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085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第九版抗栓治疗及血栓预防指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新进展,VTE形成的病因与诱因,Virchow 于1856 年提出了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因素假说:静脉血流淤滞、血管损伤和高凝状态。,VTE形成的病因与诱因,(1)肢体制动:各种疾病导致的长时间卧床或肢体制动,如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脏器功能衰竭、脑卒中、大型手术后等;(2)静脉受压:如股动脉或静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妊娠、腹腔巨大肿瘤或大量腹水导致盆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等;(3)静脉曲张:主要是指深静脉曲张,浅静脉曲张一般不会导致血栓形成;(4)静脉损伤:如外伤或手术累及静脉、静脉刺、静脉炎等;(5)高凝状态

2、:各种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如抗凝因子缺乏(抗凝血酶、C 蛋白或S 蛋白最常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抗磷脂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大量呕吐或腹泻导致的脱水、药物因素(长期口服避孕药、激素或抗肿瘤药物)等;,病理与病理生理,血栓(thrombosis):内膜损伤以后迅速激活内源性和(或)外源性凝血途径,在损伤部位形成血栓。血栓的分型:白血栓(pale thrombus),红血栓(red thrombus),混合血栓(mixedthrombus),病理与病理生理,血液中存在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凝血系

3、统激活的同时抗凝血系统也被激活。因此在早期,血栓形成与溶解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阶段血栓也最容易脱落而导致栓塞。如果促凝因素持续存在或血栓溶解不完全,未脱落的血栓可发生机化,血栓被肉芽组织取代。较大的血栓约2 周可以完全机化,此时,血栓与血管壁紧密结合不易脱落,栓塞危险显著降低。部分血栓机化过程中有新生血管长入,使被阻塞的远端部分血流重建。静脉血栓形成以后,若未能形成新生血管或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甚至坏死。血栓脱落可造成栓塞脏器缺血或坏死。,VTE的流行病学调查,美国2001年的调查显示,VTE 每年的发病率为71/100 000,欧洲的资料与美国相似。约1/3 的患

4、者同时合并DVT 和PE,其余2/3 的患者系单纯DVT。超过1/3 的VTE 患者会复发,美国每年至少50 000 例患者死于VTE,而由于缺乏尸检资料,实际的死亡率可能远高于这一数字。我国目前尚缺乏关于VTE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规模调查。DVT 多见于下肢,也可见于盆腔和腹腔,上肢少见,但随着锁骨下静脉穿刺和置管操作的增多,近年来又有升高的趋势。,临床表现,局部症状:肢体(多为单侧)可凹性水肿,皮温升高,沿静脉走行区域可有局部压痛,浅静脉显露(侧支循环,而非浅静脉曲张),蓝色炎性疼痛症(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或股蓝肿,白色炎性疼痛症(phlegmasia al

5、ba dolens)或股白肿,腓肠肌疼痛或压痛、发热及肿胀。,辅助检查,D-二聚体(D-dimers)静脉超声(duplex ultrasonography)静脉造影(venography)其他检查:阻抗容积描记法、静脉血流描记法、放射性核素(125I 纤维蛋白原)检查等目前已不常用,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venography)具有与静脉造影类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费用较高。,诊断,3.1.对于怀疑首次下肢DVT的病人,建议根据临床评价的验前概率来选择诊断检查过程,而非所有病人都进行同样的检查(2B)3.2.对于首次下肢DVT验前概率低的病人,推荐初始检查选择下列

6、之一:()中敏D-二聚体,()高敏D-二聚体,或()近端静脉加压超声(CUS),而非()不进行诊断检查(1B),()静脉造影(1B),或()全下肢超声(US)(2B)。建议初始应用中敏(2C)或高敏(2B)D-二聚体,而非近端CUS。如果D-二聚体是阴性的,推荐不进行进一步检查,而非进一步检查()近端CUS,()全下肢US,或()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CUS阴性,相较于下列情况推荐不进一步检查:()1周后重复近端CUS,()全下肢US,或()静脉造影(1B)。如果D-二聚体阳性,建议进一步检查近端静脉CUS,而非()全下肢US(2C)或()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静脉CUS阳性,建议治疗

