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产业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某产业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2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2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4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第一节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5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7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3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5第一节 建设地点15第二节 建设条件15第五章 总体规划及设计方案20第一节 总体规划20第二节 建设内容23第三节 营造林技术措施25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27第一节 环境影响概述27第二节 负面影响27第三节 正面影响30第四节 项目替代方案分析34第五节
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9第七章 消 防41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43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44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46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0第一节 投资估算50第二节 资金筹措52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评价53第一节 概述53第二节 国民经济评价53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6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某某产业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建设性质新建四、建设期建设期2年,具体实施进度:2010年3月2012年2月。五、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北海新区黄河岛。六、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占地面积10000亩,计划种植
3、白蜡、柳树、刺槐、香花槐、紫穗槐、竹柳等共计220万株。七、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该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2700万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1500万元,自筹1200万元。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东营黄河三角洲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乙级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乙11820070015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3、山东省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4、山东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法;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6、文化九州(黄河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9-2018);7、国家、省有关林业业建设项目的规范及法律法规;8、项目单位的委托书及提供的基础资料。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编制范围有:工程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方案及国民经济评价方案等。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项目概要某某某产业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由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北海新区黄河岛。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建设内容单位数量单位用工量(工日)总用工量单位投资(元)总投资(万元)总计4987602700苗木万株2203660农药公斤1800025
5、45整地公顷666.780533363200213.34挖穴公顷666.730020001012000800栽植公顷666.71601066725548.07426.69补植公顷135.416522341660089.37松土除草公顷次1761.4122113748084.55定干公顷666.764000.224016浇水公顷次666.790792634755.51317.05修枝公顷666.764000.224016管护公顷666.764000.224016防治公顷666.764000.224016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北海新区黄河岛。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
6、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本项目的实施对改善黄河岛的生态环境,构建沿海防护绿色屏障,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有利于无棣县黄河岛培育旅游产业支柱,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促进消费。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经测算,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0.21%,经济净现值1877.22万元,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山东神力集团成立于1996年,已建设成为以沙蚕、青蛤原种良种繁育、生态养殖为主,集水产养殖、生物饲料、绿色食品、水
