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可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可研.doc(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依据及范围21.3主要研究结论4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基础资料及项目建设必要性62.1县城概况62.2环境卫生现状10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第三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163.1常用垃圾处理工艺比较163.2国外垃圾处理技术概况173.3国外垃圾处理技术193.4国内垃圾处理技术233.5垃圾处理方案选择303.6填埋场的结构型式及选择31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324.1建设地点324.2项目建设条件33第五章 总图与道路工程365.1 总平面布置365.2场区道路、出入口及围墙375.3道路组织与运输375.4绿化38第六章 填
2、埋库区工程396.1处理对象396.2库容方案406.2坝体工程416.3场地构建436.4分区实施与分区隔堤446.5土方清理456.6填埋高度456.7库容及使用年限466.8防渗工程486.9地下水导系统506.10场区雨水排除系统506.11渗滤液收集系统516.12渗滤液调节池546.13 填埋作业556.14 填埋气体导排系统566.15 封场覆盖与生态修复576.16 填埋机械及设备58第七章 渗滤液处理工程617.1 渗沥液水质、水量617.2 渗沥液处理方法63第八章 辅助工程688.1建筑设计688.2结构设计698.3给排水设计718.4电气工程738.5自控仪表75第九
3、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99.1劳动安全卫生799.2消防80第十章 节能8210.1节能原则8210.2编制依据8210.3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8410.4节能措施85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8711.1概述8711.2编制依据8711.3污染源8711.4环保措施8811.5环境监测9011.6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9211.7防治灾害9311.8水土保持93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9512.1企业组织9512.2生产组织系统9512.3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96第十三章 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9813.1项目建设工期9813.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9813.3建设进度保障措施99第十四章
4、项目招标方案10014.1编制依据10014.2招标内容100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315.1编制依据10315.2其它工程费用取费标准10315.3建设投资估算10415.4项目资金来源107第十六章 财务分析10816.1财务评价依据10816.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0816.3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10916.4财务不确定性分析11116.5财务评价综合结论112第十七章 社会评价11317.1社会评价的意义及内容11317.2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11317.3社会评价结论114第十八章 风险分析11518.1风险分析概述11518.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11518.3风险程度分
5、析11618.4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116第十九章 结论及建议11819.1结论11819.2建议118附 件:1、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工程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企业法人执照; 5、组织机构代码证; 6、税务登记证; 7、机构信用代码证。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2、建设单位宁都县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3、项目法人曾晓青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地点宁都县竹笮乡小坑村6、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宁都县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的二期工程,配套建设填埋场二期的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办公用房以及完善场区道路等辅助设施。具体规模为:(1
6、)库区工程:新建垃圾坝一座,日处理180吨垃圾。(2)完善渗滤液收集及处理系统:新建渗滤液处理站一座,日处理渗滤液150吨;铺设地下水导排管8公里,渗漏液收集管道5公里,沼气管道6公里。(3)防渗系统:铺设人工复合衬里防渗系统。(4)垃圾处理设备:购置垃圾分拣系统一套,日处理能力180吨,有机肥生产系统一套,日产20吨。(5)配套设施:新建防洪排水工程10公里,硬化场区道路5公里; (6)辅助设施及设备购置:新建生活及生产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621。7、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5.122016.12。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2000.8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9503.
