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4615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比如砌筑砖墙,浇筑混凝土、墙面的抹灰,装饰和粉刷,结构构件的安装等,都需要在其近旁搭设脚手架,以便在其上进行施工操作、堆放施工用料和必要时的短距离水平运输。脚手架虽然是随着工程进度而搭设,工程完毕就拆除,但它对建筑施工速度、工作效率、工程质量以及工人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脚手架搭设不及时,势必会拖延工程进度;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施工需要,工人操作就不方便,质量得不到保证,工效也提不高;脚手架搭设不牢固,不稳定,就容易造成施工中的伤亡事故。因此,对脚手架的选型、构造、搭设质量等决不可疏忽大意轻率处理。1.1. 脚手架种类随着建筑施工技术

2、的发展,脚手架的种类也愈来愈多。从搭设材质上说,不仅有传统的竹、木脚手架,而且还有钢管脚手架。钢管脚手架中又分扣件式、碗扣式、门式,工具式;按搭设的立杆排数,又可分单排架、双排架和满堂架。按搭设的用途,又可分为砌筑架、装修架;按搭设的位置可分为外脚手架和内脚手架。脚手架分为下列3大类。1.1.1. 外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围的脚手架称为外脚手架。外脚手架应从地面搭起,所以,也叫底撑式脚手架,一般来讲建筑物多高,其架子就要搭多高。1.1.1.1. 单排脚手架:它由落地的许多单排立杆与大、小横杆绑扎或扣接而成。1.1.1.2. 双排脚手架:它由落地的许多里、外两排立杆与大、小横杆绑扎或扣接

3、而成。1.1.2. 内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内的脚手架称为里脚手架。主要有:1.1.2.1. 马凳式里脚手架;1.1.2.2. 支柱式里脚手架。1.1.3. 工具式脚手架1.1.3.1. 悬挑脚手架。它不直接从地面搭设,而是采用在楼板墙面或框架柱上以悬挑形式搭设。按悬挑杆件的不同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48mm3.5mm的钢管,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悬出在外面,在这个悬挑杆上搭设脚手架,它的高度应不超过6步架;另一种是用型钢做悬挑杆件。搭设高度不超过20步架(总高2030m)。1.1.3.2. 吊篮脚手架。它的基本构件是用50mm3mm的钢管焊成矩形框架,并以34榀框架为一组,在屋面上设

4、置吊点,用钢丝绳吊挂框架,它主要适用于外装修工程。1.1.3.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在建筑物的外围,可以自行升降的脚手架称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1.1.3.4. 挂脚手架。它是将脚手架挂在墙上或柱上事先预埋的挂钩上,在挂架上铺以脚手板而成。1.1.3.5. 门式钢管脚手架。1.2. 脚手架的材质与规格1.2.1. 木质材料的材质和规格木杆常用剥皮杉杆或落叶松。立杆和斜杆(包括斜撑、抛撑、剪刀撑等)的小头直径一般不小于70mm;大横杆、小横杆的小头一般不小于80mm;脚手板的厚度一般不小于50mm,应符合木质二等材。1.2.2. 竹质材料的材质和规格竹竿一般采用四年以上生长期的楠竹。青嫩、枯

5、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连通二节以上的竹竿都不能用。轻度裂纹的竹竿可用1416号铁丝加箍后使用。使用竹竿搭设脚手架时,其立杆、斜杆、顶撑、大横杆的小头一般不小于75mm,小横杆的小头不小于90mm。1.2.3. 钢管的材质和规格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一A级钢的规定。钢管的尺寸应按标准选用,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S,钢管的尺寸为5648mmX35mm和5e51mmX3mm,最好采用声48mmX35mm的钢管。1.2.4. 扣件扣件

