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412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环评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项目名称: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民委员会编制日期:2015年08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

2、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民委员会法人代表陈冬明联系人章李宇通讯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联系电话15919526270传真邮政编码521000建设地点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

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E4813占地面积(平方米)5685.16建筑面积(平方米)5685.16总投资(万元)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5.3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5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9月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方向与目标。城市交通的畅通顺利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方便,也是经济发展的舞台。为完善区内周边道路的连接、改善投资环境、居民出行环境,需合理规划,统筹布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城市道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打造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城市。根据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潮府办纪2

4、00627号)会议精神,同意将绿榕南路与蔡陇村道之间连接的支道路列入绿榕南路建设项目。本项目为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建设项目,起点位于绿榕南路,终点位于凤新南路(蔡陇大道)。路线全长270m,城市支路,路基标准宽度22m。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以便能有效的控制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利国利民。根据以上规定,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因此,受潮州市枫溪区蔡陇村民委员会委

5、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2、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建设规模绿榕南路蔡陇支路(长城大道)起点位于绿榕南路,终点位于凤新南路(蔡陇大道)。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路线全长270m,城市次干道,路基标准宽度22m。机动车道宽28m,人行道宽23m。根据项目提供的红线图,本项目起点坐标为(X16198.370,Y59943.237;X16178.816,Y59951.461),终点坐标为(X16000.289,Y59808.859;X15973.455,Y59837.165),线位走向采用规划线位。(2)项目组成与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和地下空间敷设电力、通信、

6、燃气、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市政管线。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管道采取单侧布管。设计管线:道路中间埋设污水管;道路西北侧为:燃气、通信、雨水、照明;道路东南侧为:电力、给水、雨水、照明。项目道路横断面图如下:图1 项目道路横断面图(3)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表1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值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103设计荷载BZZ-1004停车视距米305设计行车速度Km/h306横断面形成一块板7最大纵坡%0.0978路拱正常横坡%1.89车道数道双向210行车道宽度m811人行道宽度m312道路红线宽度m2213建筑面积5685.16

7、 (4)路面结构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厚细颗粒沥青砼AC-13I,要求实际弯沉小于27(1/100mm),容许拉应力1.6MPa;中面层:5cm厚中颗粒沥青砼AC-20I;下面层:7cm厚中颗粒沥青砼AC-25I;上基层:6%水泥稳定级陪碎石25cm厚,要求顶面实际弯沉小于43(1/100mm);底基层:4%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人行道路面结构彩色步道砖25025050;1:3水泥砂浆厚40;C25水泥混凝土厚150;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120m。 4、给排水工程本项目东南侧人行道下铺设一根DN200的给水管,北段与绿榕南路给水管相接,南段与凤新南路给水管相接。本项目排水采用

8、雨污分流制。在道路两侧机动车道下埋设两条d600d800纵向雨水管,排向现状池湖排沟;道路中间埋设一条d500纵向污水管,临时排向现状池湖排沟。污水街坊支管管径d500,坡度0.3%;雨水街坊支管管径d500,坡度0.3%;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算雨水口(750450)。雨、污管道均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离心机制蒸压排水管(II级)。管道采用1:1碎石砂基础。街坊预留管管道预留至道路红线处,并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贝灰砂砖封口,厚240mm。管线桩号与道路桩号一致,检查井位置一般设在5、10桩号。 5、通讯、电力、照明、燃气及绿化工程(1) 通讯、电力工程 本项目于东南侧人行道下设置电力管道,宽度为

9、660mm;西北侧人行道下设置通讯管道,宽度为460mm。北段线路与绿榕南路相应线路相接,南段与凤新南路相应线路相接。(2)照明工程本项目路宽22米。照明采用双侧对称布灯,路灯选用单臂路灯,臂高8m,臂长1.6m,采用140W的LED灯头,灯杆中心距离路缘石边0.8m,间距35m左右。照明灯具灯杆采用圆锥形钢管灯杆。灯具光源为LED,功率因数达0.95,光效不低于90Lm/W。电源接地采用局部TT系统。道路照明灯具利用金属灯杆的基础钢筋及角钢接地极作防雷接地体,接地电阻要求不小于10欧姆。整个路灯沿线敷设一条10热镀锌钢筋作PE线,该线与电源接地线分离。(3) 燃气管道工程本项目西北侧人行道下

