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论文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949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论文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闻传播论文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闻传播论文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闻传播论文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论文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论文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定位 荷戟独彷徨全媒时代文学批评的站位 张勐“全媒时代文学批评何为”一题牵涉广阔,笔者无意放言空论,大而化之;宁可选择“80后”批评与“80后”写作、专业批评与网络批评这两个具体问题,作切切实实的思考。自然两个断篇形散神合,所研究的问题背后均隐约可见大众文化这一魅影闪现。 一 在近期召开的新世纪十年文学研讨会上,陈思和先生曾就“80后”作家的文学状态与以王安忆、莫言、余华等为代表的纯文学传统的承传者间的断层、分裂现象,表明如何“将断裂的文学进行整合”,这将是今天探讨新世纪文学十年时绕不开的问题。与出生于五六十年代这一作家群和“80后”作家群的所谓“断裂”相联系的,是同样执着于

2、纯文学价值标尺的我们“80后”批评者与“80后”写作的隔膜与错位。倘若说前辈批评家与“80后”作家之间的隔膜尚可归结为一种年龄意义上的代沟;那么面对“80后”作家草长莺飞的创作,“80后”批评者之相对“失语”则显然与代际差距无关,而属于或一精神文化意义上的代沟。 “80后”作家大都源于市场、源于大众文化,而“80后”批评者却多诞生自学院,其背景恰透露着大众社会与学府、媒体与文坛之间的疏离。学院批评即便偶涉“80后”作家群的创作,其关注亦仅限于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寥寥几位。研究方法上则每每将个体写作“典型化”,通过分析单一作家的文本来投射整个“80后”创作的精神风貌、审美态势,由此以偏概全而可

3、能造成的研究盲点不言而喻。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无疑是“80后”作家中最展头露脸的,虽不能说其成功的背后都是全媒宣传与市场运作之功,却在相当程度上与后者相辅相生,自觉非自觉地形成了某种共谋。在不断被媒体、市场推波助澜直至峰顶的同时,难免留印了迎合市场、取媚读者的创作心态。虽则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之写作模式俨然已成时尚,已成品牌,已成样板,对“80后”写作群体已经形成的误导甚至“克隆”生产、蔚为时潮自不可低估;但批评之职责并不仅仅限于静观、限于默认,而理应能动地介入,辨析疏导。 总览“80后”创作,其实并不纯粹是一个商业化、娱乐化的怪胎,其内涵也并不缺乏文学性的特质,任何本质主义地概括、命名,难

4、免将这一同样多元混血、异质合成的文学潮流的复杂性简单化了。如若我们的批评能消解“典型”,避免只见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之树,而不见森林;如若我们的审视范围能拓展至诸如小饭、笛安、许多余、李傻傻乃至更广泛的“80后”写作群体;那么很可能会发现一些因其未随波逐流而不被市场看好的别一种“80后”创作。不无遗憾的是,不仅市场对后者不屑一顾,学院批评也似乎无暇予以更多的关注、扶持。倒是一些发表于博客与论坛上的网络批评发挥了同步及时的作用。 “80后”作家显然是全媒时代的“当代英雄”。作为多种新媒介交错横生之所谓“全媒体”,其内里贯穿着的是现代化、商业化社会的逻辑,西方语境中的机械复制时代、后工业时代、消费

5、主义时代等种种相关表述皆可借作审视其内蕴的理论话语。有识者敏锐地感觉到,当下作家出笼的机制已悄然发生了位移:由传统的“期刊、理论家、文学史”之“三位一体”,衍变为“出版社、媒体记者和读者见面会”之“三位一体”。而后者恰是全媒时代的衍生物,其整体运营方式、策划构形皆难逃现代媒介、市场架构的程式、策略。排除诸种纷乱无序的机缘巧合,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在“80后”作家群中的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便印证了上述机制的魔力。全媒时代的运营机制一方面可将一个平庸者包装成畅销作家,一方面也能遮蔽、埋没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家与作品。然而一切存在着的并非尽是合理的,套用在“80后”作家身上,倘若因此为之削尖脑袋,钻头

