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997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从“白话景观”引入“方言景观”,景观将“重新发现大地”,重新为差异性、文化生态通道。作为对立,文章批评了庸俗化的商标式风情景观。    1 引语:当前景观实践和认识中存在的庸俗化现状及其批判 景观,在当下中国的一个很大范围里,正在变成一出对世界“景观品牌”热闹并且庸俗的“拿来主义”模仿闹剧。这些世界“景观品牌”包括了什么地中海风情、夏威夷风情,也包括指望若干世界名师为我们炮制的西餐洋点。景观

2、正成为彻头彻尾的西洋景营造之术,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泛滥无边的庸俗消费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景观,本应交织于其中的自然和生物的过程、历史和文化的过程、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在今天大量充溢流行趣味的景观设计和建造中,却被扭曲、被剥夺、被篡改!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恶俗事物强大并且一致:它们多少都呈现出设计的过度化;大量无节制地使用曲线;不无例外地使用圆形作为大、小节点图形;多少可辨或真伪难辨的一些西洋古典构图趣味;从装饰到装饰,以至充满装饰。把装饰出的层层“锦绣”拿开就空无一物,完全与土地无关,完全与使用者无关。苍白着的热闹!空洞着的纷繁!失去土地,看来不仅是指被侵略、被外族驱离乡

3、土,恐怕还有就是眼下的这种情形。站在土地上,却无法感知来自土地的完整力量,只知道那是地皮,是商品,是钱!由于丧失了土地,人们只能找到肤浅的欲望! 在当下这么热的经济、这么激烈的建造活动中,这情形或者就像一场特殊的“大逃亡”,跑得快叫效率,抢钱多叫效率。要生存,要跑赢,就要快,就没时间琢磨,在许多房地产楼盘那里,甚至已经没有让植物生长的时间了! 于是,就兴拷贝,就搬就抄。这不是国际化,这是与盗版类似的事情。你的那个地中海,要笑死真正的地中海了;你的那个夏威夷,更要笑死真正的夏威夷了!你搬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外表的东西。灵魂或者气质这些事情,我们连边儿都没沾上! 危险

4、不仅来自疯狂,来自庸俗,更来自一致。曾经一致地革命,如今又一致地崇富,一致就是我们一直的问题!见不到差异,真正意义的差异。见不到对地域、气候的起码尊重,温带地区也硬着头皮移种热带棕榈科植物;在西北干旱地区,也搞人工大水景、水城!太多的设计公司,太多的高校景观作业,太一致,太像! 网络、信息化这些进步的东西,而今却在加速滋长着诸如抄袭、拷贝、同质化、无差异化、南北同貌、异城同貌这些近乎诉说同样内容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后面,不幸暴露的正是社会精神和审美生活鄙俗和单调的画面。 2 语言和景观—作为景观批判和建树工具的语言 2004年,俞孔坚教授撰文回顾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鼓吹白话文、主张

5、文学和语言革命的那段重要历史,并再提科学和民主精神的价值意义,提出了白话景观的概念。 白话景观主张真实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提倡日常的、当代的景观创造和表达。反对用中西古代的那些“高贵”的语言以及当代那些权力化的虚假语言,去做充斥套话空话、无病呻吟的景观,主张有真实生命感的人与同样作为生命的大地去互动、去交流。俞孔坚追新文化运动先贤之履印,以近百年的时间跨度,再次从语言发难,同样直斥现实,表达了改造人心与文化的启蒙抱负。白话景观体现了中国当代景观的时代觉悟,延续和复兴了新文化运动之未竟话题,未竟事功! 语言学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华生(John B.Was

6、ton,1878—195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就认为语言是“出声的思维”,而思维是“无声的语言”,离开语言就无思维可言。语言的僵死、程式化直接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活力和质量。这其实就是新文化运动抨击文言文,鼓吹白话和文学革命的关键动机。同样,在景观设计中,一套来自中古的园林家法半通不通、半改不改地持续到今天。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一部园冶其实也只能是文化遗产,不可能成为我们今天解决如此大量、复杂、丰富并且矛盾的社会景观环境工作的指导文本。黄遵宪(广东梅州人,1848—1905,清末著名外交家)一百多年前就主张“我

7、手写我口”,这已经是白话景观要说的意思了。 3 为什么还要方言—方言景观实现完整意义的白话景观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年代,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正庸俗化地成为当代人们的主流价值形态。英语正在一切上得了台面的地方成为权力话语,而当代汉语(普通话)以对英语世界的合作认同,并凭借国内官方权力的雄厚基础,加入了对地方性知识为背景的方言的空间压迫,以至加剧形成了“共语即失语”的文化暗哑局面。 今天,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原理的文化生态口号,即提倡文化多样性被重视。在此背景下,方言被寄以期待,被委以重任。 曾几何时,方言总是与保守、闭塞、难以沟通这些贬义词联系在

8、一起。不仅“中心语言”的使用者,甚至方言的使用者本身,都同意方言的鄙俗和低等级,这是语言权力神话造成的可悲事实。而更需要指出的事实是,一种方言的消亡和式微意味着一种独特思维方式的丧失和式微。对人类思维的多样性无疑是一种损失。方言,是一个特定群体对其周遭的世界,对他们生活其中的山川物象和社会生活的独特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而当这些独特的思维、认知和表达投影于大地,我们看到的是景观,真正属于这个群体的景观。这样,在一个“楚夏声异,南北语殊”的中国,多元的语言滋长了灿烂异彩的景观大地。眺望枝丫丛生的中国方言世界,仅仅在长江以南,我们就同时看到了吴、湘、川

9、、赣、客、粤、闽等同属中国却又丰富绝伦、独具各自魅力的差异化景观。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说过,语言是全部灵魂的总和,而方言就承载了地方精神的灵魂,成为土地的歌吟,成为大一统中“不同”的宝贵源泉。 什么是方言景观,方言景观就如同方言一样,承载和言说地方性知识、地方价值和精神。它重视并尊重土地,包括地形、河流、气候、植被、动物、出产。它看重并属于人民本身,风俗、信仰、歌谣、传说、情欲、生老病死的一切。如同方言,它传承时间,凝聚记忆;如同方言,它代表沟通,又代表拒绝,并且谨守主客。如果自身都不复存在,那么,是谁在包容?谁在迎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