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9298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基础知识点班级 姓名 号次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后来人们认为地球是个球体。2、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哪些?月食现象。 麦哲伦环球航行。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归航的帆船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4、地球的内部结构: 由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外地核、内地核)。岩石圈:地壳和

2、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发源地。3.3 组成地壳的岩石一、 根据岩石成因分类 类型成因特点 常见岩石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侵入岩:花岗岩(矿物质颗粒)喷出岩:玄武岩(有气孔构造)沉积岩是由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有层状结构或化石、有砂粒或砾石。石灰岩(可能有化石)砂岩,页岩,砾岩 。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常有片状结构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来。 板岩:由页岩变质而来。片麻岩:由花岗岩变质而来二、 岩石

3、的用途1、 优质建筑材料:花岗岩、大理岩。2、 良好的工艺品材料: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3、 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等,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和能源。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地壳变动的证明:悬岩峭壁上岩层的断裂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资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重要原因。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思考与讨论: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自于哪里?答:来自于地球内部,即内力作用。二、火山1、火山的构成:火山口

4、,火山锥,岩浆通道。 固体: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弾等2、火山喷发物 液体:熔岩流 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软流层。地球内部的岩浆如果受到巨大的压力就会沿着地壳裂口或地壳脆弱的地方喷出地表。 活火山:富士山、冰岛4、火山的类型 死火山:大同火山群 休眠火山:五大连池、长白山5、世界火山分布: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思考与讨论: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好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形成温泉,旅游景地。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危机生命。注: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三、地震1、地震

5、的概念: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地震的组成: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震中距:是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3、地震分布区域: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思考与讨论:发生地震时,我们该如何逃生?如果在一楼,应迅速跑到外边空旷的地方,远离玻璃幕墙、电线杆、高压线、广告牌等。如果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应躲在墙角,卫生间等空间小的房间,或躲在坚固的桌子下边。注:若地震时不幸被压在废墟下边,切不可大

6、声呼救,可拿棒或石砖敲击石头,保存体力,等待救援。4、地震的防范和预报:地震预兆:马不进圈、鸡飞狗跳、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地震预报:人们借助地震仪来判断地震是否回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5,张衡和候风地动仪。注:地震是地壳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3.5 泥石流1、泥石流的定义: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它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山区有利于水流汇集,且流速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有大量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冲刷;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形成大量水流。3、植被多少与泥石流有什么关系?结论: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

7、泥石流的发生,同样,植被的减少可以加剧泥石流的发生与危害。4、引发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会破坏植被。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土层。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以及其它建筑活动中,破坏了山坡表面等,都可能诱发泥石流。5、泥石流的特点: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大。6、泥石流会带来哪些危害呢?经济损失:泥石流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农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人员伤亡巨大。7、泥石流发生时该如何逃生呢?结论: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

8、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8、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防及救灾体系;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有效地抢险救灾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1、科学假说: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2、大陆漂移说:德国 魏格纳提出,大陆是漂移的,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思考与讨论: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 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会是这么吻合。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想呼应。大西洋两岸古

9、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3、海地扩张说:美国 赫斯和迪茨提出,在大洋中形成一个地壳裂缝(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 一起向两边移动。 远离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4、板块构造说:地球上的岩石圈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被分成六大板块,这些小块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注: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其它板块既包

10、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5、板块的碰撞形成山脉和海沟。 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处在板块交界处,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导致的。地中海在缩小:因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红海在扩张: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注:板块交界处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火山、地震易发生在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证明了地壳在不断变动着。3.7 地形的变化: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内力作用: 内力:来自于地球内部,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具有阶段性。内力表现为:地壳运动(褶皱、断层)、

11、火山、地震。内力作用结果:形成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外力:来自地球外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外力表现形式:风、流水、波浪、冰川、生物等。A.流水作用: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流水的侵蚀:流水的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流水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流水的堆积: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B.风力作用: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C.冰川的作用: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锋和冰斗谷。外力作用的结果:削低高山,填平低谷,使地表趋于平坦。注: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