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论文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961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研究论文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研究论文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研究论文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研究论文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论文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研究论文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 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刘丹丹(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唐传奇与散文在中唐时期同时达到了兴旺繁荣的状态,虽然他们的繁荣离不开中唐时期复杂的政治背景,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古文借鉴了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使古文的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延展;古文运动中倡导一种单行散句为主,活泼、自由、生动的散文体形式,传奇文的文本形式更显灵活、跳跃。 文家积极地创作文学性强、叙事程度较高的文学作品,如柳宗元的三戒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题材内容或隐或显地受以枕中记为代表的讽刺意味极强的传奇文的影响;捕蛇者说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2、、神态描写已经有了小说化的倾向。韩愈的毛颖传,是一篇为毛笔做传的游戏之文,被后世文学家看做是准小说。在传奇创作方面,自形式而言,单行散句的句式在中唐古文运动发生之后,被广泛地运用到传奇文的写作之中,如中唐时期优秀的传奇文莺莺传、李娃传、柳毅传。 一、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界定(一)中唐古文运动“古文”一词是韩愈在唐贞元初年(约785年)提出的,经过张籍、李翱等韩门弟子的继续发展,在贞元末年(约804年)形成了一股用散文创作的潮流,元和年间经过柳宗元的“文以明道”的思想的加入,古文运动在当时文坛产生了更大的影响,遂成为一次重要的古文文体、文风改革的运动。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从形

3、式而言,打破六朝四六文体对文人创作的束缚,改变骈文浮靡轻艳、华而不实的文风,提出一种单行散句为主,活泼、生动、自由的文体形式;自内容而言,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理论主张,在重视道统的同时也不忽略文的作用,做到了文道并重,并且将文学引向政治领域,反映社会现实。 (二)唐传奇 唐传奇的由来说法众多,“传奇”原是元稹莺莺传的题名。传奇以一种小说的题材出现是在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中:“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耳!”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当然这段话也不足以概括唐传奇小说的特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道: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

4、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 又云: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鲁迅的这段话高度的概括了传奇小说的特点,“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有意为小说”,即传奇小说寄托了一代文人的精神需要和理想,蕴意丰厚、情感饱满。传奇文中多叙事、描写、抒情、议论。

5、 二、唐传奇对中唐古文运动的影响唐传奇的迅猛发展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唐代文人对中唐“中兴”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讽刺、抨击和控诉,使大量的文人把理想寄托在唐传奇这种题材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的文体创作上。 (一)题材内容的影响 当时的作家如沈既济曾与古文大家萧颖士关系密切,他的传奇作品势必会影响萧颖士的后学韩愈和柳宗元这两位古文大家的创作。沈既济的传奇文作品并不多,但是已经彰显出了唐传奇走向成熟。枕中记中描写的卢生出身寒门,“衣装弊亵”,十分热衷功禄,“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经得神仙之术的道士的帮助,在不够煮熟一顿小米饭的功夫做

6、了一个梦,先后经历了娶妻生子,多次升官,两次被贬,尝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后,直到老死的那天还在为皇帝上书。卢生大梦方醒,道士对卢生说“人生之适,亦如是矣”,卢生追求功名的梦被点醒“,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显然这篇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传奇文是在讽刺那些热衷功名,最终不过“黄粱一梦”罢了;同时讽刺了官场黑暗、官僚之间明争暗斗、政治日益腐败的现实。 诸如此类讽刺时弊的题材的文章在古文领域也有创作,如柳宗元的三戒是著名的讽刺小品文。 临江之麋描写了在家依仗着主人喜欢,与自家狗打成一片就洋洋得意起来,结果刚一出门就被外面的狗咬死了。以此讽刺那些仗

7、势欺人的官僚,注定是悲惨地结束生命。黔之驴有人将驴子带到无驴的地方,刚到的时候,驴子的吼叫声足以把老虎镇住,但老虎经过细心的观察发现驴子不过就那点才能,最后老虎将驴子的脖子咬断,并吃了它的肉离开了。以此讽刺那些外表看似强大,实际上一无是处、软弱无能的人。 永某氏之鼠是借房子的主人因为迷信而让老鼠为非作歹,在房子换了新的主人之后,将老鼠一网打尽,全部消灭。以此讽刺那些作威作福、无法无天的官僚们。这三则小故事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从题材内容上看,是通过对糜、驴、鼠的叙述,代替那些仗势欺人、骄横自大,自取灭亡的可悲之人,既嘲讽了社会现实,也抒发了郁结胸中的怨气。 这些寓言的创作,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传奇体托

