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294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城小区工程概况环评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概况2.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城小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平顶山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建设规模:占地448664.05m2,红线以内用地39265.13m2,净用地面积361296.93m2,总建筑面积为848634.5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89423.33m2,地下建筑面积159211.24m2。建设地点:平顶山新城区崇文路与滍阳路东北侧总投资及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约8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07万元,占总投资的0.8%。2.1.2项目用地现状本项目位于崇文路与滍阳路(平宝大道)交叉口东北侧,根据现场踏勘,所在地目前已建设一部分,

2、且已入住约1500户,所在地东侧为郑营村集中居民区所在地,现状为住户,涉及拆迁户数约609户,搬迁工作正在进行中。本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平煤集团内部受采煤沉陷影响的居民住户,郑营村拆迁后将由平顶山市新城区管理委员会安置,安置小区位正在施工建设中,位于用地南侧,使涉及拆迁的居民住户得到妥善安置。2.1.3项目位置及周围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踏勘,所在地北侧为复兴路,隔复兴路为220KV高压线,距离本项目约80m,向北距离孟宝铁路约130m,距离宁洛高速约220m;南侧为滍阳路(平安大道),隔滍阳路由西向东依次为常绿大悦城住宅小区,郑营村安置小区,新城区兴隆村移民安置小区;西侧为崇文路,隔崇文路为平新产业集

3、聚区所在地,伟太集团位于本项目西侧约80m;东侧为学府路(未建),隔学府路为空地,规划为郑营村安置小区,东侧距离本项目用地边界外320m处为一加油站(待拆),距离本项目约400m处为平顶山煤业集团乙炔厂(待拆)。乌江河620m待建用地待建小区高压线图2-1 本项目周围环境示意图复兴路滍阳路(平宝大道)龙翔大道崇文路育英路烟草公司孟宝铁路孟宝铁路加油站乙炔厂移民安置小区郑营安置区常绿大悦城新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伟太集团已建成N注:加油站320m,规划中的待拆构筑物; 乙炔厂400m,计划将厂区搬迁至叶县,为待拆建筑物;2.2建设项目工程内容2.2.1建设项目组成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崇文路与滍阳路

4、交叉口东北侧,占地448664.05m2,总建筑面积为848634.5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89423.33m2,地下建筑面积159211.24m2,配套建设有商业、会所、幼儿园、小学、社区门诊、农贸市场、物业、地下车库等设施,建成后可入住6458户,规划建设5F、6F、10F、11F、16F、17F等多层、高层共计87栋商住楼。整个地块分为春苑、夏苑、秋苑、冬苑、心苑五区组成,其中春苑18栋多层、高层商住楼已建成,部分已入住;冬苑17栋多层、高层商住楼已建成,部分已入住;秋苑建成4栋高层住宅;心苑建成两栋高层住宅,目前入住户数约1500户。2.2.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

5、标见下表。表2-1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指标单位备注规划总占地面积448664.05m2总建筑面积848634.57m2地上总建筑面积689423.33m2其中住宅建筑608073.9m25F、6F、10F、11F、16F、17F共计87栋商业建筑33084.47m2沿街两层底商教育建筑14104.86m2其中幼儿园6040.86m2夏苑一座9班幼儿园,学生225人,教师18人;冬苑一座10班幼儿园,学生250人,教师20人。小学8064m2夏苑一座32班小学,学生生1440人,教师60人。其它公建建筑34160.1m2包括物业用房、设备间、会所、社区门诊、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小区公

6、共设施地下建筑面积159211.24m2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92220.75m2地下车库地下其它建筑面积66990.49m2设备用房容积率1.91/建筑密度19.85%绿地率39.85%绿地面积143977.76m2居住户数6458户居住人口20666人每户按3.2人停车位3300个地上455,地下28452.2.3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特点1、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2、在整体设计上应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善。体现整体协调性,尊重基地及周围自然环境,服从地域、人文和景观生态化的要求,营造出丰富的人居环境。3、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满足功能的需求,平面功能科学高效,分区明确。建筑的立面造

