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494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鲁山县中医院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环评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环境风险分析9.1风险评价的目的环境风险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9.2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要求,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见表9-1。表9-1 评价工作级别划分 物质分类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2、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本次评价根据工程对环境存在的潜在风险影响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将本次评价工作级别确定为二级,即本次评价对可能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防范、应急和减缓措施。9.3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相关要求,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应不低于3km范围,本次风险评价确定评价范围为厂址周围3km区域。9.4风险识别本项目不设传染科,病人类型单一,致病微生物交叉传染风险较小,本项目主要危险源有:(1)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事故状态下的排放,可能对区域水域造成

3、污染。(2)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本评价主要对医院营运期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及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的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9.5项目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分析9.5.1项目医疗废水排放情况该项目建成营运后废水主要分为医院病区废水和其他废水,其中医院病区废水主要是门诊、急诊、病房、化验/检验室、手术室等科室等处排出的生活废水和医疗废水;其它废水主要有医院办公区的生活污水、洗衣房废水、食堂污水等,废水总排放量为180.25m3/d,65791.25m3/a,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并消毒后,符合

4、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排放标准后,排入尧山大道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鲁山县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厌氧池、生化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接触池两座、接触池均设置两座,每组负荷50%,可确保一座设施在维护或检修时,废水仍可得到处理,不出现事故排放。在鲁山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不能如期投入营运的情况下,医院处理达标的废水经尧山大道污水管网排入南城壕。由于本项目污水经院区二级生化污水站处理后,出水可以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排放标准,对地表水体影响不大。9.5.2项目医疗废水处

5、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医疗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为操作不当或处理设施失灵,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医院污水可能沾染病人的血、尿、便,或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含有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和多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它们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较长,危害性较大。化验/检验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排放的废水将会导致环境污染

6、事故。过多的余氯、大肠杆菌排放水体,影响附近的水环境质量。9.5.3事故应急措施为避免事故的发生,提出事故防范的措施和对策:(1)项目设计污水处理站配套两套污水处理设施,各承担50%的处理负荷。可确保在一套设备出现故障时,另一套设备仍然能够运行,(2)废水处理系统均采用双回路供电,水泵设计应考虑备用,机械设备采用性能可靠的优质产品。(3)加强与重点污染源的联系,及时获知其可能的超标排放和事故排放的信息,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废水处理系统运行参数,确保废水达标排放。(4)严格控制对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严禁将化学药品直接随下水道排入本系统,设置针对性的专项监测项目,以保障废水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7、。(5)如因停电或其它机械运转事故而使废水处理时效,则应从加强操作管理和设备保养方面来防范。(6)加强对废水处理系统日常管理,加强生产中的监测,避免或减少污泥膨胀发生。(7)监理应急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事故的处理和日常预防措施的执行监督。9.5.4二氧化氯生产装置本项目采用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原理: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采用隔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其产生的消毒剂属混合的二氧化氯,双氧水,氯气和臭氧等复合强氧化剂。在二氧化氯制备过程中仅适用饱和食盐水,不具有危险性,电解法不使用盐酸,减少了储存风险。(1)二氧化氯理化性质二氧化氯不燃,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为黄绿色的气体,在更低温度下则呈现液态,液态

8、或气态的二氧化氯都不稳定,易挥发,易爆炸,但二氧化氯的水溶液相对稳定。其分子量为67.54,沸点11,熔点-59,在水中不水解,不与有机物结合生产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因此也被称为不致癌的消毒剂。二氧化氯分子具有明显的氯氧双键特征,该双键中的氧极不稳定,容易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新生态原子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2)健康危害性二氧化氯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皮肤接触或摄入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3)风险控制措施项目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制作二氧化氯,在制作过程中,氯气产生量很少,而且制作的气体不在厂区存放,直

9、接投加到水中,一般不会发生泄漏。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上配套安装有二氧化氯泄漏浓度报警器,该报警器采用高精度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轻微泄露没有什么危害,室内通风散气,关掉设备阻止即可。在设备的运转过程中可将头结点的压力调小一点,不容易发生泄漏。9.6医疗固废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风险分析9.6.1医疗固废未经处理产生的危害影响医疗废物中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由于医疗废物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且基本没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在国外,医疗废物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 据

