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摘要:佛教传入中国,首先在政治上依附于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儒家,承认儒家对现实社会的指导和统治。其次是在文化方面佛教倡导的善恶报应、三世轮回,解脱成佛的理论,填补了儒道两家在此方面的缺失。再次佛教蕴含着大量有利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社会关系,升华人生的思想。佛教思想体系庞大,蕴含丰富,伦理玄妙,意境绝伦,善于适应。由此佛教取得了中国封建王朝和儒生们的认可和青睐。然而佛教教义中包含的部分迷信和消极因素又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抵制,对佛教精华的吸纳、改造、创新和对佛教消极因素的批评、抵制导演了佛教在中国漫长曲折的发展历史,同时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五个方面的影响。关键
2、词:佛教 中国古代文人 思想观念 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古印度,于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国内地。在与儒、道两教的碰撞、融合以及人们的反对和拥护中,经过漫长的岁月,走过许多曲折的道路,逐步演变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宗教之一。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入无疑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就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产生哪些影响,以及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产生哪些的原因作一浅略论述。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佛教本身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传人中国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之前儒家学说占有统治地位。大量佛典的翻译和广泛流传,僧人与文人名士的
3、交往的机会增多,以及寺院规模的扩大和寺院讲经的普及,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表现在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各方面渗透力愈来愈大。魏晋以来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小说和戏曲,都显出与先秦、两汉文学的不同风貌。其直接的、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经典的文体和佛教宣传方法的冲击、渗透、渲染以及佛教理论的价值观、思想观、生活观、生命观、政治观的影响。佛教的诸多观念对文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拓展或丰富了文人的思维空间,促进了思想升华、提高了人生目标、转变了处世态度、加速了文人分化。(一)、丰富了文化含量首先,佛教的传入和民族化,丰富和充实了中国
4、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创作新文体的思想、创造新意境的氛围、探索新的命题遣词方法。也就是带来形式与内容的两方面的重大改变。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与律体诗和俗文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内容方面主要是增添两种新成分,带来两种新变化。第一,中国文学如诗经原重于写人记事;庄子散文富于玄思,逍遥自由,顺应自然;汉赋重在描写自然景观,而佛教却与这些不同,主张人生其苦乐无常,宇宙能知其转变幻化,从而为文人开拓了新境界。唐代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批判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对其自然人事的评价多作于批评,宣扬彰善惩恶、因果报应的佛教主旨。第二,中国大部分文学都缺乏想象力,很少能超越
5、时空、超越现实的去幻想,偏重于写实的描述,即使是一些神话传说、一些列仙传,也显得内容简单和形式的单调;佛教与之不同,它富有上天入地的毫无拘束的幻想力,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受影响所及之下,出现了一批浪漫主义诗人,推动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其次,中国以儒家为正统的哲学比较重视家长制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伦理的论证,重视以治国安民为出发点的天(自然)人(社会)关系的考察。而不注重对人和一切生命的本源,宇宙的本质的探讨,虽主张敬神祭祖,但对灵魂和死后世界缺乏神学论证。佛教拥有极其庞杂的教义和哲学理论,他的时空无限,体用相即,心性染净以及对心理作用的详细分