6、式钢管脚手架的扣件,应是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l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才能使用。扣件的螺杆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使用时扭力矩应在4065Nm之间。1.2.5. 钢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一A级钢的规定。1.2.6. 绑扎材料的材质和规格1.2.6.1. 铁丝的材质和规格。绑扎木脚手架一般采用8号镀锌铁丝。1.2.6.2. 竹篾的材质和规格要求。竹脚手架一般来说应采用竹篾绑扎。竹篾用水竹或慈竹劈成,要求质地新鲜,坚韧带青,使用前须提前一

7、天用水浸泡。三个月要更换一次。1.2.6.3. 塑料篾的材质和规格要求。它是由塑料纤维编织而成带状,在竹脚手架中用以代替竹篾的一种绑扎材料。1.3. 扣件式脚手架的设计所谓脚手架的设计即是根据脚手架的用途(承重、装修),在建工程的高度、外形及尺寸等的要求,而设计立杆的间距,大横杆的间距连墙件的位置等,并且计算各杆件的应力在这种设计情况下,能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可再调整立杆间距,大横杆间距和连墙件的位置设置等。1.3.1. 荷载规定荷载规定: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脚手板传递给小横杆,由小横杆传递给大横杆,再由大横杆通过绑扎(或扣结)点传递给立杆,最后通过立杆底部传递到地基上。但是,

8、使用竹笆板脚手板,则是将施工荷载通过竹笆板传递给大横杆(或搁栅),由大横杆传递给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再由小横杆通过绑扎点传给立杆,最后由立杆传递到地基上。1.3.1.1. 施工荷载值1.3.1.1.1. 承重架(包括砌筑、浇混凝土和安装用架)定为3000N。或30kN;1.3.1.1.2. 装修架为2000N或20kN。1.3.1.1.3. 恒、活荷载1.3.1.1.3.1. 恒载(永久荷载)。主要系指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大、小横杆、斜撑(或剪刀撑)、扣件、脚手板、安全网和栏杆等各构件的自重。1.3.1.1.3.2. 施工时的活载(可变荷载)主要指脚手板上的堆砖(或混凝土、模扳和安装件等)

9、、运输车辆(包括所装物件)和作业人员等荷载,以及风荷载。1.3.1.1.4. 荷载荷载包含3个内容:荷载分类、荷载取值、荷载组合,下面分别介绍:1.3.1.1.4.1. 荷载分类。对脚手架的计算基本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即对脚手架构件的计算采用了和GBJl8、GBJ 9相同的计算表达式、相同的荷载分项系数和有关设计指标,根据上述国标要求,对作用于脚手架上的荷载分成为永久荷载(恒荷)和可变荷载(活载),计算构件的内力(轴力)、弯矩、剪力等时要区别这两种荷载,要采用不同的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10、。1.3.1.1.4.2. 荷载取值:1.3.1.1.4.3. 永久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按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与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 (安全网、竹笆等)的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1.3.1.1.4.4. 施工荷载。根据脚手架的不同用途,确定装修、结构两种施工均布荷载(kN)。装修脚手架为2kN,结构施工脚手架为3kN。1.3.1.1.4.5. 风荷载。1.3.1.1.5. 荷载组合。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钢管脚手架的荷载由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组成的承载力构架

11、承受,并通过立杆传给基础。剪刀撑、斜撑和连墙杆主要是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增加抵抗垂直和水平力作用的能力。连墙杆则承受全部的风荷载。扣件则是架子组成整体的联结件和传力件。1.3.1.1.5.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荷载传递路线。作用于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归纳为两大类: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它们的传递路线如下:作用于脚手架上的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最终都是通过立杆传递的;由竖向和水平荷载产生的竖向力由立杆传给基础;水平力则由立杆通过连墙件传给建筑物。分清组成脚手架的各构件各自传递那些荷载,从而明确哪些构件是主要传力构件,各属于何种受力构件,以便按力学、结构知识对它们进行计算。1.3.1.1.5

