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楼.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920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综合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学综合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学综合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学综合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学综合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综合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楼.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四平市铁东区第三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四平市新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四平市铁东区第三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四平市新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万海联系人陈万海通讯地址吉 林 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平市(县)联系电话13331555229传 真邮政编码136000建设地点四平市南九街东侧、南二纬路南侧、四平市三中北侧位置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7/建筑业占地面积(m2)630绿化面积(m2)0总投资(万元)28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57%

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提出背景随着四平市第三中学生源的扩大,现有的的硬件教育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为了给学生学习及生活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四平市第三中学委托四平市新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选址于四平市南九街东侧、南二纬路南侧、四平市三中北侧位置,提出建设四平市铁东区第三中学综合楼项目。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四平市新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吉林省兴环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四平市环保局的要求,评价单位通过现场踏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对本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3、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提供参考。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2年4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

4、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1.2.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6)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1999年3月17日;(3)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6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5、21号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5月1日。(7)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2004年12月1日;(8)国家环保部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和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9)国家环保局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2011年4月8日;(1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

6、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3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四平市铁东区第三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四平市新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四平市南九街东侧、南二纬路南侧、四平市三中北侧位置,建址东侧为四平市第三中学操场;南侧50m为四平市第三中学教学楼;西侧隔南九街75m为商混住宅楼;北侧10m为一栋商混住宅楼及南二纬路,隔路50m为住宅小区。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围情况详见附图2,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8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5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根据四平市规划局出具的建设

7、项目规划审批意见通知单,本项目占地性质为教学用地,总占地面积630m2,总建筑面积1652m2,主要建设一栋四层综合楼,其中一层作为学校教职工食堂,二三楼为学生宿舍,四楼为会议室。本项目综合楼功能分区详见表1,建筑特征详见表2,扩建后校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表1 本项目综合楼功能分区一览表序号层数功能分布建筑面积(m2)层高(m)备注1一层食堂4133.9按200人就餐设计2二层学生宿舍4133.9共设120张床位3三层学生宿舍4133.9共设120张床位4四层会议室4133.9合 计165215.6表2 本项目建筑物特征一览表建筑名称综合楼建筑分类一类耐火等级二级抗震烈度7度主要结构形式独立

8、基础、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四层层高层高均为3.9m总建筑面积1652m2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煤矸石空心砖,A级保温材料地面公共部分花岗岩石材,其他为地砖屋面柔性防水 门实木门、金属门窗塑钢窗内墙面内墙涂料外墙面外墙涂料6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由四平市政供水管网统一供给,可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本项目用水量估算详见下表。表2 本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人数用水量(L/人.d)日用水量(t/d)年用水量(t/a)备注1生活用水20080163840(2)排水本项目所排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80%计算,则产生量为12.8t/d(3072t/a)。本项目废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

9、排入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条子河。(3)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四平市供电电网统一供给,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4)供热本项目冬季供暖由市政供热管网统一供给,无需另建锅炉房。7主要原材料消耗本项目建设工程为剪力墙结构,现浇砼楼板。主要原材料为混凝土、钢材、水泥、砖、砂等。其主要原料用量分别为钢材11t,空心砖用量约为62.8m3,实心砖用量为59m3,砂0.1万m3。本项目购买商品混凝土,用量约为790m3,不在现场进行搅拌。8劳动定员(1)工作定员工作定员按200人计算,其中教职工60人,学生120人,食堂工作人员20人。(2)工作制度校区年工作日240d。9建设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预计于20

10、15年12月初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据现场踏查,建址现为净地,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四平市位于东北松辽平原的吉林省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0,北纬4311,东北与吉林省梨树县为邻,西南与辽宁省昌图县接壤,全市土地面积14080km2,市区面积为407km2。本项目位于四平市南九街东侧、南二纬路南侧、四平市三中北侧位置,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质概况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余脉丘陵地带之间,地形