10、铺设一根d200的燃气管,北段与绿榕南路燃气管道相接,南段与凤新南路燃气管道相接。 (4)绿化工程 本项目两侧人行道沿路方向设置绿化带。行道树树种采用盆架子,胸径选用14-16cm,苗高约4m,株距约7m,共50株。6、施工组织 6.1 施工期安排本项目预计2015 年9月开工,施工期为12 个月,计划到2016 年9月竣工。 6.2 建设条件 材料:本项目材料来源充足,运输方便,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沥青、木材、钢材、水泥等材料来源于市场。 给水:工程用水的水源来自于市政给水管网。 供电:工程用电来源于市政电网。运输:项目周围既有道路有绿榕南路、凤新南路,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无需新建施工道路。

11、6.3临时工程本项目的临时工程包括临时堆土场和施工营地,不设置施工临时道路、员工宿舍和食堂、弃渣场、取土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单位拟在项目周边选择地势平坦的空地设置临时堆土场 1 处,主要用于堆放场地路基开挖时剥离的表土和少量建筑垃圾。拟在项目沿线的空地设置1 处施工营地,主要用于施工机械放置和原材料堆放,为临时占地。项目附近有池湖村、蔡陇村,居住、商铺、餐饮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施工人员可就近租住附近民宅,不设置临时的员工宿舍和食堂。本工程项目弃渣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余泥渣土管理,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工程所需的大部分筑路材料

12、可在本市及周边镇、市购买,其数量、质量均能满足本项目需求,本项目不设取土场。 7、项目征地拆迁情况拟建道路两侧主要为农田和工业厂房,在与凤新南路平交口处有混凝土厂房拆迁,项目拆迁涉及为单层砖房及砼房,无高层建筑,建设单位已同拆迁人员达成共识,采用一次性经济补偿方式安置待拆迁住户。拆迁面积为2768.41平方米。8、土方量统计 根据本项目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土石方量详见下表。表2 项目土石方量统计表项目挖方量清表土方填方量合计土方量(m3)1371.066751.161641.79480.436 建筑垃圾应及时运出至指定的受纳地点,表土可用作绿化用土或回填。 9、交通预测结果 根据项目设计说明,本

13、项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且本项目预计在2016年9月建成使用,因此取2016年作为项目近期预测年限,取2026年作为项目远期预测年限。预测结果如下:表3 本项目特征年高峰交通流量预测表(单位:Pcu/高峰小时) 年份2016年2026年双向交通量(PCU)310510 项目为市政配套道路工程,项目车型比为7:2:1,昼间(16 小时)小时车流量取高峰小时车流量的70%,且本项目昼日比按90%计,本次计算根据具体路段的车道设置情况,选取各类车辆车流量的折算系数:小型车的折算系数取1,中型车取1.5,大型车取2.0。计算得小时交通量见表4。表4 项目高峰小时交通量 辆/小时特征年时段车型昼

14、间夜间高峰2016年小型车12714181中型车43562大型车182262026年小型车20923298中型车60785大型车303436、项目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项目区域的交通运输条件,其效益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也可产生可观的间接效益。本工程建成后,不但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环境,对市容、市貌的美化也是有益的。该项目的实施,可缩短机动车的运行距离及时间,降低机动车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区域土地经济价值和利用效率。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属于新建性质,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周边主要原有污染源为绿榕南路、凤

15、新南路(蔡陇大道)的交通噪声,以及过往车辆产生的扬尘、尾气污染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 地形、地貌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本省揭阳市的揭东县接壤,北连本省梅州市的大埔县、丰顺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和汕头市属的澄海区。潮州市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全市总面积3613.9km2,其中陆地面积3080.9 km2,海域533 km2,海岸线长136km。枫溪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顶部,在东经116.

16、53度,北纬23.39度之间,枫溪区位于潮州市区西部,是潮州的城市新区。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 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韩江自西北向南斜贯潮州城区和潮安区,黄冈河自北向南贯穿饶平县境。二、 气候、气象潮州市地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夏长冬短。潮州市年平均日照1998.9小时,日照率达45%。潮州市年平均气温21.4,年际变化较稳定,高的年份为21.9,低的年份为20.8。潮州市年平均雨量1685.8毫米,最多年份2428.5毫米(1983年),最少年份1127.8毫米(1976年)。本市春、夏、秋盛行