12、.2. 组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杆件受力分析。由荷载传递路线的途径可知,立杆是传递全部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最重要构件,它主要承受压力计算忽略扣件连接偏心以及施工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当不组合风荷载时,简化为轴压杆以便于计算。当组合风荷载时则为压弯构件。大、小横杆(纵向、横向水平杆)是受弯构件。连墙件也是最终将脚手架水平力传给建筑物的最重要构件,一般为偏心受压(刚性连墙件)构件,因偏心不大,本规范简化为轴心受压构件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是靠扣件连接将施工荷载、脚手板自重传给立杆的,当连墙件采用扣件连接时,要靠扣件连接将脚手架的水平力由立杆传递到建筑物上。扣件连接是以扣件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竖向力或水平

13、力的,因此规范规定要对扣件进行抗滑计算。连墙件主要承受风荷载和脚手架平面外变形产生的轴向力,它对脚手架的稳定和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 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将脚手架的荷载传递到地面,那么,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大于立杆传下来的轴向力。1.3.2. 计算步骤、内容、计算公式1.3.2.1.1. 施工荷载由纵向水平杆(大横杆)传至立杆时的水平杆计算见表87。表8-7 施工荷载由纵向水平杆传至立杆时的水平杆计算1.3.3. 构造要求1.3.3.1. 基本

14、构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和扣件组成,它的基本构造形式与木脚手架基本相同,有单排架和双排架两种。在立杆、大横杆、小横杆三杆的交叉点称为主节点。主节点处立杆和大横杆的连接扣件与大横杆与小横杆的连接扣件的间距应小于15cm。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主节点处的大、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及连墙件不能拆除。1.3.3.2. 大、小横杆、脚手板1.3.3.2.1. 大横杆。1.3.3.2.1.1. 大横杆可用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能小于3跨,大于和等于6m长;1.3.3.2.1.2. 大横杆用对接扣件接长,也可采用搭接。1.3.3.2.1.3. 大横杆的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

15、根相邻大横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大横杆杆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大横杆应作为小横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大横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小横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1.3.3.2.2. 小横杆。小横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宜根据支

16、承脚手架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1.3.3.2.3. 脚手板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脚手板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小横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

17、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设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小横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小横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小横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大横杆)上。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1.3.3.3. 立杆1.3.3.3.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底,座下再设垫

18、板。1.3.3.3.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当立杆基础在不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1.3.3.3.3. 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1.3.3.3.4. 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1.3.3.3.5.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1.3.3.3.6. 立杆上的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

19、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1.3.3.3.7.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1.3.3.4. 连墙件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设计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表89的规定。注;h-步距;la-纵距。1.3.3.4.1.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1.3.3.4.2. 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1.4.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所谓脚手架的设计即是根据脚手架的用途(承重、

20、装修),在建工程的高度、外形及尺寸等的要求,而设计立杆的间距,大横杆的间距连墙件的位置等,并且计算各杆件的应力在这种设计情况下,能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可再调整立杆间距,大横杆间距和连墙件的位置设置等。本节主要讲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计算。1.4.1. 附着升降脚手架简介附着升降脚手架(导轨式)是通过附着支撑附着在工程主体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即沿建筑物外侧,搭设一定高度的外脚手架,并将其附着在建筑物上,使用升降机构及升降动力设备,随着工程进度,脚手架沿建筑物升降,满足防护要求。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架、底部水平桁架、附着支撑、调节顶撑、防坠、防倾装置、提升设备和

21、脚手架体等组成。其特点:附着支座集承重、导向、防倾、防坠于一体,操作简单方便;调节顶撑既能调节架体水平高低偏差,又能承重,操作简单方便,节约劳动时间和大量钢丝绳;能单跨升降,也可以多片整体升降。提升设备采用环链式电动葫芦。1.4.2. 平面设计1.4.2.1. 根据工程结构情况,3#楼设置57套提升机构,配置20个电动葫芦,分三段分别进行架体进行升降。1.4.2.2. 提升机构的平面位置及装立面位置详见附图,施工时按图留置45预留孔。1.4.2.3. 架体底部采用标准连接杆搭设底部桁架,局部用脚手架钢管搭设底部桁架,搭设长度约为1.5m。1.4.2.4. 施工电梯处搭设挑架。1.4.3. 立面

