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262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学科高考复习方向、策略及方法,一、复习方向二、复习策略(教学建议)三、复习方法案例四、进度安排,一、复习方向1、走近文科综合中的地理,以能力立意依据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不求覆盖面,以能力立意,尽量避免对知识的考核,因而直接考查记忆性内容的题越来越少,从而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越来越少。既然考察能力,用什么材料并不重要。即使用到教材中的材料,也应该给出。考虑区分度,难度控制适当。主观题能显示能力,但判卷难控制。,依据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依据大纲分析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必须是大纲中要求学习的,否则视为超纲不拘泥于大纲所用材料可以是大纲中没有的,涉及没有学过的概念、原理、公式等,可

2、提供。(以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2卷为例。),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9.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10.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11.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

3、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不求覆盖面,文综地理题量有限,不可能求覆盖面提出不求覆盖面,可导致试题内容相对集中从考察能力看,涉及什么内容(材料)并不重要选择串题应运而生(以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2卷为例),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800米B.1500米C.1800米D.2100米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B.18 C.21D.248.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2、把握

4、考试大纲,目标和要求试卷结构内容,目标和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试卷结构,80%的学科内综合,20%的学科间综合单科每题涉及两个内容的即为综合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综合题)分科比例(各占三分之一),基本范围:高中必修、选修和初中内容及要求教学大纲呈现方式与教学大纲不同,内 容,只示例题目的形式和试卷结构题目涉及的内容不做参考不同学科题的排列有顺序但不 绝对,题型或试卷示例(见考纲),3、领悟高考题的改革方向,立意上将高考要求与教改理念相结合联系实际命题(时代性、应用题)跳出教材,设计情境,给出材

5、料多部分内容的综合重各种能力的考查适当体现探究性学习提高主观题比例,审慎对待开放性,地理考核的主要能力举例,理解(对于概念、原理等)知识迁移、判断、推理读图(地图,其他图)、绘图资料分析(综合分析)比较、归纳、描述、计算总的来说,重地理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考查,二、复习策略(教学建议),以必修为主,带初中,穿插选修抓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在原理和规律范畴下研究区域跳出教材,理清联系,构建概念图建立地理与数学相结合思维,解决疑难问题训练对实际、热点问题的分析方法加强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形成自己的认识,而非死抠教材按题目要求和提供的信息答题,1、总策略:,2、一轮复习策略,(单元复习),八大知识单

6、元为:,八大知识单元,3、二轮复习策略,(整合复习),十四个综合专题,三、复习方法案例,(一)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垂直分布,地理事象垂直分布的知识结构,1、大气的垂直分层,2、山地气候和自然带的垂直分布,阿尔卑斯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安第斯山北段气候和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3、地球内部的垂直分层,4、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1,完成第1题。,三个观测站中位于大西洋 的纬度位置最低 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0-1km之间,的水温变化比大,(B),提示:西经170附近是太平洋,有小岛,不会有大陆架;三个观测站的表层水温最高,说明

7、纬度低。,例: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回答,1图中、曲线依次代表 A 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C),2从图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 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 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 而升高(B),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

8、山霜叶红于二月花(D),5、垂直补偿流的形成与分布,6、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由于山区海拔高低不同,热量条件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长期越短。因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农作物的品种也有不同。,山西北部五台山一带的山地农业,例题: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中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 3000M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 30006000M高于垂直递减率 C 6000M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 6000M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本题解题关键在于

9、了解题意,看懂图中内容。气温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000M温度降低6,高于垂直递减率则上层气温低于理论气温,反之则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根据图中地面与上层气温数值进行计算,即可判断。,(2)飞机可以在5000米 高度平稳飞行的是,飞机能平稳飞行的条件是对流层气流上升缓慢,也就是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即低于垂直递减率。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幅度可以看出(4)图符合条件。该图地面气温约10,5000米约为10,比理论气温高,故 D为正确选项。,A(1)B(2)C(3)D(4),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季节变化的知识结构,(二)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季节变化,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10、规律(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二分二至日的昼夜状况),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4、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经线圈平面之间夹角的季节变化,春、秋分日,晨昏圈通过极点,与经线圈平面之间的交角为0,与纬线圈平面之间的交角为9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赤道)。,夏至日日照图,冬至日日照图,(1)晨昏圈相切的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之和等于90(即互为余角),(2)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之间交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冬至日春分日906634906634 90(3)晨昏圈平面与经线圈平面之间交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春分日0 232602326 0,5、气压带和风

