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济南枢纽北环线至济南西站上行场联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济南枢纽北环线至济南西站上行场联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 建 铁 路济南枢纽北环线至济南西站上行场联络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 第 1051 号2013年5月 北京目 录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2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21.2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21.3工程与济南市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分析7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82.1 自然环境概况82.2 沿线环境质量92.3 环境影响范围11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与效果113.1 环境保护目标概况113.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43.3 声环境影响评价163.4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173.5 水环境影响评价183.6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93.7 环境风
2、险分析193.8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213.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1第4章 公众参与234.1 概述244.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244.3 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394.4 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及落实414.5 小结42第5章 评价总结论43第6章 联系方式436.1 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436.2 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43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项目名称新建铁路济南铁路枢纽北环线至济西站上行场新建联络线工程。1.2.1 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济南市西部槐荫区和市中区,隶属于济南铁路枢纽。线路于济西编组站下行出发场出发端咽喉区引出,沿
3、京沪下行线北侧,下穿经十西路公路桥后沿京沪下行线向南,于水屯站南咽喉采用300m半径上跨京沪、水白线,后折向北与京沪上行线并行,接入济西站上行到达场。线路全长7.952km。1.2.2 建设单位济南铁路局。1.2.3项目建设意义目前,由于受济南站中咽喉区、济南站济南东站间通过能力的影响,济南枢纽内南环线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部分解编车已分流至枢纽北环线,该部分车流横穿济西编组站的上、下行解编系统,严重干扰编组站的作业秩序,造成编组站解编和通过能力日趋紧张。本工程联络线的修建将彻底解决济南枢纽北东和东北方向改编车流在济西编组站折角运输的严重问题,可以更好的适应京沪高速、太青客专引入枢纽,对于提高济
4、西编组站作业效率及济南客运站作业能力,提高枢纽整体通过能力,优化枢纽结构,确保济南枢纽路网主枢纽地位发挥重要作用1.2.4项目建设过程本工程的设计单位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9月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7月,原铁道部以关于济南枢纽新建北环线至济南西站上行场联络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2012891号)批准本项目立项;2012年10月,原铁道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2012年11月完成修改可研报告。1.2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1.2.1 工程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济南市西部槐荫区和市中区,隶属于济南铁路枢纽。线路于济西编组站下行出发场出发端咽
5、喉区引出,沿京沪下行线北侧,下穿经十西路公路桥后沿京沪下行线向南,于水屯站南咽喉采用300m半径上跨京沪、水白线,后折向北与京沪上行线并行,接入济西站上行到达场。线路全长7.952km。(2)工程范围1)联络线工程线路于济西编组站下行出发场出发端咽喉区引出,沿京沪下行线北侧,下穿经十西路公路桥后沿京沪下行线向南,于水屯站南咽喉采用300m半径上跨京沪、水白线,后折向北与京沪上行线并行,接入济西站上行到达场。联络线与京沪下行正线间增加渡线1组;联络线与京沪上行正线接轨处增加安全线1条。线路全长7.952km。2)相关工程下行到发场和上行到达场南端咽喉局部改建;下行到发场(场)增加到发线1条。1.
