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965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探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探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探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探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探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彭德怀强调持久抗战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方针,主张用积极防御战略和游击战争对付强大的日军。他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他的战略思想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只是毛泽东的政治眼光更深远一些。曾经对彭的误解和指责有诸多不确之处,本文有所辩解。 关键词:持久战/游击战/太原军分会指示/运动游击战/游击战术/百团大战 正 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十分怀念那些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其中包括无数中华儿女,更有多少湘籍人物。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是我们湘籍人物中的一个杰出代表。笔者曾在纪念彭

2、总诞生100周年的时候编撰过彭德怀军事思想研究一书和相关的几篇学术论文。所以,本文不想全面介绍彭德怀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战斗和巨大贡献,而只谈谈他抗战的战略战术思想。 一、中国抗日战争要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不仅存在许多亡国的议论,速胜论也有一定市场。彭德怀对于在抗战中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1937年11月,他从敌后回到延安,向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发表了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几个先决问题的著名演说。他在演说中抨击了“弱国牺牲论者”、

3、恐日病者的亡国论和急性病者的速胜论;论证了以持久战争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客观必然性,论述了实行持久战所应该采取的战略战术。 第一,彭德怀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这是由敌我双方对比的全部因素决定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我们是异常弱小的。从总体上看,“中国今天的海陆空军的力量与物质力量,都赶不上敌人力量的强盛。敌人利用过去的不平等条约及军事侵略,已在我国境内树立了许多堡垒。而我国内交通不发达,兵力调度自然缓慢;过去长期内战,以致国防不修;海岸线长,海军的力量又极微弱。”从经济力量的对比上看,“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是一个多数帝国主义掠夺下的半殖民地。舶来品的大量倾销,遍于全国的走

4、私,使微弱的民族工业日益破产,使今天在抗日中遭遇到不少困难。”从军事力量的对比上看,中国军队“在质量上赶不上敌人,战术素养上弱于敌人”,武器低劣于敌人。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拒止敌于国门外,固不可能,就是要一下子把入侵的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也是一个极艰苦的斗争。因此,从持久战中去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已成为唯一正确的公论了。”(注: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34,36,37,35,35,37,38,37-38,51,38-43,46,49-50,632,38,34,39,40,44。) 第二,彭德怀认为,中国经过持久抗战,最后必然取得胜利。其原因有: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不是

5、静止不变的,在斗争中必然会消长。彭说:在中国的持久抗战的过程中,“我们的力量会渐渐变强而敌人的力量则会逐渐变弱的”。(注: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34,36,37,35,35,37,38,37-38,51,38-43,46,49-50,632,38,34,39,40,44。)在抗战中,中国有一系列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有利因素。他对此做了详细分析:“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灿烂光辉的历史,有着高度的文化,有着不愿当亡国奴的四万万五千万同胞,有着无量的蕴藏着的资源,有着充分的条件,在持久抗战中迅速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为优势地位,必能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具体说来,在政

6、治上,中国民众在抗战中,将会很快地凝固起来,形成钢铁一般的力量。在经济上我国是一个原料丰富的国家,只要执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自能自给而有余”。在军事上,能通过改良军工企业,争取外援,在战斗中缴获敌人武器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装备水平。在国际关系上,我国是得道多助,“我国在抗战开始时,即已取得国际上爱好和平国家的同情与帮助。这证明我们抗战愈坚决,愈有力量,同情的国家就愈多,就愈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注: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34,36,37,35,35,37,38,37-38,51,38-43,46,49-50,632,38,34,39,40,44。)日本帝国主义

7、侵略中国,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足和缺点。在政治上,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其工商业必然因战争影响而萧条,人民的负担加重,生活日益恶化,因此,人民反战情绪高涨,广大劳动群众、士兵和中产阶级的不满,必将形成伟大的力量,反对战争。因而,日本在持久战中,不但不会团结和增长自己的力量,而只会逐渐削弱自己。在经济上,日本“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国内的天然资源极其缺乏”,因此,“战争愈持久,敌人愈困难”。在国际关系上,日本侵略中国是失道寡助。“敌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的反对,而形成外交上的孤立地位”。而且随着战争的延续,其国际地位会每况愈下。(注: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34,36,37,35,35,37,38,37-38,51,38-43,46,49-50,632,38,34,39,4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