11、为东部低山丘陵,中部波状平原,西部平原三个地带。海拔高度为120m至440m,由东南向西缓解。四平市土地约占总面积6%,丘陵占15%,平原约占79%。地质地貌为一级阶地和河漫滩,地质表面为冲积层或洪积黄土状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基部为白垩系地质。3气候概况四平市的气候条件属寒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少雨,秋季晴朗,早晚温差大,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四平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34.6。年平均气压996hpa。全年降水量在492680mm之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65%。最大月降水183mm(七月),最小月降水5mm(一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370mm

12、。年平均空气湿度为65%,冬季59%;夏季77%,年平均无霜期为132天。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1.49m。四平市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年平均风速为2.84m/s,春季平均最大风速为18.7m/s。4水文条件(1)地表水四平市水资源总量为22.99亿m3,其中全市多年平均河流径流量为12.56亿m3,地下水资源为11.4亿m3。四平市河流分属辽河和松花江两大水系。辽河水系有东、西辽河、条子河,松花江水系有伊通河,境内流长为10km以上的支流有35条,多属季节性河流。东、西辽河流经四平境内河道长度分别为184km、44.2km,招苏太河流经境内河道长85.7km,条子河长为78.6km。四平市共建成水

13、库、塘坝360座,其中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16座,塘坝258座,总控制面积为6954km2,库容为22.77万m3。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条子河,其流量为0.517m3/s。(2)地下水市区地下水属地下潜水,主要埋藏在南河、北河两岸冲击层下部的砾层内,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流向自西向东,与河水流向一致,地下水对各类混凝土基本无腐蚀作用。本项目所在流域地下水资源储量为2.81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8亿m3。5自然资源(1)森林资源四平市森林总面积为58292 hm2,其中人工林占5%,东部半山区占全市森林总面积的50%以上,以乔木为主,共有十几个品种,中西部以农田防护为主,灌木

14、中藤木构成了天然复层林的森林部落,并有大面积的优质用材林。(2)草资源四平市草场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550 hm2,其中利用的面积为14390 hm2,全市草场总产量为213.47万t,牧草中优质牧草38种,占21.4%,中等草场占32%,低劣草场占46.6%。(3)矿产资源四平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办起初具规模的矿山有大顶山硅质矿、铜矿、刘房子煤矿和纳基膨润土矿、双辽石英煤矿、四平沸石矿、莫里青硫铁矿、伊通煤矿、新家金矿、梨树五家户天然气资源以及四平山门金银矿,这些都给四平市人民带来了宝贵的财富。社会环境概况四平市辖铁东区、铁西区和四平市、双辽市及梨树县和伊通县。市区人口44万,其中农村人

15、口10万,人口密度城区1.4万人/km2;郊区260人/km2。四平市共辖102个乡镇街、192个社区、1164个行政村。四平市区以工业为主,四平市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460余家。经过40多年的建设,四平市初步形成了以机械、食品、轻纺、化工、建材、冶金、轻工、电子、医药、粮油为骨干的、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成为松辽平原上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四平市主要工业产品1000多种,其中“国产化”、“部优”、“省优”产品有250多种。机械工业是四平市的重点支柱行业,主要产品有百余种。工厂多分布在铁东、平东一带。本市规划分为三个区。东北部为化工区;东南部为重工业区;西南部为轻纺工业区。四平市是

16、新兴的工业城市,市区周围多属农田,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四平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到2011年末,四平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14.6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52元,同比增长14.40%。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次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采用四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年四季度环境质量季报中的监测数据。由于监测至今,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未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该监测数据可以反映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仍具有代表性、

17、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故合理可信。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监测断面的布设 本次环评共布设2个断面,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布设情况详见下表及附图1。表3 地表水监测断面名称、位置及布设目的序号地表水体断面位置布设目的1#下三台水库水库出口位置对照断面,了解下三台水库出水口位置水质情况 2#条子河条子河林家断面控制断面,了解条子河林家断面水质情况(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等共三项指标。(3)监测单位采用四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4年1月7日发布的2013年四季度环境质量季报中的现状监测数据。(4)监测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详见下表。

