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814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年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评价单位: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2013年12月目录1 项目概况11.1 工程概况1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1.3 生产技术工艺31.4 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62 区域环境概况82.1 项目区环境质量8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2.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103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13.1 施工期污染及防治措施113.2 废气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13.3 3.2废水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23.4 噪声治理措施123.5 环境风险评

2、价123.6 污染物排放及总量控制134 公众参与144.1 目的144.2 公众征求意见范围及组织形式164.3 小结1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205.1 结论205.2 建议206 联系方式216.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216.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联系方式21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年轻烃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说明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30万吨/年轻烃升级改造项目于2013年7月委托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3年12月评价单位完成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即将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

3、法(环发200628号)和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的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开其有关环境保护信息。简本内容依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公告2012年第51号)要求进行编写。1 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 1.1.1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区的乌石化公司炼油厂内,建南醚化装置建东侧的预留用地。地理坐标为东经874313.13,北纬 435757.35。1.1.2 建设项目背景乌石化公司炼油厂目前生产的各种可利用轻烃约60万吨/年,其中重整拔头油约18.15万吨/年,重整戊烷油3.44万吨/年,重整

4、抽余油约23万吨/年,加氢裂化轻石脑油约11.34万吨/年。目前40万吨/年连续催化重整装置(以下简称重整装置)产出的副产品拔头油、戊烷油和10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以下简称加氢裂化装置)产出的副产品轻石脑油作为乙烯裂解的原料外售给克拉玛依石化和兰州石化。物料经初步调研分析及实验,重整拔头油、戊烷油和加氢裂化轻石脑油中的碳五和碳六异构烃含量比较多,可直接将其分离出来作为汽油产品调和组分。据此乌石化公司炼油厂委托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建立一套处理量为30万吨/年轻烃升级改造装置。该装置以重整戊烷油、重整拔头油和加氢裂化轻石脑油为原料,采用天津大学高效填料塔精馏技术将混合轻烃依次进四

5、塔精馏分离装置,分别分出丁烷、异戊烷、正戊烷、异己烷和正己烷。其中异戊烷和异己烷产量达21.3万吨/年,辛烷值可达91.5,烯烃含量低,不含硫、苯和氧,是极好的汽油调和组分;正戊烷产品的纯度均可高达98%,价格高,亦可作为化工产品进行销售,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正己烷输送至乌石化炼油厂半再生重整装置进行异构化反应,再分离出异戊烷和异己烷产物进行汽油调和。本项目公用辅助工程绝大部分依托乌鲁木齐石化总厂现有工程,本项目主要建设衔接管线。产品用于调和乌石化炼油厂汽油,可提高汽油品质,将来以满足国五汽油标准要求,改善乌石化公司汽油产品质量。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2.1 建设内容本项目办公生活设

6、施,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外排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储运将充分依托乌石化公司炼油厂现有的厂内系统工程,大部分不需新建,本项目主要根据所需工程的种类和用量进行合理衔接及适当改造。厂区主要建设生产装置。轻烃升级改造装置是石油化工企业中重要的分离装置之一,该装置是由多个精馏塔以串联形式组合而成的精馏塔系,本项目新增设备共57台,其中容器9台,塔器4台,换热设备24台,机泵19台,工业炉1套。新增非标设备共13台,其中塔器4台,卧式容器7台,立式容器2台。本项目组成见表1。表1 项目组成项目任务加入主要物料产出主要物料备注生产装置轻烃升级改造装置将混合轻烃脱除碳四组分后进行精馏分离重整拔头油、重整戊

7、烷油和加氢裂化轻石脑油丁烷异戊烷正戊烷异己烷副产品:正己烷公用工程给排水依托乌石化公司给水、排水管网及处理设施依托循环水从乌石化炼油厂第三循环厂系统供应依托净化风和非净化风由乌石化公司动力车间供应依托氮气由乌石化公司化肥厂供应依托燃料气由乌石化公司燃料气管网供应依托供电醚化装置变电所依托管道外部管道敷设基本上依托原有管架,装置内管架新建。管架为双层,采用管架敷设,管道坡度和原有管道保持一致部分新建罐区依托乌石化公司重整原油罐区5个现有储罐。依托办公室及生活设施依托乌石化公司现有设施,不需新建或更新依托环保工程火炬大部分依托乌石化公司现有设施,本项目主要建设衔接管线依托废水排放乌市化净化水厂依托

