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歌曲创作的几点思考音乐教育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歌曲创作的几点思考音乐教育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对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歌曲创作的几点思考学 院 名 称:音乐学院 专 业 名 称:音乐学(教师教育) 音乐表演 音乐教育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教授 (副)教授 讲师二一二年六月 Thesis On the Creation of Folk Music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College :College of MusicSubject :Music educatesName : Directed by : June 2012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
2、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 学院。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歌曲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瓦解敌人,鼓舞军民的斗志,发挥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语言风格几个方面对该时期的群众歌曲做分析。关键词:解放战争;群众歌曲;创作;ABSTRACT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folk music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and e
3、xactly earned indelible achievements.Folk music then united the people, guided the people, inspired the people and finally collapsed the enemy. This paper analyzes aspects on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language style of the folk music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Key
4、 words: the war of liberation ;folk music ;creation ;目 录1.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歌曲的创作背景1.1 创作原因11.2 历史背景11.3 作曲家个人生活背景22.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歌曲的创作特点2.1 抗战救亡歌曲演唱特点6 2.2 演唱方法3 2.3 把握表演的整体感与适度感63.解放战争时期抗战救亡歌曲的语言特点3.1 使用压韵的语音修辞手法63.2 将地方方言运用到歌曲演唱中3.3 演出节目都配合当时的形势,赋予政治内容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群众歌曲是表现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的,为群众服务的艺术歌曲形式。群众歌曲是写
5、给群众的,是给群众听、给群众唱的一种音乐体裁。其中的革命群众歌曲则是和人民群众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紧密相连,是以人民群众的觉醒、奋起、勇于斗争、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短小精悍、喜听易唱为其艺术特征。可以说,革命群众歌曲是音乐大家族中最能发挥其“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巨大作用的成员。在我国解放战争中,流行和产生在各地区战场上的革命群众歌曲更是革命的重要帮助力量,这些歌曲已经成为了战斗的工具,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教育的工具。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
6、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这个年代,群众歌曲的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抗战歌曲在那个年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歌声就是武器,她能够鼓舞民众和将士的士气,能够激励人们的勇气,能够振奋民族精神,能够使敌人闻风丧胆。纵观抗战时期的音乐家创作非常的具有特点及时代感,现对该时期的群众歌曲作一些总结及分析。 1.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歌曲的创作背景1.1创作原因 为了使文艺有效地配合武装斗争和民主运动,由来自解放区、抗日根据地的文艺
7、干部,以及其他地区的许多参加革命的文艺干部汇集成了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大军,他们开始活跃在中国大地上。在革命歌曲方面,他们通过舞台演出和群众歌咏活动,传播了聂耳、冼星海等革命音乐家创作的群众歌曲,以及在各解放区、抗日根据地、14年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和他们进行抗日斗争的游击区产生和流传的大量的群众歌曲,其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最为群众喜闻乐唱的有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救国军歌塞克词、冼星海曲)、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闰述诗曲)、新编“九一八”小调(崔鬼钢鸣词、吕骥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星火词曲)、南泥湾(
8、贺绿汀词、马可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劫夫曲)、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张寒晖词,陇东民歌)等多首歌曲。1.2历史背景音乐家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社会和民族中,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审美标准、文学艺术都对音乐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作曲家的声乐作品都是这些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浓重的历史烙印,声乐表演者要对作品的相关创作背景仔细分析研究,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所包含的特殊思想感情,才能敏锐地抓住作品的主要风格,对这种风格真实完美地加以再现。从抗战救亡时期过来的老战士、老同志,每逢听到或唱起抗战救亡歌曲时就会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那种历史气息。1.3作曲家个
9、人生活背景一个时代的作曲家们身上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在作品创作上具有某些共性,但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每个作曲家的出生、成长、发展环境不同,他们的音乐创作也带有不同的个性、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音乐作品从作曲家脑中的旋律变为音乐符号的时候,已融入了作曲家的心血,包含了作曲家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和文化艺术修养等因素。因此,要更贴切地诠释一位音乐家的作品,应该去好好了解一下这位音乐家,包括他的生平活动、理(言)论、著作、情感历程,并多研究和欣赏他的所有音乐作品,从中发现共性和个性,从而把他的歌曲和他本人融为一体。 2.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歌曲的创作特点 对声乐作品的分析主要包括音乐要素和歌词两部分。一