18、 表4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pH除外)序号BOD5高锰酸盐指数氨氮1#3.073.950.582#9.136.388.39(5)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其数学模式如下: Sij=Cij/C0 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第i种污染物监测结果,mg/L; C0 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mg/L。 pH的标准指数计算式: SpH,j= pHj7.0 SpH,j= pHj7.0式中:SPH,jpH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pHjj点的PH值;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水质参

19、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0,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否则,满足标准要求。(6)评价标准根据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中的规定,下三台水库出口及条子河分别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体标准。 (7)评价结果及分析地表水评价结果详见下表。表5 本项目地表水现状评价结果断面名称BOD5高锰酸盐指数NH3-N1#下三台水库出口0.770.660.582#条子河林家0.910.424.20由上表可知,下三台水库出口水质能够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体功能要求;条子河林家断面水质氨氮超标3.2倍,说

20、明评价河段水质较好;已不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体功能要求,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冬季风沙较大所致。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监测点布设本次评价共布设2个大气监测点位,各监测点的布设情况详见下表及附图1。表6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情况序号监测点名称说明1#四平市了解四平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铁西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3#铁东区了解项目上风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SO2、NO2、PM10共三项。(3)监测时间及监测单位 采用四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4年1月7日发布的2013年四季度环境质量季报中的现状监测数据。(4)监测结果

21、评价区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详见下表。表7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点位项 目SO2NO2PM10四平市浓度范围(mg/m3)0.018-0.0310.020-0.0320.049-0.113超标率(%)0020最大超标倍数000.13日均值(mg/m3)0.0240.0250.073铁西区浓度范围(mg/m3)0.016-0.0320.019-0.0310.044-0.105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日均值(mg/m3)0.0230.0230.069铁东区浓度范围(mg/m3)0.019-0.0330.020-0.0340.052-0.117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日均值

22、(mg/m3)0.0250.0260.075(5)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采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6)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IiCi/Coi式中:Ii i污染物的标准指数;Ci i污染物的实践浓度,mg/m3;Co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标准指数若1,表明该项指标超过了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7)评价结果与分析评价结果见下表。表8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点位项 目SO2NO2PM10四平市日均值(mg/m3)0.0240.0250.073标准指数0.160.210.49铁西区日均值(mg/m3)0.0

23、230.0230.069标准指数0.150.190.46铁东区日均值(mg/m3)0.0250.0260.075标准指数0.170.220.50 由上表可以看出,评价期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说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能够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根据四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年四季度环境质量季报中的噪声监测数据可知,该季度1类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均不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要求,超标原因是由于交通噪声产生的影响。本项目所在位置处于交通集中区,因此,项目建址四周声环境质量一般。主要环境保

24、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四平市南九街东侧、南二纬路南侧、四平市三中北侧位置。建址东侧为四平市第三中学操场;南侧50m为四平市第三中学教学楼;西侧隔南九街75m为商混住宅楼;北侧10m为一栋商混住宅楼及南二纬路,隔路50m为住宅小区。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执行、类水体标准;环境空气执行二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执行1类区标准。本项目营运期污染物主要为生活污水、厨房油烟、设备噪声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10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类别环境敏感点与本项目相对距离功能区划保 护 目 标环境空气建址南侧四平市第三中学南侧50m二类区符合GB3095-1996

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建址西侧商混住宅楼西侧75m北侧商混住宅楼北侧10m北侧住宅小区北侧50m声环境建址南侧四平市第三中学南侧50m1类区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建址西侧商混住宅楼西侧75m北侧商混住宅楼北侧10m北侧住宅小区北侧50m地表水条子河、类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体标准具体污染控制目标为:(1)施工期控制施工期扬尘,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控制施工期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产生量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区域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控制本项目施工噪声,要求厂界噪声满足GB125

26、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相关标准要求,以保护评价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要求。控制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随意排放,要求排入移动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做农肥,保护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受影响。(2)营运期控制营运期油烟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使其符合国家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型)标准要求,保护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控制营运期生活污水的排放浓度与排放量,要求废水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要求,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四平市污