8、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2.2.1 建设规模轻烃升级改造装置设计规模为30万吨/年,实际原料量32.93万吨/年。1.2.2.2 产品方案产品为丁烷、异戊烷、正戊烷和异己烷,副产品为正己烷,产品方案及规格见表3.3-1。产品出装置后异戊烷、正戊烷和异己烷产品进入重整原油罐区,副产品正己烷至半再生重整装置异构化反应,丁烷进入液化气罐。本项目不新建储罐,均利旧乌石化总厂现有储罐。管线新敷设或依托乌石化公司已有管线。产品方案及规格见表2。表2 产品方案及规格表产品规格(万吨/年)W%辛烷值产品异戊烷9.819891.5正戊烷8.7898异己烷6.369891.5正己烷3.8698副产品异庚

9、烷1.19-1.2.3 项目投资总投资1467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055万元,建设期利息177万元,流动资金30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的60%为企业自筹,流动资金的30%为自有资金;建设投资的40%为长期债务资金,有银行贷款;流动资金的70%为银行贷款。本项目环保投资100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0.68%。1.3 生产技术工艺本项目采用天津大学高效填料塔精馏技术分离混合轻烃。由天津大学开发的高效规整填料精馏塔技术,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规整填料精馏塔技术可使精馏装置处理能力提高20一30,已在石油化工、炼油、空分以及精细化学品的分离和纯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详细工艺流程

10、如下:30万吨/年混合轻烃经进料过滤器(SR-1100A/B)过滤脱除杂质后进入原料缓冲罐(D-1100),然后经原料泵(P-1100A/B)进入脱碳四塔(C-1101)。脱碳四塔(C-1101)塔顶操作压力为0.6 MPa,操作温度为59.9 ;塔底操作压力为0.624 MPa,操作温度为111.1 。塔顶异戊烷产品经过脱碳四塔顶空冷器(A-1101A/B/C)冷凝和脱碳四塔顶冷却器(E-1101)冷却后进入脱碳四塔顶回流罐(D-1101);冷却后的碳四产品经过脱碳四塔顶回流泵(P-1101A/B),一部分进入塔顶回流,一部分输送至碳四产品罐;脱碳四塔底重沸器使用低压蒸汽或低温热或导热油提供

11、热能,塔底产品经过脱碳四塔底泵(P-1102A/B)进入异戊烷塔(C-1201)。异戊烷塔(C-1201)塔顶操作压力为0.3 MPa,操作温度为74.1 ;塔底操作压力为0.31 MPa,操作温度为96。塔顶异戊烷产品经过异戊烷塔顶空冷器(A-1201A/B/C/D/E)冷凝和异戊烷塔顶冷却器(E-1201)冷却后进入异戊烷塔顶回流罐(D-1201);冷却后的异戊烷产品经过异戊烷塔顶回流泵(P-1201A/B),一部分进入塔顶回流,一部分输送至异戊烷产品罐;异戊烷塔底重沸器使用低压蒸汽或低温热或导热油提供热能,塔底产品经过异戊烷塔底泵(P-1202A/B)进入正戊烷塔(C-1301)。正戊烷

12、塔(C-1301)塔顶操作压力为0.2 MPa,操作温度为72;塔底操作压力为0.21 MPa,操作温度为97 。塔顶正戊烷产品经过正戊烷塔顶空冷器(A-1301A/B/C)冷凝和正戊烷塔顶冷却器(E-1301)冷却后进入正戊烷塔顶回流罐(D-1301);冷却后的正戊烷产品经过正戊烷塔顶回流泵(P-1301A/B),一部分进入塔顶回流,一部分输送至正戊烷产品罐;正戊烷塔底重沸器使用低压蒸汽或低温热或导热油提供热能,塔底产品经过正戊烷塔底泵(P-1302A/B)进入异己烷塔(C-1401)。异己烷塔(C-1401)塔顶操作压力为0.10 MPa,操作温度为80;塔底操作压力为0.11 MPa,操