6、2.2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I 级(性质为编组站环到环发线)(2)正线数目:单线(3)最小曲线半径:300m (4)限制坡度:6(5)牵引种类:电力(6)牵引质量:5000t(7)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8)闭塞类型:自动闭塞(9)列车运行速度:50km/h1.2.3 设计年度及列车对数(1)设计年度: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2)列车对数本线近远期列车对数见表2-1。单位:对/日 列车对数 表2-1区段研究年度小运转北环线至上行场联络线近期(2020年)59远期(2025年)64 1.2.4 项目组成及规模(1)线路及轨道新建联络线于济西编组站下行出发场出发端咽喉区引出,
7、沿京沪下行线北侧,下穿经十西路公路桥后沿京沪下行线向南,于水屯站南咽喉采用300m半径上跨京沪、水白线,后折向北与京沪上行线并行,接入济西站上行到达场,线路全长7.952km。本工程为有砟轨道,正线采用60kg/m、25m标准长度钢轨。轨枕采用新型混凝土轨枕,正线轨枕每公里1840根,采用弹条II型扣件。(2)路基全线区间路基长1.974km,占线路总长(7.952km)的24.8 %。由于工程沿线地形较为平坦,故本工程没有深填高挖地段。全线区间路基工点共1处,为浸水路基,总长0.48km。(3)站场本工程为联络线,无新建车站,设计对济西编组站下行到发场(场)增加1条到发线,并更换部分道岔。(
8、4)桥涵全线共有单线特大桥1座,3969.32延米;单线大桥2座,211.98延米;桥梁总长4181.3延米,占正线总长度的52.6;新建框构桥2座,46.7延米;涵洞9座,82横延米。桥梁:1/100;新建涵洞:1/100。(5)机务、车辆、机械本工程机务、车辆、机械设施全部利用既有,无新增、改造内容。(6)给排水本工程新增用水0.75m3/d,排水0.6m3/d,均为铁路工作人员排放生活污水,利用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7)房建、暖通全线新建变电室和车辆探测站生产房屋50m2,新增定员5人。本线无新增生活房屋,不增设采暖、空调设施。(8)临时工程1)施工便道本工程整修
9、汽车运输便道1.5km,占地0.6hm2,占地类型为既有道路用地。2)材料厂厂发料设置在济南西编组站的材料厂,采用汽车运输至工地。3)铺轨基地(含存砟场)在济南西编组站附近设置T梁、轨料及道砟存放场一处,占地3.34hm2,为济西站内既有铁路用地。4)混凝土拌合站全线设置1处混凝土拌合站。占地1.67hm2,为济西站内既有铁路用地。5)取弃土场本工程共设潘村玉符河取土场1个,取土量30.6104 m3,占地14.55hm2。工程无弃土,不设置弃土场。1.2.5 项目占地及土石方概况(1)项目占地本工程新增用地34.33hm2(不含既有铁路用地,下同),其中永久占地18.78hm2,临时占地15
10、.55hm2。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工程占地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等。(2)项目土石方概况工程土石方总量44.23万m3,其中挖方8.38万m3(其中剥离表土2.99万m3),填方35.85万m3,借方30.46万m3;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绿化覆土。(3)房屋拆迁本工程共计拆迁房屋10935m2。1.2.6 工程投资及工期本工程投资估算总额51339.95万元,由济南铁路局出资建设。1.3工程与济南市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拟建铁路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和市中区,根据济南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的中心城总体用地布局,
11、本工程已纳入济南市总体规划中。规划铁路方案为不外包水屯站方案,详见图1-2。虽然拟建铁路联络线的线位与规划线位不尽相同,但相对于规划铁路,设计线路远离规划居住区和已建成的玉周住宅小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虽然设计线路在水屯站附近占用了规划的文化娱乐用地,但文化娱乐场所对声环境要求相对较低,且占用范围较小,可通过对规划进行局部微调,完善城市规划。另外,设计线位具有工程征地少、水土流失小、环境影响较小等环境优势。故本次评价同意设计推荐的外包水屯站方案为本工程的贯通方案。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形、地貌济南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冀鲁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12、新建联络线所处地貌为平原,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以及山前冲洪积平原前缘,地形平坦,地势开阔,由南向北缓倾,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为3045m。2.1.2 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层从上到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人工填筑土、杂填土及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黏性土、粉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黏性土、粉土、砂类土和碎石类土。(2)地质构造济南地区处于中朝准地台的次级构造单元鲁西断块上,鲁西断块基底岩系以太古代泰山群的超基性到酸性的各类岩浆岩为代表,基底之上的古生代盖层产状比较平缓。中生代基底的断块差异性运动形成了泰山隆起
13、,并伴随着岩浆岩的侵入。2.1.3水文地质沿线地下水类型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季冲积、洪积层的孔隙潜水和奥陶系灰岩、大理岩岩溶裂隙水两类。其中奥陶系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储水量大,水质优良,一般埋深在60300m,是济南市的主要水源。浅层水一般埋深在730m,是农村生活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 2.1.4 地表水济南市的河流主要有黄河干流和小清河以及狼溪河、龙柳河、玉带河、平阴河、安栾河、孝里铺河、南大沙河、北大沙河、玉符河等9条支流,除流狼溪河、东泺河、西泺河、绣江河等4条常年性支流外,其余均为排泄山洪之季节性河流。项目区内地表水为腊山分洪渠水,渠宽约80m,常年有水,水深24m。2.1.5 地震根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度)。2.1.6 气象特征沿线经过区为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济南市一般年份降雨量为660mm左右,降雨量多集中在68月份,约占全年的70,大风多集中在34月份。历年年平均气温14.2,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4,历年最大风速19.3m/s,最大积雪深度22c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50cm。2.2 沿线环境质量2.2.1 生态环境(1)土壤工程所在的济南市槐荫区和市中区,土壤类型主要为