27、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条子河,保护区域地表水体类水体功能不受影响。控制营运期校区各种噪声排放,要求校界噪声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区标准要求,以保护评价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要求。加强营运期校区生活垃圾及厨余物的收集,保证其处理效果,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 境要 素标准级(类)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大 气二级污染物PM10SO2NO2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mg/m3)0.150.150.12地表水()类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GB 3838-2002地表水

28、环境质量标准污染限值(mg/L)6(15)4(10)1.0(2.0)声环境1类区时间昼间夜间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dB(A)5545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级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废水三级监测项目pH动植物油SS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浓度限值(mg/L)69100400监测项目BOD5COD氨氮浓度限值(mg/L)300500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2.02.0GB19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小型)75(中型)85(大型)噪声1类区时间昼间夜间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标

29、准值dB(A)5545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标准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表噪声限值(dB(A)昼 间夜 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十二五”期间我国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中废气为SO2及NOX,废水为氨氮及COD。本项目冬季供暖采用集中供热,不另建锅炉房;排放的废水仅为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条子河。鉴于校区教职员工及学生绝大多数为四平市居民,因此,不会增加区域的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因此,不必分配总量控制指标,而由当地环境保护局对市区的生活污水统一掌握,便于生活污

30、水的统一治理和削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建设主要工艺流程有以下几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内外装饰阶段、绿化阶段直至交付使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办理各种相关手续,如土地征用、建设规划、消防审批、环保审批、招投标、开工许可证以及临时用电、施工用水等等;主体施工阶段进入了正式建设阶段,主体的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1/3左右,是施工期产生污染的主要阶段,污染物主要有建筑材料扬尘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及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污染、施工溢流水和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水土流失等;内外装饰阶段主要包括外墙贴瓷砖或刷涂料、内墙刮大白、贴瓷砖等,该阶段相对主体阶段污染较轻;厂区绿化阶

31、段进入了工程收尾阶段,包括平整场地、种植花草树木等。以上各阶段分界不明显,时有交叉。(1)施工期施工建设期流程及排污节点详见下图。前期准备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内外装饰阶段 噪声、废水、扬尘、固体废物绿化阶段交付使用图1 本项目施工建设期流程及排污节点示意图 (2)营运期营运期排污节点详见下图。三中综合楼 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四平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等设备运行噪声 集中收集后,定期由市政环卫部门送垃圾填埋场处理后可达标食堂油烟采用油烟净化措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图2 本项目营运期流程及排污节点示意图主要污染因素1施工期主要污染因素分析本项目施工期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项目在建设期的挖掘

32、过程中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造成土地表层因施工而引起的水土流失。(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动力机械,如汽车等排放的尾气、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均会对施工现场及附近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各种施工机械,如电锯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声压级为80100dB(A)。虽然这些施工机械噪声属非连续性间歇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且多为裸露声源,故其噪声幅射范围及影响程度都较大。(4)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营运期污染因素分析(1)废水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072t/a,污水

33、中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条子河。本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下表。表11 本项目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废水类型废水量(t/a)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浓度产生量浓度产生量浓度产生量浓度产生量浓度产生量mg/Lt/amg/Lt/amg/Lt/amg/Lt/amg/Lt/a生活污水30723000.922000.613000.92250.08300.09(2)废气本项目冬季采暖由四平市供热系统统一供给,无锅炉烟气产生。因此,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厨房油烟。校区食堂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厨房油烟,食堂日均

34、就餐人数约200人,灶头为4个,每个排气罩灶面面积约为1.5m2,为中型饮食单位。根据同等规模的食堂调查结果,每个炉灶最大用油量约为0.5kg/h,每个炉灶油烟排放量为0.005kg/h,按厨房一日三餐,每天工作,6h计算,4个灶头油烟产生总量为28.8kg/a。油烟机的排风量为5000m3/h,则每个油烟机油烟产生浓度约为1.0mg/m3。建议食堂采用去除效率不低于75%的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处理后油烟排放浓度为0.25mg/m3,油烟排放总量为7.2kg/a。油烟经烟道外排,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中型)油烟排放标准要求。(3)噪声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引风机及

