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501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徐桂臻.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设计者 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 徐桂臻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七年级 2.学科:历史 人教版3.课时:1课时4.课型:新授课5.学生课前准备:自制指南针的材料,用萝卜刻一个活字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提出疑问。【内容分析】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高峰时期,科技发明灿烂辉煌,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及应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进步,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学生分析】初一的学生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一个过

2、渡时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逐渐增强,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是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比较低,思考问题往往还单纯幼稚,分析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初中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因此一旦遇到批评、遭受打击,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情绪。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学习上渴望独立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敢于向权威挑战,自学能力大大增强。【设计思路】在“创新 人的生命发展本质”的理念指导下,在教学中创造融洽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课堂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互助学习、讨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让学

3、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去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如下:1.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2.基础知识大比拼,将基础知识用表格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并记下发现的问题,为提升能力奠定基础,3.合作探究拓能力,巧妙设计追求卓越印刷术、小小针儿系生死、摧古拉朽话火药、四大发明传世界四个模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小组合作,团结互助;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能力、比较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

4、创新能力。 4.发人深思求进取,让学生对比近代西方国家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认识到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努力探索,为中华之崛起努力学习的情感。5.回味无穷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基础知识,收获的能力、情感和创造技法。6.拓展实践勇尝试,设计两个实践活动题目,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走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学习目标】 1.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2.分析总结四大发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忧患意识,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3.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了解缺点列举法。

5、学习重点是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学习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教学准备】设计高效实用的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南针等直观教具。【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自主互助探究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表演, 教师:东汉末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和大哥团圆,今天,我们也要过五关,又会收获哪些知识和能力呢?第一关 基础知识大比拼 教师:请自主学习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并记下发现的问题。四大发明发明或改进过程造纸术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印刷术隋唐时期,我

6、国发明了 印刷术;北宋平民 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 年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制成的 , 时制成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 时广泛用于航海。火 药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时期开始应用于军事,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军事。学生自学课本,然后四人小组每人一项发明,展示答案,互相答疑。教师问:有没有疑问?学生质疑。第二关 合作探究拓能力 教师提出要求和期望: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解决疑难,请相信自己,大胆展示!(一)追求卓越印刷术教师展示毕升图片,播放视频“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并展示材料,提出探究题: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活字印刷有哪些需要改

7、进的地方?学生进行了2分钟的小组讨论,然后展示。生:活字印刷经济省时,版面用完了,拆下来后的字可以再用。版排错了,可以更改,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生:活字印刷业有许多缺点,如排版很麻烦,很费时间;泥活字很容易破碎和变形;拆版业很麻烦。整个印刷需要手工完成,很累等。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性评价。教师课件展示活字印刷的改进和发展,简单向学生介绍。师:科学是无止境的,后来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断有改进和发展。元朝王祯发明了木活字,明清时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今天印刷业有怎样发展?生:微机打印,复印。教师展示从网络里搜到的电脑排版、激光照排、高速印刷机等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目前印刷业的发展情

8、况,让学生真切感受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进步起的重大作用。并引发学生思考。师:今天的印刷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到今天的激光照排高速印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将事物的缺点具体地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发现的缺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从而获得创造发明的成果。 这种发明技法叫缺点列举法。(二)小小针儿系生死教师过渡:研究完了活字印刷术,感觉有些疲劳,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我们一起旅游去吧。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为防止迷失方向,你应该携带什么物品?学生回答指南针。1.教师课件展示指南针,并让学生制作演示指南针,谈谈发现。学生畅所欲言:指示南北;并不

9、是正南正北,有的偏的角度大,有的偏的角度小;把两个指南针放在一起,会互相吸引。教师肯定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并鼓励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解决发现的疑问。2.指南针的应用教师课件展示材料,并提出问题:从以上材料中你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生:指南针在北宋时用于航海,在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教师归纳:同学们分析能力很强,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间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了,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3.指南针的影响教师课件展示新航路开辟图片和材料,提出问题:请分析指南针的传播有什么重大影响?学生: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

