7.57万人,常住人口50余万人。常平镇是大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处,是全国唯一设有两个大型客运站和一个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的镇,两个火车站日停靠列车344趟,年进出旅客近2000多万人次。2012年,常平镇生产总值200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445元,增长9.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33.59亿元,增长1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亿元,增长7.4%。外贸出口额

14、46.57亿美元,增长17.65%;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增长1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5亿元,增长10.07%。2012年获全市镇街年度考核综合奖第三名、转型升级奖第二名、“三重”建设奖第四名,并获“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专业镇”、“广东省诗词之乡”等荣誉。【转型升级】2012年,常平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三重”建设扎实推进。常平环保专业基地、常平中学初中部等6个市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累计投资3.83亿元,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光电产业集聚区建设顺利开展,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光电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光电产业教育培训中心,完成“常平光电产业基地”的选址和

15、工作方案。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展“揽月”行动,在日本东京、上海等地举行一系列招商活动。全年接洽项目46个,引进普洛斯现代服务产业园、卡琳娜机器人生产制造等10多个优质工业项目。推进汽贸城建设,成功引进宝马、凯迪拉克、大众、通用等著名品牌汽车4S店,汽贸城档次逐步提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序开展。全年新增来料加工转法人企业53家,加工贸易企业注册境内外商标126个;新增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8宗,投资额同比增长56.8%;加工贸易新兴产业企业投资额增长72.56%。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以5000万元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为依托,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6家、

16、市民营科技企业10家,新增省名牌名标4个、外资企业研发中心16个,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36项,申请专利934件,授权专利852件,授权量同比增长60.1%。【城市建设】2012年,常平镇投入近4亿元推进城市五项升级工程,提升城市品位。推进路网建设。建成X239跨铁路桥、环常南路、新城大道北段、振兴西路、常田路、港建路、物丰路、物流大道等一批道路,建成里程11.24公里;配合省市推进莞惠城际轨道常平段和从莞高速常平段的建设,保障项目顺利开展。推进水利建设。完成仁和水堤围综合整治工程、桥沥水堤围达标工程、白石岗矮桥工程、沙湖口排站等水利工程;木槎湖桥工程、镇湖桥工程、田尾排站工程、仁和水元江元桥工程

17、等一批在建水利工程有序推进;新桥排站常平大道配套主排渠工程完成设计。优化城市环境。建成绿道6.1公里,新增道路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完善常平公园山顶绿化、雕塑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体育公园建设和旗岭公园登山径升级改造前期工作;完成10个主要路口升级改造,完善一批道路灯光、文化墙、标志标线等设施;开展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专项清理,整治禽畜养殖业污染;整治“六乱”行为,改善市容环境。【社会管理】2012年,常平镇以加强社会管理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三打两建”行动。全年立案查处欺行霸市案件1145宗,打掉团伙25个,立案查处制假售假案件826宗,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5个,立案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9宗

18、,打掉保护伞6宗,查处保护伞人数11人,“三打”绩效位居全市前列。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发出营业执照701户,发照数环比增长71.39%,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强化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四化五警”建设,打击“两抢一盗”、“老虎机”、“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受理治安案件2185宗,刑事破案1089宗,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投入1000万元对两个火车站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推进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等专项整治工作,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优化政务环境。组织镇领导开展“访企业、送服务”活动,推进重点企业协调工作制度,服务企业249家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设立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加

19、强行业管理,落实减免外资企业综合服务费1300万元,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主要编制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8月15

20、日修订);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T2.3-93)、(HJ2.4-2009)、(HJ19-2011);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地方政策、法律、法规1、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2、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东府办【2003】37号印发);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粤环函【2005】111号;5、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东府【2009】5号;6、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

21、年本);7、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8、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9、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0号。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所列:表6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属类区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3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源保护区否7

22、是否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是,属于东莞市常平西部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8是否属煤气管道范围否9可否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环境敏感区否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附近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如下(除污染指数外,均为:mg/m3):表7 空气质量现状测点SO2NO2TSP1#金美村0.0550.0740.2112#东莞东站0.0590.0800.2483#常平镇政府0.0560.0770.193平均值0.0570.0770.217评价标准0.5(小时平均浓度)0.2(小时平均浓度)0.

