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503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环评报告.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冶金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有限公司zhe jiang metallur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 research Co.,LTD国环评证:乙字第2011号二一五年四月环评文件确认书建设单位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名称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通讯地址象山县茅洋乡上缸厂村投资额1000万元法人章卫水联系电话13567871528象山县环境保护局:我公司委托浙江冶金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的关于“

2、年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我公司审核,同意该环评文件所述内容。1、废气项目废气排放主要为熔化烟尘、工艺粉尘、制芯废气和车间无组织废气。中频炉上方设置移动顶吸罩,烟尘集气后经耐高温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至厂房屋顶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10213号)中的限值(烟(粉)尘排放浓度50mg/m3)。混砂、落砂、砂再生、抛丸、打磨等工序产生的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尘达标后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热芯盒射芯机在取芯处设侧面排风罩,制芯废气经收集

3、后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企业强化生产管理减少无组织粉尘排放,车间配有排风扇进行强制通风,以保证车间内的空气流通,降低废气浓度,车间无组织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2、废水项目无工艺废水排放,外排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项目职工基本上就地招聘,即对应的生活污染源在建设当地本身就存在。环评要求企业食堂废水通过隔油装置处理,厕所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生活污水最终经好氧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排放。3、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来自中频

4、熔化炉、混砂机、抛丸机、振动落砂机、再生机、射芯机等生产设备和空压机、废气处理风机等辅助设备,产生的噪声级约为7595dB(A)。为减少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评建议建设单位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强生产车间门、窗的密闭性,以增加对生产设备产生噪声的隔声作用;合理车间设备布局;风机等设备选购时,应选购低噪声先进设备,风机加装隔声罩或消声器,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等措施;平时生产时加强对各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并注意对各设备的主要磨损部位添加润滑油,确保正常运行;除中频电炉熔化浇铸外,其他工序应严格执行白天一班制,杜绝夜间生产。经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和通过距离衰减噪声,项目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5、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4、固废项目固废主要为炉渣、集尘灰和生活垃圾。炉渣和集尘灰收集后统一由茅洋乡政府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定期由当地环卫站统一清运处理。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盖章)法人(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1 -三、环境质量状况- 18 -四、评价适用标准- 20 -五、工程分析- 25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34 -七、环境影响分析- 35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4 -九、结论与建议- 46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项目周边环境

6、照片;3.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4.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件:1.房屋经营场所证明;2.宁波市铸造企业污染整治提升环保验收标准对照表;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措施一览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铸铁件项目建设单位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章卫水联系人章卫水通讯地址象山县茅洋乡上缸厂村联系电话13567871528传真/邮政编码315713建设地点象山县茅洋乡上缸厂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技改 现状行业类别及代码C3130 黑色金属铸造C33 金属制品业占地面积(

7、平方米)5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位于象山县茅洋乡上缸厂村,于2012年12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铸铁件制造和加工的个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企业厂区占地面积5000m2,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根据象山县“十二五”期间重污染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象政办发201324号)文件的要求,象山县将严格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思路,梳理全县现有的铸造企业,而象山宁峰

8、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被列入整治名单之中,需要原地整治提升。象山县环保局于2015年1月对企业的整治提升方案进行了备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当地环保意见,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象山宁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08),本项目属于“I金属制品”大类中“3、金属制品加工制造”中的“全部”,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们在现场踏勘、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计算,根据有关规范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保主管部门及企业提供环境管理决

9、策依据,现由建设单位报请审批。1.2建设地点、周边概况及总平面布置情况1.2.1建设地点及周边概况本项目位于象山县茅洋乡上缸厂村,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周边情况如下:厂区东面为农田,南面为山地,西面为一机加工企业,北面隔路(汘东线)为农田。距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南面250m茅洋村,东面320m上缸厂村,西面345m外塔亭村。项目周边环境情况见图1-1,具体周边情况照片详见附图2,周边敏感点分布见表1-1。m茅洋村外塔亭村345m320m上缸厂村项目厂区图1-1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示意图( 噪声监测布设点)表1-1 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序号名称方位距项目厂界距离(m)备注1茅洋村