7、06万元,占总投资的79.19%;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1608.8万元,占总投资的13.41%;基本预备费为888.95万元,占总投资的7.41%。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及建设单位自筹。1.2编制依据及范围1、编制的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的实施必要性、垃圾处理工艺论证、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论证及与之相关的辅助设施配置、定员编制、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安全与卫生、节能、消防设计、工程投资估算、技术经济分析等。 2、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
8、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合理确定工程的服务范围和处理规模。(4)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即要有效地保护好环境,又能做到节省工程投资。(5)充分考虑工程分期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3、编制目的(1)从宁都县及周边乡镇的实际状况着手,研究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通过对现有各种资料的分析,确定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的填埋工艺,渗沥液处理工艺,填埋气体处理工艺的经济技术比较,以获得技术可靠、运行合理、
9、经济实用的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3)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并进行工程经济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4、采用的主要规划和标准(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50869-2013(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12(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4(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0)混凝土结
10、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5)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2012(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1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18)浆砌石坝设计规范 SL25-2006(19)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J/T3037-2008(20)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21)土工合成材
11、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23)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64-2010)(24)宁都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25)业主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1.3主要研究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宁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宁都县近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县城供水现状,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宁都县综合实力,为宁都县的建设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吸引投资,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对振兴宁都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党中央对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全面实施
12、,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经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设依据充分;建设方案经济合理;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后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可行;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显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技术指标1填埋场1.1处理工艺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1.2填埋作业方式每日覆土的单元分成作业法1.3填埋库容万m110.37110.37万m1.4启用年进场垃圾量吨801.5平均进场垃圾量吨1801.6服务年限年1
13、51.7填埋标高米215-2502渗滤液处理站2.1渗滤液处理量m3002.2渗滤液处理工艺预处理+MBR+NF+RO3总图4.6万4日用水m47.35年耗电万度46.72二经济指标1项目总投资万元12000.81100%工程费用万元9503.0679.19%工程其他费用万元1608.813.41%预备费万元888.957.41%2财务评价正常年营业收入万元1306.7正常年总成本费用万元874.3税金及附加万元0正常年利润总额万元432.4正常年所得税万元0正常年净利润万元432.4财务内部收益率%5.57财务净现值万元1424.44IR=4%投资回收期年12.3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64即年
14、处理垃圾115吨第二章 基础资料及项目建设必要性2.1县城概况2.1.1地理位置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县城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处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 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7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
15、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宁都县。根据宁都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远期(2030年)40平方公里,宁都县城人口规模远期(2020年)23.5万人。县城用地发展方向:宁都县城四面环山,梅江河纵贯县城南北,龙边溪横贯县城东西,形成山环水贯与城市融为一体的自然特征。规划城区建设用地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县城自然条件,以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山水特
16、色景观为原则,依托现状紧凑发展,强化中心,增强吸引力,分片平衡有机结合,完成路网结构,提高县城辐能力,形成一江两岸,一城三区的城市格局。2.1.2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宁都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2、地质情况宁都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根据
17、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3、气象情况宁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4、水系水文宁都县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宁都县北部初霜早,终霜短,霜期料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2.1.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1、人口宁都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