13、作温度为95 。塔顶异己烷产品经过异己烷塔顶空冷器(A-1401A/B/C/D)冷凝和异己烷塔顶冷却器(E-1401)冷却后进入异己烷塔顶回流罐(D-1401);冷却后的异己烷产品经过异己烷塔顶回流泵(P-1401A/B),一部分进入塔顶回流,一部分输送至异己烷产品罐;异己烷塔底重沸器使用低压蒸汽或低温热或导热油提供热能,塔底正己烷产品经过异己烷塔底泵(P-1402A/B)进入正己烷产品冷却器(E-1403)冷却后进入罐区。混合轻烃精馏分离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见图1。图1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1.4 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1.4.1 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

14、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建设项目。本项目符合“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鼓励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对废气中有用组分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的要求;符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中的相关要求。乌鲁木齐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石化行业污染治理。重点控制中石油乌石化分公司、米东化工工业园区、甘泉堡工业园区等重点企业和园区二氧化硫的排放。本项目导热油炉燃料来自乌石化炼油厂燃料气管网,因此项目不新增总量,符合规划要求。本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汽油产品质量和标准,符合国家提出的加快油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步伐的要求,因此,本项目与其他类型项目相比在政策方面

15、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4.2 项目选址可行性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SH3093-1999)要求设定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经调查,在该范围内无居民区,厂址选择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本项目与周边醚化装置、变配电室、拟建低分气膜分离装置和PSA解析气膜分离装置、储罐以及地面火炬之间的距离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化工企业卫生设计规定等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中第一条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中明确要求提升燃油品质。加快石油炼制企业升级改造,力争在2013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

16、汽油,在2014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在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本项目产品即为乌石化公司炼油厂提升油品品质,以满足国务汽油标准的必备原料,因此符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要求炼油与石油化工生产工艺单元排放的有机工艺尾气,应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应采用锅炉、工艺加热炉、焚烧炉、火炬予以焚烧。本项目利用了乌石化炼油厂的燃料气

17、,符合该规划要求。本项目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控制区域及控制目标、乌鲁木齐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乌鲁木齐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批转米东区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乌鲁木齐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经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保证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本项目周边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污染控制措施方案较好,大部分公众对该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该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大多数公众的认可,10%的人对项目建设提出反对意见。综上所述,本项目位于乌石化炼油厂建成区内

18、,厂址符合国家、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以及乌石化公司相关规划和工业布局,本项目正常生产时对环境的影响不大,风险影响范围小,卫生防护距离满足要求,厂址未选择在环境敏感区域,厂址选择总体评价是是合理的。2 区域环境概况2.1 项目区环境质量2.1.1 自然环境状况本项目厂址位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区乌石化炼油厂内。米东区化工工业园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郊,距乌鲁木齐市城市中心18km。该园区西南起乌鲁木齐市七道湾路,东至米东区柏杨河大草滩,规划总面积110km2,园区内已有乌石化公司、乌石化总厂和新矿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是自治区规划的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化学工业基地。米

19、东区紧靠天山山脉中段博格达山北坡山麓,乌石化公司地处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山前倾斜洪冲积平原,铁厂沟洪积扇的中上部西侧区域,地势开阔,由南向北倾斜,自然坡度约2.5%,地面绝对标高为661.5m。地貌多为剥蚀堆积、冲积洪积堆积物。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区内有水磨河、芦草沟、铁厂沟和白杨河,其中芦草沟和铁厂沟是发源于博格达山北麓的山溪性小河,两条河流量较小,年径流量约2000多万m3,地表水水资源总量8178104m3/a。本项目厂址区域附近无常年地表水体。米东区水源地区域内覆盖有大面积较厚的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地下水较为丰富,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厂区地震烈度为8度。地下水浅水水位

