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4895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泊位区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连云港徐圩港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二一四年十二月(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徐圩港区作为连云港港将来重点发展的综合性港区,将成为我国东部一个重要的区域枢纽,为后方苏北、鲁南地区服务,并且依托陇海铁路,还将为我国陇海沿线广大中西部地区服务,同时徐圩港区后方土地容量丰富,徐圩港区还将是后方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连云港港现状,近期徐圩港区的开发还是以满足后方临港工业原材料及产成品进出港的需要。本项目位于规划中的集装箱泊位区,考虑到集装箱发展需要一定的周期,其市

2、场培育过程较长,而此段岸线也是目前较为便于开发的岸线,并且后方临港工业的发展也有需求,为兼顾将来集装箱泊位功能的改造可能性,本项目主要功能定位为:为满足后方临港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件杂货需求,远期将以集装箱发展为主。根据本项目的功能定位,本项目依托于徐圩港区二港池9#、10#泊位工程,主要为后方产业原材料的水路运输服务。本工程位于徐圩港区大顺岸东段,二港池纳潮河和西港河之间的集装箱作业区。新建围堤总长约2176m,其中正堤长496m,西侧堤长约840m,东侧堤长约840m;正堤采用全清淤抛石方案,侧堤采用爆破挤淤抛石方案。前方码头面高程8.0m,后方陆域高程7.0m;吹填标高取9.07.80m,吹

3、填方量约415万m。陆域形成后用于建设前方泊位的配套堆场设施,货运量350万吨/年,其中袋装粮食140万吨、钢材70万吨及其他杂货140万吨。本工程施工期约为20个月。工程总投资8706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文件的要求,连云港徐圩港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进行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泊位区堆场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调研、收集有关工程资料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海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评价单位天科所接受委托后,编制了本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

4、报告书,提请海洋主管部门审查,并于2014年12月3日通过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会后评价单位认真进行了补充修改。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本工程形成陆域面积45.5894公顷,新建围堤总长约2176m,其中正堤长496m,西侧堤长约840m,东侧堤长约840m;正堤采用全清淤抛石方案,侧堤采用爆破挤淤抛石方案。前方码头面高程8.0m,后方陆域高程7.0m;吹填标高取9.07.80m,吹填方量约415万m。陆域形成后用于建设前方泊位的配套堆场设施,货运量350万吨/年,其中袋装粮食140万吨、钢材70万吨及其

5、他杂货140万吨(其他杂货指重大件机械设备、瓷砖、大理石及建筑材料等)。本工程施工期约为20个月。工程总投资87065万元。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号名称单位数量1设计年货运量万吨/年3502陆域总面积万m245.58943堆场总面积万m229.74总建筑面积m2116015绿化面积m293306陆域形成吹填方量万m3415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泊位堆场工程的建设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港总体规划、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6、年本)(2013年修正)。(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春(2012年5月)、秋(2014年10月)两季分别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了一次采样调查。一、 水质现状评价结论春季调查结果显示: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pH、COD、溶解氧、石油类、磷酸盐、活性磷酸盐、铜、锌、铅、镉、汞、砷、总铬含量均能满足相应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含量在7个站位监测值超所在位置海水标准,超标率47.3%,最大超标倍数(4.96倍)出现在10#站位的表层样品;海域无机氮超标现象较为普遍。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秋季调查结果显示: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pH、COD

7、、溶解氧、硫化物、铜、锌、铅、镉、汞、砷、镍、总铬含量均能满足相应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含量在27个站位监测值超所在位置海水标准,超标率57.38%,最大超标倍数(1.94倍)出现在25#站位的表层样品;活性磷酸盐在2个站位超出所在位置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超标率为3.28%;石油类在2个站位超出所在位置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超标率为4.76%。海域无机氮超标现象较为普遍。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沉积物评价结论2014年10月调查海域各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铅、铜、镉、锌、铬、汞、砷含量均能满足所在海域相应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二、 海洋生态现状评价结论(1)浮游植物2012

8、年5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4属77种;浮游植物瓶采水样的密度范围为0.67711045.4078105个/dm3,平均值为1.8864105个/ dm3。浮游植物III网采水样的密度范围为3.20741048.8200104个/m3,平均值为5.6519104个/ m3。浮游植物瓶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4593,均匀度均值为0.5802,丰富度均值为1.1385(表5.5-2)。浮游植物III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7953,均匀度均值为0.5290,丰富度均值为0.6133。2014年10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5属118种;浮游植物III网采水样的密度范围为4

