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诗仙与诗圣诗歌女性观之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诗仙与诗圣诗歌女性观之比较.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仙与诗圣诗歌女性观之比较【摘要】:女性在李白与杜甫的诗中都有所涉及,只是李白诗中关于女性诗歌的篇幅较多,杜甫则较少。将二者所写的女性诗歌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二者的女性观,从女性观这一切入点比较诗仙与诗圣二者的不同之处。李白诗中的女性多是他抒发个人情怀的符号亦或是他审美所需的物化美,其中也涉及到一些关注底层劳动妇女的诗歌,但关注点并不如杜甫明显。杜甫将女性作为独立人格的群体去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进行反叛,将女性问题提高到一个社会问题的层面。虽然李白的女性观略逊于杜甫,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二者都为后来的诗歌发展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前言当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中
2、国女性也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甚至于工具。虽然文坛上描写女性的诗歌也颇为丰富,但大多数情况下,女性还是建构在男性文人的笔下,地位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诗歌鼎盛时期,更多的文人将他们的诗歌注入了女性色彩,如王昌龄,白居易,李商隐等,描写女性的诗歌更不胜枚举。当然作为诗歌史上的两颗璀璨明珠李白,杜甫,同样不能免俗的将女性这一题材融进自己的诗歌当中。从他们的描写中透漏出两位巨匠各自的女性观,通过对二者诗歌女性观的比较,从而去更好的理解两位巨匠的诗歌精髓以及诗人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作为继屈原以后的浪漫主义代表者,李白的诗歌中描写女性的诗歌篇幅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李白的诗中写到“女”的就有
3、110次,写“美人”的有28次,写“妓女”的有24次直接描写“女性”以及女性诗歌的有150首之多。因此王安石曾评价李白的诗歌“十首九说妇人与酒”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虽然王安石的比喻有些许夸张的色彩,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李白关于女性诗歌数量之多这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言人的杜甫,描写女性的诗歌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杜甫女性诗歌领域无名篇,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杜甫的诗歌在数量上较少,但却从这十几首诗中折射出了杜甫女性观的进步性,虽然李白在某些方面也流露出某些进步性,但就对于女性解放这一观点而言,李白略逊于杜甫。下面就从两位巨匠对不同层面女性的态度
4、以及产生这些态度的原因和影响这三方面来进一步比较二者异同之处。一:李杜对社会不同层面妇女的态度(一):对宠妃杨玉环的态度: 不论是李白还是杜甫,二者涉及贵族女性的诗歌数量都不是很多,但在这为数不多的诗歌中二者却都写到了一个人杨玉环。但是二者对杨玉环的态度却不甚相同。 李白对杨玉环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杨玉环是红颜祸水,是“女祸”的典型代表。开元末年和天宝年间,唐朝经济政治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这当然要归功于唐玄宗的政治清明,励精图治。然而晚年的唐玄宗在一片大好情景之下,进取心逐渐下降,再也没有了早年的雄心壮志,加上又有杨贵妃的陪伴,所以生活逐渐颓废,糜烂。在杨贵妃得宠之后,贤相
5、张九龄被罢相,其兄长杨国忠,李林甫这些奸臣却得到重用。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的繁荣之象也一去不复返。因此,杨贵妃也被冠上了红颜祸水,妖女祸国之名。李白更有诗云:嗟予沉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尝有。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顽丑。月出致讥,贻愧皓首。感悟遂晚,事往日迁。白璧何辜,青蝇屡前。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萋斐暗成,贝锦粲然。泥沙聚埃,珠玉不鲜。洪焰烁山,发自纤烟。苍波荡日,起于微涓。交乱四国,播于八埏。拾尘掇蜂,疑圣猜贤。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擢发续罪,罪乃孔多。倾海流恶,
6、恶无以过。人生实难,逢此织罗。积毁销金,沉忧作歌。天未丧文,其如余何。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汉祖吕氏,食其在傍。秦皇太后,毒亦淫荒。螮蝀作昏,遂掩太阳。万乘尚尔,匹夫何伤。辞殚意穷,心切理直。如或妄谈,昊天是殛。子野善听,离娄至明。神靡遁响,鬼无逃形。不我遐弃,庶昭忠诚。(雪谗诗赠友人)诗中不论是对妲己还是褒姒的描写,实际上都是李白在证明一个一直以来的窠臼“红颜祸水”,也再一次向世人表明杨贵妃就是唐朝的祸水。不可否认李白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安史之乱的爆发不能说和杨贵妃一点关系也没有,可是试想一下,在那个男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区区一介女流之辈,怎么可能凌驾于男权之上去
