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研讨(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研讨(2).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一轮总复习自然地理研讨,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四个部分的内容。自然地理一方面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认为自然地理的复习是最难的。另一方面,自然地理内容自身具有较高的地理思维价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特点。正因为这样,近年高考试题中的较难试题主要是涉及这部分内容,且所占分数比例较高(12年山东卷尤为明显,必修共68分,占40多分)。,一、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4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2、地形剖面图5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行星6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我国太阳辐射最多和最少地区及成因、主要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7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和应用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周期及意义、晨昏线的判断及应用)、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及其运用9、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计算及其变化规律和运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和运用;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及其相关知识。,一、宇宙中的地球考情分析1结合经纬网,掌握方向判断、比例尺及距离的 计算、区域定位等基础知识2以区域等高线图为载体,
3、综合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3从晨昏线判读、地方时与区时计算、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换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楼房建设等方面熟练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4关注最新科学前沿信息,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山东高考试题中这部分内容考查较多的知识点有:1、地球运动及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每年必考)2、等高线及等深线知识的考查3、经纬网的定位等,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2007年-山东卷,1、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2当太阳直射图中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
4、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07年)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45题。5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表1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的是,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3E),AD21BD201CD584DD776,1、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
5、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灭的那天(8月24日),运用日期对称原则来解决,23026N,23026S,00,3、21,6、22,9、23,12、22,3、21(次年),5月8日,8月8日,08年,1、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他山之石】(06全国大纲卷)下图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35题。,3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A B C D,4地位于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
6、压带,58月23日,的昼长约为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B,D,C,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A.8日13时 B.8日23时 C.9日13时 D.9日23时,09年,1、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由日出时间5时推断日落时间为19时,并且知道这一天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正午地物的影子不会是年内最长,因为太阳高度越大地物的影子越短。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正午太阳不可能位于北方。北半球的夏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中纬度地区一定比海口的白昼长,因为海口的地理纬度大约是
7、北纬20,位于低纬度。,10年,1、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4当地该日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1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四幅图中,与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A B C D(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处位置),11年,1、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答案】C【解析】从提干可知处为45E,当地日出时世界时(零时区)为
8、4点可得地方时为7点昼长10小时,当地(马达加斯加)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太阳直射北半球故选C。,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解析:由题干可知,科学考察经历了两个月,出发时昼长为11小时,时间为2月21日,到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即一个月昼长增加了一个小时。由此推断,4月21日的昼长为13小时(符合北半球昼大于夜的特点),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12年,2、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学习建议,1、自然地理的
9、复习主干是一些基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和地理联系等内容,而复习这些基础知识的第一步是把教材中相关的文字和图表有一个准确、透彻地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下表是“宇宙中的地球”课标点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大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把相应的课标点进行全面的梳理,达到全面、基础复习的目的。在这里,地理概念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做题时精准审题的前提,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地理成因、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和地理联系(地理影响)是复习备考的核心所在,要注意理解与应用。,“宇宙中的地球”课标点涉及到的主要基础知识一览表,2、运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学习这部分知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10、我们一直在使用。3、我们可以让学生多画地图,多运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些问题用语言来解释很难,但用地图来分析会迎刃而解的。,12,18,0,6,西,北,东,南,人,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远日点,近日点,近一远七近快远慢,须标注信息:公转方向、自转方向、二分二至、近远日点,特别注意:近远日点与二至点的位置关系,七月初,一月初,4、尽管这部分知识难度很大,但高考中的题目难度不是太大。学习这部分知识,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有信心学好这部分知识,其次讲解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不要讲难度太大的知识,只讲这部分的重点知识即可;再次,可以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
11、生明白知识的获取过程。,案例1:,1、假如地球不自转、不公转2、假如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地球上还有没有昼夜现象?昼夜是否交替?请两位同学模拟演示,一位同学代表地球,另一位同学代表太阳。其他同学观察、思考。,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新课标活动建议:运用教具、学具模拟演示地球自转、公转,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的原因。,地球剖面图:,太阳光照图:,案例2:,给学生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避免模糊认识,突破难点。,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搭建思维的阶梯。,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关系?2、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3、晨昏线是否一定过极点?,案例3:,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总结规律,给他们思考的