7、型大方、美观、庄重,具有现代气息,营造亲切宜人的居住氛围。4、注意环境保护,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优化环境和美化环境结合,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文明高尚的生活环境。5、重视消防安全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防火规范。6、重视节能,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建筑采取必要的节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2.4总体设计1、总平面布局及规划结构(1)充分考虑基地周边环境对居住区的影响。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与项目周边的环境良好结合,和谐共存,与城市整体规划相整合,体现人文关怀。(2)规划设计贯彻生态原则、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环境优雅、个性鲜明、新颖求实的现代化小区。(3)沿崇文路和滍阳路设置服务居民的商业、金融、邮电等

8、服务设施,与居民的出行路线相互结合。文教设施根据其服务半径、小区人流、设施基本特点,结合小区或组团绿地,分散设置于小区内部。文娱设施(会所)结合小区中心绿地布置。变电站,弱电机房位置隐蔽且尽量靠近小区中心,照顾景观环境,同时减小室外管线的铺设。2、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1)绿化景观布局贯穿居住区的绿化景观带采用对称和自由相接合的景观布局形式。在居住区的入口处采用对称的景观布局形式,形成大方,开阔,庄重的入口空间环境。同时在该景观带上设置小心广场,观赏草坪,树阵等空间蘵,使整个景观轴线有起有伏,富于变化。新城小区景观轴线转折处以小区会所为景,端头心住宅为对景,创造多变的小区景观氛围。组团内部考

9、虑自由的绿化布局形式,依托建筑单体和道路的布局,自然形成内向性的绿化空间。点状、线状、面状绿化形式结合,以宅间绿地为“点”,以小区主路两侧的带状绿化为“线”,以小区的集中绿地为“面”,使小区内部的绿化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改善小区内部的生态环境。分组设置小区绿化,在小区中部布置主体南北走向的步行景观轴,与西北角的城市公共绿地边接,作为整个小区的中心绿化场地,既方便居民使用,又利于保持小区中心绿地的安静。在组团内部和住宅之间设置与居民关系更为密切的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便于邻里交往,也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具有较强的空间领域感。(2)绿化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道路两侧或者建筑周边的带状散布的绿化

10、,一种是成块的集中绿地,两种绿化形式相互依托,在充分保证建筑周围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室外活动、锻炼、交流的场所。(3)植物配置草皮及低植物与低矮灌木和乔木相互结合,因地制宜。靠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部分以草皮、低被植物和常绿灌木为主,其他部分以落叶乔木为主。3、道路交通(1)道路组织小区道路设计本着尊重自然的思想,道路设计满足下列要求:A、合理组织起住宅组团与建筑;B、与景观系统自然融为一体;C、结合现状地形,最大限度降低道路建设成本。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本区实际,小区道路和组团道路均采用“环”状道路系统,自然将居住区划分为若干个组团。道路分组明确:小区道路组团道路住宅道路三级交

11、通结构体系。(2)交通的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A、交通组织原则:便捷、安全、顺畅。B、外部交通组织:结合基地地形和区位关系,小区在四面方向分别开设一个主要出入口,连线长的开设辅助安全出口,对外联系便利。合理设置消防通道的位置,满足消防要求。C、内部交通组织:在整个规划地块中,小区主干道和组团干道均采用“环”状车行道路系统,交通流线安全、顺畅。组团内部适当的人车分流,减少小汽车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干扰和侵害。本小区采用小区主干道、组团外环行车和停车的模式,基本保证组团内部没有小汽车通行,取而代之以组团中心的步行景观带,为居民入户、散步、休憩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从而形成车行、人行两套系统

12、,达到人车适当分流的目的。D、静态交通组织:机动车辆停放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小区地下停车库一部分结合高层住宅建设,一部分结合组团内部的组团绿地建设。同时在小区主干道和环型组团道路边设置地面停车位,满足居民就近停车的需求。在组团入口适当的位置建设钢结构的自行车棚,便捷、实用、美观,满足居民自行车停放需求。考虑整个场地住宅的布局情况,设计环形车道,使人与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住宅区内道路分二级:车行道宽5米,内侧设人行道宽1.0米;宅间路由主干道引入宅前,宽3米,满足消防的需求。住宅区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住宅区内主要车行道为混凝土路面,人行道、住宅院落内的道路采用彩