7、发动这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在看到杨贵妃“祸”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看到唐玄宗作为一个帝王所犯的错误?世人包括伟大的诗仙李白把所有的罪过全部归结到杨贵妃的身上,是不是有点失之偏颇?杨贵妃从三千宠爱于一身到红颜祸水,是不是也再一次反应了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那个男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世人对女性的评价与定性?当然,李白也是写过一些赞美杨玉环的诗,如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一)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任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二)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其三)这三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元年在长
8、安供奉翰林时奉诏所作。李白在诗中大力歌颂杨玉环,甚至把人与花融为一体,想到杨玉环就想到名花。然而诗人的真正目的是歌颂杨玉环么?仔细一想明显不是,诗人是借歌颂杨玉环来感谢唐玄宗,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李白有歌颂杨玉环之诗,其实质上也是一种政治托寓,而不是真心赞美杨玉环。作为奉儒守官的杜甫,在那个时代也深受“红颜祸水”这种思想的影响,但杜甫对于杨贵妃的态度相对于李白来说更为客观。首先,他看到了,在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身上的缺点,如解闷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侧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宫满玉壶。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诗人在这首诗中就直接写出了杨贵妃奢侈的生活。在杜甫看来,安史之乱的发生与杨贵妃
9、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但像欧阳修所说:“呜呼!女子之祸于人者甚已。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继绝而复续,中宗不免其身,韦氏遂以灭族。玄宗亲平其乱,可以鉴已,而又败于女子。王小健五种女祸现象略谈华夏文化,”把安史之乱的错误完全归结于杨贵妃的受宠也是片面的。杨贵妃不论多么受宠,在当时的历史朝代,在男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杨贵妃也好,所有的女性也罢,不过是男权这根龙杖上的一丝点缀而已。杜甫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对杨贵妃的遭遇也颇为同情,哀江头正是这时诗人情感的最好写照: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
10、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苏黄门云:“哀江头即长恨歌也,长恨歌费数百言而成,杜则不然。”虽然在诗歌艺术成就上我们不能妄自评论孰好孰差,但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两首诗对杨贵妃的惋惜之情。同样也折射出他对杨贵妃甚至于整个女性的一种不同于前人的态度。正如鲁迅所说:“我一直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随,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丧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绝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
11、的责任都该男的负。鲁迅鲁迅全集且介亭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当时的那种时代背景下,当绝大多数人都持着女祸思想的时候,杜甫把这个坚硬的堡垒击出了一丝裂缝,看到了女祸以外的东西,在李白趾高气昂的高举男权女祸大旗的时候,杜甫看到了女性在男权下的那种可悲,是具有进步意义的。2 对“妓”的态度:武舟在他的中国妓女生活史中曾经说过:“唐代不仅是一个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而且是一个性观念比较开放,个性自由比较发展的时代” 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湖南文艺出版社,。因此,不少文人墨客也受养妓之风影响,在家中纳妾,养歌舞伎或者流连于风花雪月的场所。因此一系列关于妓女题材的诗歌也逐渐流行开来。李白与杜甫的女性诗歌
12、中,也不乏描写“妓”这一题材的作品。然而二者对于“妓”的态度也是不甚相同。在那个艺术与知识并重的时代,“妓”往往成为连接二者的纽带,妓不单只出卖肉体的女性,许多妓实则精通音律,诗歌等,而许多文人与妓在一起,不是为了追求肉体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心灵上的慰藉。追求那种灵与肉的完美相通。然而妓在当时那个时代身份地位尤其低微,只是低贱的玩物, “二八花甸,连若芙蓉胸似雪”(欧阳询)南乡子。李白作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男权守卫者,对于妓依然与当时的众文人一样狎妓,对妓女抱有的是一种欣赏,把玩,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的态度。李白热衷于这种生活,同时也在诗歌上大力描写这些。如对金陵子的描写:“楚歌吴语娇不
