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682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论文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 摘要:唐五代小说命名形式复杂多样,呈现出复合结构,即由A+B的形式构成:A类指小说的题材或人物、时代、主要情节等等;B类指记、传、外传、志、故事、遗事等多与小说文体、编撰方式或创作观念相关的命名。唐五代小说的命名方式既反映出对唐前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又体现出唐五代小说文体渐趋独立的进程。唐五代小说的命名受史学传统影响较大,从中也可看出唐五代小说创作与民间传闻的深厚渊源、与唐五代文人生活习尚的密切关系以及唐五代时人好奇的审美心理等等。 关键词:唐五代小说;命名结构;命名特点;史学传统;文体独立;民间传闻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09J01);2010年广东

2、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2011年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作者简介:程国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632);廖华,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32)。 唐五代小说以其丰富而奇特的想象、高超的叙事技巧、生动传神的人物塑造、“文备众体”的形式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对唐五代小说命名的结构进行解读,分析唐五代小说命名的特点,论述唐五代小说命名与史学传统、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趋势、民间传闻、文人生活习尚、“好奇”的审美心理等之间的密切联系,从特定的视角探寻唐五代小说文体独立的进程,并由此考察唐五代的时代风气以及文

3、人的生活状态。 一、唐五代小说命名的结构分析 唐五代小说命名形式复杂多样,就总体而言,呈现出复合结构,即由A+B的形式构成,试举数例:古镜记、冥报记、任氏传、高力士外传、广陵妖乱志、渚宫故事、开元天宝遗事等,在这些小说名称中,古镜、冥报、任氏、高力士、广陵妖乱、渚宫、开元天宝等是指小说的题材或人物、时代、主要情节等等,我们姑且称之为A类;记、传、外传、志、故事、遗事等多与小说文体、编撰方式或创作观念相关,我们姑且称之为B类。在唐五代小说名称之中,也有些作品采取省略的形式,如晚唐裴铏直接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省略A类;又如游仙窟、开元升平源、杂纂、乾月巽子、刊误等小说命名省略B类。综而观之,

4、一般都是由A+B复合构成的。 关于唐五代小说的命名,笔者根据以上提到的A+B复合结构的构成形态,按A、B两类情况分别进行论述。 (一)从A类命名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将人物姓名、官职、籍贯等嵌入小说名称,包括以作者之名号、籍贯命名,以故事讲述者命名,以小说中相关人物命名等多种形式。 首先,以作者之名号或籍贯命名,例如,金华子杂编以作者之号命名,清代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金华子称:“金华子二卷。 (作者刘崇远)自号金华子,因以为所著书名。”云溪友议、三水小牍等以作者籍贯名书,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溪友议指出:“云溪友议三卷。右唐范摅撰。摅,五溪人,故以名其书。”宋代晁载之续谈助三水小牍篇云

5、:“右钞安定皇甫枚所编三水小牍。枚自言天祐庚午岁,寓食汾晋为此书。 三水,安定郡地名,枚,安定人,故云。”采取这类命名方式的小说还有卢氏杂说等。 其次,以故事讲述者命名。例如,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刘禹锡所言前代轶事,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记录史臣柳芳被贬时从高力士处闻知玄宗朝宫廷故事,皆属此类。 再次,以小说中相关人物姓名或官职进行命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例如梁四公记、任氏传、冯燕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柳毅传、明皇杂录、牛羊日历、无双传、虬髯客传、韩擒虎话本等。以牛羊日历为例,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指出:“牛羊日历,诸家悉以刘轲撰。 其书记牛僧孺、杨虞卿等事,故以此命名。”尚书故实则按照