10、检测,医疗废物中存在着大量的病菌、病毒等,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在未经浓缩的样品中为7.42%,医疗废物的阳性率则高达8.9%。有关资料证实,医疗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占社会交叉感染率的20%。医疗废物残留及衍生的大量病菌是十分有害有毒的物质,如果不经分类收集等有效处理的话,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9.6.2医疗固废的防范措施医疗废物的极大危害性,该项目在收集、贮存、运送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保证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使其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而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具体采取如下的措施进行防范。9.6.2.1应对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收集科学的分类是消

11、除污染、无害化处置的保证,要采用专用容器,明确各类废弃物标识,分类包装,分类堆放,并本着及时、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进行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是不能混合收集;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对于盛装医疗废物的塑料包装袋应当符合下列规格:(1)黄色700550mm塑料袋:感染性废物;(2)红色700550mm塑料袋:传染性废物;(3)绿色400300mm塑料袋:损伤性废物;(4)红色400300mm塑料袋:传染性损伤

12、性废物。而盛装医疗废物的外包装纸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印有红色“传染性废物”600400500mm纸箱;(2)印有绿色“损伤性废物”400200300mm纸箱;(3)印有红色“传染性损伤性废物”600400500mm纸箱。 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由检验科、病理科等产生单位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由药剂科交由专门机构处置;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由设备科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对感染性废物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经济的隔离和处理方法。

13、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医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感染性废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还必须由专业人员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开后,感染性废物必须加以隔离。根据有关规定,所有收集感染性废物的容器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有液体的感染性废料时,应确保容器无泄漏。 所有锐利物都必须单独存放,并统一按医学废物处理。收集锐利物日包装容器必须使用硬质、防漏、防刺破材料。针或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 另外,有害化学废物不能与一般废物、无害化学废物或感染性废物相混合。稀释通常不

14、能使有害化学废物的毒性减低。有害化学废物在产生后应分别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必需混合时,应注意不兼容性。为保证有害废料在产生、堆集和保存期间不发生意外、泄漏、破损等,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通风措施、相对封闭及隔离系统、安全措施、防火措施和安全通道。在化学废料的产生、处理、堆集和保存期间,对其包装及标签要求如下:根据废物种类使用废物容器、使用“有害废物”的标签或标记、在任何时候都确保废物容器的密闭性。采用有皱的包装材料包装易碎的玻璃和塑料制品,在包装中同时加入吸附性材料。9.6.2.2医疗废物的贮存和运送本项目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垃圾暂存间设置于院

15、区病房楼西南角,医疗废物周转桶由平顶山市保德利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由于在医疗废物储存过程中,会有恶臭产生,应按照医疗废物委托处置合同书要求,由平顶山市保德利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专用车辆收集,隔天收拉一次,严禁院区长时间存放。恶臭强度和垃圾中有机物腐烂程度有很大关系,其中主要污染物为硫化氢、三甲胺、甲硫醇以及氨等。臭味有害于人体健康,恶臭对人的大脑皮层是一种恶性刺激,长期呆在恶臭环境里,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恶臭环境还会使某些疾病恶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以下要求:(1)暂时贮存场所须满足医疗废物贮存间规定要求,设置面积20m2。(

16、2)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该项目贮存场所应设在项目西南角处,符合上述要求。(3)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4)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5)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6)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对于感染性废料和锐利废物,其贮存地应有“生物危险”标志和进入管理限制,且应位于产生废物地点附近。同时感染性废物和锐利废物的贮存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包装内容物不暴

17、露于空气和受潮。(2)保存温度及时间应使保存物无腐败发生,必要时,可用低温保存,以防微生物生长和产生异味。(3)贮存地及包装应确保内容物不成为鼠类或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4)贮存地不得对公众开放。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于医疗固体废物,禁止将其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在内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转交及运送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5号)中相关规定: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 每车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

18、填写一份联单。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并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第三联、第四联、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险废物接受单位。 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

19、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本项目已与平顶山市保德利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签处理意向。在运营期间,院方应当将医疗废物妥善收集、封存后,放入医疗固废存放间,由医疗废物处置公司的车辆进行运输,运输过程采用全封闭方式。9.7环境风险管理9.7.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避免风险事故,尤其是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建设单位应树立并强化环境风险意识,增加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并使这些