13、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示金陵子;“小妓金陵歌楚声,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四)。从这些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对金陵子色艺的由衷赞美。然而,诗仙就是诗仙,他没有像别的文人一样只沉醉在对“妓”才华的赞叹,在对妓进行赞叹的同时他也融入了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心境。如“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其一)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第一首诗中的“安石”以及第二首诗中的谢公指的都是东晋宰相、淝水之战的指挥者谢安。东山是谢安出山
14、当宰相前隐居的地方。东山风光秀丽,谢安幽居在这里三十年。“携妓“这里的“妓”应该指的是歌妓。这是谢安在隐居时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写出了谢安潇洒自若的名士风流。李白对谢安的功业非常推崇,这里就表明了他对谢安的羡慕。“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两句中的“云雨人”指巫山神女,“朝为云,暮为雨”的美丽多情的神女。这两句从表面上看是在炫耀自己心爱的金陵子的美貌。然而细细品来,再加上前面“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两句作铺垫,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流露的实际上是李白不得志散文酸楚之情。李白标榜谢安,实则也是对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一种感慨,希望有一天能像谢安一样实现远大报负。然而现实注定他不能像谢安一样
15、,就像诗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摇曳帆在空,清流顺归风。 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 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 行云且莫去,留醉楚王宫。”这里所描写的,是诗人面对着青楼妓感情经历了大起大落,他也有抱负,然而最终都是一场空,诗人最后只能投身在儿女情长中麻醉自己。在李白的携妓诗中,我们不难看到李白与妓厮混的热情,然而这正是李白那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同样的,李白又把那些风花雪月镀上了一层浪漫的诗意。然而不论是真情也好还是借妓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李白始终没有把妓作为独立的“人”来描写,就像他的男权主义思想一样,女性永远是附庸品,是他欣赏与把玩的物化了的形象。对于女性本身应是作为一个本体被尊重
16、的这一观点,李白没有过多思考。然而,杜甫却不一样。杜甫写妓的诗歌并不多见,然而从其寥寥几首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对妓的态度和李白不尽相同。杜甫对妓更多的是抱有一种欣赏和尊重,而非像一般人那样把她们视为轻贱的玩物。当然,提到杜甫写妓的佳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这首诗理当放在第一位去说。全诗如下:“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 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 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 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 风尘
17、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 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 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 足茧荒山转愁疾。”清代王嗣奭总评这首诗说:“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杜诗祥注引杜臆)王嗣奭杜臆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的确,全诗气势雄浑,从“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这样力透纸背的诗史之笔不难看出,诗人的确是在通过歌舞的事,反映五十年来兴衰治乱的历史。王嗣奭这一段评语,分析全诗的层次、中心,说得相当中肯。但是,他说“一舞女耳
18、,何足摇其笔端哉!”从这不难看出王嗣奭对妓的轻视,当然,处于当时的那种社会,这种思想并不是王嗣奭本人独有的,女乐历来就是被轻贱的,许慎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妓”的:“妓,女乐也。”以后的一些权威字典,如康熙字典词源也都是这样解释“妓”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妓在当时是供取乐,欣赏的,甚至于是男性纵情声色的玩物,地位之卑微由此可见。所以王嗣奭发出先前的评论是不足为奇的。然而这并不符合杜甫本来的思想,虽然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专门为了赞美公孙大娘及其弟子而作,但作者对公孙大娘及其弟子的赞美与尊重之情也始终贯穿于全诗。杜甫以少有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公孙大娘舞姿的精彩绝艳,极富感染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