9、.771043.89106个/m3,平均值为7.05105个/ m3;浮浮游植物III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3.13,均匀度均值为0.68,丰富度均值为1.38。(2)浮游动物2012年5月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5大类24种;大型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91917mg/m3,平均值为550.7mg/m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9048。2014年10月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8大类45种;大型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34.6366.8mg/m3,平均值为140.9mg/m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25。(3)底栖生物2012年5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底栖生物52种。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

10、范围为20200个/m2,平均值为75.6个/m2;生物量范围为1.56352.25g/m2,平均值为56.68g/m2。底栖生物丰富度均值为0.4463,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3074,均匀度均值为0.6156。2014年10月调查海域定量采集共鉴定底栖生物35种,定性采集共鉴定68种;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0110个/m2,平均值为32个/m2;生物量范围为0 114.81g/m2,平均值为25.15g/m2。底栖生物丰富度均值为0.82,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08,均匀度均值为0.87。(4)潮间带生物2012年5月共鉴定潮间带生物45种;春季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优势均较大。2014

11、年10月共鉴定潮间带生物33种;秋季软体动物的优势均较大。三、 鱼卵、仔稚鱼现状评价结论(1)鱼卵仔鱼2012年5月调查定量和定性共鉴定出鱼卵7科7种,此外还有1种未能鉴定出来的鱼卵,共计8种;鉴定出仔稚鱼5科5种。调查海域鱼卵密度均值为1.10ind./m3(0 ind./m3-7.50ind./m3),仔稚鱼密度均值为0.60ind./m3(0 ind./m3-5.00ind./m3)。2014年10月调查定量和定性共鉴定出鱼卵2科2种;鉴定出仔稚鱼5科6种。调查海域鱼卵密度均值为0.01ind./m3(0 ind./m3-0.22ind./m3),仔稚鱼密度均值为0.07ind./m3(

12、0 ind./m3-1.43ind./m3)。(2)游泳生物2012年5月调查共出现游泳动物41种。鱼类、虾类、蟹类和头足类分别为23种、11种、5种和2种,分别占总数的56.10%、26.83%、12.20%和4.88%。2012年5月渔获物重量和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162.43kg/km2和12.89103ind./km2。2014年10月调查共出现游泳动物60种。其中鱼类40种,占总种类的66.67%;虾类13种,占21.67%;蟹类4种,占6.67%;头足类3种,占5.00%。2014年10月渔获物重量和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672.736kg/km2和62495ind./km2。2.建设项

13、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评价以工程可能影响到的范围为主,主要根据工程特点、污染物特性、污染类型以及承受载体的不同来确定各自的评价范围。(1)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调查和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水文动力环境2级评价范围垂向距离一般不小于3km;纵向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考虑到工程附近海域东西防波堤尚未完全建成,同时距离本工程位置7km以外分布有连云港海域农渔业区、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田湾核电站取水明渠、田湾核电站排水口等环境敏感点。因此,将本工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适当扩大为:工程位置向西北、向东南各15km,由工程位置向海15km,

14、向西至陆域,整个评价范围约500km2的水域,评价范围见图1。图1 评价范围(2)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范围,主要依据被评价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确定。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级评价以主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的扩展距离确定调查和评价范围,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58)km。确定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同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可满足要求。(3)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相同。(4)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本工程风险评价主要考虑船舶燃料油泄漏风

15、险,因此,确定本次评价的风险评价范围与水文动力环境评价范围相同。(5)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 -200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而确定,即以D10%为半径的圆或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因此,本项目的大气评价范围以项目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6)声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要求,本工程包含多个点声源。同时考虑到项目附近环境特征,以拟建工程陆域部分边界外200m做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

16、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施工期(1)施工期吹填溢流悬浮物的源强估算本工程的造陆需进行吹填作业,为此需进行溢流;按照国家污水排放标准,SS排放浓度人为增加的量不能大于150mg/L,本次围埝溢流作业保守考虑,溢流口SS排放浓度按1000mg/L(一艘1600m3/h的绞吸式挖泥船吹填作业)来估算,溢流口源强约为0.44kg/s,预测中以此作为 溢流悬浮物预测源强。(2)爆破挤淤工程需要爆破挤淤,根据设计方案,每次爆破处理泥量为1200m3,根据水下作业的相关研究,由于沉积的淤泥颗粒与相对应的水动力条件是相匹配的,在强外力作用下起悬泥沙比例约为10%20%,从偏于安全

