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850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毕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题】论天龙八部萧峰之悲剧性 【作者】周荣洁 【关键词】天龙八部萧峰情感命运悲剧性 【指导老师】蒋建强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引言中国的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是缺乏悲剧意识的。但金庸的小说,尤其是天龙八部,虽是用传统的手法来写的通俗小说,却突破了一贯的“大团员”传统,真实地写出了历史的残酷、人生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难以自主,以浓郁的悲剧意识,悲悯的咏叹社会人生,真实地反映出朗朗乾坤之中的众生相。因此,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其小说的艺术成就和思想精神贡献,是其它武侠小说乃至通俗文学都无法超越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但看到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还能通过这些故事看到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

2、小说的世界中,人的贪、嗔、痴,人性的善与恶、爱与仇,共同织成了一张谁也逃不掉的网,共同演绎出一幕幕的人间惨剧。陈世襄先生曾用八个字概括天龙八部的题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而书中众多人物之中,乔峰(萧峰)可谓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金庸塑造这许多鲜活的主人公形象之中没有一个可与之相比。“陈家洛白面书生心胸太窄;袁承志的形象,气概缺少豪气;胡斐失之于油滑;郭靖笨得过份;杨过又太偏激刁钻;张无忌拖泥带水毫无丈夫气;令狐冲失之于随意浪荡;狄云老实巴交;石破天无知无识;韦小宝更不在话下”1而乔峰则具有天生的伟岸,天生的勇武,天生的豪迈,天生的英雄气概,同时,在他的身上我们还能够领略到他古希腊悲剧般的沉宏悲

3、壮的悲剧精神。他的悲剧无不展现着人性的光辉与黑暗,无不投射出人类的灵魂,又无不令人唏嘘叹。他俨然成为了一位古希腊式的悲剧英雄,令人震惊,令人动容。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最准确的概括和评价莫过于少林寺的那个无名老僧所言:“唯大英雄能本色。”但是若论命运,乔峰的一生却是无处不悲,无论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还是他辗转曲折的身世、所具备的精神内涵以及他的情感经历,都是他悲剧产生的原因,同时又各自成为他悲剧命运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是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期,也不过是为其成为悲剧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悲剧效果。一、身世之悲乔峰从小是由汉人乔三槐养大的,在少林寺跟着玄苦大师学武,习得一身好武功,最后成为了中

4、原武林个个倾慕的英雄,丐帮上下人人拥戴的帮主。当乔峰刚出场时,借着段誉眼光看去,已给他打上了英雄的标记,但是要让他在读者心中成为真正的英雄,显然这还不够。因此一连串的命运打击让这个人物拥有更深的内涵。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又怎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社会残酷,人生无常,命运无情,他的命运的转变、悲剧就在杏子林开始。丐帮的元老集体反对乔峰当帮主,纵然乔峰不愿他们因此而死,为之两肋插刀,可是当他的身世之谜被揭示之后,一切都已经发生改变。他不是中原子民,而是与汉人有世仇的异族后代契丹人。丐帮是决不能让异族人做帮主,就算他豪气逼人,具有侠者风范,为丐帮呕心沥血,所

5、有的功绩都可以在他契丹人的身份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乔峰身世真相大白,乔峰变成了萧峰。他生于辽国,却在中原长大,并且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当秘密揭穿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一生都将生活在矛盾和挣扎之中。在乔峰的姓氏由乔变萧的转变中,他的命运就彻底的改变了:在乔峰时期,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时刻,是名满江湖的丐帮帮主。但随着身世真相逐渐被揭开,却成了众人鄙夷的契丹狗,避之唯恐不及的大恶人。突如其来的灾变使乔峰难以置信。面临这样完全意料不到的命运大转折,乔峰这样的盖世英雄,显然也是无能为力。“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时刻,乔峰还是保持自己坚强无比的理智与自控。于是他自己宣布退位,不许丐帮内讧,发誓不伤害帮众兄弟,表示自