10、S250约210户2上缸厂村E320约68户3外塔亭村W345约50户1.2.2总平布置本项目企业厂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厂区出入口位于北侧,与汘东线相通,沿汘东线往南330米与S215省道相通。厂区内主要有2幢生产厂房和1幢办公楼。东面旧厂房在整治提升过程中进行了翻新,主要进行造型、浇铸、落砂、砂再生、热处理、抛丸、打磨等工序;西面新建1幢厂房用于熔化、抛丸、制芯等工序;办公楼位于厂区的西北部,一楼设员工食堂。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1.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本项目企业整治后仍从事铸铁件的制造和加工,产品主要为水泵泵体、轴承座、液压机零配件等。企业现有项目熔化工序使用1台3T的冲天炉,整

11、治后改用2台0.85T的钢壳中频感应电炉,产能可达到5000吨/年,产品方案见表1-2。表1-2 项目产品方案产品整治前产能整治后产能产品说明备注铸铁件1500吨/年5000吨/年水泵泵体、轴承座、液压机零配件等造型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工艺,制芯采用热芯盒法1.4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本项目企业整治后产能增加,则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均发生了变化,具体见表1-3。表1-3 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序号原料名称整治前消耗量整治后消耗量包装规格储存方式备注1生铁1065吨/年3550吨/年/仓库堆存/2废钢450吨/年1500吨/年/仓库堆存有放射性检测合格证3锰铁9吨/年30吨/年/仓库堆存/

12、4硅铁6吨/年20吨/年/仓库堆存/5呋喃树脂15吨/年50吨/年500kg/桶桶装造型用粘结剂6固化剂6吨/年20吨/年100kg/桶桶装附加物7涂料6吨/年20吨/年10kg/桶桶装主要为耐火粉料,可提高铸件表面质量,防止粘砂8石英砂45吨/年150吨/年50kg/袋袋装/9扒渣剂4.5吨/年15吨/年25kg/袋袋装中频炉除渣用10钢丸1吨/年3吨/年50kg/袋袋装抛丸用11覆膜砂0吨/年50吨/年50kg/袋袋装制芯用砂12酚醛树脂0吨/年0.5吨/年25kg/桶桶装制芯用粘结剂13焦炭200吨/年0吨/年/仓库堆存现有冲天炉用14石灰石50吨/年0吨/年/仓库堆存15粘土砂5吨/年

13、0吨/年/车间堆放粘土砂造型用16水450吨/年450吨/年/员工生活用水17电20万度/年100万度/年/630KVA变压器1.5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企业拟淘汰现有1台3T的冲天炉,整治后改用2台0.85T的钢壳中频感应电炉,另外落砂工序新增1台振动落砂机取代人工落砂,抛丸工序新增1台吊钩式抛丸清理机,新增热处理工序需新增1台回火炉,新增制芯工序需新增1台热芯盒射芯机,车间生产新增2台5T的行车。整治完成后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4。表1-4 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0.85吨钢壳中频感应电炉2台淘汰现有1台3吨的冲天炉25t/h树脂砂造型生产线1条现有35t/h树脂砂再生线1

14、条现有4吊钩式抛丸清理机2台现有1台,新增1台,自带除尘5履带式抛丸清理机1台现有,自带除尘65吨行车4台现有2台,新增2台73吨行车1台现有8空压机1台现有9振动落砂机1台新增,4m2m10热芯盒射芯机1台新增11回火炉1台新增1.6公用工程(1)给水项目用水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年耗水量450吨/年,由项目所在区域市政自来水管网供应。(2)排水项目无工艺废水的产生,外排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项目职工生活依托企业厂区已建的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环评要求企业食堂废水通过隔油装置处理,厕所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生活污水最终经好氧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15、后排放。(3)供电项目用电依托厂区内变压器,功率为630KVA,本项目生产年耗电量约100万度/年。1.7其他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劳动定员30人,企业熔化浇铸工序实行夜间一班制(10h),其他工序实行白天一班制(8h),年工作300天;项目不设宿舍,员工就餐依托企业厂区现有食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实施地位于象山县茅洋乡上缸厂村,根据象山县茅洋乡人民政府出具的房屋经营场所证明(见附件1),厂区用地性质属于工业用地,基本符合规划要求。本项目企业注册成立以来未进行过环评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验收工作。1. 现有项目产品及规模企业现有项目年产1500吨铸铁件,产品