13、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小区景观。4、消防设计(1)小区外围均临市政道路。(2)内部采用环状道路系统,环状的小区主路与城市道路连接便捷。消防车进入小区可顺利到达每个组团。(3)宅前道路也多为环形通道,可兼做消防通道,与小区的车行主干道直接相连,使消防车可顺利到达每栋住宅楼前。(4)小区车行主干道路面结构均采用砼路面,满足中型车辆的承载力要求。(5)小区临复兴路商住楼底层架空,作为消防通道,满足消防车辆通行的要求。(6)高层住宅的消防登高面设置满足消防设计要求。(7)建筑布局满足建筑设计消防间距的需求。(8)小区消防办公室设在小区入口沿街建筑的一层,便于对小区内外的联系。5、无

14、障碍设施本工程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小区内部的无障碍设计,提高小区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1)控制小区内的道路纵坡,方便残疾人出行。(2)小区内公共绿地入口与道路以缓平滑交接,且铺防滑室外地砖;在休息座椅旁设轮椅停留位。2.2.5公用工程(1)给水系统:A、水源:规划从崇文路上市政给水管网引入规划支路一根给水管。B、消防用水:规划室外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管网,水源,水压均由市政给水管网保证供给,管网按消防用水校核。内部生活消防管网布置为环状,每环均与市政给水管网设有二处接入口,在室外设有8个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约100米,消火栓均设于马路边绿地内。(2)排水工程A、

15、室内排水: 各建筑室内排水均采用污废分流制排水系统,排出室外均接入室外污水排水管网,底层污、废水均单独排放。B、室外排水: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废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排入室外污水排水管网。室外污水排水管网均接入市政污水排水管网。C、雨水地面雨水采用道路边沟雨水口收集,管网暗敷检查井连接。(3)暖通动力A、供热设计:本项目采用集中供热采暖方式。热源来自市政热力管网,热源以崇文路规划热力线作为供热的接入线。B、燃气设计气源采用天然气,由崇文路市政天然气管道引入本规划区。住宅部分按每户设置一台燃气双眼灶和一台燃气快速热水器考虑,室内管道采用镀锌钢管。C、采暖设计住宅部分采用集中采暖分户

16、热计量的方式;商业、公共建筑部分预留热计量装置及热力接口。(4)电气设计A、负荷等级所有的负荷均属于三级负荷。B、供电电源及电压规划地块内设置若干个附属式变、配电房,由各个变、配电房向用户低压配电。小区内高、低压电缆均埋地敷设,电缆根数超过八根的需设置电缆沟。C、供配电系统低压系统主要采用放射式和树干-放射混合式配电方式,其中,小高层住宅主要采用树干-放射混合式供电,商业用房采用放射式供电,线路采用阻燃YJV电缆和耐火YJV电缆;照明配电主要采用树干和放射混合式,配电线路采用电缆,在桥架内或穿钢管敷设。绿化、道路浇洒用水系统设计:以节约用水为原则,居住区绿化及道路浇洒 应尽量取用自然水体,无自然水源时采用城市自来水,采用移动式灌溉。2.2.6项目施工进度本工程于2008年开始施工,2010年已建成住宅楼开始入住,剩余工程计划于2014年6月开工,于2018年6月结束,总施工期48个月,1420天,平均施工人员约300人。2.2.7已建工程现存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地块西侧的春苑和冬苑已完工,且大部分已建住宅楼已入住,水、电、气、暖各配套设施已接通,已建部分的施工垃圾已按市渣土办的相关规定运送至指定堆放地点堆放,得到合理处置,未对入住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少量未得到及时合理有效处理的建筑垃圾应在本工程结束前得到合理处理,保证不会对入住居民造成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