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649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摘要】目前高职的“合唱与指挥”课的教学改革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过分重视合唱的演唱技巧和指挥动作训练,忽视了合唱训练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状况,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设想: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更新教学内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提倡考核方式多样化。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能力;实践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的热潮中,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作为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合唱与指挥”课,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

2、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的合唱指挥人才呢?下面就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一、市场需求与教学现状近年来,我国合唱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业余合唱队,如大中小学学校合唱团、企业合唱团、社区合唱团、军队合唱团等等,多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十几万支合唱队。社会对合唱指挥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可是真的能担起训练合唱队的担子的指挥真是屈指可数。拿学校合唱团来说,照理合唱团的指挥应由音乐教师来承担,可事实上不是如此。单从学历上看,我国的音乐教师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据教育部200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有小学音乐教师近12万人,学历合格率为67,初中音乐教师617万人,学历合格率为55,还

3、有三分之一多的教师学历都不达不到要求。而学历达到要求的音乐教师也不能说是已经掌握合唱指挥的技能。2003年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对湖南省的28名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名教师(21%)对指挥这方面的知识是“掌握”的,其余79%只是一般地了解或只知道一点,还有1名是不会的。参考文献:1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1R219所以,每逢合唱比赛时,很多学校就要请外面的合唱指挥的专家来辅导了。企业或街道的合唱团的指挥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都是靠外聘。所以可以肯定

4、合唱指挥的职业空间是很大的。既然合唱指挥的职业空间这么大,那么,合唱指挥人才由谁来培养呢?我国的合唱音乐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专业的合唱指挥人才非常少。专业音乐院校指挥系每年也只招4、5名学生(有些还包括乐队指挥),培养出的人才远远不够市场需要。面对大量的业余合唱团,我们必须提高高职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水平,让高职的毕业生能适应社会需要,通过系统的合唱训练和演出实践,初步掌握合唱技能;并获得初步的合唱艺术实践经验,具备初步的训练合唱和从事合唱的能力,挑起训练合唱队的担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合唱与指挥”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法等都照搬传统的高师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模式只重视合唱的演唱技

5、巧和指挥动作训练,忽视了如何进行合唱训练和面对合唱团的实操性指挥训练。老师似乎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了学生,可当学生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合唱团,往往不知如何着手训练。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合唱与指挥”课离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进行改革。二、改变现状的对策要改变高职“合唱与指挥”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把握好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可以说,强调能力本位的

6、职业教育,使学习者具有从事一定职业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以教育目标为根据。以往的“合唱与指挥”课之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相一致。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合唱中的演唱和指挥部分,学生毕业后只会演唱几首合唱作品的某一声部、会几首合唱作品的指挥动作,而对组织、训练合唱队普遍觉得困难。那么,高职的“合唱与指挥”课究竟要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呢?笔者认为,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合唱与指挥”课的学习达到能“唱”(演唱多声部合唱作品)、能“指”

7、(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能“训”(掌握训练合唱队的方法)三个目标。所以,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的内容,必须围绕提高“唱”、“指”、“训”这三方面的能力来展开。高职学生专业底子薄,课时又不多,如何科学地安排课程内容无疑显得更加重要。“唱”是学习合唱与指挥的基础,训练和指挥合唱必须有演唱合唱作品的经历。因此,应该把“唱”安排在合唱与指挥课首位,并且要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这里的“唱”不单单是指演唱合唱作品,其重要目的还在于曲目的积累。所以,在选材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应从二部合唱开始,慢慢过渡到三部、四部合唱。所选的合唱作品在风格、形式、类型以及题材上应该多样化。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合唱

8、作品,还要安排赏析中外优秀合唱作品及优秀合唱队的表演等内容。“指”要在“唱”的基础上进行,当学生有了演唱合唱的经历和积累了一定的合唱曲目后,再来学习指挥,会顺利很多。需要指出的是,指挥部分的教学,不要过分重视图式的教学,切忌把“指挥”课变成“体操”课,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指挥的原理和乐谱的分析上,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乐谱的能力、艺术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选材上,要选择不同风格和类型的作品进行分析与练习,鼓励学生形成正确和富有个性的指挥风格。如果说“唱”与“指”是学习合唱指挥的基础,那么“训”无疑是学习合唱指挥的关键。因为在训练合唱队时,指挥能掌握和运