23、30(日平均浓度)污染指数0.1140.3850.723监测结果表明,各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该地区空气质量较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污水的纳污水体为寒溪河。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受纳水体的监测结果如下表:(除污染指数外,均为:mg/L)。表8 水环境质量现状项 目DONH3-NTPBOD5CODCr浓度(mg/L)2.311.950.88216.753.5评价标准值(mg/L)31.50.3630污染指数3.17.972.942.781.78监测数据表明,项目附近地表水各项监测指标均超过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4、类水质标准的要求,水环境质量较差。三、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表9 声环境质量现状测点昼间夜间1#54.549.02#57.151.63#62.455.84#69.263.3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除所在地1#、2#昼夜间和3#昼间噪声达标外,其余监测点噪声值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一般。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保护目标为项目周围范围内水、气、声环境质量在项目营运后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要求。1、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

25、95-2012)二级标准。控制本项目产生的废气达标排放。2、水环境质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控制项目污水排放对附近水体环境的影响。3、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控制各种噪声声源,要求项目边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4、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本项目所在地的实地踏勘,项目周边没有居民点、医院、学校、名胜古迹等重要环境敏感点。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

26、准;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 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厂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污水处理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B标准;2. 挤出成型工序废气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

27、01)。总量控制标准冷却用水:项目挤出机和冷却工序冷却水槽的冷却用水为普通的自来水,其中无需添加矿物油、乳化液等冷却剂;冷却用水通过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同时由于循环过程中少量的水因受热等因素损失,需定期补充损耗水,年补充损耗水约50吨。生活污水:本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05t/a。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放,则项目不单独设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N、S一、 改性塑胶原料生产工艺流程:S、N、G1

28、NPA塑胶粒、PPA塑胶粒、LCP塑胶粒、玻璃纤维搅拌挤出成型边角料切粒冷却包装出货检测N、S次品破碎N(注: S一固体废物; N噪声; G1有机废气)工艺流程简述:搅拌:按照一定比例将PA塑胶粒、PPA塑胶粒、LCP塑胶粒、玻璃纤维投入搅拌机或混料机中搅拌均匀。项目搅拌机和混料机为密闭运行,运行过程中无粉尘外逸,故搅拌工序不会产生粉尘。挤出成型:经搅拌机和混料机混合均匀的塑胶粒投入挤出机中,将塑胶粒加热,使之成黏流状态,然后注入模腔内,经冷却定型后即半成品。该工序产生噪声、边角料和废气。冷却:经挤出成型工序加工后半成品经过水槽,通过水槽中的水冷却。该工序产生的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损耗水,

29、不外排。切粒:经切粒机对冷却后的塑胶料进行切粒。该工序产生边角料和噪声。检测:经测量拉伸仪、烤箱、冲击试验机、流动试验机、金属检测器检测合格后即为成品。该工序产生少量次品和噪声。破碎: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次品经破碎机破碎后继续回用于生产。破料机为密闭运行,运行过程中无粉尘外逸,故破碎工序不会产生粉尘。包装出货:对切粒后的成品进行包装即可出货。说明:1、项目工艺设备均使用电能;塑胶边角料、次品经破碎机破碎后继续回用生产。2、主要原材料为外购新料,无从事废旧塑料分选、清洗、回收加工。项目不设喷漆、手刷漆、打磨、抛光、震光、研磨等工序。主要污染工序:一、环境空气污染源本项目各主要工艺设备均使用

30、电能;不设备用发电机,项目搅拌机、混料机和破碎机均为密闭运行,运行过程中无粉尘外逸。1、有机废气项目在挤出成型工序需要对塑胶料加热熔化,其中挤出成型工序工作温度为200240左右,均低于其分解温度。根据有关资料,二噁英产生的条件为400800,故不会产生二噁英,因此,加工过程原料不会分解,也不会产生二噁英,但此过程中会有少量有机废气产生,其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根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公式塑料加工废气排放系数,非甲烷总烃的排放系数为0.35kg/t树酯原料,项目年用PA塑胶粒、PPA塑胶粒、LCP塑胶粒用量合计500t,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175t/a,产生速