20、埋深大于28m,地下水对建筑和设施基础无腐蚀性。项目区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光照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夏季炎热,春秋季多大风,冬季寒冷漫长,四季分配不均匀,冬季有逆温层出现。年平均气温9.16,年平均降水量221.3mm,年平均蒸发量1796.0mm,年平均风速1.6m/s,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南风(SSE)。项目厂区为预留工业用地,土壤类型为灰棕漠土。项目区内没有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生存。2.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PM2.5在环境敏感点和生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本次大气环境监测日期是2013年2月

21、22日28日,属乌鲁木齐冬季,冬季风速为乌鲁木齐市全年风速最小时期,静风频率高,阻挡了空气的水平运动,逆温天气的出现又阻挡了气流的形成,给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石化园区内的氯碱、化工、煤电等工业企业的生产导致区域环境的PM2.5的浓度增加;植被覆盖覆盖率小,风沙扬尘为形成该区域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SO2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应要求,没有出现超标现象。NOx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监测点位于工业集中区是导致超标的主要原因。2.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集水站地下水水质良好,所有监测指标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没有出现超标现象。铁厂沟水井的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和氯化

22、物四项指标超过了标准值,最大超标倍数为氯化物4.12倍。主要是由于地质原因造成其监测数据超标。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噪声昼间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夜间监测值均超标,监测点位于乌石化炼油厂内,夜间噪声超标是由于临近装置的设备噪声造成。昼间监测时,项目周边部分装置停工检修,而夜间全部装置均处在运行状态,导致监测结果夜间噪声值高于昼间噪声值。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确定的评价等级和技术导则,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范围如下:2.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HJ2.2-2008规定采用的筛选模式计算结果表明,本项

23、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导热油炉排放的NOx,最大占标率为9.33%;最大占标率Pmax在10%内,占标率为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为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本次环评确定大气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以厂址导热油炉烟囱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2.2.2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附近无地表水体,生产废水依托乌石化炼油厂,统一排放至乌石化公司净化水厂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至乌石化530万m3污水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评价工作分级原则,本项目不设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

24、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拟定为:厂址所在区域地下水。2.2.3 声环境评价范围厂区及厂界外1m范围内。2.2.4 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风险评价范围是以装置的中心为原点,半径3km的区域。2.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乌石化公司炼油厂预留空地内,项目区周围均为乌石化公司各生产装置。各环境敏感点具体位置表3。表3 环境敏感点分布环境类别保护对象离厂界方位及最近距离环境功能区划保护级别环境空气振兴村WNW、2420m二类区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芦草沟乡五小队W、1700m乌石化公司生活区WS、2480m新城SSW、2400m红沟口S、2170m声环境20

25、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3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地下水厂址场界外延1km区域浅层地下水/类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环境风险与环境空气相同与环境空气相同/3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1 施工期污染及防治措施本项目的施工期的主要活动包括场地的平整、现有堆积物的清理、建(构)筑物的建设,设备的安装及管道等施工内容。项目总体的工程量不大,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场地平整和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物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施工单位需加强施工扬尘监管

26、,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应定期洒水抑尘。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由于本项目施工期量小、施工期较短,且环境敏感点距离施工场地较远,在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汽车减速慢行等防尘手段后,施工扬尘的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轻微,并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3.2 废气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导热油炉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x,排放浓度分布为26.03mg/m3、75.89mg/m3和206.56mg/m3,由于项目附近有一个操作间,环评要求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30m。由于十二五”期间,国家对NOx实行了总量控制,为了降

27、低NOx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导热油炉上安装三级低氮燃烧火嘴,NOx浓度可降低到158.89mg/m3。低氮燃烧火嘴的处理效率取30%。非正常放空气:装置开停车、检修、事故等非正常时产生的放空气排入乌石化火矩系统。对于无组织排放,要求从设备、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经预测,正常工况时项目评价范围内导热油炉使用乌石化的燃料气,燃料气属于清洁能源,废气通过高为30m的排气筒排放。污染物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其中SO2最大落地浓度为0.00769mg/m3,占标率为1.54%;烟尘最大落地浓度为0.00132mg/m3,占标率为0.29%;NOx最大落地浓度为0.024mg/