7、产品加工、保健产品、渔业环保、资源开发、海洋药物、国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下辖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滨州亿佳来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青岛力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地全球通(青岛)商务有限公司、海滨水产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子公司。集团现拥有三大事业区,即海洋生物事业区、青岛电子商务事业区和“黄河岛”生态农业事业区。可为社会提供多种产品,主要包括“亿佳来福”、“天地来福”牌沙蚕;“黄河岛”牌青蛤;“力天”、“力天世纪”系列丰年虫卵、鱼浆蛋白等生物饲料及保健食品、海洋药品、生物制品、化妆品;“东方神力”系列金丝小枣、冬枣、枣茶等产品;“天蓝海蓝”系列无公害蔬菜、水果等农副
8、产品。集团在青岛创建了“天地全球通中国”、“世界致富网”、“世界饲料网”、“世界水产网”、“世界肝炎网”、“黄河岛”等网站,这一系列网站建设,是青岛市发改委首推的电子商务项目之一,正在国家发改委评估立项中。创出了“黄河岛”系列产品、工艺品网络营销新模式,为公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为黄河岛的市场运作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销售的信息化贸易平台。集团现有土地面积10万多亩,其中“黄河岛”占地面积3.6万多亩。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神力企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了“国家海洋863计划”项目,完成了山东省科技厅下
9、达的渤海湾沙蚕工厂化苗种繁育与规模化生态养殖和黄河三角洲青蛤苗种繁育与产业化生态养殖两项科技攻关项目,填补了我省水产苗种繁育及生态养殖两项空白,其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八篇;承担并完成了国标委下达的黄河岛沙蚕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被国标委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万亩蛤养殖基地被省海洋与渔业厅认定为“全省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被市农业局认定为“滨州市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齐鲁黄河岛”牌青蛤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注册商标“亿佳来福”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以沙蚕为原料研制开发的生物保健品获国家发明专利;“沙蚕、梭鱼立体健康养殖技术研
10、究”、“沙蚕系列生物制品提取技术研究”,被省、市科技部门列入2007年科技攻关计划。公司按照“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沙蚕、青蛤等水产品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渔民收入,振兴了渔业经济,促进了海洋生态平衡。2005年以来公司先后被授予“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沙蚕养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山东省农产品无公害产地”、“滨州市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滨州市民营科技企业”、“滨州市第一批、第二批信用AA企业”、“滨州市星火示范企业”,连续三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滨州市科技进步奖”等称号。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山东省滨州市濒临渤海,地处黄河
11、三角洲腹地,海岸、滩涂、盐碱荒地和浅海等沿海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经常受到海潮灾害威胁,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滨州市沿海地区为平原泥沙质海岸,岸坡平缓,易受季风影响,发生风暴潮灾害。区内有大量的滩涂、湿地和荒碱地,丰富的卤水、石油等矿产资源,10余家大中型企业,以及交通、通讯、电力、水利、油井等基础设施。自建国以来,共发生大海潮14次,平均3.4年发生一次,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严重破坏了沿岸的生态环境。1992年海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1997年特大风暴海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5亿元;2003年风暴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亿元。面对灾害频发,
12、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滨州市把建设防潮堤作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经过反复调研和科学论证,提出了建设以防潮堤工程为龙头的黄河三角洲沿海生态科技产业开发带,利用3至5年时间建设“一堤五带”,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即建设总长度为290公里的高标准防潮大堤、开发3.6万亩贝砂岛生态旅游带、150万亩海水养殖和盐及盐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带、130万亩人工芦苇湿地、200万亩梨枣高效经济带、110万亩盐碱低产田高效开发带。同时,滨州市还按照“防潮为主,先堤后路,堤路结合,长久见效”的原则,先后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防潮堤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设计,
