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279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述导致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10级中文系语文教育1班 201001021016 詹志娟内容摘要:“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他俩的评价。李白、杜甫诗歌思想 上有着一致性,他们 同样 爱祖国 、爱人民。关心 国家的命运 。关心人民的疾苦。但 他们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追求的诗歌风格不同 诗歌表现的意象也不同。关键词:李白 杜甫 艺术特性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

2、,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

3、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性不同的原因:一、 从思想上: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

4、”,杜甫被称为“诗圣”。 二、 从风格上: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三、 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从他的生平经历出发不难看出李白是一个不羁之人,他的好多作品都是一时兴起,斗酒百篇,诗仙的名讳也由此而来,他的诗大多飘逸灵动,流连山水,狂放不羁。杜甫诗现实主义诗人,因为杜甫所处的是中晚唐时期,他经历了天朝有盛转衰的历程,诗歌亦是以忧国忧民为感情基调,又因为安史之乱和自身贫困,杜甫的诗大多很

5、悲壮,他的诗以国家为重,字里行间透漏着对国家的深沉的爱。李白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

6、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1、主观色彩浓烈。主要表现为“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王世贞艺苑卮言)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喷涌而出。形成江河奔腾式的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诗情。2、想象奇特。李白诗歌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3、李白诗的意象。有壮美和优美两种类型。李白诗的基本色调,是明丽爽朗。杜诗的艺术风格(1)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

7、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其感情基调是悲慨。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通篇从咏怀叙起,每四句一转,层层跌出:先自叙稷契本怀,然后写仕既不成,隐又不遂,百折千回,仍复一气流转,极反复排宕之致。此即所谓“沉郁”也。次叙自京赴奉先县道中见闻,而致慨于国奢民困,此正忧端最切处。而叙事中夹议论,感情激切。末叙抵家事,仍归到忧黎元作结,认是咏怀本意。全诗以议论为主,杂以叙事,议论有所自,续事有所归。错综的社会现实、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写得形象而层次分明。篇幅虽长,却相当紧凑,语言洗炼而有概括力,风格沉郁顿挫。(2)杜诗的风格是多样化的。除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他风格,正如胡震亨所说:“精粗

8、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这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如他的江畔独步寻花、水槛遣心二首绝句漫兴九首等。(3)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生活稍微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

9、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杜甫的为人民歌唱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首先对唐代诗歌的发展,直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唐代中叶,以白居易为首的一群诗人所倡导的“新乐府”,就是在杜甫诗歌创作的启发下所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又一直贯注到唐末的皮日休、曹邺、捏聂夷中、杜苟鹤等人的创作中去,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放射着光辉。除此以外,在艺术表现方面,也给唐代诗人以深刻的影响,如韩愈、李商隐等都是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受到杜甫创作艺术的影响,并建立起自己的风格。 唐代以后,杜甫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日益广泛深入。宋代的黄庭坚、陈师道

10、等,专门追步杜诗奇峭的一面,而形成“江西诗派”。又如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以及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李萝阳,清代的杜浚、屈大均、沈德潜等等,也都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情况下受到杜甫的影响。 李白是一个潇洒的负剑游子,杜甫则是一个苦吟的草堂诗人。李白近道,杜甫为儒,拿金庸的武侠小说来比较,李白像是飘然出世的令狐冲,杜甫则似执著入世的郭靖。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两个人各有所长,又同样伟大。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

11、而本质又相同的。李白诗歌的浪漫意象在诗中充分表现出来。惊人的想象力,大胆的夸张 ,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使他 的诗歌特别富有诗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能懂他 的心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能替他遣愁解闷。蜀道的艰险他用“扪参历井仰协息”来形容 ;北方的严寒他用“燕山雪花大如席 ”来形容;自己的愁思他用“白发三千丈 ”来形容:瀑布的雄伟壮观他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 ”来形容,这些众所周知的句子,表明了诗人的想象何等丰富,夸张运用的恰到好处 ,也是其 浪漫主义 的完美表达。 杜甫是按照生活本身来塑造形象。在他的笔下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朱门

12、鸟雀 噪。归客 千里至”这些花鸟都成为心烦意恼之物了。“渭水 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这里的山水不再是 “相看两不厌”而是令人伤感的。对战争的描绘对社会的批判是直接的 。李白可 以上天“俯视 洛阳川,茫 茫走胡兵”,而杜甫却是“边庭 流血成海水 ,古来白骨无人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害,杜甫按生活的本来面貌融人他的诗歌当中按照生活的本来塑造意象。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他俩的评价。李白、杜甫诗歌思想 上有着一致性,他们 同样 爱祖国 、爱人民。关心 国家的命运 。关心人民的疾苦。但 他们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追求的诗歌风格不同 诗歌表现的意象也不同。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 。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飘逸俊美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一个表现的是浪漫意象 ,一个表现的是写实意象。我们不能不为我们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这两位伟 大的诗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