15、褐土、潮土两大类。褐土(黄土)分布于段店镇中部平原,土层深厚,土体发育完全,肥力较高。潮褐土(潮黄土)分布于段店镇北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潮土分布于吴家堡镇和段店镇西北部,土层深厚,土体结构复杂,盐化潮土分布于吴家堡镇的黄河大堤以南,物理性状较差,不易耕种。(2)植被铁路沿线受人为活动干扰较重,缺少天然森林植被,以农田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榆树、柳树、刺槐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紫穗槐、荆条等;草类主要有茅草、菅草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林草覆盖率约为40%。(3) 动物项目区无保护性野生动物资源分布,沿线野生动物以以农田为生境的小型动物,兽类主要包括草兔、小家鼠、黄鼬等小型啮齿类动物;鸟类主要
16、包括布谷、喜鹊、麻雀等;爬行动物主要为蜥蜴等种类;两栖动物主要包括蛙类等,野生动物资源相对匮乏,无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4)水土流失济南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207.4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7%。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719.27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894.92 km2、强度水土流失面积593.24 km2、分别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2.6%、40.5%、26.9%。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区地表水系较发育,黄河从济南市区北部穿过,区域内分布主的要地表水有玉清湖水库、小清河、蜡山河。本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体为腊山河分洪渠,为V类水体。2.2.3 地下水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地层构造上属华
17、北地层区鲁西分区泰安小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季冲积、洪积层的孔隙潜水和奥陶系灰岩、大理岩岩溶裂隙水两类。其中奥陶系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储水量大,水质优良,一般埋深在60300m,主要靠南部山区岩溶水补给,是济南市的主要水源。浅层水一般埋深在730m,主要靠黄河侧渗、大气降水、沟渠渗水以及深层水顶托补给,是农村生活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是人工开采和自然蒸发。地下水各项指标均达到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2.2.4 大气环境质量根据槐荫区环境质量公报(2011年),槐荫区PM10年平均浓度为0.16mg/m3、SO2年平均浓度为0.085mg/m3、NO2年平均
18、浓度0.058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2.2.5 声环境质量工程沿线区域目前为城市边缘及农村地区,受城市道路经十西路以及京沪、水白铁路影响,评价范围内共有5处声环境敏感点,噪声现状值昼间为55.368.9dB(A)、夜间为47.264.5dB(A)。对照相应标准,2处敏感点(小金庄村、后周王庄村)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其余3处敏感点夜间监测值都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量为0.79.9dB(A)。2.3 环境影响范围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评价范围一致,分述如下:(1)生态环境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1)铁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2)站场用
19、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3)施工便道中心线两侧各100m以内区域;4)取土场、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用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2)声环境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振动环境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60m以内区域。 (4)水环境工程新增的水污染源及受纳水体,既有废水污染源。(5)环境空气本工程为电气化牵引,不新增锅炉,不设采暖,本次评价仅对既有废气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6)固体废物新增定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保护目标概况(1)济南市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本项目CK473+240终点段以桥梁、路基形式穿越济南市市区
20、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范围,穿越长度6.825km(桥梁长4.18km、路基长2.645km)。线路距离峨眉山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最近距离90m,距离二级保护区200m以上。(2)声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内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共5处,各敏感目标与铁路的位置关系详见表1-2。 拆迁后工程沿线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一览表 表 1-2序号敏感点名称对应里程敏感点规模与线路位置关系环境要素位置形式距离(m)高差(m)1小金庄JHK471+200JHK471+700居民10余户,平房左侧路堤147(147)1.5(1.5)噪声2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家属区CK472+927CK473+170居民71户,平房左侧路