13、突出工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其同时具有防潮减灾、交通旅游、国防安全、生态建设、滩涂增殖、产业开发等多方面的作用。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沿海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浪、护岸、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着其它工程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抵御沿海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切实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长治久安的需要。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与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海堤相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筑起沿海地区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某某某产业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是根据建设生态无棣的要求和无棣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沿海人
14、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它对于改善无棣县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要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主要任务之一为: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遵循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已实施或规划实施的生态治理工程,加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1)提高水源涵养能力;(2)恢复水土保持功能;(3)保护重要海洋生态功能(4)提高调洪蓄洪能力;(5)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本项目区立地多为山东省盐碱化程度
15、最严重的地区,是生态极敏感板块分布最多的地区,通过实施“山东生态造林项目”,拟增加项目区森林面积65972.6hm2,对于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恢复区域内水土保持、保护沿海地区内陆环境、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区人民生存条件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项目的建设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主要任务的政策要求。本项目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一条“农林业”第三款“防护林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符合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中指出到2010年土地利用目标包括:扩大绿
16、化面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化,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性循环;基本治理土地污染和水土流失,土地质量明显提高,到规划期末,山丘、平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受污染土地,都基本治理好,形成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本项目建设目标即:通过开发应用生态造林模型和相关配套技术,在生态脆弱区规模化发展防护林,增加森林资源,提高项目区林地蓄水保土能力及防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目标符合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到2010年的土地利用目标要求。三、符合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山东的决定国土绿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特别是近
17、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措施,先后制定了生态省建设和绿色山东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山东的决定(鲁发200420号文件)精神中指出,逐年增加全省森林覆盖率,对坡度25以上的耕地和生态脆弱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3年9月批准实施的山东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中也指出提高山区森林覆盖率、退化土地修复率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建设中占有首要地位。项目区的生态建设也和全国、全省一样,生态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森林资源、尤其是生态防护林不足,分布不均
18、,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低,生态效益差。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无棣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森林覆盖率,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功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促进生态体系建设日趋完备,使林业资源得到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推动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四、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地处黄河三角洲与黄淮海平原开发区腹地,濒临渤海,全县土地总面积299.7万亩,其中沿海滩涂面积56万多亩,有着丰富的可利用资源。由于处于引黄末梢,近年来遭受持续旱灾,加之地下淡水资源匮乏,造成农作物减产乃至绝产,尤其是东北部的沿海区域,属严重侵蚀性海岸,盐碱荒滩地多,植被稀疏,长期受到沿海风暴、潮的侵蚀