17、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潮州市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气压1013.0帕。三、 水文潮州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天然水能理论蕴藏量不少,可供装机开发的水能14.48万千瓦,占蕴藏量的83.8% 。三利溪属短小单向河流,流经北濠、新乡、云梯、徐厝桥、枫溪、长美、风岗等平原小丘地区,最后流入西山溪汇合入枫江。三利溪河宽1240m,水深26m,多年平均流量6.7m/s(风岗桥),河道比较平直。河流流量的季差变化大,即受降水的影响明显。枫江是榕江二级支流,发自潮州凤凰山麓,经潮州枫溪流入揭东玉窖、登岗、云路、炮台于枫口(丰溪村)汇入榕江北河,全长71公里。 四、土壤、植被本项目一带平原

18、部分原为潴育型水稻土,现经城市建设与公园开发,多呈绿化土壤。台地与丘陵为砂岩赤红壤与花岗岩赤红壤。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7.81万亩,其中水田50.81万亩,旱园17万亩,人均耕地0.31亩;山林地面积200多万亩。潮州由于气候、纬度和地形的不同,植物分布也有差异。北部山区的黄壤、红壤和气候有利于茶叶生产,也适宜杉、桐、栎、柯等林木生长;丘陵及低山区土质属赤红壤,主要适合竹、橄榄、桃、李、梅、菠萝和薯类的生长;韩江冲积平原的泥土经过人们长期精细改造,十分利于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萝卜、柑、杨桃、香蕉等的栽培。五、自然资源潮州市矿物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银、铜、金、锡、锌、铅、钨、铍、铁、磷、水晶、

19、钾长石、绿柱石、高岭土、花岗石、矿泉水等41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中等水平。潮州市植物资源丰富,林地树种有140种,其中珍贵树种有红楝子、南海杉、银桦、大叶相思、母生、木麻黄、苏铁科类等。六、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5 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建设项目所属类别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功能区池湖排沟、三利溪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2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2类声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地下水功能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执行地下水水质量标准(GB/

20、T14848-93)类标准5城市污水集水范围是,属于潮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但项目所在位置污水管网尚未完善。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管辖与人口 潮州市现辖湘桥、枫溪和潮安三区,饶平一县。2014年,枫溪区管理范围为长德街道、路东街道、路西街道三个街道,共26个村和6个社区,区管委会驻安揭公路中段。 枫溪区位于潮州市湘桥区西部,是潮州的城市新区。辖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2014年,全区常住总人口148492人,常住人口总出生人数1358人。枫溪区民族,畲族占0.1%,基本上都是汉族。二、社会经济概况 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9.71亿

21、元,比2013年增8.2%;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7.4万元,比2013年增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亿元,比2013年增1.19%;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50.91亿元,比2013年增1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248元。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0.26:74.06:26.5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枫溪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瓷、工艺化日用瓷的生产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之一。枫溪历来以陶瓷为主导产业,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中国瓷都” 的龙头,享有“南国瓷都”的美誉。近年来,枫溪区围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民营经济为切入点,以市场开拓为

22、重点,实施“诚信为本、外向带动、规模经营、打造品牌、科技兴瓷、商贸旺区”战略,外向型的陶瓷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各项经济指标成倍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全市前茅。目前,全区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有186多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1亿元;外贸出口4.76亿美元;工商税收总收入3.24亿元。单纯陶瓷一项,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300元,人均创税3047元,人均出口创汇4539美元。三、基础设施 近年来,枫溪投入巨资大搞市政、道路、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实施增资扩大,优化升级,近年已投入技改资金30多亿元,兴建现代化工业厂房500多万平方米,火车站工业区、如意路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

23、枫溪着力打造陶瓷产品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集散中心,以建设“中国瓷都龙头、特色经济强区、旅游生态新城”为目标,使枫溪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竞争力的陶瓷生产基地。 全区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交通十分便利,距离潮汕机场仅20多千米,广梅汕铁路横贯而过,潮州火车设在区域内,潮汕路、安揭路、安丰路三条省道均从境内通过,形成交通畅通的运输网络。全区实现了区域主干道路硬底水泥化和“村村通”目标。四、文化教育 区委、区管委坚持在巩固提高“普九”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素质基础教育,创新办学方式和管理体制,促进学校上等级,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建设名校结出累累硕果。瓷都中学、枫溪小学晋升为省一级学校,枫一小学、枫二