16、主要为水泵泵体、轴承座、液压机零配件等。2.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现有项目生产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具体见表1-3。3. 主要生产设备企业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见表1-5。表1-5 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情况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13吨冲天炉1台25t/h树脂砂造型生产线1条35t/h树脂砂再生线1条4吊钩式抛丸清理机1台5履带式抛丸清理机1台65吨行车2台73吨行车1台8空压机1台4. 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2。造型浇铸熔化落砂割浇冒口抛丸人工打磨检验成品入库粉尘、噪声粉尘、噪声旧砂再生处理混砂新砂型砂制作(呋喃树脂+固化剂)/(粘土)边角料(回炉)粉尘粉尘、噪

17、声甲醛烟尘生铁、废钢扒渣剂粉尘、噪声图1-2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流程简述:企业现有项目生产以生铁、废钢等为原辅料,主要工序包括造型、熔化、浇铸、落砂、废砂再生、抛丸等。现有项目生产采用呋喃树脂砂型/粘土砂型铸造工艺,现有熔化工序采用1台3T的冲天炉。造型现有项目70%的铸件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造型工艺,有30%由于产品需要采用湿型粘土砂造型工艺,湿型粘土砂无需固化剂,且无需经过废砂再生处理,加水润湿后即可回用。呋喃树脂自硬砂造型工艺以石英砂为造型材料,将外购新砂和旧砂(废砂再生得到)按一定的比例输送到混砂机内进行混匀,然后按比例加入一定的树脂(砂树脂=1001)再进行混合,再加入固化剂

18、快速混匀后进行造型。造型主要将模具的形体转移到砂箱中,型砂混好后加模具进行造型,完成后将模具拆除,然后在型腔表面涂上一层涂料,等待浇铸。在砂料输送、搅拌混合过程均有粉尘产生,造型时呋喃树脂中的游离甲醛会散发在车间。熔化浇铸将一定配比的生铁和废钢投入到熔化炉中加热到1500。熔化过程中会因为金属及其化合物挥发、蒸发而产生一定量的烟尘。企业现有冲天炉使用焦炭作为燃料,燃烧过程会产生烟尘、SO2、NOx等废气污染。熔化过程添加少量的微量元素(硅、锰等)和扒渣剂进行调质和除杂,扒渣过程会产生炉渣。炉前配备化学成分分析、金属液温度测量等设备,并根据检测结果添加锰、硅元素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调质完

19、成后,等待浇铸(1320)。熔化炉内的铁水通过钢包转运至浇铸区,直接倒入砂模内,自然冷却凝固,形成铸件。本项目型砂制作大部分采用呋喃树脂砂,在浇铸过程中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和树脂受热分解产生甲醛会散发在车间。落砂经自然冷却后的铸件从铸型中取出来的过程称为落砂。企业现有项目采用人工操作行车,工件撞击落砂,落砂完成后得到毛坯件和废砂。毛坯件进入抛丸、打磨等工序,废砂则进入废砂再生处理线进行再生。目前项目落砂过程中会产生无组织粉尘和噪声。废砂再生振动脱落的砂由皮带机输送至废砂再生系统,砂块经破碎后进入六角筛进行筛分,再通过再生机强力摩擦再生,使树脂膜从砂表面剥离,细小的砂(含有大量的树脂粉)通过布袋除尘

