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933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GMP实务教程__第八章_文件管理.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技术教材:新版GMP实务教程第八章 文件管理,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制药系,制药工程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制药系,内容提要:,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第一节 文件,第二节 质量标准,第三节 生产管理文件,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第一节原则第一百五十条文件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本要素。企业必须有内容正确的书面质量标准、生产处方和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以及记录等文件。第一百五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文件管理的操作规程,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文件。与本规范有关的文件应当经质量管理部门的审核。第一百五十二条文件的内容应

2、当与药品生产许可、药品注册等相关要求一致,并有助于追溯每批产品的历史情况。第一百五十三条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操作规程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撤销、复制、销毁记录。第一百五十四条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均应当由适当的人员签名并注明日期。第一百五十五条文件应当标明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和版本号。文字应当确切、清晰、易懂,不能模棱两可。第一百五十六条文件应当分类存放、条理分明,便于查阅。第一百五十七条原版文件复制时,不得产生任何差错;复制的文件应当清晰可辨。第一百五十八条文件应当定期审核、修订;文件修订后,应当按照规定管理,防止旧版文件的误

3、用。分发、使用的文件应当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的或旧版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第一百五十九条与本规范有关的每项活动均应当有记录,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活动可以追溯。记录应当留有填写数据的足够空格。记录应当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除。第一百六十条应当尽可能采用生产和检验设备自动打印的记录、图谱和曲线图等,并标明产品或样品的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操作人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第一百六十一条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记录如需重新誊写,则原有记录不得

4、销毁,应当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第一百六十二条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第一百六十三条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照相技术或其他可靠方式记录数据资料,应当有所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记录的准确性应当经过核对。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方可输入或更改数据,更改和删除情况应当有记录;应当使用密码或其他方式来控制系统的登录;关键数据输入后,应当由他人独立进行复核。用电子

5、方法保存的批记录,应当采用磁带、缩微胶卷、纸质副本或其他方法进行备份,以确保记录的安全,且数据资料在保存期内便于查阅。,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第二节质量标准第一百六十四条物料和成品应当有经批准的现行质量标准;必要时,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也应当有质量标准。第一百六十五条物料的质量标准一般应当包括:(一)物料的基本信息:1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和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2质量标准的依据;3经批准的供应商;4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二)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三)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四)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五)有效期或复验期。第一

6、百六十六条外购或外销的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有质量标准;如果中间产品的检验结果用于成品的质量评价,则应当制定与成品质量标准相对应的中间产品质量标准。第一百六十七条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一)产品名称以及产品代码;(二)对应的产品处方编号(如有);(三)产品规格和包装形式;(四)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五)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六)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七)有效期。,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第三节工艺规程第一百六十八条每种药品的每个生产批量均应当有经企业批准的工艺规程,不同药品规格的每种包装形式均应当有各自的包装操作要求。工艺规程的制定应当以注册批准的工艺为依据。第

7、一百六十九条工艺规程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应当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修订、审核、批准。第一百七十条制剂的工艺规程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一)生产处方:1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2产品剂型、规格和批量;3所用原辅料清单(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但不在成品中出现的物料),阐明每一物料的指定名称、代码和用量;如原辅料的用量需要折算时,还应当说明计算方法。(二)生产操作要求:1对生产场所和所用设备的说明(如操作间的位置和编号、洁净度级别、必要的温湿度要求、设备型号和编号等);2关键设备的准备(如清洗、组装、校准、灭菌等)所采用的方法或相应操作规程编号;3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如物料的核对、预处理、加入物料

8、的顺序、混合时间、温度等);4所有中间控制方法及标准;5预期的最终产量限度,必要时,还应当说明中间产品的产量限度,以及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和限度;6待包装产品的贮存要求,包括容器、标签及特殊贮存条件;7需要说明的注意事项。(三)包装操作要求:1以最终包装容器中产品的数量、重量或体积表示的包装形式;2所需全部包装材料的完整清单,包括包装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类型以及与质量标准有关的每一包装材料的代码;3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复制品,并标明产品批号、有效期打印位置;4需要说明的注意事项,包括对生产区和设备进行的检查,在包装操作开始前,确认包装生产线的清场已经完成等;5包装操作步骤的说明,包括重要的辅