18、村,2014年年末总人口81.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6人。2、城区常住人口预测宁都县城区人口为20.2万人,根据宁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远期2020年城区人口预计23.5万人。3、资源(1)水土资源宁都县域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折合607.9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2.34万亩,占总面积的79.4%,耕地面积66.92万亩,占总面积的11.01%,有园地土壤1.69万亩,占面积的0.28%。耕为冲积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以红色土壤为主,间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宁都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200km2以上支流6
19、条、100 km2以上支流13条、50 km2以上支流34条。梅江河发源于宁都北部的肖田乡境内,是赣江(贡江)源头之一。梅江地处贡江最北端,梅江流域面积7121 km2,其中宁都境内流域面积达3727.36 km2。境内多年平均产水量约为38亿m,约占贡江总径流量的17%,人均水量5000m,比全省人均水量3700立方米高出1300 m。宁都县是千里赣江源头的重要区域,为涵养赣江水源,保护赣江水质作出重大贡献。(2)生物资源宁都县气候优越,土质肥沃,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山地面积广,林木品种多,分布宽,蓄积量大。全县乔灌木树种约有一百余科,一千二百余种。大部分代山、丘附分布着马尾松和杉木群落。森林
20、资源虽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边缘地带,其蓄积量占全县蓄积量的70%。此外,有开发优势强的果茶品种资源;珍贵的药材资源;珍稀银杏、水杉资源;鲜美的花卉资源和很有开发前景的猕猴桃、山渣、山梨等野生植物资源。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品种繁多的薯类、豆类、瓜果、蔬菜类等21个科,61个品种。宁都县森林面积大,植物资源丰富,是各种动 物良好的栖息地,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豹虎、猕猴、穿山甲等。其他野生动物有600余种。(3)矿产资源地下矿产资源主要品种有:稀土、瓷土、钴砂、钨砂、水晶石、石英石、石灰石、云母、铜矿、铀矿及少量的金砂等22种。据分析,稀土总储量可逾百万吨,磷矿石十万吨,石英石二千万吨,其他
21、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4)旅游资源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翠微峰旅游风景区,凌云山原始森林和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易堂九子”遗址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常年平均旅游人数达30万以上,境内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之一。4、经济2014年宁都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2.5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3.67:40.21:36.12调整为23.06:40.46:36.48;财政总收入9.2亿元,增长1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亿元,增长14.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
22、.1亿元,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5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40元,增长10.5%。2.2环境卫生现状1、环卫管理部门现状宁都县城环境卫生由宁都县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现有在职职工56人,退休职工28人,临时用工226人,共计310人。基本职能如下:(1)主要负责对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城区生活垃圾等有关条例规章的宣传和实施;(2)负责城区300万平方米主要次干道、广场、公园、小街小巷、居民居住区的清扫、保洁、垃圾的清运,城区内主要街道的洒水工作;(3)负责城区生活垃圾的清运、中转和填埋工作;(4)负责城区内28座免费开放公厕清扫、保洁的日常管理工作;(5
23、)负责对城区内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破坏环卫设施的人和事的日常管理;目前宁都县环卫管理处的经济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收取垃圾处理费及上级部门补助。2、环卫设施现状宁都县城现有垃圾中转站8座,洒水车1辆,垃圾清运车9辆,板车150多辆,县城主次干道设置500只果皮箱,垃圾填埋场1座,日填埋能力180吨。3、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现状由于近年来宁都县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城区面积由2013年的16平方公里发展至19.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至20.9万人,日产垃圾量约为162吨,高峰期已超过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最大处理量180吨/日。同时在国家大力扶持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4、及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后,宁都县建设洛口、黄陂等片区垃圾转运体系,附近乡镇石上、安福、会同、竹笮等乡镇生活垃圾已纳入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填埋场已基本满负荷运行,不能满足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宁都县城区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为垃圾车定时收集,随时向垃圾桶倾倒,环卫清扫收集等。乡镇根据“统筹规划,分片实施,逐个突破,全面解决”的原则,采用“户分检、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方式。目前宁都县垃圾的收集、运输、填埋处理由生活垃圾的收集由县卫生管理处按责任区域分工负责,运输填埋处理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统一负责。生活垃圾的清运量达90。收运体系现状主要有
25、以下方式:袋装垃圾登门或登院收集垃圾压缩运输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图2-1 现状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图一袋装垃圾或非袋装垃圾居民投入小型垃圾收集车或指定地点小型垃圾收集站运往垃圾填埋场小型集装箱运输车图2-2现状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图二商业网点及部分其他路边、各功能区垃圾专用收集桶等/分类收集桶专用环卫收集车辆运往垃圾填埋场图2-3现状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图三4、生活垃圾产生量目前,宁都县城区生活垃圾日产垃圾约162吨,高峰期约180吨。2016年纳入县城环卫清运填埋体系的乡镇日常垃圾约为68吨。5、生活垃圾成分根据宁都县生活垃圾分析资料,目前人均垃圾产生量约为0.7千克人日,随着城市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中
26、食品垃圾(果皮等)、废品及一些大件垃圾等将有所增加。宁都县人均垃圾产生量近期总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稳,考虑各种因素,预计人均垃圾产量约为0.8千克人日。参照南昌、赣州等省内城市的生活垃圾成分,宁都县生活垃圾成分见下表2-1:表2-1 生活垃圾物理成份分析表厨余纸类塑料纤维质金属玻璃、陶瓷橡胶无机物惰性物质合计生活区38.26.213.61.81.63.00.833.0.6100商业办公区36.45.610.21.61.23.21.0361.0100平均值37.35.911.91.71.43.10.934.50.81006、垃圾处理现状目前,宁都县生活垃圾经过收集,运送到竹笮乡小坑村的垃圾填埋场进行
27、消纳,但由于近年来宁都县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区人口发展至20.9万人,同时宁都县附近乡镇石上、安福、会同、竹笮等乡镇生活垃圾已纳入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填埋场已基本满负荷运行,不能满足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临近乡镇垃圾为建议填埋堆放,已无法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环保需要。7、生活垃圾处理规模预测(1)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根据宁都县城总体规划至2020年建成区总面积为2037公顷,规划总人口数为23.5万人。同时根据洛口、黄陂等片区垃圾转运体系规划方案,附近乡镇石上、安福、会同、竹笮等乡镇生活垃圾纳入县城填埋体系。(2)生活垃圾产量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长极构成的变化,主要取