20、器收集后作为固废出售,未被除尘器带走的砂即为再生好的砂,由提升机送入料仓,再通过管道输送至混砂机,与新砂、树脂混合后重新使用。砂处理过程产生大量粉尘,砂处理线配备布袋除尘器,树脂砂再生回收利用效率在95%以上。抛丸抛丸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在本项目中主要用于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同时增加金属内部的错位密度,提高金属强度。抛丸过程会产生粉尘和噪声。人工打磨铸件初步铸造好后,用砂轮机将浇铸口和铸件表面进行打磨平整,打磨过程会产生粉尘和噪声。5. 现有污染源调查本项目企业注册成立以来未进行过环评,本环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统计及计算,企业现有项目污染产

21、生及排放情况见表1-6。表1-6 现有项目生产主要污染源强汇总表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排放量(t/a)目前治理措施大气污染物熔化废气烟尘9.84.9冲天炉虽配有水膜除尘,但运转不正常,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树脂砂造型工序使砂较多地散落在地面上,砂头仅用麻袋包裹,放砂时溢尘严重;抛丸机虽密闭且配有布袋除尘器,但无排气筒,属于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且抛丸机的布袋除尘器底下直接出灰,扬尘较大;废砂再生线的皮带输送底端由人工上料,皮带输送机、提升斗和破碎筛分机入口处均无密闭装置,废砂再生线的布袋除尘器底下直接出灰,排气筒不足15m,属于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无机械落砂设备,采用人

22、工操作行车,工件撞击落砂,扬尘较大;人工打磨的工序无集尘设备。SO22.42.4NOX22造型浇铸废气甲醛0.0080.008混砂粉尘粉尘63落砂粉尘粉尘126砂再生粉尘粉尘606抛丸粉尘粉尘7.40.252打磨粉尘粉尘9.64.8粘土砂造型粉尘粉尘10.5食堂油烟废气油烟0.00540.0022油烟废气采用油烟净化器收集处理后于食堂屋顶排放。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废水量CODCrNH3-N3830.1150.0133830.1150.013现有项目厂区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再由排水沟排放,未设置标排口,且企业缺少对废水的生化处理设施,无法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23、。固体废物熔化扒渣炉渣45.90收集后统一由茅洋乡政府填埋处理。废气处理集尘灰7.150办公生活生活垃圾4.50定期由当地环卫站统一清运处理。6. 现有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1、企业现有项目主要环保问题为:企业现有项目熔化工序使用1台3T的冲天炉,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浙淘汰办2012第20号)、关于环保优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的意见(浙环发2012第31号)、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公告2013第26号)、宁波

24、市铸造行业环境保护准入条件(甬环发2009第41号)、宁波市铸造企业污染整治提升环保验收标准等文件的要求;企业现有项目车间生产线密闭性不够,除尘设备不到位,存在逸尘点,具体为:冲天炉虽配有水膜除尘,但运转不正常,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树脂砂造型工序使砂较多地散落在地面上,砂头仅用麻袋包裹,放砂时溢尘严重;抛丸机虽密闭且配有布袋除尘器,但无排气筒,属于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且抛丸机的布袋除尘器底下直接出灰,扬尘较大;废砂再生线的皮带输送底端由人工上料,皮带输送机、提升斗和破碎筛分机入口处均无密闭装置,废砂再生线的布袋除尘器底下直接出灰,排气筒不足15m,属于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无机械落砂设备,采用

25、人工操作行车,工件撞击落砂,扬尘较大;人工打磨的工序无集尘设备。以上均不符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公告2013第26号)、宁波市铸造行业环境保护准入条件(甬环发2009第41号)、宁波市铸造企业污染整治提升环保验收标准等文件的要求;企业现有项目部分产品采用粘土砂湿型造型工艺,实际生产过程基本采用手工操作,废气治理难度较大,不符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公告2013第26号)、宁波市铸造行业环境保护准入条件(甬环发2009第41号)、宁波市铸造企业污染整治提升环保验收标准等文件的要求;企业现有项目厂区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再由排水沟排放,未设置标排口,且企业缺少对废水的生化处理设施,无法满足