31、率为0.0729kg/h(年工作时间按2400h计)。二、水环境污染源 1、冷却用水项目挤出机和冷却工序冷却水槽的冷却用水为普通的自来水,其中无需添加矿物油、乳化液等冷却剂;冷却用水通过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同时由于循环过程中少量的水因受热等因素损失,需定期补充损耗水,年补充损耗水约50吨。2、 生活污水 项目设有员工及管理人员总数为15人,均在项目内住宿,不在项目内饮食。项目所排放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主要为卫生间污水),用水量按人均用水100升/人日计算,则每天用水约1.5m3,按每年工作300天计算,生活用水约为450m3/a。项目生活污水排污系数按0.9计算,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4

32、05m3/a,该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250mg/l)、BOD5(150mg/l)、SS(150mg/l)、NH3-N(25mg/l)。三、声环境污染源项目主要噪声为:普通加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噪声值约为7085dB(A);辅助生产设备(如空压机)的运行噪声,噪声值约为7585dB(A);机械通风所用通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级为7075dB(A)。四、固体废弃物1、一般固体废物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塑胶边角料、次品,约10吨/年,经破碎机破碎后继续回用于生产。2、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主要成份是废纸、厨余、瓜果皮核、饮料包装瓶、塑料等。员工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如下:0.5kg/人日15

33、人7.5kg/天,约2.25t/a。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挤出成型工序2400104m3/a非甲烷总烃7.3mg/m30.175t/a7.3mg/m30.175t/a水污染物冷却用水项目挤出机和冷却工序冷却水槽的冷却用水为普通的自来水,其中无需添加矿物油、乳化液等冷却剂;冷却用水通过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同时由于循环过程中少量的水因受热等因素损失,需定期补充损耗水,年补充损耗水约50吨。生活污水405t/a CODcrBODSSNH3-N250 mg/L, 0.1013t/a150 mg

34、/L, 0.0608t/a150 mg/L, 0.0608t/a 25 mg/L, 0.0101t/a200 mg/L, 0.0810t/a100 mg/L, 0.0405t/a100 mg/L, 0.0405t/a 20 mg/L, 0.0081t/a固体废物员工生活生活垃圾2.25t/a由环卫部门处理一般固体废物塑胶边角料、次品10t/a经破碎机破碎后继续回用于生产噪声设备运行噪声7085dB(A)厂界噪声昼间65dB(A);夜间55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及文物古迹等特殊保护对象。本项目所在地厂房已建成,故不存在建设过程中,有土建工程对植被造成

35、破坏或经暴雨冲洗造成水土流失。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量少,而且不存在对土壤、植被等造成危害的污染物,因此建成正常营运后对生态基本没有影响。随着该区的发展,会从本项目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外输入大量能量和物质(例如供电、供水和原料),同时会向生态系统排放一定数量的废物(例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该区的开发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一定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总量控制。保证区内的人工生态系统和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该项目租用厂房,故不存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问题。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36、: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有机废气:项目在挤出成型工序需要对塑胶料加热熔化会挥发出少量有机废气,其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项目拟设集气装置对其进行收集后高空排放(排气筒不低于15m),风机风量为10000m3/h,则浓度为7.3mg/m3,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120 mg/m3。同时应安排员工做好安全防护,配带好口罩,确保劳动安全卫生,同时加强车间通风,使生产车间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这样对车间内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不会构成危害。二、水环境影响分析冷却用水:项目挤出机和冷却工序冷却水槽的冷却用水为普通的自来水,其中

37、无需添加矿物油、乳化液等冷却剂;冷却用水通过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同时由于循环过程中少量的水因受热等因素损失,需定期补充损耗水,年补充损耗水约50吨。生活污水:项目员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05t/a,主要为污染物CODCr、BOD5、SS、NH3-N等。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然后引至东莞市常平西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放。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水污染物得到一定量削减,减轻了污水排放对纳污水体的污染负荷。污水处理厂简介:常平西