9、助性操作和所用设备的注意事项、包装材料使用前的核对;6中间控制的详细操作,包括取样方法及标准;7待包装产品、印刷包装材料的物料平衡计算方法和限度。,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第四节批生产记录第一百七十一条每批产品均应当有相应的批生产记录,可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第一百七十二条批生产记录应当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记录的设计应当避免填写差错。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当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和批号。第一百七十三条原版空白的批生产记录应当经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和批准。批生产记录的复制和发放均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

10、行控制并有记录,每批产品的生产只能发放一份原版空白批生产记录的复制件。第一百七十四条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第一百七十五条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一)产品名称、规格、批号;(二)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三)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四)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当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五)每一原辅料的批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六)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七)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

11、名;(八)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九)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GMP(2010年修订)第八章 文件第五节批包装记录第一百七十六条每批产品或每批中部分产品的包装,都应当有批包装记录,以便追溯该批产品包装操作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第一百七十七条批包装记录应当依据工艺规程中与包装相关的内容制定。记录的设计应当注意避免填写差错。批包装记录的每一页均应当标注所包装产品的名称、规格、包装形式和批号。第一百七十八条批包装记录应当有待包装产品的

12、批号、数量以及成品的批号和计划数量。原版空白的批包装记录的审核、批准、复制和发放的要求与原版空白的批生产记录相同。第一百七十九条在包装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当由包装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第一百八十条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包括:(一)产品名称、规格、包装形式、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二)包装操作日期和时间;(三)包装操作负责人签名;(四)包装工序的操作人员签名;(五)每一包装材料的名称、批号和实际使用的数量;(六)根据工艺规程所进行的检查记录,包括中间控制结果;(七)包装操作的详细情况,包括所用设备及包装生产线的编号;(八)所用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并印有批号、有效

13、期及其他打印内容;不易随批包装记录归档的印刷包装材料可采用印有上述内容的复制品;(九)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十)所有印刷包装材料和待包装产品的名称、代码,以及发放、使用、销毁或退库的数量、实际产量以及物料平衡检查。第六节操作规程和记录第一百八十一条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包括:题目、编号、版本号、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以及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的签名并注明日期,标题、正文及变更历史。第一百八十二条厂房、设备、物料、文件和记录应当有编号(或代码),并制定编制编号(或代码)的操作规程,确保编号(或代码)的唯一性。第一百八十三条

14、下述活动也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一)确认和验证;(二)设备的装配和校准;(三)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四)培训、更衣及卫生等与人员相关的事宜;(五)环境监测;(六)虫害控制;(七)变更控制;(八)偏差处理;(九)投诉;(十)药品召回;(十一)退货。,第一节 文件,在药品生产企业中文件 本规范所指的文件包括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记录、报告等。文件系统 GMP文件系统由标准、记录构成。标准 标准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是指信息(有意义的数据)及其承载媒介。包括: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媒介可以是纸张,磁性的

15、、电子的、计算机数据光盘,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文件系统是指生产企业内的所有文件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因(要)素。GMP文件系统由标准、记录构成。,标准 是指制定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的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第一节 文件,第一节 文件,一、概述(一)管理标准对企业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二)技术标准系指生产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制定和颁布的技术性规范、准则、办法、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三)工作标准工作标准主要为操作规程(SOP)。操作规程是经批准用来指导生产程序、作业要

16、求、设备操作、维护与清洁、验证、环境控制、取样和检验等药品生产活动的通用性文件,也称标准操作规程。(四)记录与凭证记录是指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执行标准情况的结果。包括账、卡、册、表格记录、报告。,第一节 文件,二、文件制定管理文件设计文件编码编码要求系统性、准确性、识别性、可追踪性、一致性、稳定性、发展性编码方式 文件格式文件表头格式正文格式文件编制管理制定组织起草原则目标性、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 参编人员要求 制定、修订时间 文件编制程序命题及编码起草及会稿审核文件的印制,企业文件编号宜采用四级编码,内含文件分类码,文件类别代码,部门代码,文件序列号(版本号)。文件分类码 标

