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778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内容提要:“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生态危机却得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的,暂为保管罢了。我们将把怎样城市和乡村交给他们?建筑师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设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作为自身的贡献?”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如何确立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就此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究其原因,从社会状况与文化艺术自身两方面认真考虑分析,才能够建立科学的中国建筑设计、环境艺术理论。这也正是本文遵循的逻辑关系和方法论。理论的关键点便是吸收中国自然生态建筑

2、环境的精髓,为当代设计所用,完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具本土文化特征的传统向当代的转型。关键词:建筑,自然,生态,环境,地域性视觉中国一、对中国建筑与环境现状的分析中国当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困境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社会现状是社会现状带来的一种环境方面的恶性循环。人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既不断积累文化,也不断积累问题、人类文化既光辉灿烂,也同时附有盲目、落后的消极面。人类积极的进行改造自然的伟大文化实践,同时造成生态的灾难,产生消极的后果。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高速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日渐提升。生活的改善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促使整

3、个社会环境必须以不断的变化与之相适应。但这种变化带来的副作用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的破坏,构成经济发展带动盲目的,不科学的环境、建筑营造,而营造破坏环境、耗损资源、必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隐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在经济的急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国人对生态观念的严重滞后。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水土流失;西部荒漠化导致华北的沙尘暴;人们终于感受到用牺牲生态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利益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处理好建筑、环境设计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事关重大。经济全球化引发的资讯爆炸与科技共享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急速蔓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后殖民化主义”现象。既中国

4、人的艺术、衣食住行甚至思维方式沦为西方文明的附庸。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强势文化正以惊人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牛仔裤、T恤衫、可口可乐正成为年轻人的必须品。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的年轻人显的如此陌生。中国的当代文化的“不自主性”与传统本土文化的迷失。具体到建筑与环境艺术方面,突出的状况是粗制滥造的“包豪斯式”建筑遍布,格调低俗的“伪欧陆风情” “新中国建筑”的泛滥。可以说,中国的当代建筑环境设计的当务之急是寻求适合和展现中国本土的民族性的作品。2、 建筑与环境艺术现状西方强势文化的设计模式左右了中国设计界。当代中国认为传统的风水学是迷信的,予以否定,导致中国在此领域理论呈现空白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设计理论

5、的引入成为了必然。但在比较中西文化和哲学后,不难发现西方的传统艺术观、社会观中充斥着大量人类实践与自然对抗的观念,实为背弃大自然的概念。此概念指导下的营建同时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西方在二战后,加大对生态建筑与环境的研究,但其属于高技术的生态方式,投入的成本极高。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是很不适合的。在文化艺术的角度,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于当代却少有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建筑环境概念和形式,对于西方的盲目崇拜,使得在中国随处可见“混血儿”的诞生。处于“国人食之无味,洋人见之可笑”的尴尬处境。传统设计思维遭到现代文明的隔离。真正意义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案例,却大多集中在偏

6、僻的乡村,往往保持着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地域文化特征。而随着媒体传播的经济发展及西方设计理念的侵入,中国本土建筑遗留着那种自己自足、封闭的空间结构(易于形成局部的有利小气候),与“天人合一”的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态势正在日渐丧失。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去发现、保护它,使之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这种建筑强调的环境观,正是当代设计所缺乏又迫切需要的,而它的理论来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术”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为一体的系统自然科学。由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要完成中国当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上的建构,不但要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方设计领域先进的科技与

7、材料及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发掘中国本土建筑环境所展现的当代价值,做到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的契合。二、中国本土建筑环境观1、风水术概述: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诚如上文提及到的,即为系统的“风水术”。探求“风水术”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一个居住地点的形成发展及兴衰,是由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所影响、所决定的。此外,风水术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也就是

8、说,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风水术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合建筑设计在当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2、中国建筑环境观的指导意义作为中国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风水术恰好暗合于当代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Acologies)概念。按照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麦克翰(Ian L.mchang)所说,生态建筑学是立足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Ecology)思想与方法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从生态角度讲,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

9、元素,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被称之为建筑。而风水术理论的基本取向,也特别关注于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在风水理论看来,人类生存基本行为之一的居住环境经营,概称为“宅”,其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宅是外物,方圆由人,有可为之理。” 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将由风水术生发的中国本建筑称之为中国生态建筑。其中的环境观对当代建筑环境具有指导意义。集中在两点: 由于风水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其交互感,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即整体

10、思维。其中关于“水”、“风”、“土”、“气”的论述同当代科学注重地球生物圈中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及动物植被等生态关系与资源的处理,运用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也正是西方传统设计概念指导下,偏重于人而忽略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设计需要接见和自我修正的理论。 风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建筑环境的选址规划中,还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古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这有利于在当代运用传统文化的景观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又不失本土文化韵味的环境。中国广大的地域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产生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乡土生态

11、建筑模式,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可以成为当代建筑环境的借用范式,实现其形式上的再造。3、本土建筑环境观对西方建筑学的影响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所谓人口爆炸(Population)、“环境污染”(Pollution)、“资源枯竭”(Poverty)的“三P危机”,同时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巨大进展,从“信息论”、 “控制论”、“系统论”,到“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等,整个学术思潮,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转折,重新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关系。当代建筑思潮也随着

12、发生了显著变革,规划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及实践由以往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包括生态及自然景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机制,历史文脉等等。在这种学术思潮影响下,不少西方学者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用来比较西方文化,进行反思,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当代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里高津指出:“西方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习惯于从分析的角度和个体的关系角度来研究现实,而当代演化发展的一个难题恰恰是如何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多样性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研究整体性与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中国 建筑环境设计起步较

13、晚,而西方设计所经历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必将是中国所要面对的。我们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尽早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以风水术中科学的环境观加以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并以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上给予设计观念更多可实现的手段和空间,使当代建筑环境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交互感应的文化面貌。三、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的建筑实物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1、形式的当代借用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

14、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牵涉到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2、与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吸收本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同时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目的是为整个

15、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3、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关联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而生存经验又来自生活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生活习惯等的传承叠加。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习性的亲切感,也就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识”,即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接受角度的共鸣。而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回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4、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

16、存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传统的消亡使当代的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本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同时,当代建筑文化的确定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永远难以与当代社会需求相容。对传统本土建筑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当代创造意义是不可逃避的,最终形成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本土建筑与作为当代标识的当代建筑的合理共存。当关注建筑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不少学者指出建筑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建筑作为人类进化的外显,可以将它看作一个有机的活性系统,在适应环境的

17、同时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进化。当前,建筑的进化在可持续发展方针指导下,已进入了一个自觉的生态建筑时期。新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建立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生态建筑观。建筑师的实际行动则是走向尊重自然的建筑,改变人的中心论,尽量少伤害地球;走向集约化设计,建筑行业必须粗放型走向集约型,提倡设计的高效性、经济性和科技含量;走向开放的建筑,建筑是有机的活性体系,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一定要具有灵活、可变的适应体系;走向跨学科的建筑设计,跳出传统专业知识的封闭,走向学科交叉网络。创作应从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再发掘中找到当代建筑的结合点。结束语:我们提倡中国当代建筑、尽快走向人道主义的生态建筑时代,建筑更加“人性化”,更加生态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