20、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为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减缓该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建设单位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并从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对以下几方面予以重视。(1)树立环境风险意识该项目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对周围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发生环境安全事故后,对周围环境有难以弥补的损害,所以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应树立环境风险意识,强化环境风险责任,体现出环境保护的内容。(2)实行全面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项目在医疗废物运输、储存、处理等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各种事故,事故发生后均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应该针对该项目开展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系统安全管理,把环境安全工

21、作的重点放在消除系统的潜在危险上,并从整体和全局上促进该项目各个环节的环境安全运作,并建立监察、管理、检测、信息系统和科学决策体系,实行环境安全目标管理。(3)规范并强化在运输、储存、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预防措施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单位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从制度上对环境风险予以防范,尽管该项目的许多事故虽不一定导致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却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事故后果。对于这类事故的预防仍然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运输、储存、处理等各个环节予以全面考虑,并力图做到规范且可操作性强。如:医疗废物在收集、预处理、运输过程中因意外出现泄漏,应立即报告医院保卫部门,封闭现场,

22、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需要对现场进行严格消毒,对含有毒性强的医疗废物泄漏,还应该立即疏散周围人群,设置警示标志及距离,并在处理过程中穿防护服。(4)加强巡回检查,减少医疗废物泄漏对环境的污染医疗废物在装卸、运输的“跑、冒、滴、漏”现象是风险来源之一,其后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导致人员受伤或是设备受损,但外泄的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加强巡回检查,是发现“跑、冒、滴、漏”等事故的重要是手段。每日的巡回检查应做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做到及时防范。(5)建立事故的监测报警系统建议建设单位在废水、废气处理系统的进、出口,建立事故的监测报警系统。对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进口,应予以特别的重视,监

23、测系统应确保完善可靠。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需对污水处理站提供双路电源和应急电源,保证污水处理站用电不会停止,重要的设备需设有备用品,并备有应急的消毒剂,避免在污水处理设备出现事故的时候所排放的污水无处理便排放,可以采用人工添加消毒剂的方式加以弥补。(6)加强资料的日常记录与管理加强对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废气处理系统的各项操作参数等资料的日常记录及管理废水、废气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减缓危害的措施。(7)加强危险废物处理管理加强和完善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交接等环节的管理,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应设专人责任负责制,负责人在接管前应全面学习有关危险废物处理的有关法规和操作方法。做好危

24、险废物有关资料的记录。(8)应对措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减少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建设单位除一方面要落实已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上述所列各项风险减缓措施,另一方面,建设单位还应对发生各类风险事故后采取必要的事故应急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对以下几方面予以着重考虑: 制定全面、周密的风险救援计划,以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保证发生事故后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设立专门的安全环保机构,平时负责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安全、环保措施的执行与落实,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事故期间,则负责落实风险救援计划各项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展开。 制订污水处理站、医疗废物

25、收集、预处理、运输、处理、病理室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医院应急管理、报警体系;制订传染病流行期间和爆发期间的环境紧急预案(包括空气、污水、医疗废物的应急消毒预案,紧急安全预案,临近社区防范措施等)。 危险废物运输车辆上配备必要的防中毒、消防、通讯及其它的应急设施,确保发生事故后能具有一定的自救手段和通讯联络能力。 发生事故后,应进行事故后果评价,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上级环保主管部门。 定期举行应急培训活动,对该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培训,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实习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环保培训,重点部门的人员定期轮训;在对所有参与医疗废物管理处理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后,

26、还对其进行了责任分配制度,确保医院所产生的医疗固废在任意一个环节都能责任到人,确保不出现意外。9.7.2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河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河南省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本预案。9.7.2.1制定目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指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以下两点: (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它们;(2)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以及对

27、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9.7.2.2指导思想突发环境事件控制和处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规范和强化环境管理机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目标,以预防突发环境事件为重点,逐步完善运营单位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9.7.2.3基本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2)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小污染范围;(3)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证据、重视技术手段

