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4431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环评报告书.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佛山西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狮山镇、罗村街道及大沥镇。2011年12月,铁道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以铁计函2012217号“关于广州枢纽佛山西站客专场及客专相关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准项目立项。(二)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1本项目与相关工程的关系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中对本项目就已有预留。佛山西客站作为广州枢纽内重要的客站之一,其在功能上将衔接贵广、南广铁路、西部沿海铁路、广佛环线、广佛肇城际等线路,并与地铁、公路等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主要承担珠三角地区面

2、向西部地区的客流以及城际客流,是广州枢纽以及广佛都市圈面向西南地区辐射的重要节点。根据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佛山市未来将形成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支线机场、公路运输、港口等协调发展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三条国铁(贵广、南广、西部沿海)大量车次在佛山西站始发或终到,两条城际(广佛环线、广佛肇)贯穿其中,两条规划地铁线(佛山地铁三号线、八号线)、一条规划新型交通线(二号线)亦穿过佛山西站,一个规划长途客运站(佛山西站汽车站)依托于西站建设。可见,佛山西客站建成后,将形成集铁路、地铁及城市公交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站。本工程与规划的各交通方式位置关系详见下图:本

3、工程与其他规划交通方式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为了方便车站的统一规划设计,将经由本站的贵广、南广、西部沿海、广佛肇城际、广佛环线部分里程线路纳入本工程范围,各线纳入本工程里程范围如下:(1)贵广、南广线DIK793+400DIK797+200;(2)西部沿海铁路上行正线DK794+219.65(对应贵广里程)至车站,下行正线DIK793+500(对应贵广里程)至车站;(3)广佛肇城际FZDK31+612(对应贵广DIK793+819.65)车站;(4)广佛环线城际FZDK31+612(对应贵广DIK793+819.65)DIK797+700(对应贵广里程)。两条规划地铁线(佛山地铁三号线、八号线)

4、、一条规划新型交通线(二号线)尚未开展设计,本工程仅预留其接驳本站条件,不纳入本工程范围。2车站总图规划建成后的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定位为:集铁路、城际线、地铁、公交、长途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高效、集成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根据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概念性设计,本项目配套交通设施布置在铁路下盖站房两侧(地面),实现无缝换乘要求。主要包括公交场站、出租车站场、自备车停车场、长途客运站等。配套交通设施现阶段仅预留接驳条件,不计入本工程范围。配套交通设施与本工程位置关系详见出站层平面图,周边规划道路与本工程位置关系见下图:(1)外部城市交通环境佛山西站片区南抵桂丹路、西靠工业大道。北至兴业路,东邻兴塱

5、路。快速路与主干道整体形成“双环结构”,内环为“疏解环”,外环为“畅通环”。次干路形成“三纵三横”结构,“三纵”为规划纵一路、站场西路、站场东路;“三横”为规划横一路、站场北路、站场南路。规划与铁路进站厅相连的高架车道相连,高架车道从车站南北广场进站厅平台伸出,与疏解环通过上下匝道相连。(2)站区道路站房南侧站区被站场西路、环站南路及站场东路所围绕,由这三条路向站房南侧车场各设置出入口,作为车流主要交通。站房北侧区域被站场西路、环站北路及站场东路所围绕,由这三条路向站房北侧车场各设置出入口,作为车流主要交通。东西广场通过站场西路、站场东路及周边道路相互连通。(3)各类道路交通流线在外部交通的组

6、织中,我们按照“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将地铁出口尽量靠近站房。公交车位于东西广场上近站房位置接送旅客。各类送站车辆自站前主要道路进入车站区,经匝道到达南北两侧的基本站台落客区(高架方案),分类停靠下客后至地面匝道离站,出租车可沿站区内东西两侧道路驶入出租车蓄车区排队,载客后经出口离站。社会车从站场东路、站场西路分别进入社会停车场,等候接客后离开。长途车站位于广场西南侧,车辆通过站场西路直接进出站。(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地铁3、8号线将接入佛山西站,以南北方向穿过佛山西站,站台以及站厅布置在地铁专项设计中考虑。站厅层出入口毗邻佛山西站出站厅,与进出站客流联系便捷,方便换乘。本工程与相关配套工程