21、堤33(43)5(4.5)噪声、振动3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宿舍楼CK473+240CK473+300居民100户,五层楼房右侧路堤51(71)5.8(3.8)噪声、振动4郑庄CK4+630CK4+900居民约80户,多为一、二层房屋左侧桥梁32(66)14(1.2)噪声、振动5后周王庄CK473+400CK473+600居民约5户,多为一、二层房屋。左侧桥梁150(165)4.5(4.5)噪声注:(1)本表中敏感点规模为村庄全部居民户数;(2)“距离”列中,( )内数据为敏感点与既有线的距离,( )外数据为敏感点与拟建线的距离;(3)高差指敏感点相对轨面的高度差,轨面高于敏感点地面为正值,反之为负
22、值。( )内数据为敏感点与既有线的高差,( )外数据为敏感点与拟建线的高差。3.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2.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线路所经区域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工程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属于一般区域。(2)拟建铁路沿线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栽培植被。主要乔木树种有榆树、柳树、刺槐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紫穗槐、荆条等;草类主要有茅草、菅草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林草覆盖率约为40%。(3)项目区野生动物多为常见种类,工程沿线未发现珍稀濒危动物分布。(4)工程所在
23、区域整体属于以耕地为主的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呈明显次生特点,对人类活动的依赖性较强,景观敏感性相对较低。本次工程形式包括路基、站场、桥梁以及临时工程等类型,并且各部分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各不相同,对景观影响方式均不相同。(5)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属于山东省水土流重点治理区。项目所在地属于北方土石山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兼有风力侵蚀,侵蚀强度为轻度。根据山东省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资料,项目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850t/km2a。3.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区内的部分非建筑用地转变为建筑用
24、地,原有以农田为主的半自然生态景观将转变为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人工景观。但工程整体呈线性分布于沿线地区,线路横向影响范围较小,不会导致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工程建设将使永久占地范围内粮食产量每年减少28.9t;临时用地将施工期每年将使评价范围损失粮食4.5t。(2)工程施工将造成永久占地内植被的永久性消失和临时用地内植被的暂时性消失,但不会造成评价范围植物种类的减少,更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工程建设完成后,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的自然生产力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区域整体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作用轻微,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后,基本能够抵消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下降影
25、响。(3)工程占地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切割了部分陆生动物的活动区域、迁移途径、栖息区域、觅食范围等,从而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不会使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而死亡,种群数量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4)工程建设将导致评价范围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空间异质性增加,各种斑块的连通程度降低,工程实施对区域内的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轻微。路基、桥梁等工程都将对景观环境产生影响,但是程度甚微。 (5)工程扰动原生地表的面积39.34hm2(含临时占用的既有铁路用地),损坏水土保持设施34.33hm2,无弃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2086t,新增水土流失量1562t;施工期水土流失
26、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83%,是产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路基工程区、取土场区是水土流失重点区域。3.2.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土地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建设用地应节约用地、少占良田;对铁路纵坡尽量进行优化,减少高填方;优化车站站型,合理设计站场标高,生产房屋综合化;加强土石方调配,移挖作填,土方全部利用,不设弃土场;减少临时工程设置,临时占地尽量避开农业用地,做好表土保护;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的农业用地采取复垦措施;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环保意识,做到文明施工。(2)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1)植被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施工结束后应加强植被恢复和工程绿化措施,使得林地损失