6、己有生之年,绝不伤汉人的性命,决意将无限的悲愤痛苦独自默默地咽下,这就是乔峰。”2此时,他的声望、名誉、地位已不复从前。这样的一个大逆转让他顿时从天上掉到地下,仅仅是因为他的血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萧峰的悲剧表现出身处人生辉煌极境时的沉重和悲哀。书中虚构的狭窄世界,使得萧峰不断承受着命运的打击,他的每一次挣脱和突围,都成为一种无望的逃遁。身世的悲剧开启了他的命运悲剧之旅。萧峰开始了追索身世之谜的艰难历程。但是,他矢志追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纯粹失去的过程。因为种种事实证明了当年他家世的惨变和他永远无法改变的契丹血统。他由乔峰变成了萧峰(生父是契丹人萧远山),由丐帮帮主变成了丐帮及中原武林乃

7、至整个大宋的敌人,由人人崇拜的大英雄一夜之间变成了遭人唾骂的“契丹胡狗”,师长又都变成了当年误杀他父母的仇人。乔峰对真实的追求把他自己逼向了毁灭的边缘。在痛苦与茫然中他自愿放弃了丐帮帮主的地位,成了孤苦无依的流浪英雄。而在萧峰追查自己身世真相的过程中,养父母乔三槐夫妇又在自己到来之前被害,少林寺闻讯赶来救护的众僧又认定是萧峰所为;授业恩师玄苦大师又被人打成重伤,不治身亡。而玄苦大师和少林寺的一个小和尚又认定是萧峰下的毒手。于是,杀父、杀母、杀师这三项罪名,就全都落到了萧峰的头上。从此,他在江湖上遭到了众人的唾骂,连昔日的部下和朋友全都对他切齿痛恨。吴长老这样说:“此人丧心病狂,行止乖张。本来嘛

8、,他曾为敝帮立过不少大功,便在最近,咱们误中奸人暗算,也是他出手相救的。可是大丈夫立身处世,总当以大节为重,一些小恩小惠,也只好置之脑后了。他是我大宋的死仇,敝帮诸长老虽都受过他的好处,却不能以私恩而废公义。常言道大义灭亲,何况他眼下早已不是本帮的什么亲人。”听起来好像是大义灭亲,实则是为自己撇清关系,不受牵连,视之为死敌,欲除之而后快。”朋友鲍千灵评价萧峰:“当年他出任丐帮帮主,我和他也有过一面之缘。这人过去的为人,我一向是十分佩服的。听赵老三说他是契丹夷种,我还力斥其非,和赵老三为此吵得面红耳赤,差些儿动手打上一架。唉,夷狄之人,果然与禽兽无异,他隐瞒得一时,到得后来,终于凶性大发。萧峰既

9、杀了他师父,少林派可也瞒不住了。这姓乔的恶贼只道杀了他父母和师父,便能隐瞒他的出身来历,跟人家来个抵死不认,没料到弄巧成拙,罪孽越来越大。”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萧峰浓重的悲剧意蕴,引起了我们对历史上民族冲突中悲剧的思考。“中原好汉们的民族对抗情绪是复杂的。其中有着捍卫民族利益的正义的一面,也有着严重的偏见的偏激。”3在这种情况下,任萧峰如何的英雄盖世,豪迈潇洒,也不免要心灰意冷了:萧峰站在门外,听到鲍千灵如此估量自己的心事,寻思:“没本钱鲍千灵跟我算得上是有点交情的,此人决非信口雌黄之辈,连他都如此说,旁人自是更加说得不堪之极了。唉,乔某遭此不白奇冤,又何必费神去求洗刷?从此隐姓埋名,十余年后

10、,叫江湖上的朋友都忘了有我这样一号人物,也就是了。”霎时之间,不由得万念俱灰。英雄末路,怎能叫人不悲叹伤心!这时候,萧峰成了中原武林的公敌,已被彻底地孤立。这种命运的落差,使他的心灵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使他产生一种沉重的命运困惑。中原好汉们决定在聚贤庄开所谓“英雄大会”,逼得萧峰与天下群豪饮酒绝交,违背自己离开丐帮时所立的“乔某是汉人也好,是契丹人也好,有生之年,决不伤一条汉人的性命”的誓言,大开杀诫,打死打伤无数的中原武林人士。“显然,在萧峰的英雄本性中,包含了一种豺狼之性。在受到人类正常理性控制的时候,就表现出英雄豪迈的一面;而在受到复仇情绪控制的时候,就表现为豺狼兽性的一面。狭义豪迈和动物