19、人对公孙大娘是有很怀有深厚感情的,否则是绝对写不出如此情深意切,艺术成就极高的诗歌的。杜甫还写过一首听杨氏歌,将杨氏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歌声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诗中还引用了李延年绝代有佳人以及秦青“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典故来赞扬杨氏歌声优美,打动人心。杜甫其余的描写妓的诗歌就不一一列举了。从以上几首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与李白的狎妓不同,杜甫更多的将妓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并从中几乎看不到世俗的那种浅薄轻浮,亵玩之意,相反,我们看到所看到的是杜甫用健康的感情,积极的态度,端庄的笔墨,清新的语言去描写妓这一特定人群的人生,这样的感情,这样的笔墨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
20、都是不常见的。二:形成对各个层面妇女不同看法的原因李杜女性观念的异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天赋,性格以及后天所受的文化教养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就从性格和家庭两方面来加以阐述。1 性格原因: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最录李白集辑三)。的确,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的性格也是复杂的。作为一代诗仙,他还具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他接受了儒家那种“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普济苍生,安定国家社稷,使人民丰衣足食;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老庄的那种遗世而独立的思想,去超越世俗,蔑视一切,追求那
21、种绝对的自由;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受史记那种所谓“以武犯禁、不爱其躯、羞伐其德”的游侠精神所感染,因此李白身上儒释道并存,就是这样,造就了李白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不羁。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对于李白那种绝对自由的心里来说只是,女性也许只是他携妓东山时的点缀,只是他清平调中用以感谢君王的桥梁,是他男权书写策略的一个符号,是他需要创作灵感时的那份源泉。正如克罗齐所说:“老美学家鲍姆嘉登劝诗人借骑马,喝不过量的酒,并且(如果他们无邪念)看美人,来找灵感。 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因此,在李白的诗歌里,对女性的吟咏只是表达他内心的愤懑或者来以此明志。女
22、性在他的心里,并不是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而是一种附庸,一种物化而已。 然而作为诗圣的杜甫却与之不同。杜甫是一位善于吸收各家精华的诗人,他的一生对儒、释、道也都有所研究,但杜甫由于生活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因此他的性格多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杜甫也始终服膺儒学。儒家讲究一个“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来说,儒家的精神要求去爱人,正如莫砺锋先生所说:儒家的特点在于,他所倡导的爱是以推己及人为逻辑起点的。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一与!”(论语学而)孟子则主张: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尽管孔子也说过“泛爱众”(论语学而),但就整体性倾向而言,儒家的爱显然是一种有差等的爱,而不是一视同仁的平等的爱,与主张“兼爱”的墨家或西方主张“博爱”的基督教思想相比,儒家的这个特点尤为突出,而且常常因此受到攻讦。我们认为,至少在古代,儒家的这个特点并非纯消极意义。因为儒家的仁爱思想虽隐含着维护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长远目的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是一种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主张,它既不是好高骛远的空想,也不是违反人性的矫情。从爱自身出发,经过爱亲人的中介,最后达到爱众人的目标,这种爱是人们乐于接受、易于实行的,他绝不是强制性的道德规范,
24、更不是对天国入场券的预付,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凡而又真诚的情感流动。 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杜甫天生的骨子里便有这种仁爱,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拿仁爱来对待所有人,因此女性这一群体也被包括在他仁爱的范围内,不论是李玉环那样的贵妇还是如公孙大娘一样的低微女性,杜甫都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来看待,用公正的眼光去评价他们本身应有的存在价值,去尊重,关注女性群体。2家庭原因造成李杜女性观不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的家庭原因,或者说是他们各自的婚姻生活。纵观李白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生基本处于漂泊状态,正是