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不符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公告2013第26号)、宁波市铸造企业污染整治提升环保验收标准等文件的要求;企业注册成立以来未进行过环评和环保竣工验收。2、本环评要求企业在整治提升过程中采取以下整改措施:淘汰冲天炉,改用节能环保的钢壳中频感应电炉;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布局调整,各工序尽量分区作业,落砂和砂处理与其他工序采用轻质材料或实体墙隔离,清砂、打磨等工序设置固定作业场所和工位,砂模等生产厂房改造为封闭式;在中频炉上方设置移动顶吸罩,烟尘集气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处理达标后15m高排气筒排放;热芯盒射芯机在取芯处设侧面排风罩,废气经收集后15

27、m高排气筒排放;采购封闭型落砂机,取代人工落砂,落砂后废砂采用密闭方式输送到砂再生系统,建议采用地坑输送,减少车间的无组织粉尘排放,落砂及落砂输送产生的粉尘经集气后经布袋除尘处理达标后15m高排气筒排放;废砂再生系统的设备(如破碎筛分机、再生机)、皮带输送密闭改造后,与转运和落料处粉尘一起集气后经布袋除尘处理达标后15m高排气筒排放;对车间其他生产设备、输送设备和料仓进行密闭改造,对产尘点进行集气并配备有效的除尘设备,废气排放高度不低于15m;加强除尘器卸灰扬尘管理,除尘器灰斗配备卸灰阀,卸灰时包装袋直接套入卸灰管中,卸满后扎紧袋子,防止粉尘逃逸;淘汰粘土砂湿型造型工艺,造型工序全部采用呋喃树

28、脂自硬砂造型工艺,保证砂处理线的自动、密闭操作;企业食堂废水通过隔油装置处理,厕所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生活污水最终经好氧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排放;企业抓紧更新设备,尽快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待完成整治和环评手续后,向象山县环境保护局提出申请,进行本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地理位置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处于北纬285118293942、东经12134031221730。东临大目洋;南濒猫头洋

29、,与三门县、林海市相接;西于宁海县相邻;北依象山港,与奉化、鄞州、北仑、普陀相望。象山交通十分便利,充分依托象山港临近宁波港和舟山港的有利条件,积极融入宁波港的发展范畴。特别是象山港大桥建成后,象山至温州时间缩短为2小时,象山至宁波市区的距离为35公里,距北仑港为45公里,象山将进入宁波市半小时经济圈,上海两小时半公路交通圈。在铁路方面,通过萧甬线同沪杭、浙赣线相接与全国铁路联网。远期预留西周铁路货站,作为甬温铁路象山支线。在航空方面,象山主要依托宁波国际机场。象山已经形成了立体化交通格局,沿海南线、滨海大道等道路的相继建成,使象山成为宁波的重要交通枢纽。茅洋乡地处象山县中南部,三面环山,一面

30、通海,东临荷花蕊山,南依五狮山,北靠大雷山,西南濒临蟹蚶港。乡政府所在地溪口,距县城10公里。省道盛宁线和茅石线贯穿全乡,交通便捷。本项目实施地址位于象山县茅洋乡上缸厂村,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2.1.2地形、地质及地貌象山县属滨海丘陵地带,由天台山余脉延伸而来,形成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低山、山地、丘陵、平原滩涂、海湾、岛礁为主要地貌要素。区域构造属华南台块浙闽隆起东南沿海褶皱带,新华夏系一级第二隆起带东北端。以新华夏系构造和纬向构造为主体构造,均以断裂为主要形迹。海拔一般为300500m,最高东搬山主峰810.8m。溪流大多独自入海,平原由冲积、洪积或者海积形成,散布于沿海一带,平略沃壤