19、,每到汛期,水土流失严重,凹塘雨淋沟随处可见,不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林绿化难度大。为改变这一状况,结合无棣县土壤、水源、灌木资源等自然条件,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沿海防护林体系是建设无棣县生态滨海城市、生态县建设的重要内容,无棣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方案明确指出:以沿海防护林、农田林网、村镇绿化为主体,加快沿海防护林和平原绿化体系建设步伐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据调查统计,全县土壤含盐量0.5%以上的重盐碱地、盐田、滩涂面积156万亩,占总版图面积的52.7%,特别是新海路以北、以东近海乡镇地广人稀,立地条件差,土壤盐碱化严重,淡
20、水资源匮乏,分布着48.9万亩滩涂、40万亩中盐碱地和20万亩盐田,经过多年努力,林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林木资源仍较稀疏,尚有大片土地裸露,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衡,风、旱、涝、海啸、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制约沿海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旱灾的延续及引黄沉沙的积淤,使部分荒滩、耕地有趋于沙化的危险,近海乡镇因受海水侵袭,更加重了土地的盐渍化,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此,加快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速度,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已是迫在眉睫。某某某产业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的实施,对无棣县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逐步完善,对改善无棣县的生态环境及投资环境,对防风减灾,促进水土保持,保障无棣
21、县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为重点,全面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充分发挥森林在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县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临近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需求,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二、建设目标及任务1、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0000亩。2、建设内容根据国家、省有关沿海防护林建设和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指示精神和技术规程,结合本县地处沿海的实际和全国沿
22、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加快造林步伐、提高绿化水平为目的,通过加大投入,增加科技含量,实施科学造林,以尽快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沿海植被类型,使无棣沿海区域乃至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项目区涵盖滨州北海新区黄河岛。项目区幅员辽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耐盐碱植被生长。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主要种植白蜡、柳树、刺槐、香花槐、紫穗槐、竹柳等。计划种植220万株。3、设计依据及标准根据沿海防风林的设计标准,每亩220株,株距1.5米,行距2米,树苗规格要求2.5米以上,胸径要求1.5厘米以上,要达到“五大一深”的要求,即:大苗、大水、大肥、大塘、大行距、深塘。第一年成活率在85%以
23、上,第二年补植成活率达到100%。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无棣县北海新区黄河岛,东经1184,北纬3757,距离无棣县城约60公里,总占地面积36000多亩。东北濒临渤海,南倚黄河,地处山东北海新区的中心,是天津滨海新区之“肺”、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经济带的结合部、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与神华工程总枢纽黄骅大港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第二节 建设条件一、项目区自然状况 1、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无棣县东北部,无棣县位于山东省鲁北平原,马颊河下游,濒临渤海,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地理坐标为北纬3741-3816,东经11731-11804,北
24、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隔河相望,南与阳信县接壤,西与德州市庆云县相连,东与沾化县相邻。2、地形地貌无棣县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以万分之一的坡降倾斜。黄河岛海拔大沽高程在5.5米左右。北部碣石山镇驻地有海拔62.1米的碣石山,又称马谷山,是12万年前火山爆发堆积而成,相传曹操曾临此观海,是当地的一大景观。3、气候水文无棣县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风多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长而干寒。年平均气温12.1,平均无霜期106天,10的积温4292.8,年辐射总量125.2千卡/cm2,年平均降水量589.6mm,年平均地表蒸发量1285.5mm。全县农业灌溉和
25、人畜用水主要靠用蓄黄河水。项目区建有1400万m3水库一座,沿海防护林建设水源有保障。4、土壤状况无棣县土壤类型分为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滨海潮土、滨海盐化潮土、滨海潮盐土三个亚类,九个土属,一百零七个土种,土壤质地以重壤土与中壤土为主,占农业用地的80%。5、植被特点无棣县地处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境内大部分为人工植被,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蔬菜、苹果、杨树、白蜡等,滨海地带和内陆盐碱地上分布着许多自然植被,如柽柳、黄蓿菜(翅碱蓬)、马绊草、芦苇等。二、社会经济条件1、土地与人口、劳力无棣县辖无棣、水湾、大山、小泊头、埕口、马山子六镇和信阳、车镇、柳堡、西小王、佘家巷五乡,总面积296.3