22、设计1.4.3.1. 附着升降脚手架从标准一层开始安装搭设,随施工进度搭设,搭设至第五标准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开始根据施工进度提升。1.4.3.2. 附着支撑结构为:三角形支座宽450,特殊情况使用其它尺寸,使用工况安装三个,升降工况安装两个附着支座。1.4.3.3. 附着升降脚手架以主框架及水平梁架为骨架采用扣件钢管搭设,高度16.2m,搭设剪刀撑,剪刀撑从架体底部向上连续搭设,跨度不大于6m,水平夹角450600,并应将把主框架和底部水平梁架连成整体。1.4.3.4. 脚手架悬挑长度不大于3m,悬挑大于2m的部位以主框架为中心成对设置对称斜拉杆,其水平夹角应不小于450。1.4.4. 存在的

23、风险及处理程序1.4.4.1. 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是安全风险较高的行业之一,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1.4.4.2. 高空坠落在架体的底部满铺脚手板,并用安全网兜底和竹胶板封闭;在架体外侧搭设护栏并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在操作层外侧设200高踢脚板,下面满铺脚手板;每次运行到位后,安全防护经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架体高空搭设或拆除时,在下方相应位置设置安全警戒区域进行围挡,负责警戒的人员应坚守岗位,非从业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区。1.4.4.3. 架体下坠每个吊点都安装三个附着支座,采用双螺母并且要拧紧且露出螺杆不少于3扣,斜拉杆要收紧;提升设备采用7.5T电动葫芦增加安全系数,升降时加设防坠器保险,防坠

24、装置必须灵敏可靠,由发生坠落到架体停住时间不超过3s,其坠落距离不大于150mm;如遇5级及以上大风,在架体上部增设水平临时拉杆与结构拉结或拆去部分安全网减少风载。1.4.4.4. 防火 在架体的四角设置一个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水管。1.4.4.5. 全体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大家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公司的相关规定,齐心协力杜绝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一般事故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1.4.4.5.1. 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落实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验收人,并做好检查记录。并对整改事项进行复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复检不合格继续进

25、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1.4.4.5.2. 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人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工地负责人或企业领导。各级领导接到此类报告后,都应迅速逐级上报。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以最快方式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检察、劳动部门报告,并应在24小时内将事故概况写成书面报告向相关部门汇报。1.4.4.5.3.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抢救伤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与再次发生。要认真保护现场,撤离所有人员。建立警戒线,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亲保护好现场。1.4.4.5.4. 接到事故报告后,企业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救伤员,组织事故调

26、查。1.4.4.5.5. 调查成立后,立即到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做好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绘制施工平面图。1.4.4.5.6. 通过现场第一手资料,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人,制定预防发生类似事故的具体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人,并写出调查处理报告书,报送报告书。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加盖公章,报送相关劳动部门,批复后,送还事故单位。1.4.4.5.7. 事故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按“四定”进行落实。1.4.5. 安全检查制度1.4.5.1. 附着升降脚手架搭设完毕,由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及班组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提升。并于提升一层后报安检站委托检测单位

27、进行检测。1.4.5.2. 班组每次提升或下降前后按提升(下降)前(后)检查记录表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书面记录。1.4.5.3. 安装单位每月派专人与项目专职安全员进行一次联合安全大检查。1.4.5.4. 架体提升到结构顶或停留时间超过一月,要对架体加固情况进行检查。1.4.5.5. 架体下降前要对架体脚手杆及脚手板检查是否满足装修施工的要求,对穿墙螺栓是否打油保养,电控柜及电动葫芦是否正常进行检查。1.4.6.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搭设流程搭设安装平台 组装主框架下节、水平桁架 吊装 搭设脚手架体 接长主框架标准节 安装支座、导向架 搭设脚手架 铺脚手架、安全网封闭 检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1.4.7

