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课程.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0983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与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知识与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知识与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知识与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知识与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与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与课程.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知识与课程,关于课程问题的认识论思考,金庸来了为了六十一阶级兄弟走了教材中的农村、民族、女性,第一节 知识与人生,一、什么是知识1.日常生活的理解(1)“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2)“知识”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播的社会要素;(3)“知识”是个褒义词;(4)“知识”是后天习得的;(5)“知识”一词与“科学知识”一词等同。,一、什么是知识,2.辞典的定义(1)辞海(1989)的定义:“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知、相识,指熟识的人。”(2)英汉双解教育辞典的定义:“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得的信息与认识的总体。”,一、什么是知识,3.不同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概

2、念(1)理性主义的知识观:“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是对于事物“本质”的反映和表述。(2)经验主义的知识观:人类所有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3)实用主义的知识观:“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一、什么是知识,4.当代学术视野中的知识观(1)知识社会学的知识观:曼海姆(Mannheim,K.)提出了“社会学决定的知识”(sociologically determined knowledge);(2)知识考古学的知识观:福科(Foucault,M.)认为“知识是由话语实践按照一定的规则所构成的一组要素”;

3、(3)科学哲学的知识观:波普尔(Popper,K.)认为知识是“猜测”或“假说”。,一、什么是知识,5.暂时的结论:第一、知识是一套系统化的经验;第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第三、知识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第四、知识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二、知识与人生,1.人在其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1)人人具有“求真意志”;(2)在功利主义的层面上,人恐于无知;(3)人之所以厌恶知识或学习知识是由于知识或学习的异化。2.人生是由知识建构的: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就不会有丰富的生活;一个知识狭隘的人,就不会有健全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莎士比亚说,“无知

4、是上帝的诅咒,知识是我们飞向天堂的翅膀。”,二、知识与人生,3.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知识;(2)人类思考怎样生存和发展需要知识;(3)人类反思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需要知识。4.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柄双刃剑(1)知识的有害使用;(2)知识霸权损害个体思想自由;(3)知识被社会污染或控制。,三、人生与课程:课程价值的再思考,1.课程的本体价值:满足人求知的天性,不断塑造完美的人生;2.课程的工具价值: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三种需要;3.课程的社会价值:知识的选择与控制。,第二节 知识的性质与课程,一、知识性质与课程的一般关系1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2知识的性质

5、影响到课程知识的性质;3知识的性质影响到教学过程。,二、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课程,1.现代知识的性质(1)客观性:第一、这种知识必须指称某种独立于我们自身的“实体”;第二、这种知识是可检验的;第三、感觉经验提供证据;第四、这种知识必须自圆其说;第五、这种知识具有一种“非人格性”和“公共可传达性”。(2)中立性:知识是纯粹经验的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不与认识主体的性别、种族以及所持的意识形态等等有关。(3)普遍性:知识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二、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课程,2现代知识的性质对现代课程的影响(1)现代课程

6、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2)现代课程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知识霸权;(3)现代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控制与心灵规训的过程。两种形式:一种是制度化的形式,一种是非制度化的形式。制度化的形式又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制度、教学制度(特别是教学评价制度)、班级公约等。非制度化的形式包括:教师在介绍教学内容使使用一些“大词”,如“规律”、“本质”、“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发现”、“揭示”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景中对学生实施的即时“劝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三、后现代知识的性质与后现代课程,1.后现代知识的性质(1)文化性:知识的性质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

7、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2)境域性:任何的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等文化因素之中的;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而且更是由其所位于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3)价值性: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受着社会的价值需要指引的,价值的要求已经代替求知的渴望成为后现代知识生产的原动力。,三、后现代知识的性质与后现代课程,2后现代知识的性质对后现代课程影响(1)反思和改革科学课程;(2)开发本土课程;(3)加强人文课程;(4)在教学过程中反对知识霸权。,第三节 知识的类型与课程,一、自然知识与自然课程1自然知识的基本特征第一、就知识与对象

8、的关系而言,“自然知识”是一种“描述性的知识”;第二、就知识的发展方式来说,“自然知识”的发展方式是“直线性”的。第三、就知识的适用范围而言,“自然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第四、就知识的检验或辩护而言,“自然知识”诉诸于“经验”和“逻辑”的“证实”、“证伪”或“证明”。,一、自然知识与自然课程,2自然课程的基本特征(1)自然课程的目标特征:传播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对于科学与社会关系以及科学共同体的正确理解;总结、传播和发展本土自然知识以重构自然知识多样性的重任。(2)自然课程的内容特征:自然科学的“概念”具有“普遍性”、“指示性”;自然科学命题是一种“陈述性

9、命题”;自然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尊重上述自然科学知识自身的逻辑关系。(3)自然课程的类型特征:从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发展。(4)自然课程的教学特征:“发现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二、社会知识与社会课程,1社会知识的基本特征第一、就知识与对象的关系而言,“社会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的知识”或“策略性的知识”;第二、从知识的发展方式来看,“社会知识”的发展方式是“阶段性”的;第三、就知识的适用范围而言,“社会知识”具有鲜明的“文化性”;第四、就知识的辩护方式而言,“社会知识”诉诸于某一具体社会实践效果的“证实”。,二、社会知识与社会课程,2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1)社会课程的目标特征:通过社会知识的传

10、播,培养青少年学生起码的社会意识和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2)社会课程的内容特征:社会科学的概念是一种“文化性”的和“功能性”的概念;社会命题都是“规范性”的而非是陈述性的;社会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应该围绕着指导学生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参与不同范围和性质的社会实际生活来进行;(3)社会课程的类型特征:“活动课程”、“地方性课程”;(4)社会课程的教学特征:“实践教学”。,三、人文知识与人文课程,1人文知识的基本特征第一,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上看,“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第二,就知识的增长方式而言,“人文知识”的增长方式则是“螺旋性”的。第三、就知识的适用范围而言,“人文知识”则具有超越文化

11、限制的“个体性”。第四、就知识的检验或辩护而言,“人文知识”则诉诸于个人生活世界的“证实”。,三、人文知识与人文课程,2人文课程的基本特征(1)人文课程的目标特征: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树立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信念”,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2)人文课程的内容特征:人文知识的概念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人文命题具有一种召唤结构;人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突出“典型化”、“个性化”、“生活化”等标准。人文教材编写应该围绕着人生意义问题的“反思”或“内省”展开。(3)人文课程的类型特征:“讨论课”(seminar)。(4)人文课程的教学特征:“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