28、m3,占标率为9.33%。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为0.171mg/m3,占标率为8.53%。经计算项目各污染物下风向落地浓度值中,近距离范围内无超标现象值。因此,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无太大影响。根据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订方法,结合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的要求,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3.3 3.2废水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本项目产生的污染水主要为装置区含油污水,排水量1050m3/a,这些废水均排入乌石化公司净化水厂,处理达标后最终通过管线排入乌石化污水库,不进入地表水

29、系统。3.4 噪声治理措施可研设计的降噪措施包括:(1)各机泵和空冷器的电机均选用低噪声、高效率的 YA 和 YB 系列低噪防爆电机,且功率大于30kW的电机配有隔声罩。(2)空冷器采用低转速、宽叶片、可调整叶片角度、低噪声的风机。环评补充推荐的降噪措施包括:(1)加热炉采用低噪声燃烧器,并安装消音器;(2)压缩机、机泵安装隔声罩,设减振设施,并设置操作控制室;(3)汽提放空处加设消声器在设备安装时均设置固定基础,并加装减振垫,降低振动影响。采取以上措施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达到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3.5 环境风险评价根据本项目的物料性质识别,项目涉及到多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但危险物质储

30、存量均未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不属于重大危险源。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整个装置属甲类火灾危险性装置,类比同类项目火灾爆炸半径调查结果,本项目生产装置区可燃物料泄漏后火灾爆炸的直接危害主要影响范围在装置周围200m范围内,基本可以控制在厂界周边范围内;原料重整拔头油和加氢裂化轻石脑油正常生产时从重整装置和加氢裂化装置经管线送至本项目界区,产品出装置后直接进入重整原油罐区,项目区内不设置储罐,物料泄露并发生火灾爆炸的概率很小。同时本项目生产装置火灾爆炸事故的次生/伴生效应将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属于乌石化公司的下属企业,乌石化公司和炼油厂各设置了环

31、境风险预案,形成两级风险应急预案,并在发生重大风险事故时可启动乌鲁木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过以上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最终可将环境风险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3.6 污染物排放及总量控制本项目导热油炉排放的SO2和NOx由乌石化燃料气管网供应,工艺废水全部排至乌石化公司净水厂,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后外排,因此本项目不新增总量,不需要申请总量控制指标。4 公众参与4.1 目的本次环评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和向调查对象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 (1)由建设单位在确定项目技改方案并确定委托咨询机构后,环评单位于2013年8月13日在自治区环保厅的网站上对该项目进

32、行了第一次网上公示,网址:(2)本工程各方面因素确定后,在自治区环保厅网站上发布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并公告获得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途径的方式进行第二次公示,网址:(3)建设单位采用发布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对可能受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地区的公众和社会单位进行了公众意见调查。公示截图见图4-1、图4-2。公众参与调查表见表4-1。图4-1 公众参与网络一次公示图4-2 公众参与二次网络公示表4-1 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调查表姓名联系电话性 别年 龄职 业文化程度住 址/单 位:项目简介: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拟在乌石化炼油厂建南醚化装置的建东侧预留地上建设30万吨/年轻烃升级改造项目。

33、项目总投资为14671万元。本项目采用天津大学高效填料塔精馏技术分离混合轻烃。原料来自重整装置的重整拔头油和加氢裂化的轻石脑油,经脱碳四塔、异戊烷塔、正戊烷塔和异己烷塔高效精馏分离而得到的丁烷、异戊烷、正戊烷和异己烷产品进入产品罐区,主要供应乌石化炼油厂作为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副产品正己烷进入重整拔头油罐。公用辅助工程绝大部分依托乌鲁木齐石化总厂现有工程,本项目主要建设衔接管线。技改后总量指标从乌石化炼油厂现有指标余量中划拨。主要的“三废”排放及污染防治措施:(1)废气:主要为导热油炉烟气,导热油炉以燃料气为燃料,正常生产时各废气均可达标排放;开停工或非正常工况设备超压情况下产生的安全