31、,宜于耕作。其中较大的南庄、定海两平原历有“上八万”、“下八万”之称。县域三面环海,海岸线长800km,其中大陆海岸线长300km,海岛岸线长500km。沿海岛礁分布较多,有岛屿236个,列岛5个,礁石373个。象山港呈东北-西南走向,为串珠式半封闭溺谷型港湾,主干中心线60km,口宽约20km,向内变窄,约38km,水域面积391.8km,岸线长280.5km。项目所在地南面为山地,山地高度高于排气筒高度,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本项目所在地属复杂地形。2.1.3气象条件象山县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灾害性天气较多。

32、根据象山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气象特征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6.2极端最高气温 38.7极端最低气温 -8.8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 26.8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 5.1(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 1374.7 mm年最大降水量 2177.6 mm最小降水量 770.6 mm一日最大降水量 235.9 mm年均降水日数140天,最大连续降水日数12天。全年有二个降水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份的梅雨季节和89月份的台风季节。6月份降雨量平均达202 mm,约占全年降雨量的1316%,平均日数为1617天,约占年雨日811%。(3)风况象山地区四季风向比较集中,全年主导风向

33、为N风,出现频率为21.6%,其次为SW风及NE风,频率分别为18.2、17.1。春季盛行方向为SW风,频率为22.3,其次为NE风及N风,频率分别为21.0、17.9;夏季盛行风向为SW风,频率为32.3,其次为NE风,频率为13.8%;秋季盛行风向最为集中,偏北风出现频率高达50以上,风盛行向为N风,频率为31.7,其次为NE风,频率为19.8;冬季盛行风向仍为N风,频率为31.9,其次为NE风,频率为13.7。地区风速较大,全年平均风速为4.8m/s,以北风风速为最大,平均为5.4m/s,其次为SW风,平均5.2m/s,WNW风风速最小,平均为2.6m/s。全年各月风速变化明显,7月及9

34、月风速最大,平均为5.4m/s,5月风速最小,平均为3.8m/s。风向频率、风速玫瑰图见图2-1、图2-2。(4)雾况 多年平均雾日为56天,年最多雾日69天,最少39天。最长持续时间为50小时(1979.3),最多连续雾日为10天(1988.6)。16月份为雾季,7月份开始逐渐减少,8月份基本无雾,秋季 也较少,冬季又逐渐增加,全年最多雾日月份为5月。 图2-1 风向玫瑰图 图2-2 风速玫瑰图(5)相对湿度象山港区域空气湿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年均相对是的为79%与83%,年内峰值出现在4月和6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6%,正值春雨和梅雨期。冬季干燥,1、2月份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7%

35、。(6)灾害性天气该地区主要灾害性有台风、暴雨、干旱和低温等,其中台风为最大灾害性天气。511月为台风影响季节,其中710月还可直接登陆袭击象山,台风期间常伴有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严重灾害,若遇到月初和月中大潮,灾情则更加严重。台风影响路径大致有:从福建沿海登陆,向西深入内陆北上,由偏西方向入县。雨大风不大,危害较小;在福建登陆后转向东北,经象山入海。雨大风大,极易成灾;从浙南沿海登陆,或紧傍象山沿海北上,风大雨大,危害严重;在台州至宁波一带沿海登陆,风力往往大至12级以上,普降暴雨,危害极大;从广东沿海登陆,折向东北,在温州至宁波一带出海,过境时雨大风不大。2.1.4水文特征象山境内低山丘陵错

36、落,溪涧密布,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平原河网密度不大,流域破碎,范围狭小。水系不甚发育。象山县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8.59亿立方米,地下水0.71亿立方米。象山县境内水库、河道、山塘等蓄水工程可供水量17009万立方米,堰坝等引水工程可供水量229.87万立方米,合17238.87万立方米。项目附近主要地表水体为北侧70m小河,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06),项目附近地表水执行类水质标准。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2.1象山县社会环境概况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全县总面积652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37、1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00多公里,岛礁608个。全县共有10个镇,5个乡,3个街道,25个居委会,486个村委会。2012年末,全县按户籍登记的总户数188281户,户籍人口540322人,其中男性人口275230人。按户籍分非农业人口113391人,农业人口426931人。全年出生人口5741人,死亡人口34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5。全县有暂住人口20.88万人。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63.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同比增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97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增长8.3