25、如此,造成了他和妻子经常两地分居的情况。魏颢作的李翰林集序中记载了李白的婚姻状况:“白始娶于许又合于刘,刘决。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李白的正式婚姻应该是两次:第一次是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二十七岁,在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与其妻相处三年后便奔赴长安;第二次是天宝三载(744年),他在开封梁园娶宗楚客的孙女为妻。但不久之后李白又与高适、杜甫同游而离开了。至于历史上的刘姓女子和“鲁一妇人”大抵可以看做是李白的侍妾一类。但可以看出,李白的婚姻生活频遭变换,而且不论是妻子还是侍妾,李白陪伴他们的时间都不长,李白的人生大部分在旅途中度过,不论是三去长安,亦或是北上幽燕,我们
26、看到的都是李白独自一人或与友齐游,并不见携妻或带妾的迹象。李白虽然与宗氏夫人感情较好,也对求仙问道有相同的爱好。但是通过读李白所作的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诗中我们没有感受到李白对妻子那浓浓的不舍之情,诗人对妻子说:“倘若你觉得庐山幽居很有滋味,愿意久住下去,可别忘了邀我上山,这样夫妻可以一道弄紫霞访神仙了。张浩逊,史耀朴从赠内诗看李白的爱情生活阴山学刊,():”而且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李白与其妻宗氏相聚甚少,亦或是李白远游,亦或是宗氏寻道。大多数
27、情况下,诗仙给我们留下的都是裘马轻狂,狂歌痛饮的超狂洒脱的形象,然而有谁能了解李白心里的那份孤独。人类生理上性的本能冲动正是男女相思之情的动力源王立古代相思文学中的两性情欲表现叶舒宪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类出版社,因此李白写出了大量的妇女诗来满足他对女性的思慕与渴求,然而,李白的大部分妇女诗描写的都是象征意义上的女性,正是他内心中真正女性缺席的表现。因此李白对女性的吟咏还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深层次的看到实质的问题。然而杜甫却不然。与李白相比,杜甫的婚姻生活则幸福得多。据记载,杜甫30岁成婚,他的妻子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据推算,杨氏约19岁与杜甫成婚。他们婚后生活琴瑟相合,老而弥笃。在杜甫的诗句
28、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对其妻的深情厚意,无论诗人身处何地,妻子在他心里永远都占有一席之地。即使不能见面,杜甫也经常与其妻杨氏书信往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如:至德元年(756年),杜甫身陷长安,然而正值中秋佳节,杜甫望月思妻,写下了著名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借助想象,诗圣抒写了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同时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杜甫几乎每天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正如他在同谷七歌中所写的:“食不裹果腹,“岁拾橡栗随狙公,黄独无苗山雪盛”;其衣不蔽体,“短衣数挽不掩胫,手脚冻皴皮肉死”;其住荒凉破败,
29、“荒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其貌衰老不堪,百头乱发垂过耳;其体态羸弱不堪,“身不成名身已老,三人各瘦何人强”;其情绪悲观绝望,“男呻女吟四壁静,西风为我从天来”;其行踪飘忽无定,“三年饥走荒山道”。” 这首七言组诗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诗人一家困居同谷时那种艰苦的生活,同时描写了一家人惨不忍睹的遭遇和骨肉分离的巨大哀痛。经历了漂浮之感,与妻子分离之情,使杜甫更加珍惜自己的妻子和家庭。当他在成都草堂生活稍加安定之时,诗人便写了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在诗人的眼中,一
30、切都是那么优雅、恬静,在饱受了长期的动荡生活使诗人深受离乱之苦,如今重又找到安静之处,栖身之所,重又与家人团聚,怎能不让诗人为此感到欣喜和满足呢?虽然一生并未得到天子重用,也没有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家人在一起的这份温馨对于诗圣来说足矣。杜甫的一生,对其妻充满了挚爱,而且杜甫终生未纳妾也是与其妻感情弥笃的证明,甚至杜甫还规劝友人:“莫学野鸳鸯”,这无不体现了作者对妻子的爱与尊重。同样的,杜甫将这种尊重上升为对整个社会妇女的尊重。家庭生活的和谐,对妇女的尊重使杜甫的写作题材以及关注点发生变化:不像李白等一些诗人一样写诗着力于闺怨,相思等题材,而是转变到关注妇女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将妇女作为独立的
31、一支来进行描写,看到了妇女自身存在的价值。三:两者妇女观产生的影响 李白对女性的诗歌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有浓厚的男权主义思想孕育在其中,甚至于大多数的女性描写只是为了抒发其内心的苦闷或将女性物化为一种表达的传声筒,在拉康的理论视谀中,“主体一旦进入语言就会遭到异化。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王文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李白的诗歌中大部分的女性描写体都陷入到男权中心的辐射之下,因此说李白的诗歌是建构在男权话语之中的,没有看到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发挥的作用。李白还是没能摆脱前朝那些视女人为附庸的观念的影响,仍然把女性视为男性话语权之下的产物,没能超越这一旧式思维,仍然不能产生颠覆的
32、力量。 但是仅仅这样就否定了李白的历史功绩,这也是不全面的。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论及李白关于妇女题材的诗歌时曾经这样说过:“对所思念的亲人的生命的关切,对白白浪费的青春的忧虑和悲伤;这些年轻貌美,热爱生活的女性形象,蕴含着一种坚贞不移的信念,深深地打动了唐代诗人的心,使这个领域,形成从六朝的闺怨诗到唐代的闺怨诗的一个突破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张守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虽然李白对杨玉环以及妓女一类人还是摆脱不了前人的旧式思维模式,但在描写其他女性的时候,李白对女性的怜惜以及同情之心完全不同于前。“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