12、时间和空间。,案例4:,俯视图上晨昏线如何判读?如何进行地方时的计算?,1、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2、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加强有用的地理的学习。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产生自豪感。,案例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2326+2326,5、搭建地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奥苏贝尔(美国教育家)提倡: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科和教材的基本结构,即那些最有“解释力量”的高度抽象和
13、概括性观念,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和迁移(这与布鲁纳倡导的“课程-结构”说是一致的),6、重视地理规律的总结和运用(如:地方时),(1)正午时,当地地方时为12点;,(2)在太阳直射点上,当地地方时为12点;,(3)在赤道上,当地地方时永远6点日出,18点日落;,(4)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永远6点日出,18点日落;,(5)在日历上的时间,是指:北京时间(即120E地方时),(6)利用日期的分界线求地方时:,确定180经线和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然后根据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的已知条件,求其他经线的地方时。,练习:根据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13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此时,地处3月2
14、0日地区范围是:3、此时,地处3月19日地区范围占全球的范围是:,2012 三月大,20,今日春分,(13时20分),(0,100E),(80W向东至180),5/18,(7)找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经过该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以此为基准,“东加西减”即可。,(8)找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经过该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以此为基准,“东加西减”即可。,通过以上的原理,可推论出下列结论:,(9)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0,6634,30E,150W,(10)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点,即为次日0点。,0,6634,30E,150W,(12高考全国大纲卷)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
15、出,据此完成67 题。6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7、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解析】6、6月上旬,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5时日出,说明该地昼长夜短,昼长为14小时,进而推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6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该地位于非极昼极夜区域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就未考过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他山之石】,2、等高线及等深线等知识的考查,(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米等高线。,09年,【参考答案
16、】(2)如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国界,沙地,规划调水工程,40N,120E,渤,海,黄,海,东,辽,河,西,辽,辽,河,A,B,等高线,河流,水库,图 例,12年,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
17、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11年,(1)西北想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地理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如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学习建议,1、对经纬网知识的考查多与区域图相结合,考查学生在空间定位、方向判断、距离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单独命题的较为少见,在复习时要掌握有关经纬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2、等高线考点是
18、高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复习时要掌握等高线的特点,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运用等高线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其他等值线也要关注。如:等温线的“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说明弯曲地区的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弯曲地区的气温低。,学习这个规律,首先讲清楚该规律,其次让学生画出一、七月份全球海陆等温线的分布状况,总结出“一陆南、七陆北”的小规律;再次,通过巩固练习学会该规律的运用。如:,读图,回答12题。1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多雨 C夏季多雨 D一月份寒冷干燥2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9、(12年天津文综)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图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51N,132E,40,120,120,比例尺,1:25000,图 例,b,林地,村镇,铁路,公路,桥梁,沙洲,120,80,河,流,a,40,40,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线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再根据图中林地分布广泛,因此判断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他山之石】,(12年天津文综)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6、在下图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 B
20、.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51N,132E,40,120,120,比例尺,1:25000,图 例,b,林地,村镇,铁路,公路,桥梁,沙洲,120,80,河,流,a,40,40,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路段上半段的西侧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陡峻、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他山之石】,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要考点1、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特点2、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 3、地壳物质循环 4、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 5、褶皱、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其构造地貌6、主要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7、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9、热力环流及其成因 10
2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1、等压线(面)图的判读1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13、气压带、风带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4、季风环流15、气候形成因子(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16、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及其判断17、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8、锋面气旋的判读19、陆地水的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20、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1、世界洋流的分布、成因及影响,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情分析1、综合分析几年来的高考命题,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及地质构造是高考命题的重点。2、对不同天气形势图的分析是近年来各地高