27、得到补偿,从而逐步恢复项目区域内植被覆盖率,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加强野生珍稀保护植物科普宣传和环保教育,施工过程中如在施工范围内发现有珍稀保护植物分布,应及时将其移植,避免工程施工对它们的破坏。2)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与建议工程设计采用桥涵方案,以满足线路两侧野生动物的通行要求,减少线路产生阻隔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和方式,减少对动物的影响;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防止动物生境污染;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3)景观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通过加强土地整理、复垦、绿色通道建设等恢复工作,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斑块之间的连通性,维护景观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和稳定性,减缓工程建设产生的廊道效应和景观异
28、质性;路基、桥梁等均对沿线视觉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应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当地人文社会及自然景观特征,进行植被恢复,加强景观建设,将工程建设对视觉景观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4)水土保持措施与建议通过采取表土剥离、截排水、土地整治、植物绿化等措施,扰动的地表将基本得到治理,从而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 3.3 声环境影响评价3.3.1声环境现状评价依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评价范围内5处声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现状值昼间为55.368.9dB(A)、夜间为47.264.5dB(A),对照相应标准,小金庄村及后周王庄村各个监测点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其余各敏感点夜间监测值都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量为0.7
29、9.9dB(A)。3.3.2声环境影响预测设计年度近期沿线5处声环境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值昼间为56.669.5dB(A),夜间为47.266.8dB(A);设计年度远期沿线5处声环境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值昼间为56.669.5dB(A),夜间为47.267.0dB(A)。(1)30m铁路边界处设计年度内近期:各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6.167.5dB(A)和63.366.8dB(A),昼、夜均可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标准要求。设计年度内远期:各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6.267.9(A)和63.467.0dB(A),昼、夜均可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
30、其测量方法(GB12525-90)标准要求。(2)既有线30以内噪声敏感点设计年度内近期: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8.2(A)和67.6dB(A),昼、夜均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标准要求。设计年度内远期: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8.7(A)和68.0dB(A),昼、夜均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标准要求。设计年度内近期:各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7.169.3和63.066.5dB(A),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之4b类标准,昼间均可满足限值要求,夜间存在一定程度超标,超标量为3.26.6dB
31、(A)。设计年度内远期:各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7.669.4dB(A)和63.266.8dB(A),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之4b类标准,昼间均可满足限值要求,夜间存在一定程度超标,超标量为3.06.5dB(A)。(4)60m以外噪声敏感点设计年度内近期:各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56.668.2dB(A)和47.261.6dB(A)。其中,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家属区及郑庄昼间预测值超标,超标量为2.22.5dB(A),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家属区、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宿舍楼及郑庄夜间预测值超标,超标量5.211.6dB(A)。设计年度内远期:各预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
32、56.668.2dB(A)和47.262.0dB(A),其中,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家属区及郑庄昼间预测值超标,超标量为2.72.8dB(A),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家属区、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宿舍楼及郑庄夜间预测值超标,超标量5.312.0dB(A)。3.3.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中铁十局工程公司家属区:CK472+900CK473+150左侧设置长250m,高2.5m声屏障,投资81.25万元;(2)郑庄:CK4+630CK4+750左侧设置长120m,高2.5m声屏障,投资39万元。噪声治理工程投资合计120.25万元。3.4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3.4.1 振动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现状监测,拟建铁路沿线振动