7、DVT,不进行进一步检查,而非进行确认性静脉造影(2C)。,诊断,3.3.对于首次下肢DVT验前概率中等的病人,推荐下列初始检查之一:()高敏D-二聚体,或()近端CUS,或()全下肢US,而非()不检查(1B),或()静脉造影(1B)。建议初始应用高敏D-二聚体,而非US(2C)。如果高敏D-二聚体阴性,推荐不进行进一步检查,而非进一步下列检查:()近端CUS,()全下肢US,或()静脉造影(1B)。如果高敏D-二聚体阳性,推荐近端CUS或全下肢US,而非不检查(1B)或静脉造影(1B)。如果选择近端CUS作为初始检查并且是阴性的,推荐()1周内重复近端CUS,或()检查中敏或高敏D-二聚体

8、,而非不进行进一步检查(1C)或静脉造影(2B)。对于近端CUS阴性但D-二聚体阳性的病人,推荐1周内重复近端CUS,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或静脉造影(2B)。对于有下列情况的病人:()系列近端CUS阴性,或()单次近端CUS阴性且中或高敏D-二聚体阴性,推荐不进一步检查,而非进一步行下列检查:()全下肢US,或()静脉造影(1B)。如果全下肢US阴性,推荐不进一步检查,而非()1周内重复US,()D-二聚体检查,或()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CUS阳性,推荐治疗DVT,而非确认性静脉造影(1B)。如果全下肢US发现孤立性远端DVT,建议动态观察除外延展,而非治疗(2C)。,诊断,3.4.

9、对于首次下肢DVT验前概率高的病人,推荐检查下列之一:()近端CUS,或()全下肢US,而非不检查(1B),或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CUS或全下肢US阳性,推荐治疗DVT,而非确认性静脉造影(1B)。对于近端CUS阴性病人,推荐另外检查高敏D-二聚体或全下肢US或1周内重复近端CUS,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或静脉造影(2B)。推荐单次阴性近端CUS和阳性D-二聚体的病人行全下肢US或1周内重复近端CUS,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或静脉造影(2B)。对于系列近端CUS阴性、单次近端CUS阴性和高敏D-二聚体阴性,或全下肢US阴性的病人,推荐不进一步检查,而非静脉造影或另外的US(对于系列近

10、端CUS阴性和单次近端CUS和高敏D-二聚体阴性来说为1B;对于全下肢US阴性来说为2B)。推荐对于高验前概率的病人,中敏或高敏D-二聚体不应用作单独的检查排除DVT(1B)。,诊断,3.5.如果没有对怀疑首次下肢DVT的病人进行危险分层,推荐进行下列初始检查之一:()近端CUS,或()全下肢US,而非()不检查(1B),()静脉造影(1B),或D-二聚体检查(2B)。推荐对于近端CUS阴性的病人进行中或高敏D-二聚体、全下肢US或1周内重复CUS等检查,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或静脉造影(2B)。对于近端CUS阴性的病人,建议D-二聚体检查,而非常规动态CUS检查(2B)或全下肢US检查(2

11、C)。推荐对于单次近端CUS阴性和D-二聚体阳性的病人进一步在1周内复查近端CUS或全下肢US,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推荐对于下列病人:()系列近端CUS阴性,()初始近端CUS阴性及D-二聚体阴性,或()全下肢US阴性,不进行进一步检查,而非行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US阳性,推荐治疗DVT,而非确诊性静脉造影(1B)。如果全下肢US发现孤立性远端DVT,建议动态检查排除近端延展,而非治疗(2C)。,3.6.对于怀疑首次下肢DVT的病人,不推荐常规应用CT静脉造影或MRI(1C)。4.1.对于怀疑复发下肢DVT的病人,推荐初始检查选择近端CUS或高敏D-二聚体,而非静脉造影、CT静脉造

12、影或MRI(1B)。如果高敏D-二聚体阳性,推荐近端CUS,而非静脉造影、CT静脉造影或MRI(1B)。对于怀疑复发下肢DVT,而初始近端CUS阴性(正常或残余直径增加 2 mm)的病人,建议至少在进一步检查一次CUS(第7 1天)或高敏D-二聚体(如果阳性,第7 1天复查CUS),而非不进一步检查或静脉造影(2B)。推荐对于怀疑复发下肢DVT,而高敏D-二聚体阴性,或近端CUS阴性且中或高敏D-二聚体阴性,或系列近端CUS阴性的病人,不进一步检查,而非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静脉CUS阳性,推荐治疗DVT,并且不进一步检查,而非行确诊性静脉造影(对于在股总静脉或腘静脉发现新的非压缩节段为1