33、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这首宫中行月词虽然也是作者奉诏而作,然而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幼年宫女那丰姿仪态以及娇憨神情的怜惜之情。最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对下层劳动妇女的热情赞颂。“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这首诗里,“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人民心中的悲苦。在这个秋收的季节,本来应该是农民最欢乐的时候,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愁苦的心情。这个“寒”字用的也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
34、的寒冷。诗人能感悟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李白对劳动妇女的同情充之于心。在如此艰苦的山村里,老媪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在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他可以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磨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狂傲不羁的谪仙人,对一个普通的山村老妈妈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这便充分显示了李白对待劳动人民乃至劳动妇女充满尊敬之情的可贵。 虽然李白的婚姻生活不是那么美满的,与妻子也是聚少离多,但是细心搜索我们不难发现李白还是写了许多赠内的诗,这与杜甫颇为相似。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
35、严。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在这首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中,李白对胡燕不慕荣华富贵毅然归乡的举动而感染,从而联想到自己身不由己的悲哀,在诗的最后四句字里行间都留露出作者对妻子的无限愧疚之情。再如别内赴征三首中的第三首作者通过想象,将妻子那种独自一人彻夜难眠的交杂心情写了出来,同时也是对妻子独守空闺的一种怜惜之情。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对待李白的“妇女诗”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首先应该看到其中的不足:他将大多数女性作为男性权利的附庸,甚至于将女性建构在男性话语权利之下,他
36、所书写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而是以一种男权意识在建构他理想中的女性,将她们的形象作为表现诗人个人得失的一种工具;然而同样我们也要看到李白妇女诗的另一面,对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同情、理解以及对他们纯洁质朴的心灵的歌唱。因此我们不能否定李白妇女诗的历史功绩,无论从哪里看,李白的妇女诗都是唐代一颗璀璨的明珠,无法掩盖其锋芒,他对女性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继他之后的诗人,如白居易,杜甫等,这是有重大意义的。相对于李白,杜甫的妇女诗的功绩之大,有目共睹。李白迈开了唐代妇女诗的第一步,虽然他还没有完全摆脱前朝对妇女的一些看法,但已经有了进步的曙光,至少在对待一些层次的女性时,李白对他们是报以尊重的
37、态度。但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还未触及到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因此,李白对妇女的着力点只能停留在对女性的同情上,然而我们从杜甫的身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丝丝关于女性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要求解放的曙光了,超越了同时代人们的妇女观,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有调查显示,杜甫在为数不多的女性诗歌中,描写妻子的诗作就有二十多首。而且相对于李白的四次婚姻生活,杜甫终生未纳妾。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观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那个养妓养妾成风的年代,杜甫并没有像李白一样携妓东山,也没有像陆游一样是风月场所的“老斫轮”,更没有韩愈那样的服硫磺之癖。杜甫有的只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8、”的坚贞之心。都说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杜甫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位好丈夫,他对老妻的感情是那样的真挚,流露的那样的自然,对他的老妻,杜甫充满了无限的爱。杨氏虽然与杜甫在一起没有享受到大富大贵的生活,可是我们能说杨氏是不幸福的么?相对于那些宫闱贵妇,我觉得杨氏反而更加幸福。她能与她爱的人一起白头到老,感情至死不渝,并且得到了一个女性应有的尊重。杜甫与李白对女性的共通之处就在于他们对劳动妇女的尊重。又呈吴郎这首诗就是很好的证明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39、。767年(大历二年)杜甫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诗的三四两句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不仅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甚至于更近一步说,杜甫的思想具有进步性,看到一位老妇人也是有尊严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会跑去偷枣子。陕西民歌中唱道:“唐