6、小说中相关人物的官职命名,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指出:“尚书故实一卷。唐李绰撰。又名尚书谈录,首言宾护尚书河东张公三代相门,谓嘉贞、延赏、弘靖也。”2以小说题材、情节、主要事件为名。这是古代小说普遍采用的命名方式之一,例如离魂记、游仙窟、三梦记、前定录、异梦录、冥报记、鉴诫录、续仙传、仙传拾遗、墉城集仙录、神仙感遇传等。 3以小说故事的发生地或创作地点为名,如湘中怨解、渚宫故事、杜阳杂编、北里志、三水小牍、广陵妖乱志等。以杜阳杂编为例,清代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杜阳杂编三卷。唐苏鹗撰。其曰杜阳杂编者,晁公武读书志谓鹗居武功之杜阳,盖因地以名其书云。”4以小说编撰的时代命名,例如大业杂记、隋

7、唐嘉话、大唐新语、开元天宝遗事、中朝故事等。 5以“奇”、“异”、“怪”等代表题材选择、创作倾向、审美趣味或具有广告意义的词语命名,例如:广异记、独异志、东阳夜怪录、集异记、博异志、传奇等。 (二)从B类命名情况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以“传”、“外传”、“记”、“纪”、“志”、“录”等与史传相关的词语作为小说名称,笔者主要依据注辟唐人小说所录篇目的正文部分,同时参照了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拙著唐代小说嬗变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从单篇传奇和小说集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如下:以“传”命名的有25种:补江总白猿传、邺侯家传(邺侯外传)、崔少玄传、高力士外传、欧

8、阳詹传、任氏传、柳毅传、柳氏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李娃传、东城老父传、长恨歌传、莺莺传、冯燕传、无双传、上清传、虬髯客传、杨娼传、灵应传、阴德57程国赋,廖华: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40子部小说家类金华子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843页。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3小说类云溪友议篇,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66页。 (宋)晁载之:续谈助卷3,三水小牍篇,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册,第64页。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32四部正讹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

9、1年,第318页。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1,小说家类尚书故实,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77页。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42子部小说家类,第1878页。仙传拾遗、续神仙传;以“记”或“纪”命名的21种:古镜记、梁四公记、冥报记、广异记、枕中记、离魂记、三梦记、通幽记、周秦行纪、秦梦记、秀师言记、纪闻、河东记、集异记、纂异记、大唐奇事记、原化记、兰亭记、太业拾遗记、耳目记、扬州梦记;以“志”命名的4种:辩疑志、博异志、独异志、宣室志;以“录”命名的15种:定命录、异梦录、龙城录、玄怪录、续玄怪录、冥音录、会昌解颐录、明皇杂录、东阳夜怪录、潇湘录

10、、剧谈录、刘宾客嘉话录、闻奇录、续定命录、稽神录。 2以“说”、“语”、“话”、“议”、“言”、“谈”等与谈谑、说话风气相关的词语命名,如隋唐嘉话、大唐新语、玉堂闲话、戎幕闲谈、桂苑丛谈、灌畦暇语、云溪友议、唐摭言、广摭言、北梦琐言、庐山远公话等等。 3以“闻”、“见闻”、“传闻”、“新闻”、“旧闻”等与传闻有关的词语为名,如纪闻、洽闻记、封氏闻见记、次柳氏旧闻、皮氏见闻录、王氏见闻集、南楚新闻等。 4以“编”、“集”、“杂俎”等命名,如杜阳杂编、灵怪集、酉阳杂俎、异闻集、资暇集、金华子杂编等。 5以演义、故3 事、遗事、故实、话本等命名的如苏氏演义、尚书故实、中朝故事、渚宫故事、开元天宝遗事

11、、韩擒虎话本、秋胡话本等。 (三)其他命名情况 1一书而多名。唐五代小说存在一书而多名的现象,例如,补江总白猿传又名白猿传、续江氏传等;柳毅传又名洞庭灵姻传等;尚书故实,又名尚书谈录。 2以乐器或官署为小说命名,如:羯鼓录、教坊记等。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羯鼓录云:“羯鼓录一卷。右唐南卓撰。羯鼓本夷乐,列于九部,明皇始好之,故开元、天宝中盛行。”3也有些唐五代小说存在其他命名方式,例如甘泽谣,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甘泽谣称:“甘泽谣一卷。唐刑部郎中袁郊撰。所记凡九条,咸通戊子自序,以其春雨泽应,故有甘泽成谣之语,遂以名其书。”命名方式较为随意。 二、唐五代小说命名的特点 以上我们对唐五代小说的命