26、万亩,其中耕地82.1万亩,全县总人口43.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3万人,农业劳动力22.7万人。2、国民经济状况2008年,无棣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45.6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40亿元;林业总产值0.32亿元;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30.17元,人均现金收入9006.19元。三、自然灾害状况无棣县主要自然灾害为旱、涝、海潮、干热风及冰雹等。据统计,旱灾年份占29.6%,涝灾年份占11.1%;年际大潮平均7-8年发生一次,淹没高程1.6-3.5m,上陆范围3.5-30km,延续数日;干热风的发生几率较多,轻
27、干热风平均每年1.7天,重干热风平均每年发生1天;冰雹灾害以6月份出现的几率最大,全县平均每年出现0.7次;大风(8级)天气平均每年29.7天;年平均暴雨日数2.2天;全县受霜冻危害较轻,一般2-3年一遇,连阴雨天气的危害,春季连阴雨一般15年一遇,春收期间连阴雨5-6年一遇,秋季连阴雨4-5年一遇,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对农作物、树木都会造成危害。四、农业资源现状截止到2008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44287公顷,2008年造林面积333公顷。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沿海防护林体系。五、技术优势无棣县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健全的推广网络。一是全县林业专业技术人员400多名,其中具有高、中职称的50余人,
28、县、乡、村三级拥有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从技术上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二是全县上下有改善环境的强烈愿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批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充裕的劳动力保证。六、劳动力资源无棣县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有充足的劳动力投入植树造林。七、种苗供应无棣县全年林业育苗3000亩左右,完全可以满足沿海防护林建设需求,同时能够根据需求,调整各树种、品种育苗规模。无棣县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63种,分属26科,47属,主要草本植物30余种。乔木树种主要有:黑杨、白杨、刺槐、侧柏、朴树、桑树、构树、苦楝、臭椿、苹果、桃、杏、梨、
29、山楂、核桃、板栗、香椿、柿子、枣等。灌木和藤本植物主要有黄荆、酸枣、柘树、杠柳、连翘、溲疏、葡萄、野葡萄、郁李、柽柳、紫穗槐等。主要草本植物有:白草、黄被草、拐草、莠草、马唐、墩草、灰菜、茅草、芦苇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豆类、棉花、花生为主。八、基础设施无棣北海新区黄河岛县、镇路四通八达,并有国道、高速、省道贯穿其中,交通运输条件优越,通讯、供电可到达项目区。区内水库、塘坝星罗棋布,具有灌溉、排水条件。九、项目支持县领导及项目区镇(街道办事处)领导对沿海防护林建设项目非常重视,能够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第五章 总体规划及设计方案第一节 总体规划一、规划原则1、多树种、多品种
30、造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基础。不同树种或品种对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抗性。当在同一林分中有不同的树种或品种时,就会有不同的病虫害存在,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天敌种群,害虫与天敌之间形成为一个稳定的生态链。因此,多树种、多品种造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基础。2、营造混交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保证。实践证明,营造混交林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使林分中各种生物相互制约,以维持种群的平衡。因此,营造混交林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保证。3、树种的合理搭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前提。树种既有喜阳性,又有耐阴性;树冠有大冠型和窄冠型之分;树根有深根性和浅根性之分。所以,树种搭配必须合理,相互之间留有空间,不同树种
31、之间才能和平相处。块状混交最好,林分容易调整,其次为行间混交,而株间混交成功的可能性最小。因此,树种的合理搭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前提。4、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重要条件。立地条件越差,造林密度则应该越大;反之,立地条件越好,造林密度则应该越小。树冠越小,造林密度越大;反之,树冠越大,造林密度越小。群体生长好的树种,易密植。因此,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是维持人工防护林稳定的重要条件。二、规划内容(一)建设阶段1、整地(1)视造林地坡度的大小选择整地方法。全垦只在坡度小于15度的林地上进行;坡度在1625度之间的林地采用穴状或沿等高线带状整地;坡度大于25度的林地只允许采用小穴
32、状整地。山地造林采取鱼鳞坑或穴状整地方式,外高里低,减小破土面,整地后修筑地堰和围堰,尽量避免水平阶整地方式,减少水土流失。(2)保留原有植被带并及时将枯枝草叶等覆盖地表,避免表土裸露。(3)幼林抚育采用穴内松土除草,压石块;保留穴外地表植被,并将抚育下来的杂草保留原地。成林后及时进行抚育,确保林分合理结构,促进林下灌草生长。禁止采集林下枯枝落叶,以提高林地水源涵养能力和保持土壤肥力。(4)提倡增施土杂肥、有机肥、配方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5)整地和栽植要衔接,以减少植穴的裸露时间。(6)整地过程中发现文物,须及时上报。由此,可减少水土流失,将对地表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2、栽植布局(
33、1)项目造林小班布局是:退化山地恢复区每个造林小班面积不大于20公顷;滨海盐碱地改良区每个造林小班面积不大于35公顷。(2)退化山地单一树种的造林面积:单一树种的造林面积要小于2公顷。(3)项目区中用来划分单一树种的隔离带至少要有3行。(4)在盐碱地混交中优势树种的数量上限:在混交模型中,优势树种的数量不能超过总株数的70%。(5)盐碱地混交地块:带状混交至少占75%。(6)盐碱地带不大于70米,每个林带包括至少3个树种。这样有利于迅速提高环境质量。3、抚育:主要对林木进行松土除草、间作、灌溉施肥、卫生伐等,控制不利于环保的措施。(二)营林路建设1、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加以完善,尽量与乡村道路建
