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184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 暑假里拜读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 名著。三国演义刻画了近 200 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 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 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等等,无不个个极尽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 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

2、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 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 赤兔马 时,便立即骑着这匹 赤兔马 又去找刘备了。 这句话不无道理。周 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 无数的军事谋略, 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 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 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 长厚的鲁肃, 勇者张飞、 许楮、 典韦, 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 无不个极其态。 其中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

3、 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位人物, 他们分别为两国的重臣, 且皆深谙韬略, 通权知变, 可谓当世之奇才, 而诸葛亮更是智慧的化身。在与司马懿交手之前,他运筹帷幄中,决 胜千里外,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论才干,论智慧,诸葛亮较司马懿略胜一筹,可二人功业却相反。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正是因为他的坚忍不拔、锲 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死于五丈原,死在跟司 马懿的对抗当中。 对这么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别人恨他还来不及,但诸葛亮却很 欣赏司马懿,对他另眼相看。在司马懿还没有正式出场,大显身手的 时候, 诸葛亮就称赞: 司马懿

4、 乃世之英雄 曹操评价刘备是英雄, 。 是慧眼识英雄;诸葛亮评价司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识英雄,读书笔记大全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诸葛亮以 千古第一贤相 的美誉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 不怕孙权, 当然更不怕周瑜、 夏侯惇之流, 这些人他全不放在的眼里, 唯独将司马懿视作他的真正对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重司马懿? 因为司马懿在性格上没有巨大缺陷,他不像曹操、周瑜,这些人 都有突出的性格优势,同时也有明显的性格隐患,像曹操性格多疑, 周瑜气量狭小。这些性格缺陷,易于被人把握,在真正的战争中,容 易受到致命的攻击。虽然司马懿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也没有太大的 缺点,所以谁碰上这种人都

5、会觉得非常难以对付。 诸葛亮 六出祁山 ,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 胜,但最后他也没有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我们看到,诸葛亮一直打胜仗,甚至让司马懿在上方谷险些丧命。 但最终司马懿还是保存着实力,还是没有被打败。诸葛亮好像胜了, 但从来没有大胜,没有彻底地胜;司马懿好像败了,他却也没有被彻 底打败,因为他始终是有实力的。 在魏蜀两国长期对峙中,正是司马懿的坚忍不拔才一次一次地阻 挠了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从而成为诸葛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真正对 手。 作为对手,最让诸葛亮头疼的就是司马懿的那股软磨硬抗的劲 儿。司马懿采取的战略决策是: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他坚信自 己最后会赢,所

6、以从不担心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输。司马懿对付诸 葛亮的战术就是: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 追,反正我粘着你。所以, 六出祁山 形成一种僵持的局面。在这 个僵持阶段里,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司马懿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 战。司马懿总是不会败到一败涂地,总是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继续 跟诸葛亮抗争,打持久战。 当然,这种战术跟司马懿的性格大有关系。司马懿的性格虽然没 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至少有一点很明显, 就是他的多疑, 特别地多疑, 在这点上他很像曹操。正因为他多疑猜忌,所以办事非常谨慎。尤其 是碰上诸葛亮这样的对手的时候,他更是极其小心谨慎,极其多疑多 虑。 其实,多疑并不一定就

7、是缺点,有时它可以成为一个优点,前提 条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但是从司马懿的具体表现来 看,他的多疑有时并没有真正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时小心谨 慎到了过分的地步,这样就不免贻误战机。 最典型的就是 空城计 一战。古人说: 料事者先料人。 要预 料一件事情,首先要预料一个人,要充分吃透一个人。诸葛亮是个聪 明人,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个聪明人,所以诸葛亮才能神机妙算,算 定司马懿不敢贸然破城。所以, 空城计 的故事,不仅表现出诸葛 亮的智高和胆大,也不仅表现出司马懿的多疑与谨慎,同时也表现出 司马懿的过人智慧。更重要的是, 空城计 故事还表现出司马懿的 战略决策,他决不轻举妄动,

8、不轻易涉险,一门心思为了保存实力以 便跟诸葛亮软磨硬抗到底。 诸葛亮两大军事战役南征取得成功、北伐受阻于司马懿。 诸葛亮北伐出兵六次,多次无功而返。虽然诸葛亮在北伐中算无 遗策,多次打败了司马懿,但却没有彻底打败他。诸葛亮北伐最大的 难题是粮食。 蜀军的粮食要通过千里栈道运输到战争前线实在非常困 难。所以,时间利于魏不利于蜀。虽然诸葛亮认识到这一形势,但却 没有从战略方针的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司马懿认识这一形势, 采取了软磨硬抗的战略决策,最终活活拖累死诸葛亮。所以说:诸葛 亮是战术高手,司马懿是战略高手。诸葛亮赢得一场战役,却输掉整 个战争。 所以军事上司马懿略胜一筹。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读书笔记大全提供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