35、水泵等设备,通过类比调查,噪声源声级范围为7080dB(A)。(4)固废物校区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等,其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下表。 表12 本项目固废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t/a污染物来源产生量排放量处 置 方 式生活垃圾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2424集中收集,定点存放,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餐厨废弃物厨房5 5合 计2929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 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 气污染物食堂厨房油烟1.0mg/m3,28.8kg/a0.25mg/m3,7.2kg/a水 污染 物生活污水COD30

36、0mg/L,0.92t/a300mg/L,0.92t/aBOD5200mg/L,0.61t/a200mg/L,0.61t/aSS300mg/L,0.92t/a300mg/L,0.92t/a氨氮25mg/L,0.08t/a25mg/L,0.08t/a动植物油30mg/L,0.09t/a30mg/L,0.09t/a固体废物教职工生活生活垃圾24t/a24t/a食堂厨房餐厨废弃物5t/a5t/a噪 声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源主要为引风机及水泵等设备,通过类比调查,噪声源声级范围为7080dB(A)之间。其 它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在施工挖方过程中会使土壤表面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使用功能,造成短期内

37、的水土流失。但由于施工占地面积较少,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土壤表面将逐渐固化,对其的生态影响将逐渐消失。项目位于市区内,建成后校内将进行绿化,因此,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甚微。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溢流水施工溢流水主要包括浇砖、混凝土搅拌等,其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为20-100 mg/L,平均浓度为60mg/L,施工期在夏季,废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用于搅拌,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2)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等,其浓度分别为COD:250 mg/L、BOD5:180 mg/L、SS:220mg/L。鉴于施工废水中污染物较简单且污染物浓度较低,

38、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扬尘施工过程中,土石方阶段最易产生扬尘。扬尘产生几率与土方的含水率、土壤粒度、风向、风速、湿度及土方回填时间等密切相关,据资料介绍,当灰尘含水率为0.5%时,其启动风速为4.0m/s。根据当地条件分析,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土方的挖掘和回填不会形成大的扬尘。但春季由于风力相对较大,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形成扬尘,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据类比资料调查,在风速为4.2m/s时,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见下表。 表13 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 单位:mg/m3距离 污染物1m25m50m80

39、m150mTSP5.7182.4891.1990.7570.379可见,在有风不利天气条件下,施工扬尘可在150m范围内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对大气环境可造成不利影响;150m范围外,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经现场踏查,本项目周围10m范围内存在居民等环境敏感点,南侧50m存在三中教学楼,因此,施工期对周围居民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本项目施工期较短,在采取封闭施工、设置布围栏等治理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对于上述敏感目标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2)汽车尾气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挖掘机、铲车等。施工场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1)车辆在施

40、工场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2)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地区影响较小;(3)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综上,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及汽车尾气只是暂时的,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故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在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如电锯、卡车、挖掘机等,噪声源强在80-105dB(A),这些声源具有噪声高、无规则等特点,产生噪声污染;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据现场踏查,本项目建址周围10m范围内存在居民等环境敏感点,南侧为三中教学楼(50m),因此施工期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及在校生学习环境产

41、生一定的影响。但经采取封闭施工、设置移动声屏障、选择适当的时间施工等治理措施后,该影响是可以接受的。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其中施工垃圾产生量较少,用于回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送至垃圾场统一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5施工期交通影响分析施工机械设备、原材料、土石方等通过汽车运抵施工区,从本项目所在区域目前的道路交通状况及相关规定,建筑材料必须在夜间运输,同时禁止鸣笛。由此可见,工程所需建材夜间运输对该区域交通运输带来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活动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本项目仅为一栋综合

42、楼的建设,施工期较短,通过加强施工期作业管理,可使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072t/a,其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3000mg/L、BOD5:200mg/L、SS:300mg/L、氨氮:25mg/L,动植物油:30mg/L,产生的废水浓度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要求,经市政下水管网排入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条子河,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后食堂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将产生油烟,主要化学成分为烷烃类、脂肪酸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