9、用有效的合唱的训练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轻视“合唱训练学”这方面的内容,而要把这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来抓。也就是说,在掌握了一定的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能技巧后,必须学习如何组织合唱队、如何划分声部、如何进行合唱中的呼吸、发声、共鸣、音准、吐字咬字、合唱音响平衡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二)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在以往的“合唱与指挥”课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合唱与指挥教学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近几年高职院校

10、中流行的“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注:这里的“错过”意为“做错过”)正是说明了学习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清醒的、理性的认识。例如,在讲“合唱队的声部”时,教师在讲解各个声部的音色特点、音域等知识的同时,就应该创设这样一个实践环境: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轮着当合唱的“指挥”(训练者),其余的就是合唱队(如果是学习童声合唱队的声部,可由女声来代替),“指挥”要对合唱队员作音域、音色、音准等一系列测试,再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作出相应声部的

11、判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要多问“为什么”,引导学生多思考,最后,教师要有详细的点评。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以后组织合唱队遇到分声部的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了。(三)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提倡考核方式多样化。学习的测量和评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考核是评定“合唱与指挥”学习成绩的主要方式,应该加以重视。可是以往的考核方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合唱考试就是分小组演唱某合唱曲,指挥考试就是练好一两首合唱曲的指挥动作,考试时就跟着录音“比划”出来。由于考核时间安排在期末,学生最终看到的只是成绩单上的分数,而看不到老师对的具体评价。这样的考核意义不大,要体现出考核真正的价值,必须关注如下问题

12、:首先,考核内容与方式应以教学目标为根据,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定考核的内容与形式。2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2R389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单一地考“唱”与“指”,但到了学习的后期,就要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了。考核形式应多样化,笔试的、实操的、独立完成的、合作完成的等等。另外,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考核其实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对教与学的结果进行整体性评价。从教师方面看,通过考核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从学生方面看,可以通过考核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基于上述观点,笔者对“合唱与

13、指挥”课的考核作了一次尝试性的改革,目的就是考察和提高学生在合唱指挥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考核内容是排练合唱,就是让学生体验合唱训练的全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选曲到排练,全程由学生亲自参与。准备工作:选一首合唱曲,分析并设计排练计划,小组内人员根据各人的特长分工:负责发声练习的、负责声部训练的、负责伴奏的,负责合排的其余学生充当合唱队员。考核时间:每组2课时。在展现整个合唱排练过程后,还安排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和他评,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鼓励其他同学出点子,最后老师要总结性的评价。虽然这样占用的时间较多,但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互相评价,会发现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

14、而促使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明前自己的学习方向,最后达到提高训练合唱实际能力的目的,这样比老师讲一百遍的效果都要好。三、未来设想上文谈到的“合唱与指挥”课的改革,仅仅是在教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改革,如果要更进一步地体现高职教育的就业性、职业性、应用性、市场性等特点,还需要学院其他部门、社会上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面是笔者对“合唱与指挥”课的未来设想:第一,走出课堂。可由学生会或团委牵头,在学院范围内或以系为单位组织各种类型合唱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音乐系学生负责排练。根据学生的特长分成若干个小组,有负责声部排练的,有负责伴奏的,有负责合排的,还可以参加唱的行列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方便的实践机会,又能丰富校园文化,可操作性也强,值得提倡。第二,走出校门。与学校周边的中小学、社区(街道)、企业单位合作,帮助他们建立合唱队,安排学生定期给他们排练,这样,无形中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合唱指挥实习基地,使学生更早地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提高与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合唱事业的推广和普及。总之,高职要为社会输送具有能力强、创新素质的合唱指挥人才,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优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创设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