28、,防止主观臆断;(4)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5)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关系;(6)建立以环境监察机构为主,部门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9.7.2.4环境事故因素识别根据该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事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点:(1)在日常医疗过程中,由于医院方与众多病患及家属的高频接触,存在产生致病微生物蔓延的环境风险潜在可能性。(2)项目医疗废水具有传染性、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其在处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处理设施失灵造成事故排放的潜在的环境风险。(3)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发生渗漏

29、、泄漏的环境风险。9.7.2.5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1、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主要为医院成立的环境安全管理机构,由医院环保第一责任人(院长)、环保直接负责人(主抓副院长)、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其他的专职环境管理人员组成。2、主要职责(1)宣传学习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指示精神;(2)掌握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情报信息和事态变化情况,及时将事故上报有关部门;(3)负责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信息联络、传达、报送、新闻发布等工作;(4)配合上级指挥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调查、取证工作;(5)协调有关部门,指导污染区域的警戒工作;(6

30、)根据现场调查、取证结果并参考专家意见,确定事件处置的技术措施;(7)负责对外组织协调、分析事件原因、向应急领导组报告现场处置情况;(8)完成当地政府有关应急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9)配合专家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评估,为上级应急领导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10)配合专家组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警报设立与解除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3、主要任务(1)划定隔离区域,制定处置措施,控制事件现场;(2)进行现场调查,认定突发环境事件等级,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和当地各级政府报告;(3)查明事件原因,判明污染区域,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

31、大;(4)负责污染警报的设立和解除;(5)负责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取证,立案查处,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6)负责完成有关部门提出的环境恢复、生态修复建议措施;(7)参与指挥急救、疏散、恢复正常秩序、安定群众情绪等方面的工作。9.7.2.6处置程序(1)迅速报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环保部门应急报告。同时,配合有关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检查所需仪器装备,了解事发地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地表及地下水文条件、重要保护目标及其分布等情况。(2)快速出警:接到指令后,配合应急现场指挥组率各应急小组携带环境应急专用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3)现场控制:应急处置

32、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制定处置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应急监测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布点监测,在第一时间确定污染物种类,出具监测数据。(4)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小组应迅速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影响程度等;并负责与当地公安、消防等单位协调,共同进行现场勘验工作。(5)现场报告:各应急小组将现场调查情况、应急监测数据和现场处置情况,及时报告应急现场指挥组。应急现场指挥组按6小时速报、24小时确报的要求,负责向应急领导组报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态情况。应急领导组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增调有关专家、人员、设备、物资前往现场增援。

33、(6)污染处置:各应急小组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并参考专家意见,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提出污染处置方案。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小组需测量流速,估算污染物转移、扩散速率。迅速联合当地环境监察人员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7)污染警戒区域划定和消息发布:应急处置小组根据污染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提出污染警戒区域(划定禁止取水区域或居住区域)的建议。应急现场指挥组向应急领导组报告后发布警报决定。应急现场指挥组要组织各应急小组召开事故处理分析会,将分析结果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国家保密局、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秘密范围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

34、污染与破坏事故新闻发布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由省环保局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新闻发布,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泄露事件信息。(8)污染跟踪: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突发事件消失。(9)污染警报解除:污染警报解除由应急现场指挥组根据监测数据报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发布。(10)调查取证: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故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尽可能

35、采用原始的第一手材料,科学分析确定事故责任人,依法对涉案人员作调查询问笔录,立案查处。(11)结案归档: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归纳、整理,形成总结报告,按照一事一卷要求存档备案,并上报有关部门。9.7.2.7应急处置工作保障(1)应急能力建设要求:服从上级应急现场指挥组统一指挥,切实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内部制度,加强培训和演练。(2)通信保障:配合有关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全省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市环保局应急领导组指挥中心和鲁山县环保机构应急领导小组之间的通信畅通。(3)培训与演练:加强环保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日

36、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具备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的专门人才。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以积累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经验,增强实战能力。9.8小结本项目存在以下事故风险:(1)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采取各种主要处理设施、设备均有一套备用的方法,并加强日常管理,避免废水事故排放。(2)本项目医疗废物产生量相对综合性医院量较少,医疗废物风险较小。通过加强收集、贮存、运送医疗废物的过程风险管理,保证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总之,本项目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在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后,事故发生概率较小,对人群健康及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