11、凶猛,共同组成了萧峰的英雄本色。”4这场大战加深了中原武林人士与萧峰之间的矛盾。他的悲剧进一步升级。二、爱情之悲在阳刚的武侠小说世界里,女性的任务一向都是为男主角在侠义江湖的时候提供一条爱情的线路,演绎热血江湖中的侠骨柔情。所以,她们的意义是依附于男主角。然而在金庸小说中,女性个性鲜明,她们为金庸的武侠小说世界,甚至是整个武侠小说世界的人物长廊添了灿烂的一笔。她们在整部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成为连贯整个故事的脉络,还对男主人公的性格以及命运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萧峰一生中与几个女子的情感纠葛,推动了他的悲剧命运的发展,值得探讨。(一)阿朱天龙八部中,阿朱应该是最伟大的女性形象,这伟大在与萧

12、峰的交往中表现得很彻底。就在萧峰孤独无助,为世所弃的时候,阿朱进入了他的生命,成为他此时唯一的知己。无论他是契丹人也好,汉人也好,阿朱都跟定了他,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在萧峰成了孤孤单单、给人轻蔑鄙视的契丹狗的时候,这世上至少阿朱这样有一个人敬重他、钦佩他、感激他、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他身边,和他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萧峰收获了此生唯一的真爱。“塞上牧羊空许约”一个只属于他们的约定雁门关上乔峰和阿朱两个人定情,相约百年。乔峰是个知情知意的汉子,只是不太会表达感情,但是他用情之深之切,令人感动。阿朱是重情重意的女子,不管天下人怎样说乔峰,她跟定了他。阿朱对乔峰道:“便跟着你杀人放火,打

13、家劫舍,也永不后悔,跟着你吃尽千般苦楚,万重煎熬,也是欢欢喜喜。”乔峰道:“乔某得有今日,别说要我重当丐帮帮主,就是叫我做大宋皇帝,我也不干。”这时可算是萧峰生逢变故后最温馨幸福的时光,而这种幸福只有阿朱能够给他。假若萧峰此时就此罢手,也许他能与阿朱幸福下去。但是,萧峰既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父母在三十年前被“带头大哥”、赵钱孙、智光大师等无端杀害,自然就要为父母报仇;而他杀父、杀母、杀师这三项罪名,当然也要洗清。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寻仇之旅,可到头来却是追寻越深失去就越多。原本以为凭萧峰的武功和阿朱的机智报得父仇不会很难,谁知命运又开了个不怀好意的玩笑,困难重重阻挡着他们复仇的

14、步伐,错综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偶然和必然,不可捉摸和预测的因素,恨之深和爱之深最终导致了这对恋人天人永隔。他与阿朱千里追查杀害父母的凶手以及知情人士,但所到之处,当年的凶手以及知情人士,先他一步被人杀了:丐帮徐长老被人打死;谭婆与赵钱孙也被人打死;谭公自杀身亡;,泰山单正一家三十余口被人杀死,而且所有房屋被人烧成白地这些血案,却全都算到了萧峰的帐上!幸而天台山智光和尚没有被害,他告知萧峰的真实姓名和当年他父母被害的过程,但他却不愿意告诉萧峰当年的“带头大哥”是谁。在萧峰的心目中,已怀疑那位当年杀他母亲、逼“死”父亲的“带头大哥”,也就是今日杀他义父、义母、师父以及徐长老、谭婆与赵钱孙等人的