7、的关系详见下表:表2-1 本工程与相关工程相互关系表序号本工程内容备 注1铁路正线本工程范围2车站站房3动车运用所4综合维修车间5联络线相关配套工程非本工程范围现阶段仅进行了概念性规划,未进行具体设计1地铁3号线2地铁8号线3新型交通线4公交场站5出租车站场6自备车停车场7长途客运站8周边规划道路3项目工程范围佛山西站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街道及大沥镇,站中心里程为DIK795+235,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包括经由本站的一定里程范围内的5条铁路干线工程、车站、动车运用所、综合维修车间、相关联络线、走行线。4项目主要工程内容(1)正线工程接入车站的贵广、南广、西部沿海、广佛肇及广佛环线5条

8、线路部分里程纳入本工程范围,具体里程如下:1)贵广、南广线DIK793+400DIK797+200;2)西部沿海铁路上行正线DK794+219.65(对应贵广里程)至车站,下行正线DIK793+500(对应贵广里程)至车站;3)广佛肇城际FZDK31+612(对应贵广DIK793+819.65)车站;4)广佛环线城际FZDK31+612(对应贵广DIK793+819.65)DIK797+700(对应贵广里程);(2)车站工程站房分南北两个高架站房,分设客专场和城际场,两场横列布置。车站总规模为10台23线(含正线),其中客专车场6台15线、城际车场4台8线。客专场到发线有效长650m;城际场到

9、发线有效长400m。客专场中间站台按450m12m1.25m,基本站台按450m18m1.25m设计;城际场中间站台按210m12m1.25m设置。1)站房总平面布置采用高架站房形式,高架候车室横跨整个站场(平行轨道方向100米,垂直轨道方向255米)。站房主体南北双向布置,南侧为客专站房,北侧为城际站房。广场分南北设置,以南广场为主,北广场为辅。2)车站功能组成由出站层(高架桥下)、站台层、高架层三个主要层面组成、包括候车、售票、出站厅和设备管理用房等部分。3)平面布局 地面出站层(+0.00m标高)本层主要为出站换乘空间。平面以南北向主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中轴线上布置出站厅和楼扶梯,设备及

10、商业用房,分为客专和城际两部分;站房东西两侧为人行交通廊,将南北广场有机联系在一起,通廊西侧为长途汽车站和公交车站,东侧为出租车、社会车停车场,方便旅客搭乘。南站房两侧(架空站场外)分别为预留的长途汽车站及商业开发。此层总建筑面积约22300,客专部分建筑面积14680,城际部分建筑面积7620,预留的长途汽车站及商业开发本次未计入建筑面积。 站台层(10.00m标高)本层主要为轨行区、南北进站区及高架落客平台。南北两端均设高架匝道及落客平台与站房衔接,南站房设基本站台候车室,客专旅客可由此候车上基本站台,也可由此处垂直交通设施上至高架候车层;南站房布置进站广厅和部分候车厅,二侧布置售票厅、贵

11、宾厅以及辅助办公室。北站房服务于城际旅客,平面主要功能为城际售票厅。此层建筑面积约为9200 ,南站房建筑面积7200,南站房轴线尺寸为:180(开间)*40m(进深),候车大厅面宽100m,共有5个开间;北站房建筑面积2000,北站房轴线尺寸为:100(开间)*20m(开间)。 高架层(19.0m标高)高架候车层横跨整个站场,设置广厅、候车大厅以及为旅客服务的辅助用房(包括问讯、盥洗间、设备和餐厅等)。中部为进站通廊,紧邻二侧为候车区,大厅二侧为卫生间及设备管理用房。候车厅两侧的辅助用房上方设商业夹层(标高25.0m),提供休息、餐饮、商业等服务。此层建筑面积约36500,候车大厅(包括客专