34、设相结合,尽量沿防火线或林班线修建,以减小破土面,减轻水土流失。2、科学设计线路走向,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边坡、路界范围内种植灌木、乔木和攀援植物,植草皮等生物措施,增加边坡的植被,以防止土壤侵蚀的速度。(三)农药和肥料使用1、坚持使用无检疫对象的良种壮苗,选育抗病能力强的优良树种、品种和优良无性系造林,加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病能力,主要依靠预防和生物控制方法,尽量少用化学杀虫剂。2、在使用化学杀虫剂时可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二类和三类杀虫剂,只针对某一特定的害虫,对非目标生物是低毒的。不得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一类第一种和二类第一种杀虫剂。3、凡将要使用杀虫剂的工人和林农在使用前
35、必须接受化学杀虫剂安全管理、储藏和使用的培训,避免对人的直接影响或污染水源和食物。农药、肥料的包装容器统一收集、统一处理。4、采用科学的农药施用技术,如:使用雾滴较小的喷头;不在大风、下雨、有露水时喷药。5、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进行林间套种固氮植物;施用无机肥料应严格按照造林设计的要求进行,采用穴施或条施,施后立即覆土,严禁地表撒施。6、保护林地内枯枝落叶和地被植物,不允许在林地内收集枯枝落叶和草皮灰。7、农药容器的清洗严禁在水源,可在用于农灌的水体清洗,同时没有养殖和畜牧饮水的水体。第二节 建设内容一、营造林工程1、林种树种因项目区土壤性质属盐碱地范畴,树种选择耐碱
36、性植物,如刺槐、柳树、黄金槐等。在坡度25以上的陡坡地和坡度25以下、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以及植被稀疏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宜林地段营造水土保持林。采用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能减缓地表径流,保护地表植被的树种,本项目采用刺槐、柳树。沿海堤坝及海岸滩涂交接地段,采用黄金槐等树种,在发挥防护功能的同时,改善自然景观,起到一定的绿化美化作用。2、造林方式为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绿化速度,提高项目建设进度,全部采用人工植苗造林。二、苗木基地建设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黄河岛沿海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项共需苗木220万株。项目建设开始后,要以国营苗圃为依托,调整育苗树种结构,以需求定培育,保证
37、沿海防护林建设用苗。三、森林保护与管护工程一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搞好林木的病虫防治,特别是美国白蛾的防治;二是通过修建瞭望台,开设防火道,设置隔离带等措施,防止山林火灾;三是建立专业护林队伍,加强幼林管护,防止人畜毁林。需建立测报点5处,瞭望台10个,开设防火道39公里,配备护林员15人。四、配套工程在造林地比较集中,有一定水源的地方,建设蓄水及引水设施,保证造林及扶育管护用水,提高成活率。第三节 营造林技术方案一、造林密度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和林种功能,参照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初植密度,确定造林密度为刺槐167株/亩,柳树222株/亩,其他树种111株/亩。二、配置方
38、式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木生长度,防止病虫害蔓延,减少森林火灾,一律采取混交的方式进行配置,刺槐混交黄金槐、柳树。为便于造林,一般采用片状混交;混交比例为7:3或6:4,各树种面积和形状依小班情况而定。三、整地方式为保持水土,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规格为长0.6米,宽0.4米,深0.3米。鱼鳞坑依山势呈等高线排列,相邻坑呈“品”字形。四、苗木规格依据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造林苗木规格为:刺槐苗高1.0米,地径0.8厘米;黄金槐苗高0.6米,地径0.5厘米;柳树苗高1.0米,地径1.0厘米;其他树种苗高1.0米,地径0.8厘米。五、造林季节刺槐
39、可春季造林,也可冬季造林,冬季造林需平茬,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柳树宜雨季造林,如冬、春造林应采用容器苗或带土球。其他阔叶树种参照刺槐。六、幼林抚育造林后要及时进行幼林抚育,抚育内容包括浇水、补植、松土、除草、扩穴、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抚育1-2次。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第一节 环境影响概述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某某某产业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有利于增加造林地树种、增加植物量,提高生物多样性,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良盐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其对环境的影响以正面为主,但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措施不当,也将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本章节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对于潜
40、在的负面环境影响在环境管理计划中提出相应减缓措施,以实现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负面影响一、树种配置对环境的影响树种选择不当容易造成树木成活率不高,生长不良;配置单一,纯林面积过大,容易引发有害生物,影响林分结构稳定性,造成景观效果差。二、栽植密度对环境的影响密度过大会使林分过早郁闭,造成营养空间小,抑制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防护功能下降;密度过小,则成林较慢,林分长期不能郁闭,同样防护效果较差。针叶树种造林初期应适当加大造林密度,以利于幼树生长,提高林分稳定性,后期成林后及时进行抚育间伐,以确保林分的健康稳定生长;若造林密度过小,会造成幼林长期不能郁闭,则可能形成小老头林。三、林地