28、. 架体的安装与搭设1.4.7.1.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1.4.7.1.1. 附着升降脚手架搭设前,应设置安全可靠的安装平台(图一)来承受安装时的竖向荷载,平台宽度1.5m,承受荷载大于30kN/,安装平台的水平度应满足架体安装精度要求,任意两点间的高差最大值不应大于20mm。1.4.7.1.2. 主框架下节与桁架的组装在地面将主框架摆放就位,按附着升降脚手架平面图桁架尺寸进行安装,连接桁架立杆、横杆、斜杆,横杆置于立杆连接板内侧,斜杆在外,螺栓由外向内穿入,严格控制其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合格后,再将所有连接螺栓拧紧。(螺栓拧紧后需抹上黄油,以免生锈)。用塔吊将安装好的导轨、桁架吊装到平台,按

29、设计尺寸摆放就位,控制好导轨与结构之间的距离(支座长度+2公分);将附着升降脚手架与平台连接固定。1.4.7.1.3. 主框架标准节的连接:用塔吊将主框架标准节吊起,和主框架下节连点对正、装入螺栓、调整直垂度、拧紧螺栓;以后随施工进度逐步安装。1.4.7.1.4. 支座和调节顶撑的安装:根据平面布置图及立面留孔图用穿墙螺栓安装支座,拧紧螺母;安装调节顶撑并将主框架顶紧。1.4.7.1.5. 以后根据施工进度逐层安装附着支座(3个),连接主框架(3节),搭设脚手架体。1.4.7.2. 脚手架体的搭设:1.4.7.2.1. 对搭设材料的要求:1.4.7.2.2. 钢管外观质量平直光滑,没有裂纹、分

30、层、压痕、硬弯等缺陷,并应进行防锈处理;立杆最大弯曲变形应小于L/500,横杆最大弯曲变形应西欧碍于L/150;断面平整,切斜偏差1.70;实际壁厚不得不小于标准公称壁厚的90%。1.4.7.2.3. 扣件螺纹连接件应无滑丝、变形、严重锈蚀等现象。1.4.7.2.4. 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珠串片板、竹芭板,脚手架不得有腐烂现象。1.4.7.2.5. 安全网2000目/100cm2,不得有破朽现象。1.4.7.2.6. 螺栓采用国标螺栓,严禁采用钣牙套丝或螺纹锥攻丝。1.4.7.2.6.1. 在水平梁架上搭设双排脚手架。立杆和底部桁架连接处要用短钢管顶紧,长度1.2m,不得少于4个卡扣

31、;纵矩1800,轴向最大偏差应小于200,相邻立杆接头不应在同一步架内,且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易小于500。接头中心断点的距离不宜步距的1/3。1.4.7.2.6.2. 外侧大横杆步距900,内侧大横杆步距1800,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两个相邻接头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端点不宜大于纵距的1/3.最下层大横杆搭设时应起拱3050。1.4.7.2.6.3. 校横杆贴近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外侧伸出立杆100,内侧伸出两根100400。内侧悬臂端可铺脚手板。1.4.7.2.6.4. 架体外侧必须搭设通长剪刀撑,倾

32、角4560,架体内侧应搭设倒八字,底部桁架与框架连接,以防止架体下沉。1.4.7.2.6.5. 架体内可以搭设人行道,但必须搭设在主框架跨度较小的位置。1.4.7.2.6.6. 脚手板最多可以铺设4层,最下层脚手板与主体外墙用翻板封闭。1.4.7.2.6.7. 架体内水平方向应有一道以上平网与墙体进行密封性连接;架体底部应有平网和立网进行兜底或用竹胶板封闭;架体外侧应有立网进行封闭围护,围护时要保证横平竖直,应有尽可能多的点与架体进行连接。1.4.7.2.6.8.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底部支撑桁架与主框架的安装偏差。底部支撑桁架相邻二机位处的高差应小于20;相邻两榀竖向主框架的水平高差应小于2