11、带的季节变化规律,夏至(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约5个纬度左右;春秋分,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冬至(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约5个纬度左右。,(1)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风向的季节变化,(2)根据陆地、海洋在同纬度的气温差异判断季节,(3)气压带势力强弱和风带风力大小的季节变化,受高低纬温差季节变化的影响,冬季,高低纬度之间温差较大,气压带之间的气压差也大,风力较强;夏季则相反。,(4)风海流纬度位置和流势(流速和流量)的季节变化,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七月,在信风、西风吹送下形成的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等)分布的纬度

12、位置随气压带风带的北移也要向北移动。由于风力有所增强,洋流的流势也有所增大;一月则相反。,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夏季),6、大范围海陆间气温和风向的季节变化,7、气候特征的季节变化,(1)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3)三种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三种季风气候,四季更替,对“中国的气候”可设计的问题有:1.中国南北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纬度高低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2.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A.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 B.白昼最长的漠河 C.地势最低的吐鲁番盆地

13、D.辐射最强的拉萨3.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A.降水量的多少 B.地表植被与径流量多少 C.蒸发量的强弱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4.造成我国东部洪涝和旱灾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强弱与推进的早晚 B.冬季风的强弱 C.东西走向山脉的阻隔 D.海陆位置的影响5.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配的因素有 A.纬度位置、水汽来源 B.海拔高度、夏季风推进速度 C.地形类型、季风活动 D.海陆位置、夏季风强弱与推进速度,8、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9、河流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1)河流的流量大小、水位高低和汛期长短因补给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2)纬度较高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期(3)凡有结冰期的河

14、流在某些河段(由纬度较低的地方流向纬度较高的地方)会出现“凌汛”现象。,10、人类活动的季节性特点(1)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2)科学考察活动的季节性 极地科学考察: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应选择在极昼、气候较温暖的时期。北极地区一般选在春分后(4、5月)至冬至前(10、11月)这段时间;南极地区正好相反,一般选在秋分后(10、11月)至夏至前(4、5月)这段时间。高山科学考察:应避开雨季和冬季,选择天气状况比较好、比较稳定的季节。,(3)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例题1:读图1(我国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和图2(煤炭产区及外运线路),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1中B、H、C所在省区的简称,简述图示地

15、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年降水量和干湿状况、自然植被)陕、晋、内蒙古;高原为主,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属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及荒漠草原为主(2)扼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发展工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有哪些?资源优势:煤炭、有色金属、稀土等;区位优势:承东启西,位于三省区交界地带资源和工业区距离近,有利于区际协调发展。,(3)图1所示虚线地区范围内,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发展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交通运力不足、环境脆弱;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染;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防止污染,加强生态保护。(4)图2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目前的主要

16、运输方式有哪些?煤炭工业空间布局不平衡。目前主要通过铁路运往东部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运往南方,或直接通过铁路、公路运往南方。,(5)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并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角度考虑,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要重点建设火电场和煤化工基地,将原煤转化成二次能源电能,通过空中电网运送出去;或转化成煤气通过管道运送出去,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例题2:读“某国家位置示意图”,以及“甲、乙两城市气候直方图”,回答相关问题:,(1)简述图示国家地势特征及其判断依据。北高南低(或自北向南倾斜);根据河流的流向(2)与甲城市对应的气候直方图是B,其降水量年内分配的特点是 510月份降水

17、较多(或干湿季明显),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夏半年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带来丰富的水汽,沿岸暖流的加湿作用,(4)简要说明形成甲、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影响的轻强弱不同),(3)列表比较甲、乙两城市在气候特征上的异同。,四、进度安排:,(1)以单兵作战为主,相互渗透为辅“把好自家门,适当串串门,共同找热门”是宗旨(2)抓好三个阶段有针对性的复习工作 第一阶段:(高二至高三下学期3月初)进度:结束单科第一轮复习。重点:单科学科思维与技能的培养、训练。要求:学生“紧跟教师成思维”,做到“天天清,周周 清,月月清。”措施:可采取月考措施促进学生完成要求。,第二阶段:(3月初至4月底)进度:结束单科专题复习重点:学科内综合思维与技能的培养、训练,提 高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完善自我促能力”,做到“不怕考,重 总结;我要考,重锻炼;考不倒,重信心”措施:完善月考,加强周考,第三阶段:(4月底至高考前)进度:结束所有复习工作重点:查缺补漏要求:学生“回归课本抓双基”,做到“打破思维定 势,敢于正本清源”措施:灵活组织纠错考试,加强心理疏导,(3)应考策略,难度:政治是砖瓦,历史是大厦,地理是塔尖要求:备足砖瓦,精营大厦,智取塔尖,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