15、那个“大恶人”。而智光和尚临死时只是留下了一段偈语: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在灰尘。假如他当时看懂了这段偈语,悟到其中的佛理,从此与阿朱到塞外去放牛牧羊,不再过问江湖上的是非恩怨,那么他的后半生就会由此改变。但是,他的性格却决定了他的命运:继续去追查那“带头大哥”的身份,尽管他他已不抱任何希望。但这却将他推向了无边的深渊!他又与阿朱去找最后一个知情的人,即马大元的遗孀康敏。而且,阿朱提议这一回由她装扮成丐帮长老白世镜,去向康敏打探那带头大哥的身份秘密,结果却被康敏瞧出了破绽,误导他们去杀死大理王爷段正淳,而段正淳却竟是阿朱的亲生父亲!阿朱为了萧峰

16、,也为了她的父亲,自己又装扮成段正淳,去赴萧峰的复仇之约,竟被不明真相的萧峰亲手打死!而这一幕人间惨剧,却竟是由他们自己把序幕拉开的,他们不自觉地把自己推上了这条不归之路!自己最爱的人竟然死在自己的手下,缘为一片误会,世间至悲痛莫过于此。萧峰后来到辽国当了南院大王,耶律洪基看他每天郁郁寡欢,打听到原来他喜欢一个江南的女孩子。“兄弟原来是喜欢江南的姑娘啊!将来咱们打下宋朝,有的是江南的女孩,随便你挑。”乔峰并不是喜欢江南的漂亮女孩,而是他心中只有那个被他误杀的江南女子阿朱,阿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世间万事,没有经历,谈不上放弃。可经历了之后,却无法回头。偌大的世界,时空永远是无情的。(二)阿紫阿朱

17、对萧峰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爱,但是阿朱的妹妹阿紫却是一种占为己有的自私的爱。阿紫与萧峰完全是两个世界中的人,很难想象,阿紫这样的人会爱上萧峰。可事情就是如此凑巧,她偏偏就是阿朱的妹妹,阿朱也偏偏当着阿紫的面把她托付给萧峰,她偏偏亲眼见到萧峰是如何打死阿朱的,偏偏看到了一个男人亲手打死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后的野兽一样咆哮,天塌地裂般的痛苦。阿紫才发现人和人之间不止是星宿派中残忍的狼群般的关系,还有如此真挚如此痛楚如此美好的感情。就从那一刻开始,她心里就有了萧峰。“我要是阿朱多好,有人这么疼我,有人这么关心我。”她觉得阿朱是那么的幸福,她希望自己能够代替自己姐姐阿朱,她也想要阿朱的幸福。但是对于阿紫,乔峰

18、只是怀着赎罪的心情答应阿朱去照顾她而已。他心里只有一个阿朱,再容不下任何女子。但是在阿紫的心里,这种一厢情愿的爱欲不断膨胀起来。阿紫真的希望,自己就是阿朱,而阿朱的死似乎给她留下了可能的希望。为了阿紫,萧峰打败了她的那些同门师兄,为了阿紫,萧峰不远千里,孤身北上,为阿紫治疗。虽然,在萧峰,做这一切只因为这是阿朱的遗言,是对所爱之人的一种愧疚、赎罪。在阿紫,却不会这么想。在阿紫的世界里,第一次有了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可以不用防备的人,即便是她的亲生父母都没能享受到这样的信任,这个人就是萧峰。一厢情愿的爱情不会结出幸福的果实,更不要说这种占有欲极强的爱。“阿紫这样的人不仅在于她的残忍,而是像阿紫这一

19、类人,她的可厌之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之下,只当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她自己。”5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样一个狠毒而可怜的女子,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获取萧峰的爱,注定她只能是悲剧性的。如果在遇见游坦之之前没有遇见萧峰的话,说不定阿紫与游坦之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可是现实就是如此。她究竟爱萧峰什么,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对于她而言,她可能隐约地渴望有一个人,像萧峰对待阿朱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她从不相信别人,除了萧峰她不会把自己的心交给任何其他人,哪怕是游坦之。阿紫还是和萧峰死在了一起,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她仰慕的英雄。(三)康敏康敏,是一个特殊得不能再特殊的人物:人世间的一切阴狠、歹毒,在她的

