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设计【教材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课。【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和假想;2.能通过对比实验定性地描述放到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3.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现象,认识到放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4.了解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放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教学难点:理解沉下去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教具、学具】1学生准备:水槽、钩码、木块、玻璃球、小石块、瓶子、橡皮、尺子、刀子、钉子、泡沫塑料、皮筋、木板、气球、实验报告单等。2教师准备:课件、潜艇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
2、问题。当我们在河边或者湖边玩耍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物体浮在水面上,比如木头、泡沫等,可当我们捡起石块扔到水里的时候,却发现石块并没有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了水底,这是为什么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课题)。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认识浮沉现象。(1)同学们,看一看实验桌上准备的材料,想一想这些物品中哪些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可以沉入水底?(2)提出自己的猜想,把猜想填入记录表。(3)把物品放入水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记录表(一)我的猜想实验结果浮沉浮沉木块钉子橡皮泡沫塑料学生疑问:“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呢?”2探究水的浮力。(浮在水上的物体受到
3、水的浮力)(1)体验浮力:浮在水中的木块与气球,用手向下压一压,会有什么感觉?(2)探索发现: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一种向上托举的力量。(3)概括小结: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一种向上托起的力,叫水的浮力;浮力不仅有方向,而且有大小。3探究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1)视频播放捞铁牛的故事,想一想:和尚是如何把铁牛捞上来的?“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2) 设计实验方案(可参考课本33页图片资料的提示),全班交流实验方案,主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温馨提示:先在空气中用皮筋挂起钩码,并测量出皮筋的长度,然后把钩码放入水中测量皮筋的长度。(3)学
4、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实验记录表(二)试验次数浸入水中以前皮筋的长度(厘米)浸入水中以后皮筋的长度(厘米)钩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问题:皮筋变短了,这说明了什么?(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无论物体在水中浮着或是沉下去,都要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浮力的应用。挑选种子的方法:将种子放入清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水底,被虫子钻过的种子或瘪籽却漂浮在水面。只需捞出飘浮的种子就达到了选种目的。2. 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你了解哪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如:游泳、划船、救生衣。3.课下查资料,了解潜水艇沉浮自如的奥秘。【使用说明】教学反思:本课设计遵循 “观察猜想实验发现”的科学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开展研究,学生感到好奇有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学效果较好。使用建议:1.观察沉浮现象选择实验材料时,一些在水中悬浮的物体,尽量不要在学生的实验中出现,以免增大学生的探究难度。2. 探究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由于学生年龄小,会做定性分析即可,不要做定量分析,因为使用测力计会增加教学难度;如果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有困难,教师要加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