6、觅缝,练就一身登龙术而忽视创作本身的努力,则无疑丧失了作为一名作家的文学本位及价值目标。 学界不无忧虑:那些绕开纸质载体而直接自网络蹿红的“80后”作家,其作品的文学性是否经得起检验?此一向度的担忧值得细思。然而换一个角度思考,网络毕竟提供了传统纸质媒介之外可供写作、“发表”的新平台,那无须编辑审稿而尽由万千读者检验的新方式,似乎不能说全然是商业取向、市场逻辑。其孕育作家的方(下转第44页)式、过程难免泥沙俱下,却不乏大浪淘沙出真金的可能。 亦有作家借由网络平台成名后,创作遂转向更其纯粹的文学性探索。可见网络作为新台阶,对于新作家的产生、更迭,自有不容低估的作用。 如是立论并不判定网络万能,亦

7、未默认专业批评的无用武之地。相反,笔者认为:面对“80后”创作,专业批评不应缺位。批评理应担负起对“80后”创作深入底里的批判的功能,当超高人气导致某些新星忘乎所以之际必要的警醒自不可少,如郜元宝近期对郭敬明小说爵迹“玩弄灵魂”、炫耀语言等恶趣味的针砭;但批评不能仅止满足于说“不”,同时还应包含着导引、整合等题中之义。尤其是我们“80后”批评者,与“80后”作家之间虽不无隔膜,却毕竟属“本是同根生”的一代人,彼此成长的时代环境、精神气候,共同拥有的青春情怀,或将预示着“80后”批评与“80后”创作交流对话、良性互动的潜在可能性。 二 文学史书写、文学理论研究多与当下文学创作保持着适度距离,隔岸

8、观火式的相对超脱立场,有助于其秉持平正与客观;“秋后算账”,乃至十年、百年后再作回顾总结一类的文学史淘洗、遴选乃是其习用之方法。较之前者,文学评论则更见长于对当下文学创作的热切关注与锐敏感受,必要时不惜与文学创作短兵相接,相拥相搏,以血试血。 值得省思的是,当下以博客与论坛为主要形式的网络批评较之纸质批评似更生动活跃、迅捷及时,“短平快”几乎成了网络批评的通用风格。且网络批评多为个人随兴而为,较之纸质学术出版物功利化的目的日渐侵蚀,其动机反而显得更其单纯,更接近于文学评论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始源。 时有学者强调网络系一“虚拟空间”,网络批评大抵“随意、诙谐、搞笑、游戏”,自有一套话语系统,与纸

9、质批评严正的话语实难沟通。此见归纳抽取网络某一特征固然无错,但进而将其过度放大,一叶障目,甚至藉此将网络批评的意义全盘虚无化,却未免失之片面。其实随着网络博客实名制的流行,不少批评家皆以实名开辟自己的博客,直面社会,而不再是昔日的“隐身人”,“虚拟空间”又何尝不能与“现实空间”互渗互化?网络批评常恨世人新意少,好标新立异,剑走偏锋。 有识者便将网络批评的这一精神向度命名为“冒犯”,即偏要对主流意识形态、权威观点、传统理念说“不”;并将其归结为“是长期以来被压抑、被边缘化、被低贱化的民间批评的一种顽强体现”。发表方式的相对自由,为一些深刻犀利的卓见异说打开了窗户,思想的锋芒棱角也经由网络这一特定

10、空间得以保全。然而对点击率的片面追求,又致使其末流每以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无端挑衅,愤激谩骂(多作“愤青”状)吸引读者眼球。需要辨明的是,这未必尽是网络平台在作祟,一定意义上也含有商业化、媒体化理念的驱使。全媒时代与市场化时代的取向对批评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步合拍的。例如标举“自由谈”旗号的某刊,其力倡短、平、快的文体以实现批评醒神的实践,以相对自由的采稿方式“表达文坛民意”的宗旨,便与网络批评的旨趣、追求不谋而合。 无独有偶,该刊也未能避免哗众取宠乃至“辱骂与恐吓”之流弊。又如“骂派批评”,内力不足,偏一味逞勇斗气,徒见其“无知者无畏”而已。所谓过犹不及!后二例适可证明,与其将上述症候全然

11、推诿于网络环境,不如更多地归咎于批评者自身的学养资质及批评伦理。 既然网络批评的缺陷相当部分不属于网络母体产生的先天畸型,那么,专业批评自然可借助、利用网络批评这一平台与形式。孙郁、李敬泽、朱大可、谢有顺、林贤治、王鸿生、于坚(其诗歌批评不乏慧眼)、何言宏等批评家便以博客形式,拓展了专业文学批评的空间。应强调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博客并非电子版论文的集成,论文集成“新瓶装旧酒”,仍属静态文本,显然不能称之为网络批评;而上述博客却尽现其全方位的魅力,灵动鲜活,仪态万千:或网上答问,或奇文共析,或新书推荐,或理论申辩。博主发表文学批评的同时,犹不乏文化批判,透露出专业意识之外的现实关注与社会情怀。博文