20、身上表现得无以复加。小时候就因为嫉妒将人家的一件花衣服剪得粉碎,心中说不出的欢喜,比我自己有新衣服穿还要痛快。因此她从小便领略了毁灭的快感,凡是得不到的,必毁之而后快。康敏为什么要揭露乔峰的身世,害得他身败名裂呢?只因为,当年洛阳牡丹花会上的康敏美貌迷人,男人看见她都要惊奇地凝视她一会儿,然而却有一个人不看她,这个人就是萧峰。“(康敏)你难道没生眼珠子么?恁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汉,都要从头至脚向我细细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视,趁旁人不觉,总还是向我偷偷的瞧上几眼。只有你,只有你哼,百花会中一千多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终没瞧我。你是丐帮的大头脑,天下闻名的英雄好汉,洛阳花会中,男子汉以

21、你居首,女子自然以我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的瞧上几眼,我再自负美貌,又有什么用?那一千多人便再为我神魂颠倒,我心里又怎能舒服?”她认为她的自尊与虚荣受到伤害:一个破叫化子的头头,凭什么可以将她这样一个男人眼中的尤物,这样一个人见人馋的女人,视若无物?甚至明明看在眼里,却又熟视无睹?她的出身本就微寒低贱,唯一值得骄傲的便是自己的容颜,而萧峰对她唯一感到骄傲的地方也没感觉,正如她自己所言,“就当我跟庸脂俗粉没丝毫分别”,怎不让她气恼?更何况,还是一个人人所景仰的大英雄!于是所有的报复都在她精心的安排下一步步逼近萧峰,萧峰所有的悲剧都源于康敏的自私自恋的畸形病态心理。一切之一切,都因为这个女人!既在

22、毁灭他人,也在毁灭自己。康敏是死得最惨的一个,被自己毁灭的容貌活活地吓死。当她容颜娇美之时,没有得到乔峰的看顾,当她容颜被毁之后,却能死在乔峰的怀里。是可怜?还是讽刺?是慰藉?还是痛贬?金庸自己曾说:天龙八部中,最不喜欢的人物就是康敏。她的人生、理想,也正如那件花衣裳,被她自己一片片撕碎。三、命运悲剧萧峰是天龙八部的第一主人公,也是一位古希腊式的悲剧英雄。他人生的悲剧其实就是一种命运悲剧,正是命运的不可抗拒将他一步步推向死亡。“作者对萧峰(乔峰)自杀的描写,实际上是完成了一座永恒不朽的人道主义英雄雕像。”6他成为了天龙八部乃至金庸全部武侠小说中最完美、最有魅力的侠义英雄。在当时历史的背景之下,

23、萧峰作为大宋死敌契丹人的后裔却生长在宋朝。而当时宋辽冲突、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繁,你骂我是“辽狗”,我骂你是“宋猪”,双方互相屠杀,到了双方都不辨是非、不分黑白,凡非我族类,则人人得而诛之的盲目地步。萧峰作为一代大侠,性格中自然具备“义”这种精神内涵。无论是与虚竹、段誉之间的惺惺相惜,还是与丐帮兄弟或者耶律洪基之间的肝胆相照,都说明了乔峰是义薄云天的一条好汉。但是,萧峰对朋友的一片赤诚却得不到应该有的回报。他对丐帮众人仁义有加,丐帮中人却嫌弃他的契丹人身份,与他势不两立。他对耶律洪基忠心耿耿,最后却被其用计擒禁。这是一代的大侠的孤独苍凉。当武林各门各派,四面合围欲杀乔峰而后快时,只有别人目之为

24、迂阔不通世务的段誉和举止温吞可笑的虚竹愿与其同生共死,“人皆曰可杀,我意独怜才”,他的知己仅此二人而已。最终萧峰陷入了悲剧的冲突之中,这是一种自我的内心冲突:一方面他的身世使他无法继续生存在汉人世界;另一方面,他的文化心理又使他无法进入契丹人的生活。无尽的诬陷、侮辱、误会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头上,天地之大,竟无容身之地。最后,萧峰因不愿看到两军交战,民不聊生,在宋辽两军阵前,他逼迫辽主耶律洪基答应在他有生之年,“不许我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却为辽主耶律洪基说他卖国求荣。萧峰也自知自己身为契丹人,却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再无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只能一死以谢天下。萧