33、干扰主要来自既有京沪线、水白线铁路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环境振动现状值昼间为64.578.5dB,夜间为63.578.6dB,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铁路干线两侧”标准要求。3.4.2 振动环境影响预测由预测结果可知,3处敏感点的振动预测值昼间为73.078.5dB、夜间为73.077.8dB,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铁路干线两侧”80dB的限值要求。3.5 水环境影响评价3.5.1水环境现状评价项目区地表水系较发育,黄河从济南市区北部穿过,区域内分布主的要地表水有玉清湖水库、小清河、蜡山河。本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体为腊山河分洪渠,为V类水体。
34、项目所在区域地层构造上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分区泰安小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季冲积、洪积层的孔隙潜水和奥陶系灰岩、大理岩岩溶裂隙水两类。其中奥陶系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储水量大,水质优良,一般埋深在60300m,主要靠南部山区岩溶水补给,是济南市的主要水源。浅层水一般埋深在730m,主要靠黄河侧渗、大气降水、沟渠渗水以及深层水顶托补给,是农村生活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是人工开采和自然蒸发。地下水各项指标均达到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3.5.2 水环境影响预测(1)运营期污水主要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量为0.6m3/d,利用济西站既有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
35、城市污水处理厂,对环境无影响。(3)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有施工营地生活污水、运输车辆检修产生的含油污水等,通过设置临时沉淀池、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减缓施工污水对地表水体的影响。(4)本工程为地面工程,全线无隧道及深挖地段,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补给,不会产生地下水资源漏失,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本项目对地下水影响的很小,不会对济西城市供水水质产生影响。3.5.3 水环境防治措施运营期本次工程无新增生产废水排放,新增少量生活污水(0.6m3/d)纳入既有济西站污水处理系统,既有生产济西站、济西车辆段、济西机务段生产和生活污水利用既有处理设施能力能够满足要求,污水处理后排入市政污
36、水处理厂。施工期施工单位通过租用施工场地附近单位或旅馆房屋作为办公、生活用房,以便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在生活污水不具备纳入既有排水系统的施工场地,评价建议修建生态厕所,收集现场施工人员粪便污水,定期运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截水沟、沉淀池和排水管道,截留收集施工场地内的冲洗废水及施工泥浆污水等,经过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物料冲洗以及施工现场和临时堆土场的洒水防尘,泥浆经干化后交渣土管理部门处置;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散体建筑材料的保管,必要时可覆盖防水油布,避免因降雨径流冲刷、车辆漏洒、扬尘等环节造成建筑材料颗粒物淋滤入渗进入地下水体。 3.6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3.6.1 环境空气质量现
37、状评价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PM10年平均浓度为0.16mg/m3、SO2年平均浓度为0.085mg/m3、NO2年平均浓度0.058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3.6.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本次工程无新增锅炉,无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既有济西车辆段和济西机务段燃煤锅炉烟气采用布袋、多管除尘器处理后,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时段标准。3.6.3 大气环境防护措施施工期加强维护运输车辆,减少尾气排放量;在村镇、城市等可能造成扬尘影响的区域,对运输频度较高、较固定的线路(施工便道和既有公路)采用围挡、洒水
38、及路面固化处理方式进行降尘;在取土场、施工场地等严重扬尘工点,定期洒水降尘;采用草垫覆盖或随时整平弃土堆,防止风力扬尘的发生;加强管理措施,设施定时保养,并随时检测;定期的进行污染防治教育与宣导工作;主管机关不定期抽查;施工前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防范;尽量采用低污染的施工方法与机具;加强罚则与奖励措施;工地不得燃烧会产生粉尘、恶臭的物质。3.7 环境风险分析3.7.1 风险概述本工程铁路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风险都是潜在的,其类型多样、不可确定和难于预测。根据风险产生的成因及沿线环境状况分析,施工期风险主要为桥梁基础施工,钻孔桩泥浆对地下水质产生影响。运营期风险主要为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若列车颠
39、覆会将对线路两侧的环境及济南市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构成潜在影响。3.7.2 施工期环境风险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主要环境风险是桥梁基础施工,钻孔桩泥浆对地下水质产生影响。3.7.3运营期环境风险分析(1)正常工况下,由于本线技术指标相对较高,正常工况下,列车运行不会对水源保护区及取水口产生影响。(2)非正常工况,从列车的类型划分,产生环境污染影响最大的来自货物列车的运输,以运输化肥农药、石油等易产生环境污染的货物列车的环境影响为最大。如果化肥农药、石油以及其它危险品泄漏,将对环境中土壤、水体和空气产生污染,进而危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人员的生命安全。货物列车意外倾覆,导致危险品货物泄漏,将直
40、接影响到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安全,影响范围与泄漏量有直接关系,泄漏量越大,影响范围就越大。铁路为半军事化管理,运输过程严格执行铁路安全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人员,按规定接受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上岗作业;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包括用于运输工具的槽罐)由具有危险品经营许可证的专业企业生产,并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提供铁路运输单位。铁路内部安监局全面负责铁路安全运输。多年以来,尚没有发生过桥面上脱轨翻车事故。因此,铁路运输安全性很高,铁路发生行车事故,导致货物泄漏入地下水的概率很小。尽管如此