12、篇幅长短不限,尤以短评如电光石火,令人眼前一亮。 时有学人倡导、实践“文学图志学”,如陈平原、夏晓虹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杨义编中国新文学图志等著述,以图显形,触摸历史;而博客则凭藉网络技术,将图文互启互阐的表现力扩展到极致。朱大可、于坚的博客尤为引人瞩目,业已超越插图点缀、作形象地印证说明的功用,选图前卫、震撼、诡谲、神异,图像与批评文字间形成了极具张力的思维与想象空间。 最具特色的,还数紧随批评文字后的跟帖、回帖。以李敬泽博客为例,其博文发表后,随之引发的讨论煞是可观,庄之蝶论后跟帖327篇,浩然:最后的“农民”后跟帖487篇。网友嬉笑怒骂,众声喧哗:“不喜欢贾平凹,说不出的一种

13、霉朽气加三仙姑,神神道道。看不出他的真诚”。“阿来也写性,很直接很赤裸,但很美很诗意,因为其背景是早年的雪域早年的大自然。贾平凹写性,背景是平俗焦躁的人群与城市,于是很难有洁净的美感。但没有洁净感的杂乱的性生活,难道不是中国的现实吗?”“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上接第38页)一篇写浩然的文章,它让我感到温暖”。“我不能读这样的文章。内在的压抑与对未来的强烈渴盼,太强烈了。问题还不在于此,在于文笔如此细腻、如此恰到好处的贴切,把对方与自己的、把自然与环境与人心,把我的、我们的,某种怯懦的私心胆大,以一种随意的淡淡的轻描的语气,舒心地表述到一种人性冲突与矛盾下的自然。问题是,比艳阳天还艳阳天的意境那是

14、笔者想要要让我去领会的吗?”所以着意援引,一则可让网盲者一窥网评识见之尖锐纤敏,语言之生鲜泼辣;二则彰显网络如何令读者反映批评所期待的作品或评论“转换成读者心智舞台上的活动”这一构想如愿以偿。 网络批评不仅可参照专业批评的形式,更须借鉴专业批评的文学旨趣与批评伦理。网络体之“短平快”等特征,虽说脱胎于网络浏览不适宜于长篇阔论、宏大叙事之环境,得益于点击率的驱使等动因;但并非横空出世,前无先驱,旁无来者。且不说鲁迅一代好以短制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之语丝遗风,刘西渭洗练如诗之印象批评;即以今人为例,郜元宝的“小批判”与李敬泽的“纸现场”,便堪为网络批评学习。“纸现场”一书的命名,适已证明,纸质载体并

15、无碍成为一种“即时批评”。此外,黄子平、许子东、王德威、黄锦树等批评家亦写有大量千字左右的文学短评或读书小札,起因未尝不是缘于港台或域外市场经济更其完备、大众文化更其繁盛、生活节奏更其快捷的氛围。然而,其出淤泥而不染,执著于启迪思想、引领趣味、文短意长、通俗不媚俗之追求,足以为网络批评师法。 同理,专业批评不仅应借助网络批评的平台与技术,拓展自身的空间;更应借镜网络批评的民间姿态与受众意识。如是立论并不意味着唆使专业批评从其坚守的文学性本位退却、移位,而期盼其摈弃傲慢与偏见,警惕因过度专业化而可能导致的划地自限,而包容更其多元的价值取向。网络批评之长恰可成为一种反照、一种启示。其短小精悍、感悟

16、贴切、众声喧哗、反馈迅捷等特征,或可救正专业批评之大而无当、凌空蹈虚、自说自话、反应迟钝等流弊。 临了,回到文首。分则两衰,合则共生,故批评与其听任雅正与通俗、纸媒与网络、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乃至文学与社会间之“断裂”;不如勉力于“整合”,善作调理。【注释】新世纪十年文学:断裂的美学如何整合?,载文学报2010年7月15日。 郜元宝:灵魂的玩法从郭敬明爵迹谈起,载文艺争鸣2010年6期。 谭德晶:“冒犯”与“躲避”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精神向度分析,载文艺争鸣2005年4期。 如朱大可在一篇博文中指出:“本文原载南方都市报。发表时,编辑未经同意删除了两个核心段落,导致文意无法准确表述和传递。此处发布的,是原初的完整版。”郜元宝:小批判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李敬泽:纸现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勐,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