12、名结构进行解读,下面,笔者试图对唐五代小说命名的特点加以考察,分析唐五代小说命名与史学传统、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趋势、民间传闻、文人生活习尚、“好奇”的审美心理等等之间的关系,考察唐五代小说的题材来源、创作方法与创作观念,阐释文人群体的生活状态以及小说作品的时代特征。 (一)唐五代小说命名与史学传统 我们在上文提到,很多唐五代小说以“传”、“外传”、“记”、“纪”、“志”、“录”等与史传相关的词语命名,经初步统计,以“传”命名的有25种,以“记”或“纪”命名的21种,以“志”命名的4种,以“录”命名的15种。唐五代小说多以“传”、“记”、“纪”、“录”等命名,从中可以看出史学传统影响的痕迹。众所

13、周知,史记作者司马迁不仅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史学传统,而且创建了纪传体的史书体裁。史记一百三十篇中,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班固的汉书体例与此大致相同,只是将“书”改成“志”,去掉“世家”,共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这种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编写体制不仅影响于史学,也影响于文学。在上述针对唐五代小说命名的不完全性统计中,以“传”、“记”、“纪”、“志”、“录”引入小说篇名者达六十五种之多,还有些唐五代小说直接以“史”、”史补”、“阙史”、“逸史”、“传信”等词语命名,如唐国史补、唐阙史、逸史、开天传信记等,这些均可以视作唐五代小说受史学传统影

14、响的直接证据之一。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云:“古者左史记言,右史书事。”古代的史官将真实记载历史事实、言行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唐五代小说的命名也体现出小说作家的拟史意识,他们记载自己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人或事,有言必录,有事必记,并突出真实的原则,与此同时,这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史家春秋笔法和褒贬精神,注重劝诫,注重小说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以唐国史补为例,作者李肇在唐国史补序中声称:“昔刘集小说,涉南北朝至开元,著为传记。予自开元至长庆间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续传记而有不为。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诫,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强调小说创作补

15、史的功能,突出小说“示劝戒”的作用。清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唐国史补列举具体事例指明小说补史之阙、有助于风教的作用:唐国史补三卷论张巡则取李翰之传,所记左震、李汧、李廙、颜真卿、阳城、归登、郑、孔戣、田布、邹待征妻、元载女诸事,皆有裨于风教。又如李舟天堂地狱之说,杨氏、穆氏兄弟宾客之辨,皆有名理。末卷说诸典故,及下马陵、相府莲义,亦资考据。唐阙史、开天传信记等书也是如此,明吴岫阙史跋云:“阙史二卷。凡史载必朝庙典故,职员政绩,虽滥及闾阎,亦关风化。 参寥子名曰阙史,而事涉琐细,非笔载之急,史云乎哉。”唐郑綮开天传信记自序亦云:“窃以国朝故事,莫盛于开元、天宝之际。服膺简策,管窥王业,参于听闻,或

16、有阙焉。承平之盛,不可殒坠。辄因步领之暇,搜求遗逸,传于必信,名曰开天传信记。”一方面,强调小说内容真实可信,另一方面,注重小说“风化”之功用。 (二)唐传奇的命名体现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趋势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唐传奇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它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子、史的影响不可低估,与此同时,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我们从小说命名来看,比如,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讲述唐代宝应年间,有位元无有仲春末独行于维扬郊野,正值天晚,风雨大至,元无有遇见四人聚谈吟诗,等到天亮以后才发现这四人原来是”故杵、烛台、水桶、破铛”四物所变。作者将这篇传奇取名为“元无有”,明确向读者表明这是一篇有意虚构