24、小学晋升为市一级学校,完成了崇礼中学、池湖小学、槐山岗小学、东田小学、山边小学、李厝小学的扩建改造和西边小学的迁址工作,新建古板头中学。近三年来,全区师生参加的各种比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398项,其中学生226项,获省级奖项456项,其中学生328项,获市级930项,其中学生482项。枫溪的陶瓷艺术日臻完美,精品荟萃,异彩纷呈。世界第一大型瓷版画在枫溪诞生,精品力作在国内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 2004年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枫溪瓷塑之乡”, 2008年底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同年,“枫溪瓷烧制技艺”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申报第三批国家

25、“非物”名录。2014年3月,“陶瓷制品广东潮州枫溪区”入选为国家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2014年潮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市区各类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三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浓度限值,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臭氧两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48mg/m3,高于国家二级标准35mg/m3浓度限值,超标倍数为0.37。由监测结果可见,项目所在地的

26、环境空气质量一般。 2、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选址位置的主要纳污水体为三利溪。近期,项目污水排至东南面(与项目最近距离约为40米)的池湖排沟,最终汇入三利溪。远期,本项目外排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潮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三利溪。三利溪为枫江支流,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枫江水质目标为地表水类水体,故三利溪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2014年潮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枫江深坑断面的水质未达标,水质属于劣类,说明本项目附近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块所在区域属2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

27、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根据2014年潮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潮州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5.6分贝,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值,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为67.9分贝,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类标准值,说明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4、地下水质量现状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2009),本项目属于分散式开发利用区,项目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本评价区内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是松散岩类孔隙水,评价区内地表水发达,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系的补给,地层渗透能力

28、强,地下水易受到污染。经调查,项目周边村庄及周边工业排污管网不完善,防渗透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使一部分被污染的水渗入地下水,造成超标现象。项目通过做好合格的防渗工作,建成后基本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5、生态环境该项目地块处于人类活动频繁区,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 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该区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2)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是使评价区内的地面水环境质量不因本建设项目的建设而明显恶化。(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该区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

29、8)的2类标准。(4)生态保护目标保护该项目建设地块的城市生态环境,使其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主要环境敏感点:经过现场勘察,项目附近主要环境敏感点见下表:表6 环境敏感点一览表序号名称性质方位距离功能区划1池湖村居民区东北面50m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声环境2类区2蔡陇村居民区东南面80m3古板头村居民区南面440m4前进村居民区西面465m5蔡陇村民委员会机关东南面560m6春旭幼儿园幼儿园南面320m7潮州市枫溪瓷都实验中学学校东面660m8池湖排沟(三利溪支流)河涌东南面40m水环境IV类区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

30、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标准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夜间55 dB)。运营期执行标准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3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GB 14621-2011)。2、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道路建设的施工流程图如下所示,主要环境影响为施工废气、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和固体废物;道路运营期主要的环境影响为汽车尾气及交通噪声:N、G、S、WN、G、S、WN、G、S路基施工场地清理测量放线路基整修清表N、GN、G、S、WN、G、S、W道路运营现场清理检验路面施工注:N:噪声;G:废气;S:固体废物;W:废

32、水。图2 项目道路施工流程图主要污染工序:1、 施工期的污染源分析一、工程施工期1、废水本项目工程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冲洗以及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等,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SS。因暴雨引起的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等,会夹带大量泥砂,携带水泥、油类等各种污染物,随雨水冲刷排入附近水体或市政管网,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引起纳污水体污染。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设置施工人员临时住宿,因此其生活污水不纳入本项目的评价。2、废气 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地面平整、部分路段的开挖取土、土方填筑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及汽车尾气;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33、粉尘和扬尘;施工机械设备燃油排放的废气等。另外沥青铺设过程中产生沥青烟气,沥青烟气中含有THC、TSP 和苯并a芘等有毒物质,对操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这些大气污染源均会在不同程度上给施工场地周围近距离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3、噪声本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大致可分为二类:固定、连续的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流动式的交通运输噪声。交通噪声由自卸汽车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产生,运输车辆的引擎声对道路沿线的居民有一定的影响。表7 常用道路施工机械噪声实测值见下表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米)Leq(dBA)1轮式装载机5902平地机5903振动式压路机5864双轮双振

34、压路机5815三轮压路机5816轮胎压路机5767轮胎式液压挖掘机5848摊铺机5879冲击式钻井机58710风锤及凿岩机59011振捣机584 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拆除建筑产生的废料、土料场无用渣料弃渣、道路建设开挖土方和建筑施工中废弃物,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将阻碍交通,且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建筑垃圾主要为建设初期拆迁、地表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根据项目提供设计方案,项目拆除总面积2768.41m2,主要为混凝土、砖块,根据相关资料,拆迁垃圾的源强在200-300kg/m2之间,本环评按200kg/m2,则本项目拆除建筑垃圾约553.7t。本工程总挖方为1371.066m3,填方16