12、、城际)轴线尺寸为100*255m,其中客专部分建筑面积约25120,城际部分建筑面积约11380。4)旅客流线分析旅客进站采用“上进下出”的流线模式,由高架进站,从地面广场出站。 进站流线:客专旅客通过南高架平台进入南站房,通过垂直交通设施可到达高架进站层等候,检票后下至站台层上车。贵宾及到基本站台的旅客可在站台层通过基本站台直接进站。城际旅客通过北高架平台进入北站房,在站房内乘楼扶梯上到高架候车室等候,检票后下至站台层上车。 出站流线:客专旅客到达站台层经楼扶梯下到地面广场层,在出站厅检票后,通过出站通道离开;旅客出站后分别通过广场东西两侧的公交车、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离站。城际旅客到达站台层

13、,经楼扶梯下到地面层的城际付费区,检票后离站。 换乘流线:客专旅客换乘城际:在地面层可直接由出站厅到南北联系通道,进入城际付费区。城际旅客换乘客专:在站台层可经上行楼扶梯至北侧高架候车室,实现与客专的换乘。(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站房总建筑面积(客专部分+城际部分):约68000,主体共三层。其中 客专部分(47000):高架候车室:25120南站房(二层):7200南地下出站厅:12400,并入的设备及生产用房:2280城际部分(21000):高架候车室:11380北站房(二层):2000北地下出站厅(城际):5900并入的生产用房:1720站台无柱雨棚钢结构覆盖面积:客专部分 52000城

14、际部分 8000(3)动车运用所动车运用所位于车站的东北部,分为客专运用所和城际运用所,每个运用所包括存车场和维修车间,存车场和维修车间纵列式布置。客专运用所近/远期设存车线24条(1线2列位),4/6线检查库(1线2列位),检查库除承担佛山西站始发西部沿海、贵广客专、南广线动车组的存放、一二级修外,还可承担贵广客专、南广线、西部沿海引入广州南站产生的一二级修,以解决广州南运用所一二级检修能力不足的问题。设2条进出段线、1套轮对踏面诊断装置、2套单向洗车机、牵出线兼人工外皮洗刷线1条、1线双轴不落轮镟库、1线临修库,按动车运用所设备配置标准配置相关运用整备设备。动车组的三四五级检修送广州动车基

15、地。按照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自主运营、独立管理模式,城际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布局按检修基地、运用所、存车场三级独立设置。采纳珠三角生产力布局研究结论,佛山西城际运用所结合佛山西站工程新建,紧邻客专运用所独立设置。承担广佛肇、广佛环线城际动车组的一二级修以及部分动车组存放。城际运用所近远期设存车线14条、一二级修库线近远期4/6条。2条进出段线、1套轮对踏面诊断装置、1套单向洗车机、1线单轴不落轮镟库、1线临修库。按动车运用所设备配置标准配置相关运用整备设备。动车组的三四五级检修送江门检修基地。(4)综合维修车间(工区)设城际综合维修车间1处,负责珠三角城际线相关线路的养护维修,按车间与

16、工区合设考虑。设客专综合维修工区1处,负责贵广、南广铁路相关线路的养护维修。1)城际综合维修车间下设线路、桥隧、通信、信号、牵引供电、机电、自动化、建筑给水等专业工区。承担工务、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车站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建筑给水等设备维修、养护、临时故障的处理和小型事故的抢修,工作由各专业维修工区完成。内设生产房屋有综合维修楼(含工区)、轨道车保养间、材料库等。同时设置大型养路机械及作业车停放线。2)客专综合维修工区设线路、桥隧、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建筑给水、机电、自动化等工区。综合维修工区承担工务、通信、信号、牵引供电、机电、自动化、建筑给水等设备日常巡检、养护、临时故障处理和配合事

