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9741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上期9月试题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命题人:王琼梅 审题人:晏瑞钰)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3-1、都城纪胜记载:“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梦梁录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14-2、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

2、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15-3、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 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A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16-4、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

3、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17-5、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发展是硬道理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A B C D18-6、分析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单位:百万美元)年代进口总值出口总值194216172151943169

4、28219442229498194571912242194665091877194744122278A1942194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B19421945年中国外贸受抗日战争的影响C19451947年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D19421947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贸易顺差19-7、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20-8、著名蝴蝶效应理论认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

5、卷风。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龙卷风横扫世界,再次印证该理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深刻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C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应对危机的主要出路D独立自主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唯一途径21-9、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国共十年对峙的影响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影响22-10、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6、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正确的是( )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新变化A BC D23-11、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是由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但我们的生产却比发达国家差很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产生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原因是A、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B、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D、经济基础薄弱24-12、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和经济

7、发展的主要趋势。下列国际组织能够反映这一趋势的有 A B C D座位号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上期9月试题文综历史部分答题卷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2题52分,其中,13题22分,14题30分)13、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 材料二 (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

8、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材料三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各地城乡。时人指出:“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下跌。”在某些地区,洋纱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 张岂之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材料四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9、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

10、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认为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

11、,培植出了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主义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即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材料五 20世纪初,世界市场由“看不见的手”操控着。

12、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材料六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材料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年份人均产量国家类别1970年

13、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4分)(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3)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四的观点。(6分)(4)根据材料五,说明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什么不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后是如何克服这些不足的?(6分)(5)材料六、七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6分)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4分)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上期9月试题文综历史部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14、6:C C B C B D 712:A D A B C B 二、非选择题: 13题(22分)(1) 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4分)(2)变化:民营丝织业超过官营丝织业(居主导地位)。因素:商品经济发展。(4分)(3)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近代商品市场。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走向经济的近代化)。(4分)(4)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原因:三大改造

15、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任答到3点即可得分)(6分)14题:(30分)(1)主要动机:掠夺黄金和贵重商品。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4分 (2) 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2分)(3)基本观点: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与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恶无法避免并且是次要的。(文明的成果与罪恶相比,成果是主要的,罪恶是次要的)。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等)。新航路开辟后开始的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

16、带来严重灾难,从而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4分.任答到两点即可得分)(4) 不足:自由主义思想盛行,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缺乏规则(或出现严重争端)。(4分) 解决: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成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5年组建世界贸易组织。(6分)(5) 问题:在70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也日趋严重。(4分)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2分)应对: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一方面建设具有本国特点的经济模式,开放市场,融入世界,以迎接挑战。(4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