10、动创造了条件。(三)摧古拉朽话火药教师过渡:课件展示漂亮的烟花,请学生欣赏。师:这美丽的烟花是用什么制成的?生齐声回答:火药。1.头脑风暴:火药的用途有哪些?学生尽可能产生更多的答案,如烟花爆竹、开山、修路、爆破、火药武器等。教师不作分析评价,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也给予肯定。教师课件展示宋元时期的火药武器,让学生辨认,并让学生认识到火药的主要用途是在战争中。教师开拓思路,课件展示“万户”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根据史书记载,14世纪末,明朝的一位勇敢者万户,曾坐在装有火箭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个大风筝,试图实现飞行的梦想,可惜万户被炸死了。万户被誉为利用火箭飞行的第一人,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行

11、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师:(语重心长)同学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有伟大的发明,但是我们在创新的时候要注意充分论证,确保生命安全。2.动脑筋:教师课件展示神舟九号和长征号火箭,提出问题: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教师归纳总结:发射原理一样。都是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反作用来推动火箭上前或上升。金元时期的火箭用的的火药,那今天的火箭用什么燃料呢?同学们没有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回去查阅资料。3.火药的作用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材料二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

12、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提出问题:上述材料中恩格斯和德克海德对火药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价,从中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生:火药对人类有利也有害。师总结:我们在评价历史事件的时候,要运用辩证的历史观,要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四)四大发明传世界课件展示四大发明传播图和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有什么重要影响,并谈谈感想。学生: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第三关 发人深思求进取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材料:合国世界知识

13、产权组织蓝色高楼的一层,陈列着许多国家赠送的珍贵礼品。前苏联送的上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复制品。美国送的是阿波罗号宇宙飞船1972年首次登月取回的一块月球岩石,镶嵌在水晶玻璃中央,取名“一片月亮”。中国送的是西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它们都令参观者驻足沉思”师:谈你的发现和感想。学生谈感想和体会:地动仪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但是到了近代有些落后了。第四关 回味无穷话收获 教师:四大发明是中国的“传家宝”,令中国人得意了一千多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但是,进入15世纪中期,一向

14、落后的欧美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首先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到19世纪末,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跃成为世界首位,而中国的科学技术却江河日下,一蹶不振。同学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激荡,我们还能躺在四大发明上洋洋自得吗?学生畅谈感想和收获:中国要不断创新,积极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课件展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并深情总结:同学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创造巨大的财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总是靠着祖先的四大发明过日子,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为了跟踪发展高新科技,我们国家制定了

15、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同学也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思考,刻苦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第五关 拓展实践勇尝试 活动一:自制指南针。活动二:调查研究:随着活字印刷传遍世界,雕版印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潍坊寒亭杨家埠年画为什么仍然保留传统的雕版印刷术? 所有图片来自 【教学反思】 1.学习目标定位准确,表述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学生很容易达成。同时关注学生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过五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中第一关,基础知识大比拼,设计成表格,非常条理,一目了然,学生能轻松构建知识体系,整体把握本课知识

16、要点;第二关,合作探究促能力,我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有材料、有图表,形象生动,而且问题的创设有矛盾冲突,富有挑战性,如活字印刷术的创新和不足,一分为二评价火药的用途等。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欲望,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第三关,发人深思求进取,我引导学生对比中国古代科技的高超和近代科技的逐渐落伍,让学生深深认识到封闭导致落后,增强学生为中华复兴努力学习的动力;第四关,回味无穷谈收获,运用漫画引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创新能力和品质。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

17、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欲,给学生创造了安全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敢展示。同时对于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不给学生讲得明明白白,而是给予一点提示和点拨,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同时还创设了多个问题悬念,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不指责和批评,给予指导和宽容,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铺就温床。4.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导入创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后拓展,设计实践题和社会调查研究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步步燃烧发展。5.自始至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运用头脑风暴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把辩论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比较两宋时期指南针的运用,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等,培养学生的比较异同能力;让学生制作指南针和活字及进行社会调查,激励学生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入三次科技革命,让学生发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缺点和不足:第二关设计的问题有点多,比较零散,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在教师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展示有些着急,引导得过多;评价过于注重对个体的激励性评价,忽视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