17、故的抢修。各工区具体工作内容如下:线路工班主要负责管内线路的经常保养和临时抢修,同时负责线路的静态检测、钢轨探伤及个别线路病害处理、负责管内线路的巡视以及配合大机作业等工作。桥隧工班负责对管内桥梁、隧道、涵洞等构筑物的检查、保养和巡视。通信、信号工班负责管内通讯、信号、综调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保养。牵引供电工班负责管内接触网及设备的基层维护和事故处理,负责管内接触网的日常维护、检修、巡视。机电工班负责管内水泵、空调、电机等各种机电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及保养。自动化工班负责管内管内AFC(自动售检票)、FAS(防灾报警)、BAS(设备监控)、SCADA(电力监控)等各种自动化设备、相关缆线的维护

18、和保养。建筑给水工班负责管内建筑设备、给排水设备、储备水设备、管道等的日常维护管理。相关生产用房,主要有综合维修楼、轨道车保养间、材料库。配置大型养路机械组停放线、作业车辆停放线。(5)联络线布置1)城际场与南广间联络线上行联络线由广佛环线城际左线贯通车站,出站后以路基形式依次跨过3条动车走行线动2、动3、动4后以18号道岔在路基上以5.984的坡度与南广左线接轨(对应贵广里程DIK798+265.92),设置线路所。上行联络线L1全长2.064km。下行联络线由广佛环线城际右线贯通车站,出站后以隧道形式依次下穿动2、动3、南广左线、动4、贵广左右线、南广右线走行线后,转至贵广南广线右侧以18

19、号道岔在路基上以5.984的坡度与南广左线接轨(对应贵广里程DIK798+265.92),下行联络线L2全长2.00km。城际场至南广间上行联络线里程:L1CK0+000L1CK2+064.39(对应贵广DIK798+265.92);城际场至南广间下行联络线里程:L2CK0+000L1CK1+999.88(对应贵广DIK798+265.92)。2)南广与西部沿海铁路反发线南广与西部沿海铁路在佛山西站有部分折返列车,为减少列车对车站西咽喉的切割,提高车站咽喉的通过能力,修建该反发线。该反发线自车站客专场西咽喉引出后,在南广下行线左侧向西,依次跨过桂丹路,在贵广DIK793+200处跨过贵广南广4

20、条正线后转至南广上行线右侧,继续向西以48+80+48m孔跨跨过佛山一环后在贵广DIK791+400处以18号道岔接上南广右线,反发线全长2.868km。南广反发线里程:NZCK0+000(对应贵广DIK794+244.87)NZCK2+868.004(对应贵广DIK791+400.50)。3)动车走行线佛山西站动车运用所分设为客专和城际两个动车运用所,两个运用所分别独立,城际场与城际运用所间修建上下行动车走行线Z1、Z2,客专场与客专运用所间修建上下行动车走行线Z3、Z4。城际场上行动车走行线Z1起点在城际场到发线上接轨,对应贵广里程DIK796+099.88,终点里程Z1CK1+785.2

21、65,全长1.785km;城际场下行动车走行线Z2起点与城南下行联络线起点相同,对应贵广里程DIK796+281.53,从车站引出后,上跨城南下行联络线,再依次下穿广佛环正线、城南上行联络线,接入城际动车运用所,终点里程Z2CK1+614.6,全长1.614km;客专场下行动车走行线起点Z3CK0+000对应贵广里程DIK796+026.21,该动车走行线从车站到发线引出在与贵广正线并行上跨城南下行联络线,再依次下穿广佛环正线、城南上行联络线后,接入动车运用所,终点里程Z3CK1+906.675,全长1.907km;客专场上行动车走行线起点Z4CK0+000,对应贵广里程DIK796+092.