33、0;竖向主框架的垂直度偏差小于6。1.4.7.2.6.9. 安装过程中架体与工程结构间应采取可靠的临时水平拉撑措施,确保架体稳定。1.4.7.2.6.10. 扣件式脚手杆件搭设的架体,搭设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和满足设计使用的要求。1.4.7.2.6.11. 架体搭设的整体垂直度偏差应小于4,底部任意二点间的水平高差不大于50。1.4.7.3. 电气安装本工程采用电动葫芦作为动力设备来升降架体,因此所有电气的安装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1.4.7.3.1. 在架体的第三步架布上电缆线,长度以现场为准,每根电缆线的端头留长5m提升距离,每根电缆线与电控柜连接端头处安一个三相四芯16A插头,另

34、一端安一个三相四芯16A插座;电缆线每隔一米用塑料带与架体的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1.4.7.3.2. 要求保护零线接电机外壳,具体安装、调试、维护、升降操作详见原厂家提供的使用与维护说明书。1.4.7.3.3. 控制柜装有漏电保护器和电动机过载保护装置,每个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按键开关。1.4.7.4. 调试验收1.4.7.4.1. 架体搭设完毕后,应自行对下列项目进行调试与检验,调试与检验情况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1.4.7.4.1.1. 架体结构中采用扣件式脚手杆搭设部分,搭设质量符合要求。1.4.7.4.1.2. 对所有螺丝连接处进行全数检查,严禁少装附着固定连接螺栓。1.4.7.4.1

35、.3. 进行架体提升试验,检查升降动力设备是否运行正常。1.4.7.4.1.4. 对防坠装置制动的灵敏性、可靠性进行检验。1.4.7.4.1.5. 对架体整个防护情况进行检查。1.4.7.4.2. 架体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升降。1.4.7.4.3. 调试验收人员由现场工程师、安全员、附着升降脚手架操作工完成。1.4.7.5. 一般规定及要求1.4.7.5.1. 每一次升降、拆除前均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组织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留存。1.4.7.5.2. 大风、大雨、大雪、浓雾等恶劣天气时禁止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遇5级及以上大风时还应事先对附着升降脚手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或

36、其它应急措施(用钢管将架体同结构拉接),并撤离架体上所有施工荷载。1.4.7.5.3. 附着升降脚手架在安装、升降、拆除过程中,在操作区域及可能坠落范围均应设置安全警戒区域。1.4.7.5.4.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以加强升降时联系。1.4.7.5.5. 在附着升降脚手架使用全过程中,各工种人员应固定,并按规定持证上岗。1.4.7.5.6. 升降设备、控制柜、专用配电箱、防坠装置等应有防雨、防尘等措施。1.4.7.5.7. 控制柜应专人负责操作,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禁止闲杂人员运用。电动葫芦要编号,并与控制柜的插座编号相对应连接。1.4.7.5.8. 电动葫芦的表面要用帆布包封,以免

37、杂物掉入,链条要定期加油以免生锈(一般为每星期加一次);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碰坏影响正常使用。 1.4.8. 施工流程1.4.8.1. 提升施工流程:3#楼布置57套提升机构,配置20个电动葫芦分三段分别对架体进行升降。卸料平台外侧与主体连接的地方拆除后用钢丝绳与主体阳台上面的预埋绑扎牢固,内侧放置在同层的阳台上,随着架体提升,到位后与主体连接。拆除附着支座1 安装到最上一层 安装调整升降装置 安装防坠块 拆除障碍物 提升架体 安装承重顶撑 恢复架体防护 重复下一次提升程序。1.4.8.2. 下降施工流程:安装底部防倾滑墙轮 拆除附着装置3 安装调整升降装置 安装防坠快 拆除障碍物 下降架体