6、析,对心在解脱成圣过程中的作用的说法,善恶因果报应论等都对中国哲学的提高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标志中国传统哲学高峰的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与儒家大量吸收佛教思想分不开的。再次,佛教图文典籍,丰富充实了中国民族文化知识宝库。唐代四部图书中,佛教经典占十分之一,清代修四库全书收编图书3503种,79337卷,而与此同时修编的龙藏收佛典4200种,23000卷,相当于她的百分之二十九,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融合是双向的,佛教由此而实现了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得以更加充实和丰富。最后,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它还是重要的文化载体。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西域文学、美术、雕塑、音乐、建筑等也随之在中国得到了传
7、播。(二)、促进了思想升华在古代世界,思想主要靠典籍来传播,正因为有了典籍思想的传播才能超越时间与空间,才能得到升华。外来的典籍与思想欲在中国传播,必须借助于翻译,而翻译也绝非易事。即有两种语言、文字的相互契合,又有两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契合。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其经文都是西域文字、伊朗文字和印度文字。能够读懂原文的人很少,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依靠佛经翻译家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见解去了解佛经。于是,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里,佛经翻译家首先便是外国语言的解读者和翻译者。这些解读者和翻译者在经历跨文化初级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像现代意义上的部分翻译家那样停足止步,而是常常以所翻译的佛经为依据身体力行的向他们的中国
8、读者传经布道。因而他们的身份已不仅是翻译家,还是新的社会教化的推行者,或称为社会教育家。佛教翻译家在担当佛经教育家的同时,逐渐加深了对佛经的理解,逐渐形成了汉化佛教的各个宗派并称为宗派的宗主或成员,不少人还撰写了佛经著作。于是有些人还成为佛教哲学家。翻开中国历史或哲学史会发现,东汉至唐朝,中国的思想教育家或哲学家大约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出自佛教宗派。玄奘大师的翻译代表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最高水平,他设立庞大译场,组织翻译佛经近20年。他的佛教教义中包含的辩证法曾极大地影响中国社会。佛经翻译将印度佛教的精深和奥妙,引入儒家和道家占一统治地位的中国本土,给中国古代文人和普通百姓提供了思考人生、探讨宇宙
9、的另外一条新奇的路径,促进了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升华。(三)、提高了人生目标佛教思想体系庞大,蕴含丰富,伦理玄妙,意境绝伦,它倡导的善恶报应、三世轮回、解脱成佛以及大量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社会关系的理论引起封建王朝的高度重视和儒道学者学习佛法的浓厚兴趣。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中各国古代文人在人生目标上不再局限于希贤希圣这些传统的目标与文化,更多的人立志于学习佛法。他们开始放眼世界,寻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因此人们就想从佛教的发源地取得更博大精深的佛法,于是西史求法成为热门。这种跨越国界的知识往来,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善于吐故纳新,包容万物的大肚和海量,也渗透出了中国古代文人人生目标的提高。据汉译
10、四十二章经序记载,东汉明帝派使者到印度求法。大意是说明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到殿前”早朝问群臣所梦为何神。傅义回答说:“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谓明帝自述夜里梦见一位具有金色身体后项有日光能够飞翔的神。问群臣此是何神。有人告诉他这就是印度的佛。明帝于是派使者到大月支抄写佛经四十二章经而归。之后各朝均有此类行为。到隋唐佛教鼎盛时期唐玄奘西使求法。一部西游记将之活灵活现的展现世人面前,为研究所经各国的古代的历史、地理提供极为宝贵的资料,也为佛教的学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玄奘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大使。他带回了原汁原味的佛经和因明学,使因明学成为墨子之后我国逻辑思想的
11、又一渊源,他的大唐西域记描绘了高昌以西他亲践的一百一十国,传闻的二十八国,开扩了当时国人的视野,使他们更加了解世界。这部书也成为研究印度和中亚历史的重要史料。玄奘勇于探险、开放进取的精神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必须之物,是改造宋明以降保守文化的有力武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心剂。开发玄奘之路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这些活动对我国与中亚、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关系也有促进作用。(四)、转变了处世态度儒教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题,将仁爱之心由己推而广之,使人人以礼相待,以至于整个社会,造就一个大同的理想乌托邦,这是儒家学说拥护者长久的希望。也正是儒家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的投身国家