38、%,二产中的工业增加值122.36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39.38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调整为15.9:45.8:38.3,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712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839美元),比上年增加4799元。2.2.2茅洋乡社会环境概况茅洋乡地处象山县中南部,省道盛宁线和茅石线贯穿全乡,交通便捷。乡域面积47平方公里,辖44个自然村,设21个行政村,拥有耕地面积9460亩,其中水田7678亩,旱地1782亩,山林46520万亩,滩涂800亩,森林覆盖率65.5%,总人口1.3万人,域内溪口水库供应县城生活用水,蓄水量1100

39、万立方米。2012年,全乡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1.23亿元,增长4.3%;财政总收入8104万元,增长39%;农民人均收入11821元,增长10.56%。茅洋乡在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象山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第一名。2.3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情况2.3.1分区方案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象山县行政辖区为规划范围,规划总面积1190km2,包括象山县城区、10个建制镇、5个乡。规划基准年2005年,规划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将象山划分为21个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其中禁止准入区6个,面积为150.76km2,占规划总面积的12.

40、67%;限制准入区5个,总面积为872.95km2,占规划总面积的73.36%;重点准入区7个,总面积为129.01km2,占规划总面积的10.84%;优化准入区3个,总面积为37.21km2,占规划总面积的3.13%。具体小区分布情况见表2-1。表2-1 象山县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分布情况表功能区类别规划面积(km2)小区数量占规划总面积比重禁止准入区150.76612.67%限制准入区872.95573.36%重点准入区129.01710.84%优化准入区37.2133.13%合 计1189.9321100%2.3.2企业所在区块生态环境功能区介绍根据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位于规

41、划限制准入区内的象山滨海水域保护、基本农田保护、湿地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编号V1-20225B01),具体位置见附图4。基本概况该区包括西周镇、墙头镇、黄避岙乡、大徐镇、贤庠镇、涂茨镇、泗洲头镇、茅洋乡、爵溪街道、丹东街道、丹西街道、东陈乡、新桥镇、定塘镇、晓塘乡、石浦镇(除其中的禁止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的大部分陆域,面积约为711.57km2。该区境内多条溪流,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林地面积较大;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水果、蔬菜等为主。工业产业以印染、化工、铸造为主。主要问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风景旅游资源

42、丰富,但整体性开发程度不够,旅游服务设施不足;部分地区水、林互养互补功能失衡,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源涵养功能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水环境压力大;小水电建设、矿山开发缺乏总体规划与布局,植被破坏严重。主要生态环境功能与保护目标该功能小区主要生态环境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基本农田保护、湿地生态保护、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 保护目标:近期、远期大气、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到2020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水平,化肥施用强度小于200千克/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5%。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产业准入要求: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发展新的三类企业(

43、主要包括造纸、电镀、印染、化工等)。对于污染严重的电镀、造纸、建材、石矿、化工等企业,逐步改造、关停或搬迁。 环保准入要求: 适当发展废水排放量小的行业,允许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新建项目需增加排污总量的,须在同区或替代消减1.2倍以上的同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或经市环保局批准从其它区域调用总量。化工、医药、制革、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削减比例不得低于1:1.5。污染控制措施对于污染严重的电镀、造纸、建材、石矿、化工等企业,逐步改造、关停或搬迁,适当发展废水排放量小的行业。实行总量控制,到2015年分别控制在130.00t和15.01t内;到2020年分别控制在108.03t和12.46t内

44、。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强化农业基地示范作用,建立生态效益农业,发展绿色农产品,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比例,全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生态型特色农业。通过区内旅游资源整合,配套旅游服务建设,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水源涵养功能,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搞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护现存的山体植被和优美的森林自然景观;以适度开发和保护环境为原则,禁止有损于生态系统的开发活动。在鼓励科学围垦滩涂的同时,严格保护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天然水产种苗繁育区,依法审批,合理开发。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本项目主要从事铸铁件的制造和加工,非该生态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