22、73,从车站到发线引出后在南广左线与贵广左线之间与贵广线并行一段后,迅速以24.06的大坡度下降,采用隧道形式上跨城南下行联络线后,在下穿南广左线与城南上行联络线接至动车运用所,终点里程Z4CK1+846.43,全长1.846km。5桥梁工程新建特大桥3座计8025.65m,大桥1座,桥梁长度495.53m。6轨道车站到发线按有碴轨道并按一次铺设无缝线路设计。高速联络线采用60kg/m钢轨,到发线、动车段出入段线采用60kg/m钢轨,均采用无缝线路。其它站线、次要站线采用50kg/m有缝线路。7路基佛山西站路基工程均为站场路基,路基全长约1.2km,其中挖方地段正线长度约为1.02km,约占路

23、基长度的85;联络线路基长度为0.85km,占联络线线路总长的16.44;走行线线路挖方地段基长度为1.941km,占联络线线路总长的53.47;动车所场区均为路基全长约2.29km。8隧道工程佛山西站与动车所共有四条走行线,其中动车走行线Z1、Z2、Z3、Z4各分布隧道一座;佛山西站与贵广南广线的下行客车联络线分布一座隧道。9无线通信新建GSM-R移动通信系统。10电气化新建佛山西混合变电所1座(贵广铁路拟建的佛山西牵引变电所、城际铁路新建佛山西牵引变电所、电力10kV变配电所三所合建);新建动车运用所开闭所1座。11设计时速引入本站的贵广、南广、西部沿海、广佛肇及广佛环线城际铁路按时速20

24、0km/h速度目标值设置,但在本工程范围内限速160km/h;站内的南广折返线、城际场与南广线间的联络线、动车走行线按时速80km/h速度目标值设置。12暖通车站站房空调系统采用集中空调,冷源采用水冷冷水机组+冷却塔,室内末端公共区采用组合式空调器,办公及管理用房区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采用全热新风换气机;售票室、贵宾室空调采用变制冷剂流量,新风采用全热新风换气机;通信信号信息系统设备用房采用基站精密空调。乘务楼、乘务员公寓设集中式空调系统,冷源采用水冷冷水机组+冷却塔根据室外气象条件人工启停控制;工艺性空调、居住建筑和其它场所舒适性空调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分体空调、基站精密空调

25、,根据室内环境状态人工或自动启停控制。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加空气源热泵方式,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开启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贵广铁路采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其余全部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工 程 特 性 表序号项目单位数 量备 注1站房万平方米6.8客专站房面积4.7万平方米,城际站房面积2.1万平方米2正线条5贵广、南广、西部沿海、广佛肇及广佛环线3联络线条6城际场与南广间联络线2条;南广与西部沿海铁路反发线1条;动车走行线4条4铺轨km114.74正线铺轨37.64km;站线铺轨77.10km5桥涵座46隧道座57电气化新建混合变电所1座,开闭所1座8动车运用所座1(分为客

26、专运用所和城际运用所)客专运用所及城际运用所,紧邻设置9通信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10给排水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11土石方104m3632.5912征地拆迁永久用地2316亩,代征地70.00亩,临时用地453亩;车站拆迁量79.2万方,动车运用所拆迁量为25.03万方13定员人149314环保投资万元14386.8174占工程总投资比例1.04%15工程总投资万元1381619.97(三)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根据调查,广东省人民政府仅以粤府函【1999】261号对南海区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南海市城市规划包括南海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南海市

27、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规划年限为19992010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对规划进行了不断地修编,最新一轮的规划年限为20102020年,该规划正在编制中。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引导佛山西站周边发展,2011年佛山市规划局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针对该片区编制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此规划也正在编制中。1与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协调性分析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已明确提出本工程的建设。从发展定位来看,本工程位于中心组团边缘地带,既有利于发挥佛山市中心组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又有利于区域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因此,项目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战略性空间”的区域协

28、调发展策略相一致,有利于加快与广州市、其它珠三角地区联系,也可通过广州往北借京广铁路、往东经东莞联京九铁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相通达,满足佛山市在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需求。从用地布局来看,车站现选址与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原选址基本吻合,联络线和行走线现选址与原规划预留线路虽略有出入,但从现状来看对沿线居民居住、生活用地干扰较小,基本符合城市规划的用地布局考虑。佛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也已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进一步落实了该项目的选址用地。本工程本工程在佛山城区交通运输站场规划的位置2与佛山市南海区总体规划(2008-2020)的协调性分析该规划在区域已经为广州枢纽佛山西站及相关

