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高音的声乐教学训练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男高音的声乐教学训练方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男高音的声乐教学训练方法第21卷第2期Vo1.21No.2长春师范学院JournalofChangChunTeachersCollege2002年6月Jun2002男高音的声乐教学训练方法郑雅文(长春师范学院音乐系,吉林长春130032)摘要要得到一个有气息支持,圆润自如,有共鸣,有穿透力,高位置的美好声音,使用的训练手段是因人而异的,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牵涉到一整套科学的发声方法,包括声音的位置,共鸣,呼吸,吐字,喉头等.关键词男高音,声乐教学,训练方法中圈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02)O2一O1O5一O3如何唱好歌曲,如何永葆艺术青春,这牵涉到一整套科学
2、的发声方法,它包括声音的位置,共鸣,呼吸,吐字,喉头等.而要把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在歌手本身自然发声状态的基础上,就必须经过一个严格的科学的训练过程,才能达到学生所期望的目的.一,在教学中对声音位置的训练声音的位置,在声乐教学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把声音打到或安放到什么地方.男高音声音该安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产生一个有共鸣,有穿透力,圆润自如,明亮通畅的,而不是尖亮或者靠后发暗的声音呢?实质上这就是声音的走向问题.那么声音从噪子到口腔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走向呢?在口腔里如何安排低声区,中声区,换声区,高声区所在的位置呢?我们用图式来划分举例:(见图例一)这是一个扇形的声音走向图,随着声音由低到高,嗓子到口
3、腔的声音走向从牙齿后面的硬腭处开始逐渐后倾,形成一个扇形状.但这个后倾决不能超越硬腭而抵达软腭,即小舌头处.在训练中要求声音的位置始终应该是靠前而不是靠后,这无论是在低音区,中音区还是在高音区.这里指的”靠后”是说不能把声音打到软腭处,因为软腭不仅不起共鸣作用,反而吸收声音,使声音憋在里面只剩下一点点无泛音的基音,发闷发暗,没有色彩,所以不论音高到何种程度,都必须打在硬腭处.我们要求声音位置始终靠前,但不是象有些学生那种自然唱法无位置的靠前.对一个没有经过声乐训练,也没有随意模仿别人唱法的学生来说,声音一般是比较靠前的,但这种靠前和过正规声音训练后所要求达到的靠前是两码事.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声音
4、竖起来,有位置的歌唱,声音不要发白,发坟稿日期20020206,作者简介郑雅文(1953一).女.吉林省吉林市人.长春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从事声乐教学工作.?1O5?,紧,不是唱到嘴唇处,而要唱到牙齿后的硬腭处.随着音高变化,声音沿着硬腭,鼻窦处渐渐往后移动,移动的尺度是很小的,一直移到垂直线附近,声音的走向如同一把扇子.此时,学生千万不能认为这就是声音位置靠后,那样会引起概念模糊,给训练带来不利影响.二,在教学中对中,低声区的训练中低声的训练,是声乐教学的基础训练部分,是学生不可忽视的.只有唱好中低声区的音,打好扎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在高声区获得良好的声音.中低声区的音域一般学生自然都有,但
5、决不是有了这样的音域就可以直接练高音了,而只有把中低声区的音练得很自然,很流畅,毫不费劲,才有可能发展高音和暂时没有达到音域.在中低声区的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音量要控制,坚决避免声在低音处就唱得很大,塞满口腔,要为以后的高音留有充分的余地.要使声音轻松自如,毫不费劲地传送出来.对男高音来说,在中央C到,小字二组的C用最自然,最明亮的母音a和e训练较合适.声音送到位置在图例(一)的第一区间内,这段音域声音的位置移动很小.口型随音高逐渐增大,下巴自然地放下,开口音a和闭口音e的声音位置要唱得相同,可用闭口音e练习高位置,用开口音a练习开口腔.从c.到e.的中声区要在a的母音中逐渐加入.母音的感觉来