12、的思想,使历来的封建统治者和知识分子以此作为人生最终的目标。 这种入世的思想不但在政治上发挥效用,同时也渗透到各个层面。道教不会如儒家那样积极入世,而是采取了傲世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点是入世的,然而这种入世又着上了一层不与世沉浮、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气。其表现是,道家既立足尘俗而又超脱尘俗。无论是儒教还是道教,都追求确立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佛教则追求出世 ,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诸多博学儒、道之士弃儒道而学佛,其间实验妙法直接出家为僧从而埋首于佛典研究。慧远(334416)俗姓贾,曾博读儒家经书,尤喜读老子和庄子,在听了道安讲波若经后,从中受到启示。感叹的说:“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于是与弟
13、弟慧持同时出家为僧。(摘自佛教基本知识30页)道安(312395)俗姓卫,常山扶柳人。博读儒家经书,出家学佛成为高僧。儒生们皓首穷经,了生于寺庙者多多。据历代高僧传记载,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中期,儒子学佛者占信佛者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孺子出家为僧约占僧人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学有所成,挤身高僧者占高僧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民间有高僧出儒门之说。如法愿、僧稠、一行、宝印、妙高、法祯、必才、辅良、应能、真园、智旭等皆是。(五)、加速了文人分化佛是大彻大悟者,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他的教法千古以来受到许多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仁人志士、圣贤高人的崇拜。在世界知识分子看佛教的介绍文中引用一位欧洲作家的话说
14、:“这是一个能够让我们信心十足地去遵循的教法,在这个有着各种宗教,宗教狂热和各种信条的人世间,那里还能够找到一个如此卓越的老师呢?在这个群星荟萃的世界里,他是一颗巨星,难怪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们会如此一致的公认他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1】。印度已故总统尼赫鲁说:“佛比起所有的学说和教条显得更加伟大,千百年里,他的启示一直震撼着人类”【1】中国著名学者梁启超说:“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朝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2】也有人反对佛教,说佛是一种低层次盲目的行为。总之中国古代文人对佛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肯定与否定共存,肯定于否定的论争,
15、一方面造成佛教发展的悲壮历史,一方面促成了中古文人的双向分化。第一,崇拜佛陀中国古代文人对佛教的崇拜者甚多,在此摘录几则皇帝、大臣和诗人学佛弘法的事例: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帝,虔诚学佛以佛法治国并拜法云、云光、宝志三大高僧为师;隋文帝小时由智仙神尼抚养长大。为帝后,在南京栖霞山造塔回向智仙神尼,塔中铭文说:“菩萨戒佛弟子大随皇帝坚,敬白十方一切三宝。”同时在全国各地落成了三十多座,各地都有瑞应奏闻,隋文帝感慨的说:“佛法重兴,立舍利塔,必有感应。”【2】隋文帝因为喜好佛法,又好食麻豆,故曾称恍然若觉前身是出家人;二十多岁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小便受菩萨戒,与其父唐太宗一样推动佛教事业,礼敬唐玄奘法师
16、等有道高僧,并经过辩论后,决定出家人不用顶礼国君;唐肃宗在登基初,即请一百多位出家人在行宫朝夕诵经,祈祷国泰民安;唐宣宗在登基前曾出家多年。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将军,是明朝抵制倭寇的大统帅,他在军营里每天都要诵经做学佛功课(摘自佛教科学论155页)。 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时,除了每天都要诵经学佛外,他还把常用的阿弥陀佛金刚经大悲咒等用正楷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结为一个集子,题为行舆日课以便他公务外出在行途中之用。范仲淹,是北宋王朝时期的宰相,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常问道于佛门,受到很多道风高雅的禅宗大德的启示。古禅师曾寄偈相勉“丈夫各负冲天气,莫认虚名污自身,撒手直须千圣外,纤尘不尽眼
17、中翳”【2】。即教育勉励他说,大丈夫应有冲天的气概,莫要着迷于那些虚假的名声地位而污染了自己的高尚的品格,更要以那种不着纤毫的大超越大解脱的佛法来时时刻刻的要求观察自己,这样就能达到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种至善至美最高的道德境界。范仲淹能够一生为官清廉,虽处高位而不骄,尤其是后来纵然身处逆境而仍心怀天下百姓忧苦。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前古绝句。实乃是佛法里无上菩提心中“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已较诸众人卑,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的自轻他重和自他交换修法精神的真实体现。中国古代文人因崇拜佛教而求学佛法,因受佛教文化因果轮回、善恶报应、十二因缘论的长期习