29、工程预留了用地,并规划与广佛肇、广佛环线城际轨道、FS3 号线、公交、小汽车、公路客运等方式进行接驳,形成多方式一体化的综合客运枢纽。本规划在中部片区的交通政策上重点强化佛山西站的枢纽设置,以佛山西站为核心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和BRT在内的快速公共交通体系,以快速公共交通建立与各产业组团轴向联系的通勤轴。通过规划路网快速连接佛山一环和兴业路等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大大改善了南海区的交通环境,从而可强化南海作为广佛都市圈面向粤西地区的门户枢纽功能,发挥广佛重要的“城关”作用,通过对内陆腹地及广佛地区之间要素的流动、中转、汇集来实现其“广佛都市区副中心区”的地位。因此,本项目与佛山市南海区总体规划是协调的

30、。南海在广佛中的空间结构分析3与佛山市南海区中部片区分区规划(2011-2020)的协调性分析该规划较好地落实了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的选址用地,并进一步优化了西站枢纽周边路网,以加强西站枢纽与区内主要高快速路、干道的联系,并增加佛山西站与狮山中心区、产业智库、罗村中心区等其他组团之间的联系通道, 从而促使中部片区以佛山西站建设为契机,打造广佛枢纽功能,建立新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场所,使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积极互动。因此,建设项目与佛山市南海区中部片区分区规划(2011-2020)是协调的。4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佛山西站是广佛同城“四主一辅”铁路枢纽中的主枢纽之一,是具有贵广、南广、

31、西部沿海铁路始发终到服务的高铁车站之一,主要服务范围是广东省西南地区。是佛山市市域层面上,集铁路、城际线、长途客运、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最大的综合客运枢纽,也是广佛环线和广佛肇城际线唯一的换乘站。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是依托本工程组织编制的,从功能定位、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上紧紧围绕本工程进行展开。由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情况,本工程沿线用地主要规划为铁路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防护绿地及一类工业用地,基本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因素,与周围环境基本相协调,沿线用地规划详见本工程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协调性关系图。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充分利用佛山西站的积聚效应,与狮山新城、罗村街道联合在未来广佛城市空间

32、结构调整中承担广佛西翼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借助现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参与更广范围的空间体系竞争,不仅辐射南海区,而应辐射带动整个广佛西翼。此外,该规划依托佛山西站在国际商贸展贸、区域专业商务服务及配套等诸多领域,成为南海国际交往的新平台,佛山对外的重要门户和展示窗口。因此,本工程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是相互衔接协调的。本工程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关系示意图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现状本工程沿线地形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林地、旱地为主,有零星鱼塘及苗圃用地,为城镇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由于工程所在区域人为活动频繁,工程范围内无珍稀动植物栖息地、

33、繁殖地,不涉及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评价范围水土流失现状侵蚀强度属微度。2声环境现状评价范围内共分布有敏感点6处,均为居民区。现状监测结果显示:4类区内共有2处监测点,均布置在桃源村,现状监测值昼间为60.260.6dBA,夜间为59.459.8dBA,昼间现状值达标,夜间现状值均超标,超标量为4.44.8dBA。2类区内共有19个测点,现状监测值昼间为48.957.3dBA,夜间为42.456.8dBA,昼间敏感点均达标,夜间桃源村和蔡边村的6个测点由于受到既有广茂线的影响而超标,超标值为1.36.8dBA。3振动环境现状评价范围内共有振动敏感目标3处,全部为居民住宅。昼、夜间环境振动现状值分

34、别为51.853.4dB和51.952.2dB,均可满足标准要求。4地表水环境现状工程区域内有沟渠在佛山西站的东西两侧穿过,并在下游4.4km汇入佛山水道(汾江)。佛山水道现状为综合用水区,水质目标为IV类水体。区域内的沟渠水质也以IV类水体来进行保护。本工程附近的机场涌,其在城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上游500m的断面水质,pH、COD、DO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而BOD5、TP、氨氮和LAS均超标,超标倍数依次为0.42倍、3.18倍、1.64倍和0.29倍;排污口断面水质中,pH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而COD

