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5342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专业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二一一年十月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2(一) 行业背景2(二) 人才需求3(三) 师资队伍状况4(四)实验实训条件4(五)社会声誉5(六)存在不足5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6(一)专业发展定位6(二)专业发展总体目标7(三)专业发展具体目标8(四)人才培养目标10(五) 教学质量目标10三、专业建设内容11(一)紧贴行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11(二)强化实践育人,推进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13(三)多元合作产学研,推动校企对接建设15(四)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8(五)课程建设23(六)实习实训建设29(七)教学团队建设3

2、8(八)创新平台建设44(九)职业道德建设46四、 改革举措50(一)成立专业建设理事会推进校企合作50(二)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51(三)加强教学过程考核51(四) 职业技能改革53(五)产学研创新54(六)保障措施56五、 绩效考核指标57(一)专业建设成果预期57(二)考核内容与建设进度58六、专业建设预算71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发展项目项目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发展项目承担单位: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群: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建设周期:2011年10月-2013年6月服务的产业: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轻轨及铁路通信信号

3、设备维护专业定位:产业支持型项目负责人:窦晓光(院长、教授)项目组成员:项目分工姓名所属单位职务/职称项目组顾问徐金祥上海申通地铁培训中心高级顾问/教授项目组组长罗斌合肥轨道交通公司副总/高级工程师李锐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副教授项目组成员胡学军合肥电务段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建洋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轨教研室主任/教授娄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系副主任 /副教授喻谨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杨振宇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兰清群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志成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周凌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魏化永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王晓飞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经费预算: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

4、业建设发展项目建设总投资527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10万元,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和学院自筹317万元。一、专业建设基础(一) 行业背景城市轨道作为快捷便利的绿色交通方式,已成为世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流。北京、上海、广州等10座城市已经建成了3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达900多公里。同时国内有30多个城市,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且有27个城市得到国家批准。在获批的27个城市中,计划到2015年前后规划建成87条,总里程达到2500公里,总投资额将达到1万亿元。据专家和咨询机构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并将在202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

5、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因此,随着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运营,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该专业群也正快速地发展起来。根据合肥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近期至2016年1号和2号线完成,总长55.95KM。远期至2020年建成7条线,线路总长181.1KM。远景规划12条线,总长322.5KM。根据南昌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由5条线组成,总长约168公里,设置过江通道4条,总投资274.4亿。根据郑州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年,合计里程约496公里。根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总长约541公里。根据安徽“十二五”交通

6、发展规划和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在承接中调整产业结构,在转移中发挥示范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势必快速地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起着推进器的作用。(二) 人才需求到2015年,全国规划建

7、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2500公里。据北京交通大学毛保华教授对地铁线路员工需求数据研究统计,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高技能人才数需求量为35人/公里,2500公里线路的建成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达到750012500人。根据安徽轨道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合肥、芜湖和马鞍山都要进行地铁和轻轨建设。据调查显示,安徽高职高专院校中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的院校仅我院一所。按目前状况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缺口会逐年增加。根据现行的地铁架构,平均每1-1.5km设一站,每站需配信号和运营人员保守估计30人,可以预测新增线路约需增加信号和运营人数(不考虑人员流动)。本着服务地方经

8、济、瞄准市场需求的原则,目前我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在校学生292人,远不能满足安徽轨道交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行业为轨道交通控制信号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良机。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主要有: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管理、信号维护、行车调度员等。我们将立足安徽,面向中部,为中部崛起培养合格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三) 师资队伍状况目前我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引进教师5人,培训进修专业教师5人,其中博士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工1名,外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名。以上教师均有到生产单位实习和培训的经历。10名兼职教师分别来自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和国有铁路企业;其中行业专家2名,企

9、业技术骨干4名,能工巧匠4名。(四)实验实训条件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投资400万元,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投资280万元,新建了5个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拟、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系统仿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模拟驾驶和城市轨道交通电子综合实训室。目前在校学生93人,基本满足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训。表1.1 已建成实训室实训室名称面积()容量(人/次)实训项目城轨交通运营模拟实训室16050列车线路、车站、行车运营调度等城轨交通列车运行仿真实训室16050列车运行调度系统维设计与维护、列车行车组织等城轨交通信号基础实训室9050信号设备维护等城轨交通列车模拟驾驶实训室905

10、0驾驶模拟实训、车辆故障处理等城轨交通电子综合实训室9050通信与信号设备维修、电工电子实训等(五)社会声誉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这一新型专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生源充足,新生报到率达96%。尤其是合肥地铁的迅速发展,社会普遍对这一专业认识和发展前景具有良好的期待,为此,我们不仅抓好师资和实训设备建设,而且更注重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合格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以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良好期望。(六)存在不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合作教学机制有待深入探索 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有待进一步完善;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定位根据教育部关于支持高等