38、 安装承重顶撑 恢复架体防护 重复下一次提升程序。1.4.9. 升降前的准备1.4.9.1. 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对附着升降脚手架提升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并记录和签字。1.4.9.2. 根据现场分工,清除架体上的活荷载、杂物与建筑的连接物、障碍物,安装升降装置,接通电源,预紧电动葫芦,准备操作工具,专用扳手、撬棍等。1.4.10. 升降作业1.4.10.1. 升降前的检查:1.4.10.1.1. 附着支撑结构附着处混凝土实际强度已达到脚手架设计要求C20。1.4.10.1.2. 所有螺纹连接处螺栓已拧紧。1.4.10.1.3. 施工活荷载已撤离完毕。1.4.10.1

39、.4. 所有障碍物已拆除,所有不必要的约束已撤离。1.4.10.1.5. 升降系统运行正常。1.4.10.1.6. 所有相关人员已到位,无关人员已全部撤离。1.4.10.1.7. 所有防坠装置功能正常。1.4.10.1.8. 所有安全措施已落实。1.4.10.2. 架体操作的人员组织:以分片整体提升分别作为一个作业组,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下设组长1名,负责全面指挥;控制箱操作人员1名,负责动力装置管理、操作、调试、保养的全部责任;机位及架体看守人员6名,负责整个架体升降及安全防护工作,机械工1名负责提升设备的日常维护。在一个工程中,根据工期要求,可组织几个作业组各自同时升降。1.

40、4.11. 提升操作步骤1.4.11.1. 拆去底部附着支座并安装到最上层结构上。1.4.11.2. 将吊环安装在中间支座上,把电动葫芦上吊钩上挂在吊环上,下吊钩挂上提升块并安设在主框架底部顶紧。1.4.11.3. 把防坠块安装到最上层支座上。1.4.11.4. 拆除架体与结构的连接物及障碍物,撤离架体上的活荷载。1.4.11.5. 抽出承重锁销、卸下承重调节顶撑。启动电控装置,提升架体到上一层。1.4.11.6. 在下部和中间附着支座上安装承重销杆、调节顶撑并顶紧竖向主框架承重杆。1.4.11.7. 恢复拆除的脚手板、安全网及临时连接杆。1.4.11.8. 把电动葫芦移到另一片架体进行升降。

41、1.4.12. 下降操作步骤1.4.12.1. 在架体底部安装防内倾滑墙轮。1.4.12.2. 拆去上部附着支座3。1.4.12.3. 将吊环安装在下部支座1上,把电动葫芦上吊钩挂在吊环上,下吊钩 挂上提升块并按在主框架底部顶紧。1.4.12.4. 把防坠块安装到附着支座2上。1.4.12.5. 拆除架体与结构的连接物及障碍物,撤掉架体上的活荷载。1.4.12.6. 抽出承重锁销、卸下承重调节顶撑。启动电控箱,下降架体到下一层。1.4.12.7. 在附着支座1是那个安装承重销杆、调节顶撑并顶紧竖向主框架承重杆。1.4.12.8. 松开电动葫芦吊钩并移出提升块,把附着支座3安装到最下层结构上。1

42、.4.12.9. 在下部附着支座安装承重销杆、调节顶撑顶紧锁销主框架承重杆。1.4.12.10. 恢复拆除的脚手板、安全网及临时连接杆。把电动葫芦移到另一片架体进行升降。1.4.13. 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4.13.1. 升降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升降作业进行检查,彻底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能继续升降。每一次异常情况均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1.4.13.2. 整体升降过程中由于升降动力不同步引起超载或失载过度时,应通过点控予以调整。1.4.13.3. 升降到位后,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及时予以固定。在没有完成固定工作且未办妥交付使用前,操作人员不得交班或下班。1.4.14. 升降后的