22、考卷中频繁出现的重要考点。这类试题,除了要求考生具备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对天气系统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如要求考生描述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另外,也要求考生对特殊天气系统和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加以重视,如贵州的冻雨,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长江中下游的伏旱、西南地区的夜雨等。3、以各种图表资料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水循环的原理及应用、洋流的分布及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等内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岩石圈的相关知识考查:07、10、11、12年考查过这部分知识。(07年)3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
23、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0年山东文综)图3是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BC D,图中有落水洞、溶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对各地貌形态,图例分别作了说明。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可溶性岩石最先形成,然后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岩石,产生洞穴;由于溶蚀由表及里,上层洞穴形成的时间早于下层,溶洞形成之后,含有碳酸钙的水从洞顶滴落,产生碳酸钙沉淀,形成石钟乳、石笋等。图中的序号按照形成先后顺序排列为:或(和不能确定先后顺序),(10年山东文综)图3是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56
24、题。,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喀斯特地貌区降水丰富,以水蚀作用为主,岩石多是可溶性的石灰岩,由于多溶洞,地下水丰富,地表水缺乏。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山区,水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层较薄,土壤贫瘠。,(11年)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丁,【答案】D【解析】从图可看出、处是沉积岩层,是外力作用的结构,处是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处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岩浆侵入活动造成的。,4、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I、II B III、IV C I、III
25、 D II、IV,3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岩层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的关系。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甲岩层首先形成,然后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接着发生了沉积形成沉积岩,又发生了岩浆侵入形成了花岗岩,伴随着发生的地质作用是(甲褶皱形成后)上升运动(外力侵蚀)下降运动(沉积)岩浆侵入(花岗岩形成),12年山东文综,学习建议一、掌握一些判读技巧1、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判读的窍门要使岩石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量来
26、源,地壳内部的热能和外部的太阳能是岩石转化的动力;二是物质运动,地质循环和外力的搬运是岩石转化的链条;三是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上升冷凝、高温熔化等是岩石转化的基本条件。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即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二者是统一的,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综合体现。岩石圈物质循环体现了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时间上同时进行,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某时某地往往某一作用占优势。,2、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7、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石是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年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
28、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所致。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10题。,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B.C.D.10.处发生的地壳
29、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解析:9、从图中地势的起伏状态可以判断地形类型,属于谷地的是四处。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即图中的虚线,其起伏状态可以看作同一岩层的形变状态,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因此均为背斜,但位于地下,不易受到外力侵蚀,因此不易形成谷地;虽然也位于地下,但因为该处出现断裂下降,表明该地曾位于地上,有可能被侵蚀成谷,因此D项正确。10、根据上题分析,图中处同一岩层发生了上下错位,并且埋藏深度低于左侧,显然是发生了断裂,并且相对于左侧发生了沉降。,12年江苏地理,【他山之石】,二、总结一部分规律并加以运用如:在分析河流侧蚀作用时应该分
30、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主要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1、(11年山东文综)下列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及淤泥 A.B.C.D.,提升篇,2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A BC D(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可能是()A鹅卵石中粗砂粉细砂B鹅卵石粉细砂中粗
31、砂C粉细砂鹅卵石中粗砂D粉细砂中粗砂鹅卵石,解析:第(1)题,从材料“超出一般洪水位”即可判断只有符合条件,其他三处均未超过多年平均洪水位。第(2)题,河流堆积作用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先沉积。,2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D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处早,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所在地坡度较陡,应是侵蚀岸,即河流的凹岸;该处河流剖面为槽形,应位于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处
32、的沉积物靠上,其形成年代应比处晚。,三、构建知识结构和体系,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四、变革教法,提高学生素质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能力培养是核心。3、学生真正参与是要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给他们以思考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真正动起来。,学习了外力作用之后,可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冲积扇地貌主要分布在何处?沿着风向或流向沉积物如何依次沉积?流水或风力沉积与冰川沉积有何不同?在某大河干涸的河口处打井,从上到下沉积物如何变化?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有何不同?V形谷和U形谷各是怎样形成的?峡湾是如何形成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湿润
33、和半湿润地区、高山地区和沿海地区各自的主要外力作用?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的地貌吗?若有,请举例说明?若无,请举例说明?,大气圈相关知识的考查:07、08、09、10、11、12年均考过(每年必考),07年,26题、气候类型的判断并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夏季光照条件较好劳动力成本较低A
34、 B C D,08年,26题第(1)小题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08年,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09年,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下高上低的大气结构有利于对流的发生,若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则出现了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的对流,大气较稳定。读图可知,5时、20时出现逆温,大气稳定,12时、15时逆温消失,选A项正确。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逆温从
35、下而上逐渐消失也说明这一问题。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各气温曲线之间的气温差判断,下部明显大于上部。,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10年,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
36、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表1,(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10年,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2)2010年春季B
