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7431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荷电机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云雾和雷雨云的荷电机制,问 题雷暴云内电荷结构如何形成?起电机制云内起电的理论有很多种,但都还不能完善地解释所有云荷电的实际观测结果。,有关云起电可分为:云雾粒子起电雷雨云起电,主 要 内 容,1)雷雨云的起电的电特点2)云雾粒子大气离子扩散的起电机制3)云中云滴起电机制4)积雨云底部大雨滴破碎正电荷的起电机制5)积雨云的温差起电机制6)雷雨云降水起电理论7)热带对流云起电机制,1)雷雨云的起电的电特点,a、云起电的一些特征,a)单个雷暴产生降水和闪电活动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0minb)一次闪电的破坏电场为3-4kV/cm,晴空中击穿电场则 很高,达30kV/cm。c)在大块积云中,电荷产

2、生和分离在-5-40高度为界的区域中。d)负电荷常集中在-10-20 高度之间,正电荷在其上数千米处,有时在云底附近有一个次级正电荷区。e)电荷的产生和分离过程与降水发展关系密切。f)首次闪电通常出现在雷达检测到降水质点的20min后。,b、云起电的主要要求,a)雷暴中起电电流约为1A。b)产生大于106V/m的云中电场。c)为产生强起电或闪电,云的厚度至少必须为3或 4km。d)强对流活动和降水两者是产生闪电的必要条件。e)云中温度低至只有冰相粒子存在的区域内能够产生强起电和闪电。,2)云雾粒子大气离子扩散的起电机制,对于单个云雾粒子而言,其表面大气正、负轻离子浓度为零,而离云雾粒子稍远处具

3、有含云雾大气正负轻离子的平均浓度值。于是在离云雾离子很近的大气中,大气正、负轻离子浓度具有径向分布,从而形成大气正、负轻离子向云雾离子扩散的物理过程,并使云雾离子荷电,即为大气离子扩散起电机制。该理论只适用于云内的小云滴粒子起电。,荷电理论公式,由于小云滴惯性很小,其运动完全被空气带动。云滴与离子相互作用:热扩散力、静电库仑力,3)云中云滴起电机制,a、湍流电碰并起电机制,假定:小云滴通过离子扩散获得电荷,则较大云滴通过与小云滴湍流电碰并获取电荷。机制:荷电的小云滴与大云滴通过湍流电碰并,不仅云滴半径增大,而且使大云滴荷电。,b、极化水滴的选择捕获起电(Selective Ion Captur

4、e)(Wilson Effect),假定:大气中存在有正、负离子,云雾水滴在电场垂直向下的大气电场作用下,形成上半部带负电荷、下半部带正电荷的极化降水粒子。机制:由于极化水滴的下半部荷正电荷,所以水滴在降落过程中不断选择捕获负离子,从而中和了水滴下半部所带的正电荷,结果使降水粒子带有净的负电荷。,c、碰撞感应起电机制 article Rebound,假定:降水粒子和云粒子在受到外电场的作用而极化。机制:如果电场垂直向下,则粒子上半部极化为负电,下半部极化为正电。当降水与云粒子接触时,降水粒子正电荷与云粒子负电荷相交换,导致降水粒子带负电,云粒子带正电,通过重力分离机制,荷正电的云粒子向上运动,

5、荷负电的降水粒子向下运动,从而形成云中上正下负的电荷中心。,4)积雨云底部大雨滴破碎正电荷的起电机制,雷暴云底处集中相当数量的大雨滴,当大雨滴出现在上升气流很强的地方,且当水滴半径超过毫米时,水滴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破碎(外电场E自上向下),大雨滴上半部破碎成荷负电的小水滴,下半部破碎成荷正电的大水滴。在云中正负电荷的重力分离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分离。,水滴最大荷电量,与电场和半径有关,与前一种类似,但液滴在破碎前,不存在感应电荷分离现象。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在液滴破碎时会脱离液滴,从而使液滴带有正电荷。在重力的作用下正负电荷会发生分离现象。,液 滴 破 碎,5)积雨云的温差起电机制,在强对流

6、天气系统中,一方面冰晶与雹粒相互碰撞,相互摩檫增温,另一方面当水滴冻结时有潜热释放,产生温差起电机制。,冻结起电原因:(1)冰中有一小部分分子处于电离状态,形成较轻的H+和较重的羟基OH-,并且其浓度随温度的升高很快增加,温度高的地方浓度大,温度低的地方浓度小。(2)H+的扩散系数和迁移率比OH-大10倍以上,冷端获得净的正电荷,而热端获得负电荷,冰中的体电荷生成阻止电荷分离的继续,最后达到平衡状态。,积雨云中的温差起电机制包括:云中的冰晶与雹碰撞摩擦而引起的起电,称之摩擦温差起电。较大过冷云滴与雹粒碰冻释放潜热产生冰屑温差起电机制,称为碰冻温差起电,热电效应(Thermoelectric E