43、检查验收1.4.14.1. 检查拆装后的螺栓螺母是否拧紧,是否有漏掉的螺栓没有装上;架体上拆除的临时手杆及与建筑物的连接杆要按规定搭接的,检查交手杆、安全网是否按规定围护好。1.4.14.2. 架体提升下降后,要求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负责人组织对架体各部分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每个提升点都要有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必须立即整改。检查合格达到使用要求后,由施工负责人出具书面报告,方可投入下一步使用。1.4.15. 附着升降脚手架使用中注意事项1.4.15.1. 严格将施工活荷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工况下32kN/或23kN/;升降工况下0.5kN/,且不允许使用动荷载。不得使用体积较小而重量过重的集

44、中荷载。1.4.15.2. 禁止下列违章作业:任意拆除脚手架不见和穿墙螺栓;起吊构件时碰撞或扯动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拉结吊装卸料平台;在脚手架上推车;利用脚手架吊重物。1.4.15.3. 工程结构施工时,应保证梁、柱、剪力墙等的模板及支撑与架体内排立杆之间由不小于200的间隙,一面影响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在志摩过程中,不得将附着升降脚手架作为支撑架。1.4.16. 使用中的日常维护1.4.16.1. 施工期间,每次浇筑完砼后,必须将导向架滑轮表面的杂物及时清除,以便导轨自由上下。1.4.16.2. 施工期间,定期对架体及附着升降脚手架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如发现裂纹或螺纹损坏现象,必须予以更换。1.

45、4.16.3. 施工期间,定期对架体及附着升降脚手架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如发现连接螺栓脱扣或架体变形等现象,应及时处理。1.4.16.4. 每次升降后对升降时链式拆除的脚手杆、脚手板、安全网进行恢复。对使用损坏的脚手板、安全网进行更换。对脚手板、安全网封闭不严处重新进行封闭。1.4.16.5. 卸料平台城中钢丝绳固定好才能交付使用。架体及卸料平台上不能长时间退房钢筋、模板、面砖、砂浆等建筑材料。1.4.16.6. 对架体上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定期与不定期检查。1.4.16.7. 每月调节斜拉杆、穿墙螺栓、调节顶撑、电动提升机进行打油保养。1.4.17. 拆除准备1.4.17.1. 组织现场技术人

46、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安全保护措施、特殊构件的拆除方法。1.4.17.2. 现场指挥、安全员及班组长要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到岗到位,认真负责。在拆除区域设立标志,警戒线,项目安全员现场指挥。1.4.17.3. 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垃圾、障碍物,检查附着升降脚手架各部情况,如有异常,妥善处理后方可拆除。1.4.18. 安全拆除1.4.18.1. 脚手架及水平梁架的拆除由上至下顺序拆除安全网、脚手板、横杆、立杆及斜杆,超长临边斜杆须用两人同时拆除;拆除梁架时,先用防坠绳拉上水平梁架的中部,再拆除水平梁架两边与主框架的连接螺栓,最后把水平梁架放到楼层里或地面上。1

47、.4.18.2. 主框架的拆除1.4.18.2.1. 先用塔吊对主框架进行预紧,防止穿墙螺栓松开时主框架下坠。1.4.18.2.2. 拆卸所有穿墙螺栓,拆除附着支座。1.4.18.2.3. 利用工地塔吊将主框架吊至平地。1.4.19. 初步设计1.4.19.1. 基本参数附着升降脚手架高度16.2米,跨度6.0米,宽度0.9米,架体立杆间距1.5米,步距1.8米,小横杆间距1.5米。附着升降脚手架计算书计算参数:架体高度16.2米,跨度6.0米,16.2697.2110其他采用原设计数据不变。 1.4.19.2. 本计算书参照下列规范进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建建2000230号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18-8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17-88)1.4.19.3. 荷载计算1.4.19.3.1. 恒荷载标准值GK主框架及架体所采用的材料规格及截面特征参数为:6.3483.5A8.42IX514 Iy11.94iX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