11、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通知以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属于产业支持型重点支持的专业。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企业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主动适应安徽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轨道交通信号相关设备的研制、生产,对拉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方面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如信号系统产品在元部件制造方面正向着小型化、固态化和高可靠性发展;在设计方面向着故障自动检测、自

12、动诊断、高可用度、与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相结合的方面发展;在安装施工方面正向着模块化和工厂施工化的方向发展;在使用方面正向着无维修或少维修、高度自动化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安徽惟一的高职层次城市轨道交通教育基地,目前我院已拥有城市轨道交通三个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作为核心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担负着对轨道交通的信号显示、联锁、闭塞等信号系统设备安装、运营维护、检修工作,传达有关机车车辆运行条件、行车设备状态以及行车的指示和命令等信息,是轨道交通技术的核心支持部分。其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安全有序地行车与调车作业,保证行车安全。信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为

13、提高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增加运输经济效益、改善员工劳动条件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二)专业发展总体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行“系(所)企一体”行业、企业、学院三方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开放型”专业建设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把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成专业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在90%以上,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为纽带与企业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成国内领先并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轨道交通类高职示范专业。总体思路:1. 对准市场需求基于市场需求,根据“十二五”规

14、划要求,我系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为全国及本省轨道交通行业培养出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2. 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本着实用、专用、通用的原则,融合通信工、信号工职业资格标准,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的各项试验、实训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充分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潜力和特长,使其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3. 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突出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原则、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重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比例。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优秀

15、教学团队,建成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全方位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三)专业发展具体目标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严抓教学质量。按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制定基于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系(所)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及地铁人员比例,控制学生规模,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计划不超过200人。构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5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工学结合教材5种;建设精品课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技能鉴定5

16、类;开发多媒体课件、工程案例、专业实训项目和技能拓展项目等形式多样的立体化优质教学资源。到2012年底,聘请、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各1名;培养专业骨干教师3名;每年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1个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达到90%;专兼教师比例稳定在1:1以上,按照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标准,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实训中心和信号实训中心。新建校内实训室8个;续建校外实习基地4个、新增校外实习基地9个;在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升级扩建的同时,重视加强内涵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实践教学的50%,学生顶岗实习的比例达到100%。完善学校、

17、企业、社会全方位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质量跟踪和教学评价。加强职业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职业能力竞赛,形成“在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企业职工培训,每年培训320人次。带动专业群的改革和建设,共享本专业建设成果,开展专业群内专业开发及教学团队建设。(四)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安徽及周边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合肥轨道交通公司及铁道通信信号相关的部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轨道交通信号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信号设备故障处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18、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及新技术学习应用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具备以下能力:信号继电器测试与检修能力;道岔电动转辙机测试与检修能力;25HZ交流轨道电路测试与维修能力;车站计算机联锁电路故障查找能力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ATC电路的调试与维护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要取得电工中级证书和铁路信号工中级证书。(五) 教学质量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健全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兄弟院校教师参与制订教学标准,并

19、将企业、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纳入教学标准。建立本专业“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改革考核方式,采用笔试与实作相结合,课程成绩由教师与团队、个人以5:3:2比例综合评定。在“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指导下,构建顶岗实习实训体系,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本人三方以5:3:2比例综合评定,并将该顶岗实习成绩作为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之一。组织全体专业教师参加教学监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档案,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社会、企业的评价,对培养过程进行动态调节。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教学评比制度。定期开展“青年新秀”、“教学技术、技能比武”、“教学成果奖”、

20、“优秀教案奖”、“讲课比赛”、“板书竞赛”、“PPT课件评比”、“实践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专业教学座谈会制度。每学期进行1-2次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专业教学座谈会,了解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督导办法,保证教学管理效果。三、专业建设内容(一)紧贴行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正处于历史性的发展时期,合肥轨道交通将于2014年正式运行,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据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方案初步构想为“两环四射”布局,其中合巢线为“四射”之一,线路起自合肥市,向东南方向经花集、

21、巢城并延伸至和县沈巷镇,线路全长约76km,总投资约152亿元。我院早在2008年就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听取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及行业部门对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意见基础上,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按照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建设过程:2009-2016年,建设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第二阶段:2016-2020年,建设3、4号线,与1、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第三阶段:2020-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5、6号线和远景7号线,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第四阶段:

22、2025年后,建设远景8号线及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合肥周边城市如南京、无锡、苏州、郑州、南昌、武汉等中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线网也在紧张建设中,届时需要大量的信号、行车组织等轨道交通专门人才。所以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行车客运组织及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同时,轨道交通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涉及到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并进行有机地结合,即机电一体化,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

23、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各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产业,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始了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适应蓬勃发展的皖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安徽省、国家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抓好高质量、高素质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

24、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二)强化实践育人,推进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行业为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良机。为了追踪轨道行业发展的脉搏,搭建学校与行业企业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平台,本专业利用交通系统的行业背景,先后于2009年成立了由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肥地铁、上海地铁培训中心等专家参加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任务安排,均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并注重日常的教学监督。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召开研讨会,开展行业调查、教学内容等方式科学、合理地对教学计划进行调

25、整和修正,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试模式,使教学内容满足社会、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定位和规划、专业及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用人单位座谈以及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收集等途径,本着能力培养为先的原则确立了本专业的办学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为此我们根据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3年专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制订了本专业建设规划,从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岗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规

26、划,将专业的建设目标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为抓手,建立与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和改革。推行“系(所)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的能力,力争把本专业办成安徽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工作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单

27、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见表3.1。表 3.1 人才培养质量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第三方组成行业组织主要用人单位学生主要评价内容1.学生主要就业岗位2.学生就业基本待遇3.学生对口就业比例4.行业对学生总体评价等1.学生是否适应岗位要求2.学生在本企业的发展前景3.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总体评价等1.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2.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3.学生对课程设置意见4.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等评价目标1.学生就业稳定性等2.行业对学生的满意度1.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

28、况2.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否满足岗位需求(三)多元合作产学研,推动校企对接建设1. 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聘请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肥地铁、上海申通地铁、合肥机务段等校企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我院专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用、超前为原则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增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按照订单企业提出的培养要求,制定地铁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并聘请企业人员兼职授课,任课教师深入地铁公司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开展教学,保证地铁订单班的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多方合作,建立了学生培养反馈机制,根据用人企业

29、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不足,使学生既能学到工作中实用的知识,又能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学习新知识;使培养方案切实可行,又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2. 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合肥地铁、合肥电务段、合肥机务段、合九铁路公司、上海申通地铁公司等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顶岗实习促进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的紧密结合。合肥轨道交通公司跟班实习上海申通地铁公司跟班实习合肥电务段跟班学习阜阳北编组站跟班实习徐州编组站跟班实习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进行岗位

30、模拟实训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进行岗位实验室模拟实训参加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职业考证进行实地岗位实训3. 合作开发辅助教学产品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训,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重要一环;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许多现场教学,涉及到现场设备的运行、安全、人员等诸多要素,为此我们与上海申通地铁培训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结成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教案、实验指导、教材、实训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便于学生学习教材,特别是信号系统中难以理解的逻辑关系,以我院的计算机专业为基础,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开发、应用,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如电路图的分析、信号开放的次序、闭塞与联锁

31、、解锁等,这些涉及逻辑次序关系的分析,是学生学习轨道信号控制的核心要素,从而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逻辑关系,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网络课堂提供课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课余参加学习,就如在课堂直接学习。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得教育在全世界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系统采用音视频传输以及数据协议等网络传输技术,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高效的培训环境,实现自主学习。4. PIS信息发布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

32、tion System)是乘客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它开展安全教育,履行公益宣传。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宣传等各种素材,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适当增加趣味性,使乘客在枯燥的地下环境,时间不再单调。(四)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 专业培养定位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企业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主动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城际铁路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工

33、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定位见表3.2。表3.2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定位服务领域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铁通号设备维护、物流运输行业等主要就业方向城市轨道公司、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物流运输行业等相关企业主要就业岗位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岗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轨道交通运输人员必备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信号设备故障处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及新技术学习应用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

34、具有电工、模电、数电基础能力;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应用能力;具有钳工基本操作能力;具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施工能力;具有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能力;具有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控制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资格证书中级钳工、中级电工、中级通信工、中级信号工专业群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2. 知识能力分解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符合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分解表如下:表3.3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分解表职业能力专项能力能

35、力要素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测评要求基本技能口头表达文字写作1.文字写作能力2.能阅读、看懂材料类英文资料3.人际交往能力1.实用英语2.应用文写作3.专业实习通过大学英语三级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具有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掌握数电、模电等课程理论知识,并能与实践应用相结合1.电路基础2.电子技术基础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过课程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可在设计和生产中利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1.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会用常用计算机软件3.具备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1.计算机应用基础2.AutoCAD3.C语言4.可编程序控制器PLC5.计算机网络通过课程考试,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

36、二级信号设备安装、维护管理轨道交通自动控制及远程设备的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和工程施工1.掌握信号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2.应用所学信号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1.信号基础设备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通信)3.轨道交通电源设备4.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含控制原理)ATC系统原理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通过课程考试和实训考核相关领域实际工作能力铁路及相关企业信号控制设备的检测维修、技术改造施工及管理。1.熟练运用所学习的知识从事相关行业技术工作2.在既有的技术上能够提出新的独特方法1.多媒体通信技术2.无线通信技术3.传感与检测技术4.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5.专业英语通过课程考试和实训考核3.