13、B,对于与同一静脉节段的先前检查结果相比,加压时静脉直径增加 4-mm为2B)。4.2.对于怀疑复发下肢DVT,US检查结果异常但无诊断性(例如:残余静脉直径增加 4但是 2 mm)的病人,推荐进一步检查静脉造影(可行时)(1B):系列近端CUS(2B)或检查中或高敏D-二聚体及系列近端CUS(2B),而非其他检查策略或治疗。,诊断,诊断,4.3.对于怀疑同侧DVT复发,且US结果异常但没有先前检查结果对照的病人,推荐进一步检查静脉造影(可行时)(1B),或高敏D-二聚体,而非系列近端CUS。对于怀疑同侧DVT复发,且US结果异常但没有先前检查结果对照,且高敏D-二聚体阴性的病人,建议不进一步

14、检查,而非静脉造影(2C)。对于怀疑同侧DVT复发,且US结果异常但没有先前检查结果对照,且高敏D-二聚体阳性的病人,建议静脉造影(可行时),而非经验性治疗复发(2C)。5.1.对于怀疑下肢DVT的妊娠病人,推荐初始评估应用近端CUS,而非其他初始检查,包括全下肢US(2C),中敏D-二聚体(2C),高敏D-二聚体(1B),或静脉造影(1B)。5.2.对于怀疑下肢DVT的妊娠病人初始近端CUS阴性者,建议进一步检查系列近端CUS(第3天和第7天)(1B)或敏感D-二聚体(2B),而非不进一步检查。推荐对于初始近端CUS阴性,且后续的敏感D-二聚体检查阴性或系类CUS检查阴性的病人,不进行进一步

15、检查(1B),对于D-二聚体阳性病人,随诊近端CUS(第3天和第7天),而非静脉造影(1B)或全下肢US(2C)。,诊断,5.3.对于妊娠病人,症状提示孤立髂静脉血栓形成(整个下肢肿胀,伴或不伴胁腹、臀部或背部疼痛),且标准近端CUS没有DVT证据者,建议进一步检查髂静脉多普勒US(2C),静脉造影(2C)或直接MRI(2C),而非近端深静脉标准系列CUS。6.1.对于怀疑上肢DVT的病人,建议初始评估应用联合模式 US(用多普勒或者彩色多普勒加压),而非其他初始检查,包括高敏D-二聚体或静脉造影(2C)6.2.对于怀疑上肢DVT的病人,尽管临床高度怀疑DVT而初始US阴性者,建议进一步检查中

16、或高敏D-二聚体、系列US或静脉造影为基础的影像学(传统的、CT扫描或MRI),而非不进一步检查(2C)。对于怀疑上肢DVT,且初始联合模式US阴性,之后的中高敏D-二聚体或CT或MRI阴性的病人,推荐不进一步检查,而非确诊性静脉造影(1C)。建议对于初始联合模式US阴性,D-二聚体阳性或没有完全US评估的病人行静脉造影,而非不进一步检查,除非对他们的症状有其他解释(2B),对于有其他释者应行相应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另外的诊断。建议对于D-二聚体阳性或没有完全US评估,对他们的症状有其他解释的病人针对其他解释行确诊性检查和治疗,而非静脉造影(2C)。,鉴别诊断,(1)其他原因导致的下肢水肿:如心力

17、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黏液性水肿、静脉功能不全、淋巴回流障碍及药源性(如钙拮抗剂),通过病史及相应的辅助检查不难鉴别。(2)下肢动脉疾病:症状轻微者可表现为单侧下肢疼痛、感觉障碍等,与DVT 类似。但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皮肤颜色多苍白,皮温降低,下肢脉搏减弱或消失,一般无水肿,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或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可以鉴别。,治疗,急性期治疗:1.制动在积极有效地抗凝治疗下,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推荐离床活动。2.抗凝治疗一旦确定诊断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如果临床高度可疑而诊断性检查延搁,在等待结果时就应开始治疗,诊断明确后继续治疗。,抗凝治疗,(1)对于