35、41.79m3,清表土方751.16m3,则产生弃方480.436 m3。5、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仍会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对原有地表进行清理,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二、运营期项目运行期间主要污染是雨水径流,区域内道路汽车产生的尾气及交通噪声。1、废气营运期废气污染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含有CO、THC、NOx等污染物的内燃机燃烧废气,约占总排放量的60%;二是曲轴箱排出的含CO、CO2气体,约占20%;三是从油箱、气化器燃烧系统蒸发出来的HC 等气体约占20%。机动车尾气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THC、N

36、Ox等。这些污染源属于线性流动污染源,对于城市道路而言,汽车尾气对道路2050m以内影响较大,50m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少。(1)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j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度,mg/(sm); Aii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m辆)。(2) 单车排放因子单车污染物排放系数:汽车单车排放因子是源强模式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准确估算的参数。单车污染物排放系数:汽车单车排放因子是源强模式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准确估算的参数。 根据国家环保部的时间部署,于2010年开始实施中国IV阶段标准的国IV标准。

37、 项目计划2016 年投入使用,故本评价选取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2005)中的IV 段及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421.281-2005)中相关排放限值。单车各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8。表8 本报告采用的单车各污染物排放系数(单位:g/km辆)车型COTHCNOx小型车10.080.1中型车2.270.110.16大型车0.740.390.16(3) 污染物源强计算根据本项目预测交通量及采用的排放系数,算得本工程高峰小时污染物的源强,见下表。表9 高峰小时排放源强(单位: kg/h)特征年C

38、OTHCNOx2016年0.0920.0080.0092026年0.1410.0130.014由此可见,项目营运后交通车辆尾气排放量较小,属分散、流动线源,排放源低,污染物扩散范围小。另外道路上行驶车辆会带动地面尘土进入大气,形成扬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2、废水营运期废水污染主要来自暴雨冲刷路面,形成地面径流污染水体,主要污染因子是SS、石油类。3、噪声营运阶段,道路行驶机动车辆噪声源一般为非稳态源。主要为: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冷却系统噪声,车轮与道路磨擦声,喇叭声,车体振动声,传动机械声、制动噪声以及道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使高速行驶中汽车产生整车噪声等声源组成,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噪声源。

39、根据车流量、车速,第i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Loi按下式计算: 小型车 LS12.6+34.73lgVs中型车 LM= 8.8+40.48lgVm 重型车 LL22.0+36.32lgVL式中:L、M、S表示大(L)、中(M)、小型车(S); V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m/h。根据项目设计车速30km/h,且由上述关系式分析计算,得出项目营运期间,各类型车在各特征年不同路段、时段辐射声级63.9 75.6dB(A)之间。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期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地面平整、

40、路面施工扬尘少量少量施工机械、运输车辆NOx、CO、THC、扬尘等少量少量沥青路面铺设THC、TSP 和苯并a芘等少量少量运营期汽车尾气CO0.0920.141kg/h0.0920.141kg/hNOx0.0080.013kg/h0.0080.013kg/hTHC0.0090.014kg/h0.0090.014kg/h扬尘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地表径流SS、石油类一定量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扬尘洒水运营期地表径流SS、石油类一定量一定量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过程建筑垃圾553.7t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严禁随意丢弃堆放渣土480.436 m3运营期项目营运过程中基本没有

41、固体废物产生。噪声施工期施工设备、运输车辆源强约为7690dB(A)。运营期汽车交通噪声主要是汽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约为63.9 75.6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 施工期间占地、污水排放、机械设备和汽车废气、人为践踏、水土流失等因素可能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然而由于沿线的生态质量不高,且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会建设道路绿化带,施工占用的临时用地也会恢复原有用途,随着本工程投入运营和绿化的恢复后,沿线的景观现状将逐步改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

42、尘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和道路建设等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的,其中道路建设及建筑材料装卸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 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Q = 2.1 ( V50 V0 )3 e1.023w其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量,%。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

43、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10。表10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粒径(微米)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微米)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微米)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上表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的气候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施工期间,若不采取措施,扬尘势必对该区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雨水偏少的时期,扬尘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应特别注意防尘的问题,制定必要的抑尘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车辆行驶的动力起尘根据有关文献,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