7、ffect),不同温度的云滴接触时,粒子会产生温度梯度,温度梯度可以引起离子梯度和电场。负电荷会传给大的粒子,正电荷会传给小的粒子,而由于重力原因会将这两种电荷分离开来。,冰晶荷电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的逆转,当云的液态水含量减小,温度高的一端电荷符号会发生温度的逆转,由正转负,Workman-Reynolds效应,冻结的水溶液在冰和溶液之间形成电位差。如果冻结过程被迫中断,或液水由于碰撞被移除,将会在冰和液滴之间产生电荷差。,荷电的性质依赖于离子的类型,NH4+使冰带正电,Cl-使冰带负电,接触电位效应(Contact Potential Effect),两个粒子表面的电位不同,如果它们碰撞,电

8、荷会在两个粒子之间转移以便达到电位平衡。,冰粒子与淞附的冰粒子碰撞,会使淞附的冰粒子带负电,而冰晶带正电。,冻滴破碎(Breakup of Freezing Drop),当一个液滴被冻结,它的表面会形成冰壳,如果此时冻滴破碎,其主体部分将带负电荷,冻滴碎片将带正电荷。,霰溶化,由溶化的冰形成的云滴含有气泡,它带正电荷。这是由于在溶化的液水表面,当气泡会破裂,会产生带少量负电荷的液滴,从而带走负电荷,淞附增长时破碎,小水滴与淞附增长的冰粒子碰并,将会使冰粒子带负电,同时产生带正电的冰屑。,6)雷雨云降水起电理论,在热带雷雨云内,起电是由降水粒子引起的,云中的电荷是由于降水粒子间碰撞引起。,7)热

9、带对流云起电机制,该机制假定云中电荷不是来自于水成物的起电和重力沉降,而是来自云外的大气离子和地面尖端放电产生的电晕离子,正、负电荷在垂直气流的作用下被分离,在热带地区的暖性雷雨中,没有冰晶化过程,Vonnegut(1955)提出了暖云对流起电模式,雷暴云中的起电机制,感应起电机制非感应起电机制,区别:大气电场是否参与起电过程,在外部电场的感应下,引起降水粒子的电极化,(极化强度取决于所涉及粒子的介电常数),从而出现分离的电荷中心。在晴天电场下,电场方向自上而下。在垂直电场中下落的降水粒子被极化后,上部带负电荷,下部带正电荷。同这些较大的降水粒子相碰撞后的小冰晶或小水滴就获得正电荷,随上升气流

10、向上,从而发生了电荷的转移过程,使得云粒子带正电荷、降水粒子带负电荷。,感 应 起 电 机 制,带负电荷的雨滴或冰粒由于具有较大的重量而下降,并加强原来的电场。大、小粒子之间电荷交换的数量随电场的增强而增加,该效应由正反馈维持,正反馈使原电场增强,直至增强到水滴所携带最大电荷的极限值,并伴有闪电,或者重力被电力所抵消,才使大颗粒停止下降,雨滴破碎粒子碰撞极化水滴的选择捕获,感应起电机制主要包括:,非 感 应 起 电 机 制,粒子碰撞起电:热电效应、接触电位效应、Workman-Reynolds效应降水物粒子破碎起电:冻滴破碎、液滴破碎、霰溶化、淞附增长时破碎,非感应起电包括:粒子碰撞起电与降水

11、物粒子破碎起电,云发展过程的起电机制,云阶段:云中电场刚开始建立,起电机制主要是扩散漂浮、对流,如果电场已经建立,那么选择性的离子捕获也会起 作用。雨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选择性的离子捕获电场被进一步 加强,云雨滴的破碎起电和粒子的碰撞起电在这一阶段 尤为重要。雹阶段:在这一阶段冻结的冰粒和雨滴相互作用明显。对于冰粒子主要是弹性碰撞起电(很少有机会粘连或破 碎),热电效应和接触电位效应起电机制在该阶段占 主导地位。,按照云的发展过程,云中的起电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云、雨、雹阶段,气溶胶对云起电的影响,海上雷暴过程中,气溶胶浓度较低,云滴可以长成较大尺度的雨滴而降落,很少能进入冻结层。无闪电发生,陆地上,气溶胶浓度较高,会形成较多的小云滴,除了在较高的高度上冰粒子很难形成。在冻结层以上,雷电活动活跃。,作业:试述雷暴云内正、负电荷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