25、峰壮烈地牺牲于宋辽两国人民之前,成为了民族矛盾的牺牲品。然而,萧峰是无辜的,他的契丹血统并不是他的罪过,而是父辈的罪孽注定了他的命运。萧峰与命运的不幸作抗争,但是他无法战胜命运,最后被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以玄妙不可解而又必然不可避免的方式操纵着走向更深的不幸。萧峰的苦难、不幸、抗争、死亡引发读者的悲痛、同情、崇高等情感反应,我们在萧峰悲剧人格所独有的悲壮感、崇高感中,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产生特殊的美感愉悦。萧峰悲剧也是历史悲剧。天龙八部中,金庸在创作中自觉地注意和努力揭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从萧峰的悲剧故事中,我们同时又看到作者本人对早期陈家洛

26、时代民族思想的否定。由于一些外族人的入侵,或者一些异族人的落后而产生的血统思想是不正确的,人性的好坏,世事的取舍不能因人的民族血统而论,像萧峰这样的大英雄就是契丹人。天龙八部中历史局限下敌对国双方的民族偏见十分严重,汉人一旦风闻萧峰是契丹人,就立即认为他是“大奸大恶之徒”,很快集合计谋擒杀他,废去他的帮主之位。待到萧峰背上杀父杀母杀师的冤案,人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合起来,在聚贤庄进行聚歼。冤案不是主因,他的血统才是引发他们愤怒的根本关键。这是历史的悲剧,集中体现在一个人命运的悲剧之上,更体现出一种对历史本身的悲剧意味的发掘。黑格尔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

27、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又都有片面性。每一方都固执自己的片面性,而损伤另一方的合理性,这就必然导致悲剧冲突。正是在这样两难的情况下,他最后选择了死亡,选择了拯救世人而自我毁灭,成为了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萧峰在宋、辽民族残杀中失去了丐帮和武林的许多朋友,甚至失去了阿朱,还亲眼目睹了宋、辽双方的无辜百姓都遭掳掠,被杀戮的惨重苦难,萧峰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达到了“人道主义”的层次所有的战争都无正义可言,残杀流血是人类的可耻表现,受害者终是黎民百姓。他已经超越了当时狭隘的民族观念,已经看到了战争背后生存的意义,并且希望众生能够平等,但是他所提倡人道的和平,呼吁停战这样单纯的

28、人道主义思想在功利的政治社会是行不通的。英雄寂寞,壮士悲歌。他的悲剧性命运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无法抗拒。结语从身世之谜到误杀心上人,由劝阻辽王攻打大宋到自刎殉义,萧峰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悲剧的一生,正如布鲁洛宣布出宇宙间的真理被需要利用愚蛮来控制人民的统治者们绑在鲜花广场焚烧一样。一个真正的清醒者,在污浊之世无以容身,然而作者没有让世界去直接杀害他,却让他自我死亡,这样的结局点出了忠君思想的历史限制。千古艰难唯一死,萧峰决断的自杀将他的人格力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惊天动地的一声响之后,余下的是几声淡淡的凄凉的回音。这样一个悲悯的拯救者形象无疑具有更强烈的悲剧力量。作为一个通俗文学作家,金庸自称

29、讲故事的人,他自己说:“我只是把故事讲得生动讲得热闹。”然而,他创作的最完美、最有魅力的侠义英雄萧峰其艺术感染力远远超出金庸讲故事的初衷。鲁迅认为“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富有悲剧性的。我想,这正是萧峰悲剧的价值所在。萧峰是悲剧英雄的代表,他的悲剧力量是永不磨灭的。参考文献1陈墨.金庸小说人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5: p4042陈墨.英华之咀金庸四部佳作回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 p1393贾耘田.破译金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4.6: p644陈墨.浪漫之旅:金庸小说神游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p2605倪匡.再看金庸小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 p746陈墨.众生之相金庸小说人物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p2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