34、放空气,均密闭排入乌石化炼油厂火炬系统。(2)废水:装置区清扫卫生冲洗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乌石化公司现有排水管网,最终排入乌石化净化水厂一车间处理达标后外排。(3)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大功率机泵和空冷器,经降噪减震措施后厂界噪声值达标。(4)固废:本项目无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1您和本建设项目的关系是本厂职工 厂区附近企业职工 附近居民 政府工作人员2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本项目建设有关信息的?A网络 B 公告栏 C公众流传D本次调查 E其他方式3工程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很有利 有利 无利 不清楚4您对项目区环境现状的看法是?很好 较好 一般 不满意5您认为项目区周围主要环境问题是?A 空

35、气质量不好 B地下水质量不好C 固体废物胡乱堆放 D噪声扰民E 地表植被覆盖度低、生态质量不好6本项目建设完成生产过程中,您最关心的环境影响问题是什么?A空气污染 B饮用水污染 C噪声污染D废弃物污染 E景观生态污染 F其他7您对项目“三废”排放解决方案是否满意?A 满意 B 不清楚 C不满意8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您总体的影响是?A有利 B 无影响 C不利9您对拟选厂址合理性的看法A合理 B不合理 原因:10您是否支持该项目的建设? A 支持 B 无所谓 C 不支持理由:11您对该项目建设总体持什么态度?A赞成 B反对 C无所谓12 您对本项目建设及环境保护有何意见和建议?(可另附页)请您仔细

36、阅读后填写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表,选择您认为最合适的或与您意见最相近的答案,并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并根据您的理解对本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直接与评价单位联系: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联系电话0991-5811351 ;传真0991-5811351。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谢谢合作。4.2 公众征求意见范围及组织形式本项目公众调查的重点调查对象为本厂址周边居民,以及周边工业企业,乌石化炼油厂职工在此工作时间较长,对该厂运营状况比较了解,因此也发放了部分调查问卷。本次个人调查收回样本498人,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技术人员、工人、居民、个体经营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员;调查表发放的对象以代表性和随机性相

37、结合为原则。在本项目网络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公众反馈意见。4.2.1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在问到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本项目建设有关信息的时,4.22的人通过网络,6.22的人通过公告栏,有4.22%的人是公众流传得知,69.68%的人通过本次调查得知,15.66%的的人是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的。本项目属于技改项目,周边敏感点的公众大多是通过本次调查才了解到项目情况,部分本厂职工是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本项目建设情况的。在问到工程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时,27.5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很有利,55.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利,23.29%的人认为无利,15.86%的公众表示不清楚。乌石化是本项目所在地最大的工业

38、企业,其生产运行多年,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问到您对项目区环境现状的看法是什么时,20.68的人认为很好,48.99的人认为较好,23.29的公众认为一般,有7.04%的公众不满意。其中不满意的公众主要是对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不满,他们表示冬季雾霾天气较多。问到您认为项目区周围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时,93.98%的被调查者认为空气质量不好,14.6的被调查者认为地下水质量不好,3%的被调查者认为固体废弃物胡乱堆放,11.04%的被调查者认为噪声扰民,12.0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地表植被覆盖度低、生态质量不好。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乌石化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公众,他们对石油化工项目的产

39、物排污情况了解的比较清楚,因此调查结果基本真实反映了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在问到本项目建设完成生产过程中,您最关心的环境影响问题是什么时,93.9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空气污染,25.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饮用水污染,3%的公众选择了噪声污染,有1.21的公众选择了废弃物污染,9.04%的公众选择了景观生态污染。由于公众出发角度不同,所以选择有所不同,由于绝大部分公众对于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不满意,因此主要关心点是空气污染。在问到您对项目“三废”排放解决方案是否满意时,69.08%的公众选择了满意,29.51%的公众选择了不清楚,1.41%的公众选择了不满意。对“三废”排放方案不满的公众主要是担心污染物