18、染而造就了中国古代文人逆来顺受、严己宽人、顺从命运的性格。中国儒家的纲常制度将中国古代文人绑架于家国之上,佛教教义更在其上加上了神佛的封条,他们在肉体上受尽千般苦却仍能自甘其苦、自行其乐,不能不说这也是佛法造就人生的一种境界。第二,反对佛教中国古代文人拥佛者居多,但反对佛教的也大有人在。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争论非常激烈,使当时思想文化界呈现色彩斑斓的奇观,正是由于三教之间的互相比较和争论,更加促使他们之间彼此借鉴和吸收,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但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它的社会影响和势力也与日剧增,因而在政治上、经济上与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世俗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19、,在思想上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道教的矛盾也日渐激化。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及其以后历代几乎都有儒家批评佛教,其中最著名的有唐代韩愈、宋代欧阳修、朱熹等人,都从理论的高度对佛教进行批评。在论佛骨表中,韩愈讲了三点理由作为反佛依据。(1)从华夷之辨出发, 指斥佛教为“夷狄之法”,与中国先王之教相悖违。(2)从历代盛衰来验证佛教的 实际效果,指出佛法传入中国之前,百姓安乐寿考,自有佛法以后,反而“乱亡相 继,运作不长”,“宋、刘、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由此 得出结论:“事佛求福,乃更得祸”。(3)指出天子带头崇佛,会煽起宗教狂热, 出现“焚顶烧指”、“解衣散钱”的情况,以至“断
20、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 俗,传笑四方”。这是从教化角度上计,将疯狂的拜佛行为看成野蛮不文明的表现。鹣)?6e又有东魏渤海王大将军左丞相高欢就建寺庙事宜从现实的角度对佛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高欢对魏主说:“陛下身登九五,务要清心寡欲,亲贤远佞,成就圣德,何故信此,虚浮妄诞之教,以为修善也?必有奸党蛊惑圣聪者,臣请为陛下解之:夫佛氏崇尚虚无,灭绝人伦,悖逆天理,误天下苍生者也。人禀阴阳之气,则生生化化、终始不穷,理所必有。假令尽归佛法,则灭而不生,人无遗类,成何世界?世俗子女难育,故借佛老之教以冀延旦夕之命,出乎不得已,谅非其本心也。虽云披缁削发,而男女之欲人孰无之?不能随其所愿 ,轻则欲火煎熬
21、,忧思病死;甚而逾墙窥隙,贪淫犯法而不之顾。至于佛会之说,其恶尤著,科敛人财,聚集男女,阳为拜佛看经,暗里偷情坏法,伤风败俗,紊乱纲常,莫此为甚。其罪一也。天地生物,以滋养人群,若从释氏戒杀之说,则兽蹄鸟迹充斥宇宙,鱼虫鳞甲,填满江河.人生有何懒焉?此尧舜之所焦劳而治者也。坐关实无罪之囚,讲经为聚物之薮。持戒者,是贪官污吏忏悔之私门;削发者,乃强暴奸頑避罪之活路。圣人为民立教,仕禄于朝,农耕于野,商趋于市,工习于艺,莫不尽心殚力以资国家之用。维此缁秃,暖衣饱食,游手好闲,几诵弥陀,心藏荆棘。蠹国害民,又莫此为甚。其罪二也。凡人即脱红尘,以皈净觉,则宜布衣蔬食,随缘而足。今之沙门,贪鄙万状,有如
22、叩头乞食,剜肉点灯,屈膝桥栏,匍匐途路,沿门打坐,送渡求钱,此丧廉失耻,僧而乞丐,以求富者也;书符咒水,请圣参禅,惯分缘簿,善说因果,摇唇鼓舌,此僧而幻术,以求富者也;谈禅说法,塑佛印经,建寺建庵,修桥砌路.此又假公营私,托善缘以济所欲者也。至于涉险履危,梯山航海,贱入贵出,贸易开张,能思善算,以罔天下之利,此又僧而商贾者也;更若钻仓掘洞,鼠窃狗偷,据山掳掠,谋财害命,丧心肆恶,此则僧而盗贼者也;又若鬼主神谋,争田夺产,倚官托势,贿赂公行,争讼以求必胜,图谋以求必得,博奕赌钱,酗酒宿娼,逞无厌之欲,以为师徙衣钵计,此则僧而贪婪奸险,持诈力以乱下者也僧为世蠹,又莫此为甚.其罪三也。负此三大罪,重
23、佛何为?臣素奉教于贤人君子,振纲肃纪崇正辟邪,乃圣帝明王之法。释教之谬,实所未闻.臣愚昧,昌渎天听,伏乞圣涵。”魏主随之下旨,取消建寺。也着实节省了一笔钱财。二、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原因(一)适者生存佛教传入中国一度受到以儒家为主体的儒、道两家的抵制,由于受儒道两家的抵制、攻击和唆使,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武灭佛的悲惨境遇。这说明佛教在中国要立足要发展就必须适应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必须与以皇帝为首的封建集权的国家相适应,必须与以儒家为正统的多元文化结构相适应,必须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相适应。历史证明,佛教做到了这一点,佛教以其教理的多样性和融摄性,