35、、BOD5、DO、TP、氨氮和LAS均超标,超标倍数依次为0.03倍、0.55倍、2.30倍、3.82倍、1.95倍和1.01倍;排污口的下游1000m断面水质中,pH、COD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而BOD5、DO、TP、氨氮和LAS均超标,超标倍数依次为0.49倍、1.90倍、4.10倍、1.85倍和0.82倍。本工程的污水纳入东南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后,经厂区北侧的无名沟渠纳入4#沟渠,最终排入3#沟渠(王芝截污沟)。其中,东南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相应标准,且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6、(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而王芝截洪沟的现状水质很差,除总铜、总锌、总镉达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超标,尤其是总磷,超标15.27倍,其次为氨氮超标4.91倍、COD超标0.67倍。由佛山市环保局公报的主要江河月报显示,佛山水道(汾江)的现状水质未达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5地下水环境现状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拟建项目周围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本项目2012年工程勘测时在工程周边布设了4个水质监测点和9个水位监测点,水质监测项目为Cl-、SO42-、溶解性固体和pH值。由建设场地区域内地下水取样的检测结果可知,工程沿线地下水水质均满足

37、GB/T14848-93之III类水的标准,水质情况总体较好;沿线地下水埋深一般为0.39.0m。6大气环境根据本工程旁的2个大气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各监测点的SO2、NO2、PM10、TSP超标率均为0,能达到二级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评范围为工程及各专题可能影响范围。1生态环境评价范围(1)工程设计外侧轨道用地界向外300m以内的区域;(2)工程场界向外100m以内的区域;(3)取土场、弃土(渣)场等临时用地界外100m内区域。2声环境评价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纵向范围为正线及走行线涉及的范围,横向范围为线路外轨中心线、动车运用所厂界200m以内区域。3振

38、动环境评价范围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纵向范围为正线及动车走行线涉及的范围,横向范围为线路两侧60m以内区域。4水环境评价范围本次水环境评价范围为工程设计范围内的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及工程周边的地表沟渠(包括招大涌、王芝截污沟等),主要污染源包括佛山西站的站房、单身宿舍、食堂和动车运用所的检修车间、洗车线、职工单身宿舍、食堂等。5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工程建设、运营期阶段影响地下水水位的区域。6电磁环境评价范围电视受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50m以内区域;牵引变电所为距变电所围墙50m以内,GSM-R基站为以天线为中心半径50m以内区域。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

39、施与效果(一)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列车运行产生噪声、电磁影响:噪声影响通过采取低噪声车辆、设备,设置隔声窗措施;电磁影响采用使用天线用户有线电视入网。措施后可达标或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声、振动源强根据铁计201044号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确定。牵引变电所电磁影响,根据类比监测结果:距牵引变电所围墙处工频磁场略大于0.2T;距牵引变电所围墙20m处工频磁场强度不超过0.1T,远小于HJ/T24-1998中0.1mT的推荐值要求。变电所围墙处,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300V

40、/m;距围墙20m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00V/m左右,远低于HJ/T24-1998中工频电场强度4kV/m的推荐值要求。车站排水主要是是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及列车集便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动植物油、氨氮等。动车运用所污水主要包含列车卸污粪便污水、职工生活污水、车辆洗刷废水、轮对、轴承等零件清洗检修废水等;动车运用所集便污水经厌氧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气浮-过滤”的处理工艺后最终排入东南污水处理厂。车站集便污水经厌氧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最终进入东南污水处理厂。本工程设垃圾转运站一处,生活垃圾经分拣后,部分垃圾可回收利用,剩余部分交由当地环卫