40、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无论是石壕吏中的老妪,还是新婚别中的新妇,亦或是负薪行中的夔州女子,杜甫无一不再向我们展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作为社会底层的女性生活的艰辛,站在她们的角度去书写她们的喜怒哀乐,在诗人包含同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她们坚贞聪慧品格的赞美。将女性问题提高到社会层面来反应,这在当时是并不多见的,甚至于是对前人的极大超越。易经中也曾记载:“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先秦典籍中也曾这样记载:“妇人从人者,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从先秦以来,男尊女卑的地位就无可辩驳的规定下来。甚至于孔子也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
41、逊,远之则怨。”然而纵观杜甫的描写女性的诗歌,我们看不到一丝这种男尊女卑、轻视妇女的观念,有的只是对女性的尊重以及怜惜。对他的老妻,杜甫充满了愧疚与挚爱;对被世人摒弃的妓女,杜甫也不似一般人那样只停留在欣赏声色之美,对他们是一种恪尽道德,欣赏与尊重并存的态度;对待下层劳动妇女,他有的是对他们贫困命运理解与同情,为他们鸣不平;即使对待武则天与杨玉环那样被历史唾弃的女性,他也能辩证的看待他们的功过得失,看到他们身上的无奈与内心的凄凉。从杜甫的诗中我们看不到建构在男性话语权利之下,那苍白无力的女性群体的低微,看不到男权意识优于女性意识。杜甫冲破了故有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用自己的笔将女性地位提升到一
42、个社会关注问题,对于当时是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的。同时他这一举动也指引以后的文人将兴奋点更多的着力于此。四结语综合研究李白与杜甫的女性诗歌,我们不难看出二者的妇女观都是比较进步与文明的。二者都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歌当中,描写女性在当时那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与人格尊严。然而李白自身的一些男权主义意识以及他生活上一些女性情感的缺席,使李白对女性状况的认识并不如杜甫的深刻。杜甫对女性所持的尊重与平等的态度,将女性作为独立人格加以歌颂的行为,使男尊女卑这几千年来不变的社会风气中注入了一丝不同的能量。这是对前人的否定也是对后人的提醒。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女性的地位已经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男性与女性将在一
43、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对话,然而这正是两位巨匠在历史上为我们女性解放所作的贡献,尤其是杜甫,起到了文学给予女性解放的先驱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诗仙李白的可取之处。二者的互补给我们的诗歌发展史增添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给我们传统与现代的启迪,让我们的文学乃至祖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参考文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小健五种女祸现象略谈华夏文化,鲁迅鲁迅全集且介亭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湖南文艺出版社,王嗣奭杜臆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张浩逊,史耀朴从赠内诗看李白的爱情生活阴
44、山学刊,():王立古代相思文学中的两性情欲表现叶舒宪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类出版社,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王文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张守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游国恩,王起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杨理论论李杜的贵妇和妓女题材诗歌李杜诗歌女性观念的再比较社会科学研究,():许德楠李白的“携妓东山”和杜甫的“莫学野鸳鸯”诗仙、诗圣女性观的一点比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李芳,王友胜死生契阔与子成悦论李白、苏轼的婚姻及其情爱观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马灵巧从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观北方文学(下半月),():08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王婷婷 703030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