41、,一旦发生,将危及沿线居民用水安全。3.7.4 风险防范措施(1)施工期防范措施1)易燃、易爆等物品必须由专人保管,详细登记取用时间、人员、数量、用途等,负责领导定期检查,并对保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必须保证按批准的初步设计环保篇章的规定施工,施工作业严格按设计和审查进行,确保环保投资和环保设施施工。2)充分了解地方有关气象、水文、地质资料,紧密联络有关部门,合理安排工期,及时对各类构筑物、开挖面及取弃土场进行防护,尽可能降低环境风险。3)在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范围内施工时,施工单位随时准备有吸附材料和隔离拦截材料,若发生泄露事故,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及时采取浮油拦截和吸附措施,直
42、至油污消除。4)施工队伍必须有紧急事故处理组织和准备,一旦发现事故预兆或事故,应当迅速采取缓解和赔偿等善后措施,保证将事故危害范围和程度控制在最低程度(2)运营期防范措施1)对线路经过的水源准保护区、不良地质地段建立风险事故易发生地的档案,定期进行踏勘、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铁路行业制定的技术操作规程和人员培训制度,尽量避免列车运行时发生翻车或货物泄露事故,各运营单位建立环境监控、事故预警和事故处理机构,在降低和缓解运营期环境风险发生的同时,尽可能将发生环境事故时的损失减至最低程度。3.8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环评针对工程施工、运营等产生的环境
43、影响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针对功能区噪声超标的猴嘴中学教工宿舍楼采取隔声窗降噪措施,计隔声窗360m2,投资18万元;为防治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本次新增洒水降尘措施,新增投资15万元;生态环境主要为站场绿化等措施,共计491.09万元,其中新增投资184.35万元。技术经济合理,能够满足防护功能的要求。3.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9.1 概述本联络线的修建将彻底解决济南枢纽北东和东北方向改编车流在济西编组站折角运输的严重问题,可以更好的适应京沪高速、太青客专引入枢纽,邯济线增二线改造后枢纽运量激增的需要,对于提高济西编组站作业效率及济南客运站作业能力,提高枢纽整体通过能力,优化枢纽结构,
44、确保济南枢纽路网主枢纽地位发挥重要作用。3.9.2 环境收益部分本线作为济南枢纽的联络线,工程本身不产生直接收益,间接收益主要考虑工程建设大大提高济南枢纽的运输效率,使枢纽的客货运功能更加完善,从而提高了济南枢纽各线现状区间通过能力,更好地适应京沪高速、太青客专引入枢纽、邯济线增二线改造后枢纽运量激增的需要,充分发挥京沪高速、胶济客专、邯济线增二线的运输能力,带动三条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效益等。(1)直接收益本工程为济南枢纽的联络线,无客、货运输收入,不产生直接经济收益。(2) 间接收益济南枢纽各线区间通过能力提高后,主要为衔接的京沪高速、胶济客专、邯济线的运输能力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及社会效益
45、。 3.9.3 环境损失部分工程间接损失主要表现在土地征用投入方面。(2)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为了使铁路运输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对生态环境、声环境、振动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噪声振动污染采取了控制和局部治理等措施。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估算总额为1759.28万元。3.9.4 小结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因此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二者协调统一。本工程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工作,项目的建设将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采取生态防护、恢复措施和污染控制措施,减少工程造成的环境损失,并取得一定的生态效益,促进工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46、。根据损益分析,本线达到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10 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1)环境管理机构本工程施工期的环境管理由建设单位负责,济南铁路局作为行业归口管理单位对本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山东省环保厅对本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监督管理。(2)建设前期环境管理1)可行性研究阶段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进行环境影响分析。2)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山东省环保厅批复后,作为指导设计、工程建设、执行“三同时”制度和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的依据。3)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环境保护篇章,接受山东省环保厅的审查,具体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措施。4)各专业的施工图中应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文说明。施工招标文件中应有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3)施工期环境管理1)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成的工程管理组(三级管理),同时要求设计单位做好积极配合,地方环保部门行使监督职能。2)监督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地方环保、水利、林业、交通、环卫等部门是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督的主体。3)施工准备期环境保护工程线路走向、站场选址应充分与所经过地区城市规划相协调,避免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