10、首作品丰富的内涵要通过各种要素表现出来,演唱者需要理性地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调式调性等来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对一首歌曲在音乐上的感受和理解应建立在对歌词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对歌词的深刻理解,对音乐的情感内涵就没有深刻的体验。音乐与歌词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一个整体,都带有作曲家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2.1 抗战救亡歌曲演唱特点 抗战救亡歌曲的音色我们常说“声情并茂”,“声”不仅包括上面讨论到的语言、咬字问题,还包括音色,音色是声乐表演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由于地域、信仰、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音色使用上具有特定性,形成独特的文化审美(包括音色审美);反之,不同声乐作品
11、由于创作意图、表现手法、作品内涵的不同,对歌唱的音色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要求。也就是说,某种音色更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某种音乐的风格和情境。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抗战救亡歌曲从内容和风格上来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乡野气息,这就要求歌唱者的音色既要有民族特点,又要有很强的表现力。我国传统的歌唱表演艺术形式,是以戏曲、民歌为主。就其音色而言,虽然我国民族众多,戏曲的种类也很多,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音色审美中存在着共性,其音色的主要特征也是相近的,即在音色成分中,多以本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为基本音色,再加上一部分“头音”,形成一种独有的音色特征。用这种音色演唱能体现作品的民族特色。但是,笔者认为,要增强抗战
12、救亡歌曲的表现力,在此“民族特色”的音色基础上还要融合美声唱法。2.2 演唱方法 美声唱法从上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很快被我国声乐界接纳和认可。美声唱法不仅得到了逐步推广,而且不断发展并和本民族的唱法相互渗透与补充。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作为一定文化产物的审美(包括音色审美)也在逐渐变化。从音色上来讲,美声唱法与本民族的唱法相比,共鸣充分、音量大,音色较“厚”和“暗”,音的色彩与变化更丰富。而本民族的唱法一般来说多用局部共鸣,音色较“薄”和“亮”,音的色彩较单一。如果将两种唱法有机结合,歌曲的表现力将大大增强。歌唱音色与演唱技术密切相关,演唱者要进行良好的声乐训练,多学习声乐演唱
13、技巧。掌握的技术越多,就能够在歌唱中调整出贴近原作品的声音,才能理智、巧妙、合理地运用音色,把贺绿汀的声乐作品演唱得尽善尽美。2.3 把握表演的整体感与适度感 解放战争的抗战救亡歌曲大多表现主题较为单一,中间一般没有对比强烈的戏剧性变化。因此,表演者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情感发展的内在关系,同时注意细节的匀称性,如轻、重、缓、急,要使这些对立的矛盾因素统一在一个艺术作品中,以产生鲜明突出的艺术效果。 另外,解放战争时期抗战救亡歌曲的表演要注意适度。一谈到抗战救亡歌曲,往往和“气势”“雄壮”等词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一些歌唱者往往流于追求大的音量和夸张的形体表演,以突出所谓的“气势”,而忽
14、略了作品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这种表演对于歌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意义不大。解放战争时期的音乐家往往出身于农家,受过专业教育,长期活跃在中国革命和斗争的第一线,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贺绿汀朴实坚毅、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个性,这种个性也渗透在他的声乐作品中。一定的音量和形体动作的确是有的作品所需要的,但不可舍本求末、喧宾夺主。因此,表演解放战争时期的抗战救亡歌曲,一定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性质、程度以及变化、发展的逻辑,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表演和谐、完美,在观众的心里产生共鸣。3.解放战争时期抗战救亡歌曲的语言特点 抗战救亡歌曲的歌词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内容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斗争息息相关,
15、但这些语言又不同于一般的生活语言,是在日常生活语言基础上提炼加工创造出的文学语言,具有诗歌吟诵的部分特点,但又不及诗词那样严谨、工整、规范和讲究。3.1 使用压韵的语音修辞手法 例1:保家乡同胞们,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几十年来练兵马,东亚逞霸强,一心要把中国亡,哎呀嗨。这首歌的语言就是用了押韵的手法来创作歌词。这样的创作方法使得歌曲郎朗上口,便于传唱。3.2 将地方方言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如在解放战争时期政工总队成立后,在粤中游击区军党委的领导下,这支文艺队伍从此便活跃在新高鹤、滨海(台山)、恩平和两阳等广大地区,以文艺为武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战士斗志,并为各支队培训文
16、艺骨干。同时,又根据粤中地区战士和群众大都是讲“白话”这一特点,创作了许多广州方言歌曲,如我哋系人民嘅武装、我哋嘅队伍好似一条龙、中国人民翻身大合唱,还有月光光、捉乌龟、张大婶等一大批反映战士和群众心声和当时的战斗生活的歌曲。由于这些歌曲歌词通俗易懂,不仅战士爱唱,群众都爱唱,因此,在游击区演出时,这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曲目,很快就在游击区流行,就是在全国解放后,许多歌曲仍在两广地区广为传唱。3.3 演出节目都配合当时的形势,赋予政治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艺宣传内容大致分为几类:一是鼓舞斗志,夺取胜利。如歌曲我哋系人民嘅武装我哋嘅队伍好似一条龙、舞剧八一史诗。二是揭露敌人、打击敌人。歌曲有月光
17、光、山稔熟、兜督将、打明城、打棠下、捉乌龟、舞剧捉煌虫、魔王末日、还有粤剧活捉蒋光头等。三是欢庆胜利、颂党拥军。歌曲有翻身大合唱、张大婶及舞蹈劳军舞、跳鼓舞、跳春舞。四是宣传政策、教育群众。有活报剧八宝糖、浪子回头,歌剧小二黑结婚、兄妹开荒等。这些节目有的是延安和革命根据地流行的民歌、民间舞蹈,经过移植、改编成的,而大部分的方言歌曲都是自己创作的。这些革命歌曲,都是来源于战斗生活,对配合当时粤中地区武装斗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瓦解敌人,鼓舞军民的斗志,发挥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结 语 解放战争时期的抗战歌曲在那个年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亲和力,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独特艺术魅力。它能够激励人们的勇气,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它依然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一定要传唱它,使它永远发扬光大,让革命精神永存于我们的心中,【参考文献】1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音乐艺术,1992(2).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5尹萍.浅论声乐表演创作的分寸感J.河南大学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