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6896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2/27,表达技巧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2023/2/27,比喻、比拟、反问、夸张、对偶、对比、设问、反复、借代、排比、通感、反语、双关、象征、互文、用典,修辞手法,2023/2/27,学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2、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 答题步骤。3、学习解答修辞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2023/2/2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1、比喻,作用:1.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2023/2/27,山园小梅(北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

2、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诗中颔联最为著名,颈联也常为人称道,试从修辞方法上分析其妙处。,2、比拟(拟人、拟物),作用: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2.突出作者的情感。,2023/2/27,3、反问“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2023/2/2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4、夸张:,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

3、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2023/2/27,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2023/2/27,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作用:1.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2.强化作者思想感情。,6、对比,2023/2/27,7、设问:问人间谁是

4、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2023/2/27,8、反复,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作用: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2.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2023/2/27,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4、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作用:形象突出、

5、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引人联想。,9、借代:,2023/2/27,10、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2023/2/27,11、双关:指对于某些词句的意思可以作多种理解,多种意思并存,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根生”既是指豆与豆萁是同根生,又是指曹植与曹丕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曹植借此来表达对曹丕不顾兄弟之情,手足相残的行径的强烈愤慨和控诉。,2023/2/27,双关,1.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

6、云妨。(西江月 苏轼)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刘禹锡)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李商隐)作用1.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2.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2023/2/27,12、互文,1.主人下马客在船。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作用: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2023/2/27,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2、比拟:色彩鲜明、启人联想3、反问:加强语气、强化感情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6、对比:突出事物、强化感情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8、反复:舒缓和谐

7、、强调突出9、借代:特点鲜明、具体生动,修辞手法的效果,2023/2/27,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2023/2/27,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

8、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2023/2/27,常见设问,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2023/2/27,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详解析)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2023/2/27,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5、下马饮君酒

9、,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023/2/27,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采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一)。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步骤二)。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例1:,2023/2/27,(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

10、不见使人愁。(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比喻。(第一步)“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第二步)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第三步),2023/2/27,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

11、三).,例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2023/2/27,练习检测,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023/2/27,昭君怨 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答案:用对比的手法

12、。(明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详解析)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谈感情、表效果),2023/2/27,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详解析)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谈效果)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表感情),2023/2/27,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答案:运用了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手法。(2分)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突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2分)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语义强烈,更加重了这种离情别绪。(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