28、决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煤气普及率、净菜上市量等因素。2014年宁都县城生活垃圾产量为162吨/日,临近乡镇的生活垃圾产量为68吨/日,参考江西省城建部门统计的近年来江西省城市垃圾实际增长情况,按照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清运保洁范围的扩大和服务人口的增长,本可研预测宁县城规划区的生活垃圾产量情况为:填埋场二期启用年(2017)垃圾处理规模为80吨,此后城区产量按照逐年递增率为5%计算,临近乡镇的生活垃圾产量按照逐年递增率为7%计算;由此预测出启用后历年的垃圾产量见表2-2,二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日处理规模为180吨/日。表2-2 2017后逐年垃圾产生量预测
29、表年份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垃圾量(吨)9344497042100811104762108903113243117792122561127561132802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宁都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宁都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垃圾产量将大幅度增加。如果采取系统的总体规划、有计划的科学实施、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提高宁都县垃圾处理整体水平,从而可持续保持环境质量,提高投资环境及对外形象,有利于对外招商引资,促进经济腾飞。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要求、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为宁都县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与清洁卫生城市打下基础,
30、成为宁都县经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基本保证。2、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创优宜居宜业环境战略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宁都县更加注重城乡建设,创优宜居宜业环境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一个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旅游更具魅力的新宁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山青水秀的生态乡村、天蓝地绿的生态城镇、宜居宜游宜发展的生态宁都,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立县已形成共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现有的城市卫生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简单的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尽快实施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是建设生态县的需要。3、项目的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处
31、理垃圾的需要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项目的建设,将把宁都县临近乡镇的生活垃圾纳入统一的城乡垃圾处理系统,每年可消纳处置片区内各乡镇生活垃圾,切实保护片区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该项目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可优化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做到设施高效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加快形成城乡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4、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梅江流域水环境的需要宁都县洛口、黄陂垃圾转运体现的涉及的乡镇地处梅江河上游,因此水质好坏必然会对梅江流域水环境带来影响。由于洛口、黄陂垃圾转运体现的涉及乡镇一直采用简易堆放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其垃圾渗沥液污染物浓度高,难
32、自然降解,对水环境影响大,因此,根据“统筹规划,分片实施,逐个突破,全面解决”的原则,采用“户分检、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方式,将宁都县附近乡镇纳入县城卫生清运体系,实行卫生填埋尤其是对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对保障梅江流域的水质具有重要的作用。5、项目的建设是解决生活垃圾逐年递增而产生环境问题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宁都县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垃圾的日产生量也与日剧增,新的垃圾即将面临无法消纳的局面,生活垃圾的消纳填埋处理已经成为宁都县城市建设即将面临的问题。6、环卫设施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是创造谐社会的需要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现代化程序的重要标志之一,环
33、卫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城市垃圾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日趋尖锐,已成为一个人民关心、旅游观光者留心、新闻媒体关注、对政府部门压力较大的一个社会问题。 宁都县目前垃圾处理现状不仅与城市性质、地理位置不相符,也不符合国家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不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需求。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宁都县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几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环卫设施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宁都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经研究同意,宁都县计划实施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用来处理周围及其邻近乡镇的生活
34、垃圾。以解决宁都县垃圾消纳出路的问题,借此改变宁都县的创业及居住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第三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3.1常用垃圾处理工艺比较常用垃圾处理有卫生填埋,焚烧及堆肥三种处理方式,这三种处理方式的比较见下表3-1:表3-1 垃圾处理工艺比较表比较项目卫生填埋焚烧堆肥技术可靠性可靠,属传统处理方法较可靠,国外成熟技术可靠,我国有实践经验工程规模取决于作业场地使用年限,一般库容量均较大单炉常用1.51055.0kg/d一般安装24台动态间歇式每条线1105-2105kg /d动态连续式100200 t/d,一般安装25台选址难易度较困难有一定难度有一定难度
35、占地面积150500m2/1000kg60100 m2/1000kg100150 m2/1000kg建设工期912个月3036个月1218个月适用条件对垃圾成分无严格要求,但含水率高不适用要求低热值大于3767kj/kg要求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大于40%操作安全性较好,沼气导排通畅较好,严格按规范操作较好管理水平一般很高较高产品市场填埋气体可用作发电热能或电能可为社会使用,需有政策支持落实堆肥市场有一定困难,需采取多种措施能源化意义沼气收集后用于发电焚烧余热可发电采用厌氧发酵工艺资源利用封场后恢复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资源垃圾分选回收部分物质,焚烧残渣综合利用堆肥用于农业种植园林绿化稳定化时间51