18、急性DVT 或PE 的患者,推荐肠外抗凝剂(1B 级)或利伐沙班作为初始抗凝治疗;建议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或磺达肝癸钠治疗,优于静脉(2C 级)或皮下注射(2B 级)普通肝素治疗;对于伴有低血压的PE 患者,建议溶栓治疗(2C 级)。(2)对于近端DVT 或PE 患者,推荐抗凝治疗时间持续3 个月,优于较短时间(1B 级)。,抗凝治疗,(3)对于由手术或一过性非手术危险因素所引起的首次近端DVT 或PE 患者,推荐持续3 个月的抗凝治疗(1B 级;对于由非手术危险因素引起且出血风险为低度或中度时,推荐级别降为2B 级)。(4)对于无

19、诱因的首次发生近端DVT 或PE患者,如果伴有低度或中度出血风险,建议长期抗凝治疗(2B 级);如果伴有高度出血风险,推荐持续3 个月抗凝治疗(1B 级)。,抗凝治疗,(5)对于合并癌症的首次发生近端DVT 或PE患者,推荐长期抗凝治疗(1B 级;如果伴有高度出血风险,推荐级别降为2B 级)。建议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优于维生素K 拮抗剂(2B 级)。建议维生素K 拮抗剂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优于对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2B 级)。建议使用弹力袜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2B 级)。,抗凝治疗,(6)对于广泛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使用预防性剂量的磺达肝癸钠或低分子量肝素,优于无抗

20、凝治疗(2B 级),并建议磺达肝癸钠优于低分子量肝素(2C 级)。,溶栓治疗,与抗凝比较,溶栓能更加迅速地改善影像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但临床预后指标如死亡率或症状缓解率无显著差异。大多数DVT 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静脉溶栓治疗,下列情况应该考虑:新发生的大面积髂、股DVT 患者,尽管经足量肝素治疗仍存在因静脉闭塞继发肢体坏疽危险的患者。早期溶栓获益大,溶栓的时间窗为14 天,随着时间延长溶栓的疗效逐渐降低。,介入和外科治疗,(1)导管溶栓治疗:不推荐常规使用;对闭塞性髂、股DVT,需要挽救肢体的患者可以考虑;最常用的溶栓药是尿激酶和tPA。(2)导管抽吸或破碎血栓和外科血栓切除术:对绝大多数DV

21、T 患者不推荐。适应证:某些病情危重不能接受溶栓治疗或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创伤后、术后或产后血栓形成的近端DVT 患者,并且年龄小于40 岁;某些“股青肿”患者。外科血栓切除术常并发血栓复发,很多患者需要二次扩张和(或)再次介入治疗和长期抗凝。,长期治疗,DVT 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尤其是危险因素未知或不能去除的患者,长期治疗的时间未完全明确,但有延长的趋势。,抗凝治疗,首选维生素K 拮抗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 3.0;对于VKA 有禁忌(如妊娠)或合并癌症患者,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至少3 6 个月,妊娠期DVT 患者的长期治疗中可考虑皮下注射普通肝素。,腔静脉滤器(

22、vena cava filter,IVCF),对于大多数DVT 患者,不推荐在抗凝基础上常规使用IVCF。适应证:近端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存在抗。凝禁忌或并发症;某些急性上肢DVT 患者,如存在抗凝禁忌证,应考虑置入上腔静脉滤器;经充分的抗凝治疗DVT 仍复发。禁忌证:静脉解剖异常、妊娠、欲置入部位近端出现栓子。一旦置入滤器即应恢复抗凝治疗,因为单用滤器不能有效治疗DVT。,预防,非骨科手术的VTE 预防:VTE 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可预防的死亡原因。ACCP-9 在权衡了血栓和出血风险后,对非骨科手术的最佳血栓预防策略做了如下推荐:,预防,(1)当VTE 发生风险很低(发生率 0.5%)时,推荐