24、行为规范的忍让和协和精神,处世应变的“智巧”善于将入世与出世,王法与佛法,戒律与理论相会通。因时因地做出适当的回应和解释,从而使佛教不仅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和场合一次又一次地摆脱危机,而且能够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长期碰撞、汇通和结合中逐步发展为中国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重要宗教之一。佛教源于异国,在儒道初步交融时传入,其息心守静、超凡脱俗等修身法则,与道家的清净无为、守真养肃等思想极其相似,而且它关于佛的形象及神通的描绘,亦近似道家对真人、神人的描述。为了自身传播发展的需要,它一开始便紧紧依附于道教,为此还有了老子化胡的说法。许多儒生亦往往把佛教与方术道士之法等而视之,并力寻佛、儒相似之处,认
25、为佛、老与尧舜周孔之道是金玉不相伤,精魄不相妨,从而显露出三教合流之端倪。南北朝三教合一的趋势日趋明显,此时此刻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集三教于一身的信徒。就帝王而言,梁武帝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在政治实践中自觉推行三教并举政策,而且在理论上大力鼓吹三教一致三教同源说。实际生活中,他独尊儒术,提倡忠君孝亲,以儒家纲常名教巩固封建君权,同时又宣布佛教为正教,在宗教信仰上把它置于儒、道之上。甚至四次舍身佛寺为奴,以皇帝菩萨自居。佛教与儒、道二教融合对儒道学子的影响和佛教被封建帝王所接受后对政治所产生的影响,是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二)、佛教经典和教义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教义中所阐述
26、的思想适应社会发展,是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另一个原因。佛教经典众多(号称六百部大经),是释迦牟尼去世后由其弟子及后世僧众多次集结编辑而成,其中著名的经典有阿含经、大般若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维摩洁经、阿弥陀经、椤严经、坛经等。王安石在此韵朱昌叔诗中则用维摩洁经的语言写山水幽静之境。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声纸上听?”这里则是化用了椤严经中“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的言语。佛教教义的根本在于断定“一切皆苦”而寻求解脱。相传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初本是可以成王的,但他却抛弃了尊贵的王位和爱妃,选择了
27、出家修行这条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看到了生老病死诸般苦难,认为王位、权利不能解脱这些痛苦,才出家。佛教是在险恶的社会环境中,人生不随意而又无力与之抗衡情势下的产物,它引导人们急流勇退,在自我麻醉中忘却痛苦,断除烦恼。这对于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来说正中其怀!唐代的王维、白居易等在人生失意之时也是靠佛教以求解脱的。综合上述,从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影响的两个原因和产生的五个突出影响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影响有利有弊,最终利大于弊。因此我们要由古鉴今,科学的辩证的对待佛教,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三、科学认识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已经与中华文化会通融合,并成为中华传统
28、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客观的角度看佛教,佛教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且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重大影响;从佛教本身看佛教。佛教的宗旨和精神是不做任何恶事,奉行善事,如佛经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倡导利乐有情,庄严国土,敬业勤劳,慈悲济世,止恶行善。佛教的精神和行为规范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行为规范是完全吻合的,是最高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我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助益作用。从佛教的社会效益看,佛法在正人心,致教化方面,在维护社会秩序安定和建设文教事业,培育和发展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和公德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佛教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渠道对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各个民族之间心灵沟通和文化习俗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客观的、动态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认识、判断事物的原则和方法科学认识正确对待佛教。参考文献【1】 杨曾文 中国佛教基础知识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年1月。【2】 索达吉堪布 佛教科学论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