6、唱,以免声音发白,声音在口腔中的位置在图例(一)的第二区间内,比第一区间略往后移动一些,此时母音加O的感觉在心理上的因素要多于口腔内运用,在思想上要认识到中声区应该用加O的感觉来唱,口型打开成O型状,仍继续用a母音唱,而不是猛的加O使母音音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闭口音e的练习时要求本来微闭的口型要适当打开一些,下巴略放下些,使闭口音唱得圆一些,避免出现挤和扁的声音.中低声区一般学生都具备,因此教学中要求不费劲地演唱是关键.任何一处肌肉都不能紧张,更不能人为地使劲帮忙,音量控制在本身具有能力的5O%7O左右,只有这样,高音才能唱上去.通常所见的高音唱不上去,高音的方法没掌握是一个方面,而很大程度是
7、中低声区的基础没打好.所以每天的训练首先应集中在中低声区,练通畅后再往上练高音.三,在教学中对换声区点,换声区的训练在教学中可见到,男高音声音从低往高唱,如继续使用中低声区的发声方法,在到一定的高度,必然感觉到困难,费劲,要么声音唱不上去,出现声嘶力竭的现象,要么喉头吊上去,挤出又尖又细,又白又干,没有共鸣的声音,这种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到了高音时必须用另一种方法来形成高声区.这样,在高声区和中低声区之间就必然会出现一个衔接这二个声区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换声点.抒情男高音在换声点一般在f音上,也有在f.或g音上,大号戏剧男高音换声点常在f音上,也有在惫音上的.如何把换声点换好,使声区之间衔接
8、无裂缝,不露痕迹,就必须在换声点下方的三个半音上作好准备,平稳过渡,这三个半音就是换声区.换声区中的这几个音是很难磨练的.练不好换声区,各声区之间就不能很好的过渡,高声区也不能很好的进人头腔,因此,换声区也是考验学生演唱水平和声乐技巧之处.在换声区的训练中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呢?它既不能照搬高声区的方法,那样声音显得不自然,又不能沿用中声区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必须介于二者之间.这时,要求声音在口腔中的位置比中声区更垂直一些,离上牙齿的距离略远一些.在图例(一)的第三区间内.声音安放在这样的位置是为高音区进人头腔作好准备,也和中声区起到了联接作用.,四,在教学中对高声区的训练男高音的”关闭”唱法在男高
9、音声乐教学中,高声区的训练是最难的,存在的问题也最多,训练男高音的高声区,想动用中低声区,换声区的方法来获得是不行的,如果不运用高声区的方法,即使唱出了高音,那声音的质量也是不如人意的.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呢?我们常可听到男高音在高声区运用”关闭”唱法来获得高音.男声不同于女声用真假声,男声只用真声,这样要获得高音就比女声困难,而”关闭”唱法则是男声获得高音的一种手段.何谓”关闭”唱法呢?”关闭”唱法实质上是一种掩蔽的发声方法,把声音变得暗一些,圆一些,用这种掩蔽的声音代替开放的声音,形象的说就是在明亮的母音外面加上一圈微暗的光圈,或者说在稍暗的母音中发出明亮的声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关闭”唱法
10、.在”关闭”唱法的训练中,学生要清楚”关闭”的声音在口腔中的位置,此时声音的位置比中声?】O6?区,换声区略后一些,在图例(一)的第四区间内,但决不能超过硬腭.学生必须清楚自己硬腭的最后位置,声音只有打到硬腭处,进入头腔,才能得到高位置和良好的共鸣.最高音的位置只能在垂直线略后一点的硬腭处.在”关闭”唱法中采用的混合母音以u的母音成分为主,略带0母音成分,在训练中要求打开口腔唱u,口型开的大小视学生的具体情况,但下巴必须轻松自如地放下,这时气息通畅至关重要,否则气息一僵住,即使其它部位都调节好,也得不到一个理想的声音.另外,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了寻找最佳的掩蔽位置,也可选用闭口的e等母音来训
11、练.但是闭口音必须打开口腔唱,声音用开口音一样的掩蔽,微变暗些,即用开口的母音口型唱闭口的母音来寻找掩蔽的高声区.声音的掩蔽在换声点这个音上是最关键的.训练中要求在唱换声点前面的换声区时就要想到换声点这个音,作好准备,使声音能顺利地安放在掩蔽的位置上.要形成一个过渡,而不是等到换声点时才猛地去找掩蔽的位置,即使一下找到,声音实质已不理想,也容易把音色变得很暗.刚开始练习”关闭”唱法时,因为声音的位置不同,母音的变化,并要求掩蔽着唱,.这样会把声音唱得稍暗些,缺乏一定的光彩,但此时学生千万不能着急,这有一个过程,要习惯于这种掩蔽的唱法,即使暗一些也不能放开唱,这个过程是要花长时间的功夫去磨练的.