23、不予特殊的药物(1B 级)或器械(2C 级)抗栓预防,而不是早期下床活动。(2)当VTE 发生风险较低(发生率为0.5%1.5%)时,建议使用器械抗栓预防(倾向于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优于不做预防(2C 级)。(3)当VTE 发生风险为中度(发生率为1.5%3%)且不伴有大出血风险时,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2B 级)、低剂量普通肝素(2B 级)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2C 级),优于不做预防。,预防,(4)当VTE 发生风险较高(发生率为3%6%)且不伴有大出血风险时,推荐使用药物抗栓预防,如低分子量肝素(1B 级)或低剂量普通肝素(1B级),优于不做预防。并建议联用器械抗栓预防,如弹力袜或间歇充

24、气加压装置(2C 级)。(5)对于VTE 发生风险较高且将行腹部或盆部肿瘤手术的患者,推荐延长术后低分子量肝素抗栓预防时间(至术后4 周),优于有限的药物预防期限(1B 级)。,预防,(6)对于有中度至高度的VTE 发生风险且伴有大出血风险或出血后果极其严重的患者,建议使用器械抗栓预防(倾向于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优于不做预防;当出血风险降为较低时,药物抗栓预防才可启用(2C 级)。(7)对于任一危险层次的患者,建议不予下腔静脉滤网作为初级预防(2C 级)或静脉加压超声作为检测(2C 级)。,骨科手术的VTE 预防,对于大型的骨科手术,虽然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下降,但一旦发生后果很严

25、重。ACCP-9 制定了侧重于骨科手术后并发PE 和DVT 的最优预防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器械方法。,骨科手术的VTE 预防,(1)对于将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推荐使用以下任一抗栓药物:低分子量肝素,璜达肝癸钠,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但不包括髋部骨折手术),低剂量肝素,调整剂量维生素K 拮抗剂或阿司匹林(推荐级别均为1B 级),或至少使用10 14天的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D)(推荐级别:1C 级),优于不用抗栓预防治疗。对于所推荐的预防性抗栓药物,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优于其他替代药物(推荐级别:2C/2B 级)。,骨科手术的VTE 预防,(2)对

26、于接受药物预防的患者,建议住院期间加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推荐级别:2C 级)。建议延长血栓预防时间至到术后35 天(推荐级别:2B级)。(3)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或不做预防(推荐级别:2C 级)。(4)对于拒绝注射的患者,推荐使用阿哌沙班或达比加群(推荐级别均为1B 级)。,骨科手术的VTE 预防,(5)对于药物和器械抗栓预防均有禁忌证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下腔静脉过滤器作为初级预防(推荐级别:2C 级)。不推荐出院前使用多普勒(或二维)超声行血栓筛查(推荐级别:1B 级)。(6)对于单纯性下肢外伤而需要下肢固定的患者,建议不予血栓预防治疗(推荐级别:2B 级)。(

27、7)对于将行膝关节镜手术且没有VTE 病史的患者,建议不予血栓预防治疗(推荐级别:2B 级)。,非手术患者的VTE 预防,ACCP-9 为内科住院患者、门诊癌症患者、长期活动受限者、长途旅行者以及无症状血栓形成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提供了治疗推荐。,非手术患者的VTE 预防,(1)对于血栓形成风险较高的急性住院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低剂量普通肝素(每日2次或3 次)或璜达肝癸钠这些抗凝药(推荐级别:1B 级)进行血栓预防,不建议在患者活动受限期过后或出院后继续使用抗凝药进行血栓预防(推荐级别:2B 级)。,非手术患者的VTE 预防,(2)对于血栓形成风险较低的急性住院患者,不推荐使用药

28、物或器械进行血栓预防(推荐级别:1B 级)。(3)对于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同时伴有出血且有大出血可能的急性住院患者,建议使用分级加压袜(GCS)(推荐级别:2C 级)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推荐级别:2C 级)进行器械血栓预防。,非手术患者的VTE 预防,(3)对于重症患者,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低剂量普通肝素进行血栓预防(推荐级别:2C 级)。4)对于出血且有大出血可能的重症患者,建议使用分级加压袜(graded compression tockings,GCS)和(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进行器械血栓预防,直至出血风险降为最低(推荐级别:2C 级)。,非手术患者的VTE 预防,(5)对于无其他VTE 危险因素的门诊肿瘤患者,不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低剂量普通肝素进行血栓预防(推荐级别:2B 级),也不推荐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 拮抗剂(推荐级别:1B 级)。因此,对于非手术患者的VTE 预防性治疗时需权衡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风险、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主观意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