17、角度考虑,起悬比以20%计,每次爆破悬沙量约为240m3,该区域细颗粒密实淤泥干容重约为1.5t/m3,由此折算每次爆破悬沙量约为360t。预测计算中以此作为瞬时悬浮物扩散源强。(3)船舶机舱油污水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本工程水上作业最多船舶数约为4艘(挖泥船、起重船、多功能作业船及拖轮等)。根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施工船舶舱底油污水发生量以0.4m/d艘计,按4艘估算,则每天共产生油污水1.6 m。船舶油污水接收后送连云港信海清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4)船舶生活污水类比同类项目施工分析,本工程水上作业按施工高峰期估算最多船舶数约为4艘,主要为挖泥船、起重船、多

18、功能作业船及拖轮等。根据海港工程船舶艘班费用定额等估算,本工程水上施工作业最多人员约为60人,生活污水的发生量按照每人每天80L计算,生活污水的发生量最大为4.8m/d;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由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外轮服务分公司接收处理。(4)陆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陆域施工按施工高峰期100人/日估算,生活污水的发生量按照每人每天80L计算,则生活污水发生量约8m/d,主要污染因子为有机污染物,主要污染物特征浓度:COD:350mg/L。COD的发生量约为2.8kg/d。陆域施工生活污水设移动式环保厕所集中收集。(5)固体废物本工程水上施工作业最多人员约为60人,按人均产生量为1.0kg/d,则施工

19、船舶工作人员每天产生约60kg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陆域接收后送连云港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陆上施工人员活动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一般每人每天约为1.5kg,按施工高峰期100人/日估算,则每天产生约150kg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连云港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营运期源强(1)陆域生活污水工程投入使用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工作人员,场区定员约为310人,年工作日按350天计,如果每人每天污水产生量按80L估算,则营运期间陆域生活污水发生量约为8680m3/a。生活污水中COD含量为350mg/L,因此COD发生量为3.038t/a;生活污水中氨氮含量为40mg/L,因此氨氮发生量为0.3472

20、t/a。近期生活污水先由暗管汇集后由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收集经槽车统一运至连云港市徐圩新区1#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由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2)机修油污水本工程配备装卸机械设备共73台,设备按返修率为2%计算,每台0.5t计算则会产生含油冲洗污水约255.5t/a。其含油浓度约为300500mg/L,本次评价取500mg/L,则石油类的年发生量约为0.13t/a。机修油污水近期经油水分离器初级处理后同生活污水一同排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由槽车运输至连云港市徐圩新区1#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远期,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经油水分离器初级处理后

21、的机修油污水经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3)固体废物本工程投入使用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场区的生活垃圾,其中场区定员为310人,如按人均1.5kg/d计算,陆域垃圾产生量约为465kg/d。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附相关图件)根据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以及工程周边开发现状情况,确定本评价的保护目标为连云港海域农渔业区、羊山岛风景旅游区、田湾核电站取水明渠、田湾核电站排水口以及工程区域的海水环境、海洋生物。保护目标分布图见图1。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溢流悬浮物溢流口位于本工程西南侧,在整

22、个潮周期内悬浮物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溢流口附近0.3km的范围内,浓度大于15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0.26ha,浓度大于1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3.42ha。工程建设不会对防波堤西北侧13.5km外的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和8.8km外的温排水区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施工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仅在施工期间存在,当施工一旦结束,悬浮物对周围水域的影响也随着之消失,不会对水环境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爆破挤淤悬浮物爆破挤淤在代表点作业时,在整个潮周期内悬浮物影响范围主要集中爆破点附近0.33km的范围内,浓度大于10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11.12ha,浓度大于10m

23、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 79.84ha。工程建设不会对防波堤西北侧13.5km外的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和8.8km外的温排水区产生直接影响。综合分析爆破挤淤作业产生的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给出整个工程施工期爆破挤淤作业的悬浮物最大影响包络范围。可以看出,高浓度区悬浮物(浓度大于150mg/L)的影响范围基本处于作业点附近的局部区域,浓度大于10mg/L的影响范围为0.80km,整个施工作业不会对保护目标产生显著影响,而且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其影响也将消失。施工期海洋生态影响本工程吹填造地造成的底栖生物总损失量为516.8t,施工悬浮物浓度的扩散造成的损失造成成鱼的损失量约为1.2410