17、的作品,体现出唐代小说作家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除此以外,像东阳夜怪录称成自虚同样是虚构之作。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36二酉缀遗中指出:“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也指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所谓“作意好奇”、“有意为小说”,其重要内涵之一就在于唐代小说作家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有意识地采取虚构、夸张、想象等文学手段进行创作,逐步摆脱了史学的束缚,元无有、成自虚等小说的命名行为正是唐人“有意为小说”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趋势。 (三)唐五代小说命名与民间传闻的关系很多唐人小说以“闻”、“新闻”

18、、“旧闻”等命名,如纪闻、封氏闻见记、玉泉子闻见录、闻奇录、南楚新闻、次柳氏旧闻、异闻集、纪闻谈等等,这些小说的命名反映出唐代小说一种独特的创作方法,即根据传闻而创作。 古代小说自它产生的初期开始便与民间传闻结下不解之缘,班固汉书艺文志明确指出小说多系“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唐传奇的产生、发展与民间传闻同样关系紧密,以狐怪传闻为例,唐代社会流传的相关传闻成为此类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太平广记卷447所引朝野佥载狐神指出:“唐初已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太平广记卷447至455“狐”类作品共48篇,绝大多数是唐人所作,

19、这些作品是与当时“无狐魅,不成村”、普遍流行的狐怪传闻密切联系的。中唐李德裕在次柳氏旧闻的自序中指出:“彼(按:指高力士)皆目睹,非出传闻,信而有征,可为实录。”李德裕把“实录”与“传闻”相提并论,意在强调次柳氏旧闻一书都是高力士亲眼所见,告诉次柳氏旧闻的作者而被作者记载下来的,真实可信,不是据道听途说而创作的。李德裕这段话实际上也从侧面透露出当时小说创作领域根据传闻而创作的情况较为普遍。 唐人传奇正是在糅合民间传闻、历史史实等基础上,运用虚构、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段,“作意好奇”,由此出现了接近于现代小说观念的作品,实现了小说文体的独立。 (四)唐五代小说命名与唐五代文人生活习尚的关系“话”、

20、“语”、“谈”、“议”、“录”等与“说话”有关的词语直接体现在唐人小说集的命名上面,如隋唐嘉话、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云溪友议、剧谈录、玉堂闲话、桂苑丛谈等等。 唐代文士生活在政治比较开明、思想比较开放的唐帝国之间,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呈现出乐观、开朗、外向的性格,喜欢交友、交游、聚会、宴饮,如集异记王涣之(按:实为唐代诗人王之涣,此处是小说之误写)就记录了几位诗人旗亭饮酒、闲谈的生活场景。任氏传结尾也提到,作者沈既济与金吾将军裴冀、京兆少尹孙成等人“浮颍涉淮,方舟沿流,昼燕(按:同宴)夜话,各征其异说。”文士游览途中、宴饮之际,喜欢叙说带有新奇情节的故事,即为说话,社会上流传的名人趣事、琐记

21、轶闻是文士们“说话”的一个重要内容。唐朝很多小说就是当时文士说话之风的产物,如莺莺传结尾提到:“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按:指崔莺莺、张生之事)”,因而成篇。上面提到的任氏传也是如此,沈既济与裴冀、孙成等人“昼燕夜话”的时候,“众君子闻任氏之事,共深叹骇,因请既济传之,以志异云”。长恨歌传记载,陈鸿与白乐天、王质夫三人“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按:指唐玄宗、杨贵妃之事),相与感叹”,陈鸿因而创作长恨歌传。冯燕传结尾也提到:“余(按:作者沈亚之自称)尚太史言,而又好叙谊事。其(按:指相国贾耽)宾党耳目之所闻见,而谓余道元和中外郎刘元鼎语余以冯燕事,得传焉。”“话”、“语”、“谈”、“议”、“录”等与说话有关的词语直接体现在唐人小说集的命名上面,如隋唐嘉话、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云溪友议、剧谈录、玉堂闲话、桂苑丛谈等等。 (五)唐五代小说命名与“好奇”的审美心理唐五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