40、超标排放,经过解释说明后,他们也表示相信本项目能实现达标排放。在问到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您总体的影响是什么时,68.2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利,24.9%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清楚,6.8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利。认为不利的被调查者主要担心加重区域的空气污染。在问到您对拟选厂址合理性的看法时,96.78%的公众认为合理,3.22%的公众认为不合理。项目选址于工业区,建设条件成熟,因此选址得到了大多数公众的认可。认为项目选址不合理的公众,主要的理由是因为其位于居民聚居区的上风向,担心项目产生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在问到您是否支持该项目的建设时,81.93%的公众支持,2.01%的公众反对,有16.06%的

41、公众无所谓。(10)问到您对该项目建设总体所持的态度时,82.13的被调查者表示赞成,2.41%的被调查者反对,15.46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在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环评单位工作人员与人大代表铁厂沟镇政府人大团主席马国荣进行了面谈,在听取了环评单位对本项目的介绍之后,马主席个人表示对西峰公司不熟悉,但是对区域空气质量意见较大,原因是认为乌石化炼油厂和中泰化学的废气排放污染了区域大气环境,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另外群众经常跟马主席反映看到乌石化化肥厂上空有黄烟,能够闻到刺激性气味,在夜间更为严重。本次调查过程中,环评单位与持反对意见的公众进行了沟通和解释,说明了本项目的建设性质,产品用途以及污染

42、防治措施等,仍然有2.41%的被调查者坚持反对意见,绝大多数为铁厂沟镇和曙光下村的居民或工作人员,他们认为乌石化和中泰化学距离他们居住的地区太近,选址不合理,是造成区域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冬季逆温现象严重,长时间看不见阳光。他们希望不要在乌石化再新增项目建设,乌石化应尽早另行选址将其搬走,远离居民聚居区。本环评综合分析被调查者的意见,认为:1、本项目公众调查意见集中在对乌石化及中泰化学整体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了不满情绪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实际其责任并非本项目建设方;2、具体到本项目而言,本次技改并不新增污染负荷,且最终产品提高了汽油品质,减少汽车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是为区域减排做出贡献的环保

43、项目;3、作为乌鲁木齐重要的石油化工企业,乌石化的运行决策需要各方协同努力,经查阅有关政策,短时间来看其退出机制时机不是很成熟,故公众这部分意见短期采纳程度不高;4、乌石化应按照环保厅减排要求,加快废气治理进程,为当地蓝天工程作出最大努力。作为现代化的石油化工企业,在采取严格的环保管理措施基础上,是有可能与居民区和平共处的,欧美、日本发达国家均有此成熟运营实例。公众意见较大,说明乌石化的环保改造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努力,建设方应向总公司及集团各方领导积极反馈公众意见,积极推进环保设施改造,规范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4.3 小结在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中,被调查者中有93.98

44、%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空气质量不好,可见目前差的大气环境(尤其是冬季)已经严重影响到公众的健康和生活。大部分公众支持该项目的建设,2.01%的公众持反对意见。部分被调查者在调查表中留下了自己对本项目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建议,反对者提及最多的是乌石化和中泰化学排污造成区域空气环境下降,希望政府、企业和环保部门能够想办法减轻污染。本项目的建设单位西峰工贸总公司隶属于乌石化,乌石化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节能减排,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也对该公司下达了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污染治理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中。通过公众的意见调查,我们认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治理污染,还需要在增产增值的同时,

45、削减污染,还市民一个蓝天,这样才能赢得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5.1 结论根据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工作结论,本项目属于提升炼油厂油品品质的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项目位于乌石化公司炼油厂建南醚化装置建东预留空地上,符合乌石化公司及米东区规划要求,项目厂址合理。本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具有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特点,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项目投产后的生产、环保、安全管理均依托乌石化公司,为项目的正常、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本项目在采取了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后,项目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降低现有环境质量级别,不会影响关心点人群生活质量,建设单位在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确保各项环保资金的到位,合理采纳和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有关环保措施和建议,确保各环保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可行。5.2 建议(1)项目实施后,应尽快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从源头降低“三废”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2)项目建设区域大气环境中非甲烷烃有超标现象,建设单位及乌石化公司应当采取措施,对现有装置排放的废气加强治理,减小污染物排放量,早日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6 联系方式6.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建设单位: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西峰工贸总公司;联系人:廖焱;联系电话:0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