37、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10年,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11年,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
38、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11年,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BCD,解析:从经纬度位置以及陆地轮廓可以看出题中呈现了北美洲地区及相关海域,由气流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汇聚,可以判断气压中心为低压,符合“4月21日”这一时间标志。根据
39、中纬度天气系统的形成,可知该地形成了锋面气旋,地位于暖锋的前方,所以会出现连续性降水,而都不具备这个特点。,12年,学习建议一、突出基本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是高质量掌握双基的标准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学科复习的基本原则。即复习中不仅能把本章中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以此来解释一些相关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下面就以“热力环流”的复习为例来说明这一复习思路和方法。热力环流的复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教师介绍热力环流的概念。第二步,师生一起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见
40、下图),并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E低 F 高 G 低,高 低 高,A(冷却)B(受热)C(冷却),(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当B地受热时,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形成高压;当A、C两地冷却时,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F地流向E、G两地。在近地面,B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形成低压;A、C两地因有空气流入,形成高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A、C两地流回B地,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可见,热力环流首先是因为受热不均而引起的垂直运动,其次是因为同一水平面有气压差而引起的水平运动。(2)正确理解图中“高”与“低”的含义:无论在上空还是在近地面
41、,图中“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的比较,即在同一海拔高度上,高空F地的气压高于E、G两地的气压,近地面A、C两地的气压高于B地的气压。(3)将热力环流中的大气运动与天气现象联系起来,即热力环流中的水平运动,与天气中的风有关,垂直运动与云雨有关。(4)正确理解因受热不均而引起的等压面的凸向变化:等压面的凸向变化规律:凸高(压)为低(压),凸低(压)为高(压)。在近地面,B地的气压低于A、C两地的气压,B地的等压面下凸,向气压高的一侧(近地面)凸出,即凸高为低;A、C两地的气压高于B地,两地的等压面上凸,向气压低的一侧(高空)凸出,即凸低为高。高空等压面的凸向变化情况以此类推
42、。第三步,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并根据绘图正确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如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并进一步分析热力环流对城市工业(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布局的影响;绘制山谷风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分析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的原因等。,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准确画出某点的风向和本部分知识的示意图:如热力环流、三圈环流、锋面、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形成的示意图等。,如锋面气旋的画图步骤:(教师指导)1、画出该图并判断高纬、低纬(据南、北半球)2、判断槽线附近锋面类型:画出所在半球气旋旋转的时针方向,根据冷暖气流势力的强弱。若冷气团战胜暖气
43、团形成冷锋,若暖气团战胜冷气团形成暖锋。3、锋面降水位置的确定:按照气旋的旋转方向确定锋面运动方向,按照锋面运动方向确定锋前和锋后,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总结规律,练习:,D,甲,乙,北半球,判断(连线)甲冷锋乙暖锋,甲冷锋;乙暖锋,D,甲,乙,A,箭头表示A处风向,判断甲乙冷暖锋B处将要经历过境,B,规律:无论北半球、南半球,气旋西侧形成的均 为冷锋,东侧形成的均为暖锋,冷锋,三、重视图像教学用好教材和习题中的图像,发挥图像的以图激趣,以图增知,以图启智,以图感美,以图育德等综合功能。1、读地图类图像要注重空间性;2、读统计图表类图像要注重定量性
44、与规律性;3、读照片和景观图要注重地理事物突出特征;4、读示意图要注重概念、原理与规律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图像中的信息,除了方法不同,还要注意问题设置以便充分提取图像信息。图像的教学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这样学生的读图习惯才能逐渐养成,读图能力也会逐步提高。,(12年江苏地理)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6.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解析:5、从图中信息可
45、知,雨区恰好位于南北气流的交汇处,图中显示的是南方的暖湿气流受到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抬升形成的降水,属于锋面雨。6、图中的暴雨和大雨雨区主要位于珠江流域,因此会造成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他山之石】,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解析:根据图中的比例尺,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的西侧,通过绘制风向的方法先绘制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右偏,即可判断此时吹东南风。,(12年全国文综大纲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他山之石】,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46、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12年全国文综大纲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解析:3048小时之间,甲地刚好位于图中的低压槽,故应该有 降水过程,选项A错误;又因为该地是长江流域,不可能有沙尘暴天气,选项D错误;该处为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阴雨、降温天气现象,不可能出现暖锋、静止锋引起的“连绵的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受低气压控制,又是“夏初”,所以可能形成“强对流降雨天气”,选项C符合题意。,【他山之石】,四、正确处理这部分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系统地理的复习不能脱离区域地理,因为
47、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从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来看,对系统地理中基本原理、规律的考查一般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上的。因此,只有将系统地理的复习与区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来说明这一复习思路和方法。,又如在复习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时,如描述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等,一方面要掌握这些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同时还要总结出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否则就没有达到高考所要求的复习要求。即高三地理的复习必须以“高三学生的能
48、力来复习初中和高中学过的内容”。,水圈的相关知识考查:07、08、11、12年考查过这部分知识。,6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08年,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1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6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该船逆水航行 B.处风平浪静C.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地森林密布,11年,【答案】C【解析】从题中可知此时船只此时驶向大西
49、洋所以在处顺马达加斯加暖流,处西风带风大浪急处地中海气候且正值冬季所以是雨季河流为丰水期。,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11年,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
50、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解析:如果枯水期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水,只能说明河流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成因一是形成“地上河”,原因是泥沙淤积;二是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12年,学习建议一、充分利用示意图、统计图等进行复习,突显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在于:有形的图形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