36、0年2小时左右3060天最终处置本身就是最终处置残渣需处置,占垃圾量1015%不可堆肥物占3040%地表水污染应有完善的水处理设备,但不易达标残渣填埋与垃圾填埋方法相仿,含水量较小可能性较小,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地下水污染需有防渗,但仍可能渗漏,人工衬底投资大可能性较小可能性较小大气污染有轻微污染,可控制应加强对酸性气体二恶英的控制治理,防治较难有轻微气味,应设除臭装置隔离带土壤污染限于填埋场区域无须控制重金属含量/PH值主要环保措施场底防渗,每天覆盖,填埋气导排,渗沥液处理烟气治理,噪声控制,残渣处置,恶臭控制恶臭防治,飞尘控制,污染处理,残渣处置投资(万元/t)(不计征地)1827,单
37、层合成衬地,压实机5070,余热发电上网,国产率50%2332,制有机复合肥,国产化率60100%处理成本(元/1000kg)不计折旧1835301502545处理成本(元/吨)计折旧3575802505095技术特点操作简便,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均较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减量效果好技术成熟,减量化资源效果好主要风险沼气聚集引起爆炸,场底渗漏或水污染垃圾燃烧不稳定,烟气治理不达标因生产成本过高或堆肥质量不佳而影响产品销售3.2国外垃圾处理技术概况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从收集、运输处理管理与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走向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并且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在收集方面大多数国家采用
38、了分类收集;在运输方面,都基本实现了密闭压缩运输;在处理方面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四种处理方式,下表3-2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表3-2 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例(%)国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填埋焚烧填埋焚烧堆肥瑞士13492080日本2867157411丹麦6432187012瑞典5238355510法国3332484210德国83960355比利时582562299奥地利5719602416英国80688111荷兰45514澳大利亚622414美国721711加拿大94682711西班牙81575718
39、意大利38209064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经历了一场变革,其核心就是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思想的形成实施,体现在一系列政策体系管理体系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分类收集的广泛推广垃圾排放收费的普遍实行。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发达国家的垃圾产生量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单位产值产量上,都在急剧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政策也发生了变化。经过不断探索发展,欧洲国家在城市垃圾污染防治方面开创了一条新的思想,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治理垃圾的战略目标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置技术,达到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最优先的方案是避免产生垃圾;如果必须产生,产出量要
40、求最小。其次是按照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进行回收利用。然后,处理的目标是能源回收减少最终处置量。3.3国外垃圾处理技术1. 堆肥整体上来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堆肥技术原理都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堆肥的原料。堆肥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手段之一,就是把生活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部分进行生物降解,并使之稳定化、无害化可安全使用于土地。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堆肥物主要是厨余垃圾以及落叶等植物类有机物垃圾,国外用于堆肥的垃圾主要是分类后的有机垃圾、庭院园林垃圾等可易腐物质,只有很少数国家用混合垃圾进行堆肥。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系统有许多种,按生物发酵的方式可分为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按照垃圾所处
41、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堆肥动态堆肥;按发酵设备形式可分为封闭式堆肥敞开式堆肥;按垃圾物料流动形式可分为间歇式堆肥连续式堆肥。堆肥是实现垃圾处置资源化最好的途径。现代堆肥技术是从30年代开始发展的,已经形成了各种完善的工艺系统成套设备。但是由于堆肥产品的市场等原因,垃圾堆肥处理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在发达国家曾一度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到进入90年代后,堆肥处理又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垃圾分类收集的普遍实施、垃圾的再生利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有利于堆肥处理的发展,比如:由于欧洲推行“填埋税”,使得垃圾填埋处置费用显著提高,以及限制进入填埋场的有机物含量的填埋标准将在欧盟实施等
42、,使得欧洲的大型垃圾堆肥场从1990年87座增加到1996年的684座。由于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有机垃圾更适合用厌氧消化的方式来处理。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针对有机垃圾进行了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研究探索,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经过预处理的有机垃圾,不仅可以生产大量可供利用的沼气,而且可以生产优质的有机肥料。在国外,这种处理方式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另外,垃圾分类收集的普遍推行已经为垃圾的再生利用也包括堆肥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 焚烧垃圾焚烧处理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烟气处理、余热利用等)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它与填埋处理相比,具有占地小、厂
43、址的选择余地大,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70%,减容一般能达到90%),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其余热有很可观的利用价值等优点,所以焚烧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在70年代后期80年代早期,由于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污染(主要是二恶英的危害)逐渐引起了公众的重视,新建的垃圾焚烧场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但是随着焚烧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进步,余热利用、焚烧发电尾气的烟气处理技术都趋于成熟化,在此基础上,用焚烧技术来处理垃圾在一些发达国家又取得了新的发展,其在垃圾处理方式中的比例不断得到提高。目前,垃圾焚烧处理美国占16%,日本占75%,德国法国占4050%,英国占910%,加拿大占56%。现在,国外主要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全量焚烧系统(Mass burn system)、垃圾衍生燃料(RDF)系统、组合式焚烧系统(Modular system)其它类型的燃烧系统(如流化床、热解等)。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焚烧成为目前各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国外工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