41、清理环境影响造林地清理是造林整地前的一道工序,其清理对象为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等。清理的目的为改善林地的卫生状况和立地条件,便于整地、栽植和抚育清理,为新造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由于项目实施区域地上覆盖物主要为草,秋冬季节草枯之后,地面近乎裸露,栽植一般为春季雨季,因此不需要进行林地清理,可直接整地。因此,本章不考虑林地清理产生的环境影响。四、整地、抚育对环境的影响整地过程中翻动土壤改变林地原有坡形,使地表的径流过程发生变化,为降雨直接冲刷泥沙提供了条件,从而对林地的水土流失发生影响。特别是在丘陵坡地耕地耕作层较薄,夏秋雨水较多时,地面存在坡度,入渗较慢,短时地表径流增量大,表层肥土易被雨水
42、带走。整地的第1年和第2年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以后各年土壤侵蚀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一般情况下第5年基本趋于一致。本项目平原地区采取穴状整地,项目区采取鱼鳞坑整地方式,相对传统的全垦和带垦整地方式,其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最小。另外,整地破土会改变现有地表植被、土壤结构与质地,造成小范围扬尘污染。可采取保护原有植被、修整地堰或围堰、修整反坡梯田和其他保护性措施,尽量减轻或消除其对环境的影响。五、营林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营林路建设对环境潜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一定量的植被;路基开挖填方时,造成路面土质疏松并形成一定的边坡,边坡易在施工期因雨水等而水土流失;同时裸露边坡会影响区域的自然景观。六、农药和肥料施用
43、对环境的影响1、农药施用对环境的影响(1)在育苗和有害生物防治时,施用农药不仅杀死了害虫,也可能杀死有益的害虫天敌,造成林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及物种的失衡。此外施药可能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因此,应选用低毒、低残留或无公害农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2)农药施用不当,会影响到附近水质及土壤的污染。2、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1)在育苗和林地管理中,化肥过多使用,会造成附近水体富营养化。长期施用化肥,还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板结等。(2)不科学的施肥方法,如直接在地表撒施,会导致肥料流失,污染水源。第三节 正面影响造林项目可为当地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改良土壤、涵养水源、防止
44、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与环境、净化大气、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一、改良土壤项目区属滨海地区,海水退后,土壤中残留大量盐分,土壤发生盐渍化。造成盐碱化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蒸发量大于降水,由于蒸发作用,使含有盐分的地下水和土壤水向上运动,盐分结晶留在地表,造成土壤返盐现象。二是地下水位埋深越浅,蒸发越大,随水分蒸发上升到地表造成盐渍化现象。造林后植被覆盖率迅速提高,林地空气湿度增加,气温和风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小,将部分土壤水分蒸发由植物蒸腾所取代,从而减少土壤返盐。根据研究资料,45年生的树冠外和树冠内土壤盐分含量的比较测定结果,冠下020cm土层含盐量会显著降低,和树冠外土壤相比,土壤盐分降低了4
45、4.14%;2040cm土层含盐量略有降低;40cm以下土层土壤含盐量的变化与此相反,冠下土壤盐分有所提高。通过造林手段使地面覆盖有效地抑制土壤返盐,尤其是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促进土壤盐分的淋溶,达到土壤脱盐效果。林地与裸地土壤容重的测定结果表明,040cm深度的土层均低于对应的林外裸地,土壤通透性好,土质疏松,更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积累活化;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孔隙度的测定结果也显示林地优于林外裸地。林木生长激活大量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另一方面枯枝落叶分解后成为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速效磷的重要来源,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增长。土壤微生物增加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植物根系呼吸作用放出的CO2
46、溶于水后形成碳酸,以及盐生植物根系分泌的柠檬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对土壤难溶物质的溶解起到促进作用,促进了P、K、Ca等盐类的溶解,从而全面改善了土壤肥力。二、涵养水源效益分析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之一,属于非消耗性的利用价值,而水在生态系统中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重要载体。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加有效水量,改善水质和调节径流。森林土壤表层的枯枝落叶分解后形成腐殖质,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使土壤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并产生很多粗空隙,增大了非毛管空隙度,空隙范围达5%25%。森林土壤的蓄水能力取决于森林土壤的非毛管空隙度和土壤厚度,计算公式如下:Q=10000kh式中:Q为森林土壤蓄水能力(m3/hm2);k为非毛管空隙度;h为土壤厚度(m)。根据项目实施区域的立地类型,选取森林土壤的厚度分别为:土壤厚度均取0.6m;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非毛管空隙度取15%;滨海盐碱改良区取22%。经计算,森林年涵养水源总量分别为: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区900m3/hm2;盐碱改良区1320m3/hm2。三、水土流失造林项目减少的土壤侵蚀总量为有林地和无林地的侵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