17、准管理文件SMP;操作规程SOP;标准记录SR。,部门代码 质控部QCD(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制造部PD(Production Department);工程部ED(Engineering Department);行政部AD(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物控部MC(Material Control Department);营销部MD(Marketing Department);研发部RD(Research Development Department)。文件序号 指每个部门的文件序列号。由001999组成,由各部门自行编制。版本号 用

18、于文件的修订。由0199组成。如首版为01,第二版为02,以此类推。,第一节 文件,二、文件制定管理文件设计文件编码编码要求系统性、准确性、识别性、可追踪性、一致性、稳定性、发展性编码方式 文件格式文件表头格式正文格式文件编制管理制定组织起草原则目标性、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 参编人员要求 制定、修订时间 文件编制程序命题及编码起草及会稿审核文件的印制,文件类别代码公司管理类AM(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人员管理类PM(Personnel Management);卫生管理类SM(sanitation Management);质量管理类QM(Qual

19、ity Management);质量标准类QS(Quality Standards);生产管理类PM(Production Management);工艺规程类PP(Process Procedure);设备管理类EM(Equipment Management);物料管理类WM(ware Management);销售管理类MM(Marketing Management);工艺验证PV(Process Validation);设备验证EV(Equipment Validation);清洁验证CV(Cleanness Validation)。,第一节 文件,二、文件制定管理文件设计文件编码编码要求系

20、统性、准确性、识别性、可追踪性、一致性、稳定性、发展性编码方式 文件格式文件表头格式正文格式文件编制管理制定组织起草原则目标性、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 参编人员要求 制定、修订时间 文件编制程序命题及编码起草及会稿审核文件的印制,参编人员要求(1)起草人员经GMP学习和培训,了解、掌握GMP的要求;熟悉本专业的技术和管理,实践经验丰富;掌握文件撰写基本要求。(2)审核人员经GMP学习和培训,掌握、熟悉GMP的要求;熟悉本专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敢于管理、善于协调;掌握文件制定的要求;有能力对文件的内容和形式审查结果负责。(3)批准人经GMP学习、培训及其他相关学习,熟悉GMP

21、要求;懂技术、懂管理、敢管理,勇于承担责任;具权威性,有平衡、协调能力;具有产品质量高标准及持续改进的观念;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概念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观念;有能力对批准的文件负责。,制定、修订时间(1)生产开工前、新产品投产前、新设备安装调试前。(2)引进新处方或新工艺前。(3)处方、生产工艺、设备条件改变前。(4)验证前或验证后。(5)组织机构职能变动前。(6)文件制定的质量改进时。(7)文件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时。(8)自检、质量大检查、GMP认证检查后。(9)药事法规、国家有关法定标准变更时。,第一节 文件,三、文件使用管理(一)批准(二)发放(三)培训(四)执行(五)复审与

22、修订(六)保管与归档(七)撤销及销毁,第二节 质量标准,一、原料标准标准依据标准内容二、辅料标准标准依据标准内容三、包装材料标准包装材料分类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印刷包装材料其他包装材料标准依据标准内容印刷包装材料标准四、成品标准标准依据标准内容五、制药用水标准标准依据标准内容,第三节 生产管理文件,一、工艺规程 1原料药生产工艺规程 2制剂生产工艺规程 二、操作规程 三、批生产记录 四、批包装记录,原料药生产工艺规程(1)品名,产品概述,化学反应及副反应过程,生产工艺及设备流程图。(2)工艺流程及生产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名称及代码,投料量、投料比;工艺过程及参数,操作顺序及要求;物

23、料、中间产品贮存条件及期限,标签、包装材料。(3)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取样方法。(4)生产地点、设备(型号及材质)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包括仪表)。(5)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技术安全及防火、劳动保护,原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副产品、回收品的处理,“三废”治理及排放标准。(7)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单个步聚或整个工艺过程的时限,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8)附录(有关理化常数、曲线、图表、计算公式、换算表等)等。,工艺规程 为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而制定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处方、生产操作要求和包装操作要求,规定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工艺参数和条件、加工说明(