24、4尾,成体损失18.55kg;爆破挤淤施工造成鱼类损失13987.82kg,虾类损失1319.78kg。损失金额合计约为564.02万元,应采取生态放流等措施进行生态补偿。(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陆域生活污水工程投入使用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工作人员,场区定员约为310人,年工作日按350天计,如果每人每天污水产生量按80L估算,则营运期间陆域生活污水发生量约为8680m3/a。生活污水中COD含量为350mg/L,因此COD发生量为3.038t/a;生活污水中氨氮含量为40mg/L,因此氨氮发生量为0.3472t/a。近期生活污水先由暗管汇集后由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收集经

25、槽车统一运至连云港市徐圩新区1#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由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机修油污水本工程配备装卸机械设备共73台,设备按返修率为2%计算,每台0.5t计算则会产生含油冲洗污水约255.5t/a。其含油浓度约为300500mg/L,本次评价取500mg/L,则石油类的年发生量约为0.13t/a。机修油污水近期经油水分离器初级处理后同生活污水一同排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由槽车运输至连云港市徐圩新区1#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远期,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经油水分离器初级处理后的机修油污水经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综上,本工程营运期各污染物均

26、得到有效的处理,不在工程附近海域排放,不会对工程周边的海洋环境产生影响。4.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一、施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注意保护环境敏感目标为减少其施工活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尤其对地基处理等重要环节,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避开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繁殖期(每年的4月-8月)。2、施工船舶污染物的控制(1)连云港港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处理情况按照我国加入国际公约的要求,目前连云港港到港船舶含油污水由船舶自身污水处理设

27、施处理,或者由油污水接收船或靠港后由油污水槽车接收后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外轮服务分公司处理。船舶固体废物由连云港海事局指定的具有接受资质的接收单位负责接收。(2)控制施工船舶污染的措施施工船舶在水域内定点作业、船舶停泊及施工营地均应根据施工作业场地选择合理的环保措施,以保证不发生船舶污染物污染水域的事故。施工船舶的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禁止在外航道所在海域(一二类环境功能区内)排放。船舶油污水处理方案施工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应按连云港港海事部门的有关要求,禁止在施工海域排放,应由连云港海事局指定的具有接受资质的接收单位接收后,交连云港信海清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根据2007

2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施工船舶产生的污水不得在海域内排放。施工船舶需排放的污水经船舶业主向海事局申请批准后,应由连云港海事局指定的具有接收资质的接收单位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外轮服务分公司接收处理。船舶垃圾对于船舶垃圾应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的要求,禁止在海域排放,应由垃圾接收船或靠泊后垃圾接收车定期给予回收运至岸上的陆域垃圾处理场接收处理。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为了缓解和减轻工程对所在的海区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2009.3)、江苏省水生生物资

29、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2007年)的要求实施生态补偿工作。目前,暂时建议采用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放流以当地种类梭鱼、真鲷、文蛤、毛蚶为主。三、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营运期间产生的污染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及固体废物。(1)陆域生活污水工程投入使用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工作人员,营运期间陆域生活污水发生量约为8680m3/a。近期生活污水收集后经槽车统一运至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生活污水处理将依托规划建设的徐圩港区再生水处理系统处理。(2)机修油污水本工程配备机械设备和车辆73台,营运期产生含油污水约255.5t/a。陆域油污水进入油污水处理站处理

30、,处理站内设置隔油池和油水分离器。机修油污水近期经油水分离器初级处理后同港区生活污水一同经槽车统一运至连云港市徐圩新区1#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经油水分离器初级处理后的机修油污水经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3)固体废物本工程投入使用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场区的生活垃圾,其中场区定员为310人,如按人均1.5kg/d计算,陆域垃圾产生量约为162.75t/a。收集后送市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综上,本工程营运期各污染物均得到有效的处理,不在工程附近海域排放,不会对工程周边的海洋环境产生影响。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环境事故风险预

31、测结果常风条件下溢油风险预测在夏季常风条件下,当溢油发生在涨潮阶段,油膜向南侧围堤内漂移,在6小时后至最东侧,此后在工程所在围堤内漂移;当溢油发生在落潮阶段,油膜在落潮流和风作用下,油膜先向西侧漂移,在13小时后抵达最西侧,此时油膜距离泄漏位置距离约为5.6km。在冬季常风条件下,溢油发生后油膜均向东侧防波堤漂移,13小时内油膜均在工程东南侧漂移,在整个涨落潮过程中,油膜均不会对8.8km外的田湾核电站项目温排水用海范围和北侧的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的水质产生影响。不利风况条件下溢油风险预测由于本工程所在水域水动力为离岸流,且在工程西北侧13.5km处为为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当发生溢油后,在落