8、人事以讽实世的影响,虽然传奇体是托人,散文体寓言是托动物,但借鉴的痕迹是明显的。 (二)表现手法的影响 唐传奇是一种小说文体,思想内容驳杂。应自身情节发展的需要,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大量的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文笔优美,情节曲折,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使传奇文小说具备了更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中唐的散文作家也借鉴了传奇文的优势,为丰富和发展散文的表现力服务。 以沈亚之的湘中怨词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进行比对,可得出共同之处。 湘中怨词郑生与汜人相恋,离别。在过节的时候郑生因为思念汜人,充满愁苦的吟唱之后:“声未终,有画舻浮漾而来,中为彩楼,高百余尺,其上施帷帐

9、,栏笼画饰。帷褰,有弹弦鼓吹者,皆神仙娥眉,被服烟霓,裾皆广长,其中一人起舞,含颦凄怨,形类汜人舞毕,敛袖,翔然凝望。楼中纵观方怡。 须臾,风涛崩怒,遂迷所往”。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创作于永州司马任上,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军队的增加,国家开销过大,不得不用税收来维持收支,作者用以小见大的笔触反映朝廷的横征暴敛,其中不乏传奇小说中常见表现手法,描写蛇的外貌“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当地的农民蒋氏就靠捕捉这种治百病的毒蛇维持生计,逃避重赋,当我听说他家三世以此为生,并且死于捕蛇上的时候,可以帮他换份工作的时候“蒋氏大戚,汪然出涕”,随后讲述的缘由:“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

10、然而駭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 细节描写这是传奇文特有的表现笔法,如描写楼:“彩楼,高百余尺”,“上施帷帐”,“栏笼画饰”把人间没有的那股仙气表现出来了。同样,捕蛇者说在描写蛇的外貌上也用了细节描写“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把接触蛇的危险刻画得入木三分。文中还出现了神态描写,也是最为精彩的。 湘中怨词的神态描写精准灵动“,含颦凄怨”、“翔然凝望”,把汜人内心的痛苦、凄婉忧伤的情绪都 刻画得淋漓尽致;官吏的神态“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与蒋氏的神态“恂恂而起”、“弛然而卧”、“谨食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样的塑造反映

11、了社会黑暗的思想内涵。 三、中唐古文运动对唐传奇的影响中唐古文运动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用处处变化的散句进行各种文体的写作,文章显得自由、活泼。 二是受到韩柳古文运动“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不平则鸣”的思想的影响。这两方面的特点深刻地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 (一)奇行散句对传奇文的影响 韩愈认为骈文讲求对偶、声律,束缚了文体的发展,也束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文体。日渐衰落的国势、文坛靡靡之音日渐繁盛,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文体出现。于是散体文出现,其短小精悍,方便进行各种文体的论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对规范政坛、文坛有极大的帮助。韩愈就是用这一散文体进行各种题材的文学创作。 杂说四

12、首用伯乐和千里马作比喻来表述自己不被任用的处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这种跳跃、灵活、自由的文体可以延展传奇文作者的表现空间,作于804年的莺莺传中明显可以找到散文这种自由的文体,莺莺被红娘搀扶着第一次到张生的房间里来的情景:“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莺莺在给张生的信中提到玉环一枚,乱丝一,文竹茶碾子一枚,莺莺托物象表达对张生的思念和对张生至死不渝的爱恋:“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 玉取其坚洁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兼乱丝一,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

13、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贞,俾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通过以上材料的对比,可以看出传奇文明显的受到了古文运动的影响,散体文写作比比皆是,句式灵活多样,传情达意明白晓畅,析理精深透彻。 (二)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张对传奇文的影响中唐古文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文以载道”,同时也注意到文与道同样重要,韩愈在题欧阳生哀辞后中说道:“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柳宗元也十分赞同韩愈的“文以载道”的观点,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有明确的表述:“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重视文章创

14、作的同时,还要尊崇儒家道法,反映社会现实,传奇文作品中也不乏反映现实,讽刺时弊的作品出现,如周秦行记,故事梗概是牛僧孺进士落榜,回家途中的艳遇“,黄衣”“、朱衣”、“紫衣”“、沈婆儿”明显影射皇家,带有皇家色彩,唐文宗都说“此必假名,僧孺是贞元中进士,岂敢呼德宗为沈婆儿也!”故宋代文人认为是李德裕的朋党写作,鲁迅也确认“非出于僧孺手”,显然是用以陷害牛僧孺的。这篇传奇文却真实地显示了牛李党争的激烈程度。陈寅恪先生说“:二党真可畏哉!”“文以载道”,反映社会历史现实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唐传奇,这类的唐传奇作品也遍地开花,如牛僧孺的郭代公,反映了在“安史之乱”后,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李玫嵩岳嫁女,嘲讽时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无情。 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潮。散文和传奇文形成了中唐时代亮丽的风景,共同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写作。 参考文献 游国恩,王起.中国文学史(修订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1999. 3柳宗元集.山西古籍出版社M.2006. 4童第德注.韩愈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程小铭.袁政谦等译注.唐传奇集全译.鲁迅辑录M.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6柳宗元集(.三册)M.中华书局.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