12、等到能习惯地自然地把高声区的音掩蔽起来唱时,就可以逐渐减少母音u的成分,使声音明亮一些,不要让掩蔽的声音变得过分掩蔽,过分的掩蔽会使声音发闷,也传送不远.此外,掩蔽的唱法在高声区不同的音高上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的,并不是进入高声I就一直掩蔽的唱到最高音,对一般男高音来说,在f,g,a这三个音上完全的掩蔽,而在a,b这两个音上,就要在掩蔽的基础上向外开放着唱.训练时要求在唱这两个音时的口型不仅竖着张开,而且要在竖的基础上,以微笑状用力将颧骨提上去,使面部的肌肉和口型往横向打开,采用的混合母音中,u的母音成分逐渐减少,0的母音成分增加.而到b.和c.这两个音上又有所不同,训练时在这两个:上要求基本放
13、开唱,这时的混合母音中要强调有a的成分,把u的母音成分大量减少,但是这个开放必须是建立在fga的完全掩蔽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u的母音基础之上的,它与中低声区的开放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它发出的开放声音效果和中低声区开放的声音效果也截然两样.开放的程度要视学生的控制水平如何,一定要控制在掩蔽的基础上开放,声音一失控就会变成喊叫或者出现破音.一旦能够在掩蔽的基础上将声音尽量开放地唱出来,那声音将是辉煌的,金属性的,又仿佛是在暗中发出的有气息支持,圆润自如,有共鸣位置的声音.此时的感觉好象声音突然脱离口咽腔而直接往额窦处飞去,声音的位置明显高了一截,进入头腔,这才是理想的高音,也就是”关闭”唱法产生的
14、声=效果.五,在教学中训练必须掌握分寸在声乐教学中,训练的要求是很多的,作为学生,必须对每一个训练要求准确的掌握,恰如其分.“真理跨越一步,便成了谬误”.声音训练也同样如此,很多正确的启发性语言,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经实践也有一定的效果时,千万不能夸张,把要求做过头,这样就有可能牵动其它的部位.改变发声状态,使面目全非,比例失调.所以在发声训练过程中,或者在改正发声中某些不正确的:疗法时,必须在训练顺利的情况下,不能把训练中的各项要求做过头,更不能钻牛角尖.如在注意歌唱的高位置时,要警惕气息跟着浮上来,不能一味地寻找高位置而不顾气息的稳定;在注意气息下沉时.又要防止位置掉下来;在加强声音的力度时
15、,要注意声音不能塞满口腔;要求声音明亮靠前时,千:万不能忘记圆润的原则I要求声音进入掩蔽发声时决非导致声音发闷I要求打开喉咙发声时,又要防止声音朝后倒I要求气息保持时,则要警惕喉头跑上去,变成喉头控制如此等等,举不胜举.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正确的要求做过头,就会导致一个相反的结果,这一点在训练中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其次,发声时全身各部位肌体的运动,如呼吸的深浅,口腔的打开,声音的共鸣位置,喉头的安放等等,都是在发声的一瞬间完成的,每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地去做.同时,作为学生,必须时时检验自己的声音,其实就是有经验的歌唱家,也对自己的声音作不问断的检查,调整,使声音永葆青春,这是因为在声音上的一些微小变化,短期内往往不明显,难以察觉到,但一种不好的倾向,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哪怕刚开始仅仅是一点点不良的倾向),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毛病,破坏声音的完整,一经习惯就难以改正.?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