24、包括中间控制)、注意事项等内容。,第三节 生产管理文件,一、工艺规程 1原料药生产工艺规程 2制剂生产工艺规程 二、操作规程 三、批生产记录 四、批包装记录,制剂生产工艺规程(1)产品名称及代码,剂型、规格,产品概述。(2)生产处方,批量,指定名称的原辅料、代码和用量,如原辅料的用量需要折算时,还应当说明计算方法。(3)工艺流程及生产操作要求。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操作要求;中间控制方法及标准,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产品预期的最终产量限度。(4)待包装产品的贮存要求,包括容器、标签及特殊贮存条件;(5)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生产场所和所用设备的说明。(6)关键设备的准备所采

25、用的方法或相应操作规程编号。(7)包装操作要求。最终包装容器中产品的数量、重量或体积表示的包装形式;所需全部包装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类型以及与质量标准有关的每一包装材料的代码;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复制品,产品批号、有效期打印位置;生产区和设备进行的检查,包装操作前,包装现场及生产线的清场确认;包装操作步骤,重要的辅助性操作和所用设备的注意事项、包装材料使用前的核对,中间控制的操作要求,包括取样方法及标准;待包装产品、印刷包装材料的物料平衡计算方法和限度。(8)成品容器、包装材料要求,贮存条件,标签,使用说明书。(9)技术安全及防火、注意事项。(10)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11)物料消耗定额

26、,技术经济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物料平衡计算公式。(12)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3)附录(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等)等。,第三节 生产管理文件,一、工艺规程 1原料药生产工艺规程 2制剂生产工艺规程 二、操作规程 三、批生产记录 四、批包装记录,操作规程是经批准用来指导生产程序、作业要求、设备操作、维护与清洁、验证、环境控制、取样和检验等药品生产活动的通用性文件,也称标准操作规程。编写基本原则:(1)合理、可行,各操作步骤的前后衔接要紧凑,条理性好。(2)语言精炼、确切、通俗、易懂。(3)关键步骤可采用流程图来强调。(4)必须包括每一项必要的步骤、信息和参数。,第三节 生产管理

27、文件,一、工艺规程 1原料药生产工艺规程 2制剂生产工艺规程 二、操作规程 三、批生产记录 四、批包装记录,批记录是用于记述每批药品生产、质量检验和放行审核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可追溯所有与成品质量有关的历史信息。批生产记录内容:(1)产品特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代码、剂型、规格、有效期等。(2)指令基本内容包括批号、计划产量,生产操作方法、工艺要求、技术质量指标、作业顺序、SOP编号、生产地点、生产线与设备及其编号、作业条件等。(3)记录表格内容包括物料名称及代码,投料量、折算投料量、实际投料量、称量人与复核人签名,开始生产日期与时间,各步操作记录,操作者签名及签日期时间,生产结束日期与时间,生产

28、过程控制记录,各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设备清洁、操作、保养记录,结退料记录,异常、偏差问题分析、解释、处理及结果记录,特殊问题记录等。,对于灌装(或内包装)工序与包装工序在不同企业的情况下,应有独立的批包装记录;其余情况批包装记录可以独立,也可以并入批生产记录内,作为批生产记录的一部分。批包装记录的基本内容:(1)产品特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代码、剂型、规格、有效期。(2)指令内容包括批号、包装规格、计划产量、包装方法、包装要求、作业顺序、SOP编号、生产地点、使用设备与生产线及其编号,作业条件等。(3)记录表格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名称、代码、质量、领用数、使用数、残损数、退库数,发料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待包装产品数量,已包装产品数量,物料平衡,包装开始日期、时间,各工序生产日期、时间、包装结束日期、时间;包装操作记录,设备、生产线操作记录,操作者、复核者、负责人签名;现场监控、核对记录,包装操作完成后检验核对结果,监控者、核对者签名;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异常,偏差问题分析、解释、处理及结果记录,特殊问题记录等。,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制药系,THE END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