32、潮阶段中油膜在风与潮流的共同作用下向保护目标方向漂移,在溢油13小时后油膜距离保护目标温排水用海范围0.6km;在13个小时内油膜的扫海面积为5.4km2。通过对常风条件及不利风条件下的油品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分析,可以发现,当溢油发生在工程外侧时,油膜发生13小时内不会对西侧的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溢油事故本身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保护周围海域海水水质,应加强管理,合理调配,尽可能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在船舶施工作业时要及时布设围油栏,防止可能出现的泄漏风险事故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在加油作业时严格执行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在作业前布设围油栏,把溢油事故污染控制在围油栏所包围水域内。2、

33、风险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本项目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应与徐圩港区统筹实施,并纳入徐圩港区风险防范体系。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社会、经济效益(1)本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保障徐圩港区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中众多环节都发生在港口,并通过港口的功能来实现,港口仓储业作为港口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货物运输效率,本工程为徐圩新区和徐圩港区建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连云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增长做出贡献。(2)本工程建设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包括直接、间接两部分。直接影响是指本工程直接带来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围堤吹填施工和后期维护所需增加

34、的人员,以及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科学研究、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行业需增加的人员等;间接影响是指堆场建成投产后促进或带动临港产业等的发展而带来的就业岗位。2、项目环境损益分析本工程的环境经济损失主要来自工程堤身永久占海以及地基处理悬浮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1)直接影响主要是工程占用海域内无逃避能力的物种将受到直接危害,如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和无脊椎动物等,因为这些动、植物不能主动逃避,同时也使一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部分永久性丧失,破坏其索饵繁殖场所(如弹涂鱼等),影响现有种群的生存和随后的恢复,使物种多样性下降。本工程吹填造地造成的底栖生物总损失量为9

35、03.8t,施工悬浮物浓度的扩散造成的损失造成成鱼的损失量约为1.24104尾,成体损失18.55kg;爆破挤淤施工造成鱼类损失14455.98kg,虾类损失930.16 kg。应采取生态放流等措施进行生态补偿。(2)间接影响工程建设造成的间接影响主要是地基处理过程中所引起的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增加,减弱了光的穿透作用,悬浮物在水流和重力的作用下,在工程附近扩散、沉降,造成泥沙沉积在底基上,改变海底沉积物,间接影响整个水域生态系结构和功能的变化。7.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本报告不涉及。8.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工程施工期的

36、环境监测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海洋局于2002年4月发布的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跟踪监测。采样监测工作委托有资质环境保护监测站承担,由海洋环境主管部门监督。应满足海洋监测规范及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要求。(1)水环境监测监测项目:SS、水温、pH、DO、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重金属(铜、锌、铅、镉、汞、砷);监测站位:工程施工区域附近、田湾核电站取水口附近各布置一个监测站位;监测频率:施工前监测1次;施工期要求每月监测1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对策措施。监测采样、分析方法按常规环境监测要求执行。跟踪监测应委托具

37、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并提交有效的跟踪监测计量认证(CMA)报告。(2)生态环境监测站位:工程施工区域附近、田湾核电站取水口附近各布置一个监测站位。监测项目及执行标准:监测因子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采样和分析方法采用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监测频率: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1次。跟踪监测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并提交有效的跟踪监测计量认证(CMA)报告。2、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1)水质监测监测站位:工程位置附近、田湾核电站取水明渠附近。监测项目:pH、溶解氧、悬浮物、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监测频率:每年一次,每次涨、落潮各2

38、4个水样。(2)沉积物监测监测站位:站位同水质监测站位。监测项目:汞(Hg)、铅(Pb)、锌(Zn)、铜(Cu)、铬(Cr)、镉(Cd)、砷(As)、总有机碳、石油类、硫化物等10项。监测频率:每年监测一次,用采泥器采集,取混合样进行分析。(3)海洋生态监测计划监测站位:同水质监测站位。监测项目:叶绿素a、底栖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鱼卵仔鱼。监测频率:每半年一次。(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9#、10#泊位区堆场工程的建设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港总体规划、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工程建设有着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严格执行有关环保管理制度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的建设从海洋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五)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连云港徐圩港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陈英文电话:0518-82256057(2)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徐鑫地址:天津市塘沽区新港二号路2618号电话(传真):022-59812345-6305Email:zyh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