38、部污水处理厂选址于常平镇岗梓村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60396平方米,设计总规模18万吨/日,纳污范围为常平镇铁路西部生活污水。首期建设规模6万吨/日,采用氧化沟工艺,总投资预算7056.48万元,以BOT模式建设,由中标单位广东华南环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东莞市常平岗梓华南水质净化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建设、运营,合同期25年(含建设期)。三、噪声影响分析项目主要噪声为:普通加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噪声值约为7085dB(A);辅助生产设备(如空压机)的运行噪声,噪声值约为7585dB(A);机械通风所用通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级为7075dB(A)。为确保项目厂界噪声达标排放,考虑到对周围声

39、环境的影响,在隔声方面采取如下措施:1. 按工艺特征合理布局噪声源。2. 高噪声设备安装减振垫,生产时间采取适当关闭门窗等措施来降低对外界声环境的影响。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淘汰落后设备,更换新设备选用低噪设备。4. 设置独立的空压机设备房。项目噪声通过墙体隔声以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项目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一般固体废物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塑胶边角料、次品经破碎机破碎后继续回用于生产。2、生活垃圾项目员工生活垃圾须避雨集中堆放,统一由环卫部门运往垃圾处理场作无害化处理,日产日清

40、,并要选择好垃圾临时存放地的位置,尽量避免垃圾散发的臭味逸散。五、环保投资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制度,即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针对项目情况,提出如下环保项目和投资:表10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污染类别污染源主要环保措施或生态保护内容预计投资(万元)1废气挤出成型工序设置集气装置对其进行收集后高空排放32废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放入污水处理厂13固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4噪声生产设备稳固设备,设置隔音门窗1合计5六、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而且可以提高产量。为使项目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

41、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提以下几点建议:生产环节:加强设备的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积极推行优化节能措施;提高自动化操作水平。污染物产生环节:提高原辅材料的利用率;产生的塑胶边角料、次品经破碎后全部回用于生产;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操作水平及环保意识。产品包装环节:选用环保包装材料,尽量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避免二次污染。环境管理要求:要求项目产生的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应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加强管理,提高员工得总体素质,严格规范员工操作水平。七、对排污口规范化的要求依据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和国家环保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

42、的技术要求,所有排污口(包括水、渣、气、声),必须按照“便于采样、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和规范化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绘制企业排污口分布图。同时在污水排放口安置流量计,对治理设施安装运行监控装置。排污口的规范化要求如下:1、废水排放口项目废水排污口原则上只设一个(建设、改建项目视实际情况确定),排污口位置根据实际地形位置和污染物的种类情况确定。本项目无工业废水产生和排放,生活污水预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将在厂内设有一个废(污)水总排口。2、废气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必须符合规定的高度和按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便于采样、监测的要求,废气设置直径不小

43、于75mm采样口。如无法满足要求的,其采样口由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市环境监测项目站共同确认。3、固定噪声排放源按规定对固定噪声源进行治理,并在边界噪声敏感点且对外界影响最大处设置标志牌。4、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固体废渣,如一般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等,应设置专用的堆放场地。5、设置标志牌要求环境保护标志牌由国家环保局统一定点制作,并由市环境监察部门根据企业排污情况统一向国家环保局订购。企业排污口分布图由市环境监察支队统一绘制。排放一般污染物排放口(源),设置提示性标志牌,排放有毒有害等污染物的排污口设置警告性标志牌。标志牌设置位置在排污口(采样点)附近且醒目处,高度为标志牌上缘离地面2米。排

44、污口附近1米范围内有建筑物的,设平面式标志牌,无建筑物的设立式标志牌。规范化排污口的有关设置(如图形标志牌、计量装置、监控装置等)属环保设施,排污单位必须报市环境监察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项目所设有生活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气筒位置见建设项目平面及四至示意图。表11 项目排污口情况一览表编号排放源废气量/废水量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排放去向1#排气筒挤出成型工序2400104m3 /a非甲烷总烃7.3mg/m30.175t/a大气2#生活污水排放口生活污水405t/aCODCr200mg/l0.0810t/a市政管网BOD5100mg/l0.0405t/aSS100mg/l0.0405t/aNH3-N2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