37、具体措施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城市轨道行业岗位需求,以培养学生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注重专业与岗位的融通,围绕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系(所)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 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行动知识的掌握为核心,以岗位行动能力的培养为重心,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落实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实施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在顶岗实习中,提高职业素质,锻炼岗位能力。 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推行校企全程合作联合成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理事会,联合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38、、联合开发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的专业课程体系、联合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联合参与教学质量监督考核,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企业全程参与学生教育。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替进行。最后半年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上岗“零培训”。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就业由学校推荐,企业优先录用。4. 资金预算表3.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资金预算表(万元)序号项目名称资金预算1专业岗位人才需求及专业发展调研12专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13聘请行业专家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制定24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课题的研究0.

39、55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论证0.5合 计5表3.5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资金预算表(万元)序号项目具体内容资金预算1调研对企业考察,签订协议,企业需求调研22教学文件校企共同编写顶岗实习教学课程标准、教师手册、实习日志33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制定教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0.54评价体系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实习实训的评价方法15实习成绩考评考评组织,实施0.56顶岗实习管理费校外人员费用3合 计10(五)课程建设1. 建设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各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维护等5门优质核心课程,编写轨道交通

40、专用通信系统维护等5种行业特色教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重组课程内容。围绕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重点建设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维护等8门主干课程;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5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2. 建设内容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成立由专业带头人、企业实践专家、骨干教师、专业建设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按照以下步骤开发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的课程体系。表3.6 课程体系开发步骤表序号开发步骤开发工作内容开发成果1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建设团队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进行调研,以服务城市轨

41、道交通和铁路企业岗位为主线,了解企业对城市轨道控制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我国城轨发展情况,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定位,即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岗位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专业调研报告3分析工作任务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专业带头人引导企业实践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工作任务分析表3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42、和企业实践专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与其他交通运输工作任务的共性,总结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表4确定学习领域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组织专业教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提炼,将其行动领域确定转化为“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维护”、“通信线路维护”等10个学习领域,并详细描述每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学习领域描述表5构建课程体系通过上述工作,遵循循序渐进的心理认知规律和各岗位工作过程的规律,按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在完成以学习领域课程为重点的专业课程构建的基础上,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开发过程表6教学设计与合肥轨道公司等企业合作,将学习领域课

43、程内容进一步细化,以典型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反馈”的过程,设计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内容。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设计表 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表3.7 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责任人申报时间1轨道交通信号基础李建洋2012年2CBTC列控系统维护杨振宇2012年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李志成2011年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各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与行业专家共同确定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建成优质核心课程。重点建设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如表3.8所示。表3.8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目标序号课程名称计划或已完成建设内

44、容负责人1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维护制定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网络资源娄智2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维护制定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网络资源李锐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制定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网络资源李志成4CBTC列控系统制定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网络资源杨振宇5轨道交通信号基础制定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网络资源李建洋 教材建设科学制定本专业教材建设规划,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材5种,教材编写与进度见表3.9。表3.9 教材编写与进度一览表序号教材名称完成时间负责人1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维护2012李建洋2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维护2012娄智3CBTC列控系统2012杨振宇4车站信号自动

45、控制设备维护2012李锐5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2012李志成共享专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标准库,专业教学资料库。表3.10共享专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序号项 目目 标负责人1试题库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维护李建洋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维护娄智CBTC列控系统杨振宇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维护李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李志成2CAI课件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维护李建洋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维护娄智CBTC列控系统杨振宇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维护李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李志成3专业资料库收集、整理专业最新知识及技术特点各课程教师4专业视频库相关设备完整工作过程录像各课程教师职业技能鉴定建设根据现代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岗位的技能要求,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逐步采用CBTC列控系统对通信技术的要求,增加移动通信机务员、数据通信机务员、通信网络管理员、电缆线务员和综合布线管理员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站管理制度。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制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使每个工作环节有规范、有标准、有考核,确保职业技能鉴定项目的实施。职业资格培训鉴定项目开发资金预算表见表3.11。表3.11 职业资格证书建设一览表就业岗位职业资格名称主要内容完成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