41、部门统一处理;动车运用所电动车组定期更换的蓄电池由厂家回收,不会造成危险固体废物危害。(二)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工程未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目标主要为沿线水土保持、动植物、基本农田等。2声环境、振动、电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声环境保护目标有6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3处、电磁环境保护目标3处。表1-3 噪声振动电磁敏感点分布表序号敏感点名称对应贵广线里程与各条铁路位置关系评价范围内敏感点概况声功能区划敏感点类别线路形式位置距 离高 差1桃源村DIK791+250-DIK791+450广茂既有:路堤广茂改线:路堤南广线

42、:桥梁贵广线:桥梁西部沿海下行线:桥梁西部沿海上行线:桥梁右侧广茂既有56m广茂改线48m南广线65m贵广线70m西部沿海下行线8m西部沿海上行线106m广茂既有-1m广茂改线-1m南广线-15m贵广线-15m西部沿海下行线-14m西部沿海上行线-14m约50户,居民住宅多为1-4层砖混结构房屋,多建于80年代至今2类区噪声2海辉城DIK792+250-DIK792+400广茂既有:路堤广茂改线:路堤南广线:路堤贵广线:路堤南广反发线:桥梁西部沿海下行线:桥梁西部沿海上行线:路堤左侧广茂既有117m广茂改线150m南广线100m贵广线105m南广反发线(本工程)130m西部沿海下行线170m西

43、部沿海上行线80m广茂既有7m广茂改线7m南广线2m贵广线2m南广反发线-19西部沿海下行线-19m西部沿海上行线3m在建,18-26层2类区噪声3蔡边村DIK793+600-DIK793+820广茂既有:路堤广茂改线:路堤南广:桥梁贵广:桥梁西部沿海下行:桥梁西部沿海上行:桥梁南广反发线:桥梁广佛环近线:桥梁广佛环远线:桥梁广佛肇:桥梁右侧广茂既有99广茂改线30m南广(本工程)105m贵广(本工程)110m西部沿海下行80m西部沿海上行147m南广反发线(本工程)139m广佛环近线175m广佛环远线217m广佛肇198m广茂既有-2广茂改线-2南广-9贵广-9西部沿海下行-15西部沿海上行

44、-13南广反发线-12广佛环近线-9广佛环远线-9广佛肇-9约50户,居民住宅多为1-4层砖混结构房屋,多建于80年代至今2类区噪声 续上序号敏感点名称对应贵广线里程与各条铁路位置关系评价范围内敏感点概况声功能区划敏感点类别线路形式位置距 离高 差4新平塘村DIK794+950-DIK795+200南广:桥梁贵广:桥梁西部沿海下行:桥梁西部沿海上行:桥梁右侧南广(本工程)66m贵广(本工程)71m西部沿海下行(本工程)38m西部沿海上行(本工程)120m南广-10贵广-10西部沿海下行-10西部沿海上行-10约40户,居民住宅多为1-4层砖混结构房屋,多建于80年代至今2类区噪声、振动、电磁5

45、大平塘村DIK795+400-DIK795+600南广:桥梁贵广:桥梁西部沿海上行:桥梁广佛环:桥梁广佛肇:桥梁左侧南广(本工程)195m贵广(本工程)190m西部沿海上行(本工程)140m广佛环(本工程)17m广佛肇(本工程)52m南广-9贵广-9西部沿海上行-9广佛环-9广佛肇-9约40户,居民住宅多为1-4层砖混结构房屋,多建于80年代至今2类区噪声、振动、电磁6横岗村DIK799+300-DIK799+600动车走行线:路基左侧距厂界22m动车走行线34m动车走行线:-4约70户,居民住宅多为1-4层砖混结构房屋,多建于80年代至今2类区噪声、振动、电磁注:高差:“+”表示敏感点地面高出轨面,“-”表示敏感点地面低于轨面。3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工程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水体,工程运营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进入东南污水处理厂,主要保护目标为工程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沟渠。工程所在区域的沟渠分布情况见下图。3#沟渠5#沟渠4#沟渠佛山一环横岗村动车运用所2#沟渠东南污水处理厂 兴业路本工程1#沟渠招大村佛山机场车站工程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分布示意图4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本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